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繁体版

第一百二十六章最美好的暴利时代(求订阅)

    “就算有人想要多建一些砖瓦窑,也没必要让很多人来排队吧?”

    秦时一听就冷笑起来:“听说过一句话嘛?不患寡而患不均!”

    “大队下面,还有小队呢!”

    “就像我们大队,我们小队自己的窑厂,跟大队有什么关系?”

    “如果是大队建的窑厂,那么跟小队又有多少关系呢?”

    “更何况,之前一些强势的小队队长,可是直接越过大队,自己就要修建砖瓦窑。”

    “如果说每个大队都有这种情况,那么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

    秦军还用多想?现在的情况,不就是真实写照嘛!

    “肯定是所有小队,都要修建砖瓦窑!”

    一哄而上,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啊!

    “不管他们,既然想要耐火砖,那么我们就卖,反正我们怎么都不亏!”

    秦时看着秦军,笑呵呵的道:“还是你有远见,我们就不烧普通砖瓦,就卖耐火砖!”

    秦军一想,这恐怕会影响他以后的计划。

    普通的耐火砖,他可没有想着一直烧,也没法一直烧。

    他本来还想着,就前面这几天,卖一波耐火砖,接下来就自己烧制一些高级耐火砖。

    之后,那七座砖瓦窑,就真的要开始生产砖瓦。

    因为在秦军的计划当中,肯定需要消耗大批砖瓦。

    去年冬天没有下雪,今年上半年也没有降过几次雨,那么雨季到来之后呢?

    就算没有洪涝灾害,秦军弄得很多厂子,也需要厂房。

    “其实,可以限制一下那些家伙的发展。”

    就在秦军想要走的时候,秦时开口道。

    秦军停下脚步,看向秦时。

    秦时得意的一笑道:“限制一下他们的脚步,省的砖瓦窑太多,生产的砖瓦卖不出去!”

    “趁着这个功夫,我们的水泥窑也要扩建啊!”

    “真不行,连石灰窑也扩建一下!”

    “公社那个冯会计,之前真是恶心人,我们得给他个颜色看看。”

    秦军一想,道:“也行,限制一下扩张速度,不是坏事。”

    “也许限售一下,还能让人看到,不管生产多少砖瓦,都有人要,这样买我们耐火砖的人,肯定会更多。”

    “小女干商,我是这种想法吗?我是害怕一拥而上,打击刚刚发展起来的建筑行业!”

    对于秦时的话,秦军是一个字都不信。

    砖瓦窑多了,砖瓦的价格便宜了,不是应该更能促进建筑行业的繁荣吗?

    现在的砖瓦窑利润太高,高的超出秦军的认知,这个好像有点不对!

    没有再理会秦时,秦军一脸若有所思的走出队部。

    在他的记忆当中,砖瓦窑的利润可没有这么高啊!

    成本居然只占据销售额的三分之一?利润百分之六十七啊!

    这也太高了,肯定是哪里出现了问题。

    来到砖瓦窑,看着一排排无数砖胚,秦军感觉很有成就感。

    为了烧制耐火砖,原来做的砖胚,很多都没有用到。

    更何况后来秦军还让人开始继续制作砖胚,毕竟他们这里每天最多消耗五万耐火砖砖胚。

    来的人多了,有百多人做耐火砖砖胚,每天就能生产五万多块。

    每天五万,不停循环。

    这样他们每天出一窑,装一窑,始终都有五万块的产出。

    可是,出这五万砖,能赚多少钱?

    之前秦军算得很清楚,每一窑的销售额才五千块。

    成本呢?每块耐火砖的人工成本是一分钱,五万块就是五百。

    烧窑的人工成本不高,装窑、烧窑就算用一百个人工,也才一百块钱。

    最大的成本就是煤炭,烧制耐火砖,秦军用的是洗出来的精煤。

    他大体算过,烧制五万块耐火砖,需要十吨精煤。

    这五吨精煤的价格,应该合到三十块钱一吨,这就是三百块钱。

    所以,烧制一窑耐火砖的总成本,是九百块钱。

    他一窑耐火砖可是卖五千块钱,成本才九百,好像赚的更多啊!

