杏月雨淋铃
繁体版

第二章 隔岸春风渡行舟

    来人并不是来人,而是归人。

    他叫杨行舟,生于斯长于斯。

    杨行舟从小便在常家长大,父亲杨义是常家门房,直白点说,就是看门的,母亲杨素兰是洗衣房的。说来也奇怪,杨行舟父母身份如此低微,杨行舟却被选作常家大小姐的书童。

    常家大小姐常萱铃是常家老爷常知秋和夫人吴春华唯一的掌上明珠,虽说平日里娇惯异常,但常萱铃读书也就罢了,下人们甚至还传言她自己挑了个门房的儿子当书童,俨然一副公子哥的样子,关键老爷夫人还同意了,着实叫人感到不可思议。

    常知秋是几年前定居秀州的,就住在城郊竹林里的一处宽宅大院。旁人只知他是南迁来的富贾,平常深居简出,也没什么朋友。虽然城中见过常知秋的人不多,但是城中人大多听说过城郊竹林里有位常家老爷请了一位扬州来的先生教书,不止教女儿,还教下人的儿子,听说还是门房的儿子,一时在城中传为异类,纷纷感慨有钱人真会玩。

    “杨行舟,你给本姑娘站住。”一个约摸五六岁的小女孩神气的拿着一条柳枝追着杨行舟。要知道柳枝打人可疼了,杨行舟又不敢还手,只能绕着书院的竹林乱跑,要是杨行舟知道当书童就是给常大小姐欺负,打死他也不会当这个旁人眼中艳羡不已的书童。其实说是书童,倒更像是玩伴,可以被常家大小姐“搓圆揉扁”随便玩的小伙伴。

    不知跑了多久杨行舟终于盼来了救星——常萱铃的母亲吴春华。吴春华经常来书院看常萱铃,因为书院其实就是常家的几间偏房,掩映在一片傍山竹林里,竹林就相当于是常家的后院。常知秋请来的先生常年居住在此,不见外人,据说先生还为书院起了个风雅的名字——潇湘书院。

    “铃儿,怎么又淘气了?”吴春华刚进院门就遇见杨行舟飞奔而过,一看就知道又是自家宝贝闺女在追他,只能没好气的一把抱起飞奔而来的常萱铃宠溺道:“行舟是你的书童,可不是你的玩物哦。”

    “娘,我只是想给他编个柳圈。”常萱铃脸谱一换,立马冲吴春华娇声道,抱着母亲的手却冲杨行舟偷偷挥了挥粉嫩的小拳头,杨行舟立马吓得逃之夭夭。

    别看常萱铃长的粉雕玉琢,可可爱爱,可是一点也没继承母亲温婉贤淑的大家闺秀风范。在父母和先生的溺爱下,她常常欺负常家里别的孩子,尤其爱欺负杨行舟,因为杨行舟是她的御用书童。

    “杨行舟,要不要吃桃花酥?喏!”有时候常萱铃也会温和的问杨行舟,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可只有杨行舟才知道那温和的背后藏着什么。

    “不吃不吃,谢小姐!”杨行舟露出惊恐的表情,马上逃之夭夭。实在不是杨行舟不识相,而是常家大小姐诡计太多。上一次,常萱铃在他饭汤里加了一勺特制的辣椒油,他吃完足足喝了一缸水;上上次,常萱铃在他背包里放了半个榴莲,惹得常家众人唯恐避之不及,就连一向温和的先生都皱了皱眉头;上上上次……

    常萱铃也不知道她为何就爱欺负杨行舟,许是杨行舟身份低微,不过按理说欺负身份高贵点的才有成就感;许是杨行舟没有眼力劲,不懂得卑躬屈膝的巴结她,可她堂堂常家大小姐怎么能跟一个下人一般见识;许是爹爹好像对他格外上心……常萱铃想着想着被自己天马行空的想法吓了一跳,马上不想了,想不明白就想不明白,反正一定是他的错。恩,一定是这样的。

    除却常老爷同意杨行舟当书童外,常老爷对杨行舟一家的衣食住行也尤为上心,经常来杨家嘘寒问暖,甚至让管家杨大勇给杨行舟送吃食和衣物。杨行舟也不清楚为什么常老爷这么关心自己家,虽然常老爷对所有下人都挺好的,但是自己身为一个门房的儿子,待遇却比管家的儿子杨小勇还要好,未免心中忐忑。不过常老太爷对杨家表现出明显的关心,倒是让杨家在下人的地位水涨船高,连管家都时常护着杨家。

    那日杨小勇跟随父亲管家杨大勇给杨行舟送过冬的衣物时,终于忍不住偷偷拉住杨行舟冲他挤眉弄眼道:“常老爷为什么对杨家这么好,是不是你父亲跟常老爷关系不一般,甚至救过常老爷?”

    杨行舟矢口否认,因为他隐隐感觉到常老爷关心的不是杨家,而是他——杨行舟。可纵使心生狐疑,他也无法将此等妄想说出口。

    “不说就不说,神神秘秘的谁稀罕,连我爹都警告我不许我多问。”杨小勇嘟囔着:“不过杨行舟,你以后要是真发达了记得提携我,我给你当管家。”

    “唉,看你这样也不是做生意的料,还是以后我发达了,提携你当管家吧。”杨小勇眼角余光瞥见父亲出来赶紧一边说着,一边走出院门冲杨行舟摆手告别,杨大勇大步上前拍了一下杨小勇的脑壳:“臭小子,又在跟行舟瞎说什么?”

    “没有,”杨小勇大声辩道。

    “三天不打,上房揭瓦!”杨大勇说着就拽着杨小勇远去。

    杨行舟有点无语,杨小勇句句不离“管家”,想来是对父亲杨大勇这个管家的身份颇为自豪。可是“管家”和“门房”有很大差别吗?杨行舟不太理解,要是他选,他宁愿当个清闲自在的门房。

    杨行舟不太活泼,平日里不怎么说话,杨小勇是为数不多杨行舟愿意说些话的,因为他没有说杨行舟是常老爷的私生子。少年人对“身世清白”是最为敏感的,污人清白与夺人性命无甚区别。

    常老爷依旧隔三差五的过来嘘寒问暖,杨行舟表面上仍然十分感谢常老爷,只是看向常老爷的眼神多了一丝防备。因为他不知道常老爷为何如此照顾他,虽然他还小,可也知道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好意。

    终于有一次他趁着爹娘不在家,正巧常老爷一个人来看他,鼓起勇气问道:“常老爷,能冒昧问下您为何如此照顾晚辈?晚辈只不过是个门房的儿子。”

    常老爷愣了下,温和的笑着说道:“行舟长大了啊,偷偷告诉你,你别跟别人说啊。常伯伯跟你爹爹可是拜把子的兄弟,当然要照顾你了。”

    “可是,我爹爹只是个门房。”杨行舟疑惑道。

    常老爷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语气真挚而沉重:“有些事以后再告诉你,反正你只要知道一件事,无论发生什么事,常老爷会一直护着你的。”

    杨行舟看着常老爷真挚的表情,如春风拂过秋水,心中顿时放下对常老爷的防备:“晚辈相信常伯伯!”少年的眼里容不下沙子,但是揉出来也就海阔天空了。

    春风不知会把行舟送往何方,纵然一路夏雨滂滂,冬雪坨坨,秋水脉脉复潺潺,既是行舟总该启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