    “烧砖有这么高的利润吗?”

    怎么算,秦军都感觉不对。

    要知道他这烧制的是耐火砖,本身利润就高。

    那些普通砖瓦,成本也只占据百分之三十,这就很不对。

    想不明白,就多了解一下情况。

    砖瓦窑之中,周围各个大队的人都有。

    秦军想要了解点什么事情,还真是很容易。

    只是简单的打听了一下,秦军就有点傻眼。

    人家根本就没用煤炭,就不要说精煤,其他大队的几个砖瓦窑,全都是使用木材烧制。

    “你确定?”当来到秦逢春这边的时候,秦军听到的消息更是让他惊讶。

    “我早就知道,这又不是什么秘密?”

    “原来就有人用柴烧砖瓦,那个时候一窑五万砖,就用三万多斤柴,一下子烧七天七夜,很苦的!”

    秦军无语,用柴烧砖瓦?

    这个肯定可以有,原来他也知道有这么做的。

    但是,那都是小打小闹的小窑口啊!

    现在一次烧制十多万块砖瓦,居然也这么干?

    原来在他的意识之中,就知道用柴烧制瓷器,那样耗费大量木柴,也算是物有所值。

    但是现在用木柴烧制砖瓦,就让秦军有点接受不了。

    一窑砖瓦十万块,这得需要六万多斤干柴。

    一万斤是五吨,这不是三十吨木柴?

    此时秦军可算是知道,原来他们周围到处都是的松树林,为什么在短短的十来年的功夫,就全都消失不见。

    他们这边的山林之中,最多的是马尾松,并不能作为家具材料来做家具。

    但是用来当柴烧,却是很好用。

    因为含有很多油脂,好像是有百分之九十的含量。

    六万斤木柴,三十吨重,就算一吨木柴此时只值个三五块钱,那也是一百多块。

    相比十吨煤的三百块,节省一半的费用,但是这值得吗?

    不管值得不值得,秦军都阻止不了。

    因为买煤不管需要多少钱,都需要花钱买。

    而木柴,却只需要组织人砍伐就行,不管砍伐多少,都不花钱。

    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种心情秦军肯定不会做。

    但是,他心痛山上那漫山遍野的马尾松啊!

    人腰粗,到处都是的松树,要是留到两千年之后,那就真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别人我管不了,我们小队还管不了?”

    秦军看向村子北边,他们这边要是留下绿水青山,别人却是光秃秃的,这样才能让他们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吧?

    物以稀为贵,要是这里到处是绿水青山,哪里能显得出他们村子的特别?

    阻止不了,秦军也就只能自得其乐。

    只不过,自我安慰过后,秦军却想起能源问题。

    秦军仔细一想,就记起来,1980年的煤炭是25元一吨,但是到1990年却是60元一吨。

    这都是坑口价,秦军他们身边就有煤矿,直接从矿上送过来,自然就是按照坑口价来算。

    十年间,煤炭的价格翻了一倍还多,那么突然涨价是哪一年?

    “八四年?”秦军就记住这一年是个节点。

    真正私营企业发展的开始,就是八三年、八四年。

    可是煤炭价格突然变成五十块钱一吨,是哪一年来?

    这个秦军是真忘了,但是他却记着改革开放以后,煤炭价划分出的四个阶段。

    即1978~1984年的计划经济定价阶段。

    1985~2012年的价格双轨制阶段。

    2013~2015年的市场化定价阶段。

    2016年到以后的价格新双轨制阶段。

    “八四年之前,价格应该不会有太大的变动!”

    确定这一点,秦军就放心下来。

    他们的砖瓦窑利润,应该会一直维持在暴利阶段。

    所以说,这是个最美好的时代,也可以说是暴利时代!

    这个不止是秦军看到,其他人也能看到、感受到。

    所以,就像砖瓦窑行业,从此开始,就要面临庞大的竞争对手。

    所以,利用好这个时代的红利,发展起来并不困难。

    可是有人迷失在这个时代红利之中,根本就没有意识到危险。

    还有更多的人踱步不前,就只能被时代淘汰。

    “如果真是八四年煤炭涨价,那这暴利期就有点长啊!”

    “不对,中间的人工价格,也应该有一个极大的涨幅!”

    “这时,就需要机械化啊!”

    “不着急,一步步慢慢来!”。

    算来算去,秦军发现,想要大踏步快速向前进,就肯定需要打下更加坚实的基础。

    而他的基础是什么呢?是厂房、是现代化的高楼大厦,最后才是足够多的机械。

    现在这些他都可以做,只不过需要慢慢来。

    忙忙碌碌之间,又过去一个星期。

    这一天,秦军再次来到砖瓦窑,因为今天的耐火砖,终于不在出售,而是留下自己用。

    “二姐,计算出来了没有,我们准备修建的窑口,一座需要多少耐火砖?”

    秦逢春最近也算是锻炼出来了,不管做什么都慢条斯理,镇定异常。

    “用不到一万砖,这还是两层,根据你的设计,这样保温效果最好。”

    秦军一算,一万一座,他一天五万产量的耐火砖,不是就可以修建五座窑?

    “那就开始吧!”

    秦军一摆手,正在旁边等着的一群人,立即涌了过来。

    一大早这里的窑口已经被扒开,此时里面已经有人向外倒腾耐火砖。

    这样的工作,最近一批工人天天干,已经是熟手,所以他们的速度很快。

    外面一排排驴车等着,一辆装满,立即拉走。

    这边有条不絮的出砖,秦军看了一会儿,就转身离开。

    骑上自行车,想着村子南边驶去。

    新扩建的水泥窑,在村子南边一公里处。

    这边的地,已经处在他们小队最南边。

    之所以修建的这么远,完全是因为这边距离红旗煤矿的渣子山很近。

    这边以后,就全是石灰窑厂和水泥窑厂的底盘。

    靠近渣子山,就可以利用渣子山上的粘土、煤矸石。

    而烧制水泥,其实就是使用石灰、粘土等烧制。

    后来的研究表明,还可以用煤矸石来烧制水泥。

    只不过这个技术难度有点大,需要好好研究一下。

    而就算没法利用煤矸石烧制水泥,也可以用来烧制砖瓦,反正怎么也不亏。

    用渣子山上的垃圾来烧制砖瓦,总比用土场之内的好土,来烧制更加环保吧?

    来到规划好的水泥窑厂,这里已经有人在热火朝天的干着活。

    现在的窑厂,肯定跟之前的不同。

    先前村子边上的窑厂,就是个草台班子,什么都需要凑合。

    而现在的新窑厂,就肯定不能在那样。

    所以,这里的窑还没修,已经开始在盖房子。

    现在盖楼房不太现实,因为水泥和钢筋的产量都太低。

    所以,都是平房。

    而秦军规划的平房,就是砖瓦结构的大型厂房。

    这样的厂房修建起来,间隔出小间可以当办公室。

    如果以后改成机械厂,拆除内部格挡就可以用,反正不会浪费。

    刚刚走进混乱的厂区,刘长志就迎了上来。

    “小秦,亲自过来看看啊?”

    秦军莞尔一笑,这个梗看来他是学会了,这就是群众基础。

    “不亲自过来看看,不太放心!”

    刘长志哈哈大笑起来:“你这是有事啊?听说今天你们的耐火砖,不对外出售了?”

    “这是打算开始修建水泥窑了吧?”

    “以后水泥的产量上来,石灰就不好卖了吧?”

    “要我说,水泥窑早就应该大修特修,这东西现在生产多少都不够用!”

    “还有,听说公社那个冯会计,最近蹦跶的很欢!”

    秦军立即道:“跟他可没关系,我们早就规划好的。”

    “看看那边的坑,只要垒上耐火砖就可以烧窑。”

    跟着秦军,两个人一边说话,一边向前走。

    最外围平整的土地上,全是一堆一堆的红砖。

    秦军之前烧的可是青砖,而刘长志他们大队,就直接改成烧制红砖了,因为这个烧制起来更方便。

    如果是之前,秦军还不能理解。

    现在他却是知道,用木材烧砖,温度不够,可不就只能烧制红砖嘛!

    “你们这些砖,也是三分钱一块?”

    刘长志有点不好意思:“都是一样大小,就是颜色不一样,价钱自然也要一样。”

    秦军只是摇了摇头,却没有继续纠缠这个话题。

    看来,竞争已经开始,要不然不会有人会在乎成本。

    “我们的办公室,也是你们承接的?原来建过吗?”

    刘长志立即道:“建过,公社大会议室就是我们做的。”

    想到那不大的大会议室,秦军还能说什么?

    “很简单啊!就是多用梁,中间无间隔,这不就是加长的五间屋?没什么难度!”

    秦军一想,还真没有什么难度,面积大的厂房,可不就是五间屋不停的加长嘛?

    就是宽度也需要加长,这样的厂房才满足条件。

    而农村盖屋,主梁是有一定规格的,因为都是木梁,没法盖的更宽。

    但是厂房需要面积尽可能的大,这就需要主梁尽可能的长。

    所以,木材做梁就不行,必须要使用钢梁。

    三角结构的钢梁,使用工字钢、c型钢,或者角铁都可以。

    这个秦军还需要想想办法,如果能买到,肯定是花钱买,反正他现在有钱。

    要是买不到,那就只能自己生产。

    要是能够生产出钢板,那么不管c型钢还是角铁,都可以轻松压扎出来。

    现在这个还不着急,等厂房框架起来之后也不晚。

    反正现在也就只有砖,连瓦都没有。

    走到预先修整好的水泥窑跟前,这里已经有人开始垒耐火砖。

    这些人很明显也是刘长志大队的人,他们看着还算专业。

    随着第一批耐火砖送达,刘长志手下的这些人员,已经分工合作,开始干活。

    秦军看了一会儿,发现他们的手艺还真不错,恐怕之前没少在外干活。

    最起码在窑口之内的几个工人,都是大工,也就是专业的泥瓦匠。

    这些人如果不是经常干,绝对干不到现在的程度。

    这么算起来,找他们承包厂房建设,还真没错。

    现在这个时期,不管是公社还是县城,其建筑公司的工作人员,也就这个样。

    跳进窑口之内,此时跟石灰窑一样的立窑,已经修整出形状。

    现在只要按照形状,把耐火砖垒上就可以。

    这种工作其实并不难,难得是砖缝,或者叫勾缝。

    如果是专业泥瓦匠,垒这种窑速度会很快,而且还垒的很好,看着就感觉十分舒服。

    如果不是专业人士,那么垒的歪歪斜斜,看着就不顺眼不说,速度还贼慢。

    “这么一队人,一天能修出两座窑,不会耽误你的事情。”

    刘长志对于这一点,十分得意。

    “嗯,这速度不慢,看来你们大队原来是真有基础。”

    刘长志得意的道:“未雨绸缪,原来让各个大队出义务工盖房子之时,我们最积极。”

    其实他有些话没说,之前农闲的时候,他也会组织社员去县城和地区找活干。

    集体出行,就算是在之前的社会环境,也是很简单的。

    只不过需要把劳动报酬分配好,要不然就会出问题。

    秦军在窑下转了一圈,感觉打扰人家干活,就出了窑。

    一个窑口下面有四个大工干活,人员有点拥挤。

    更何况他们每个人身边,还跟着一个人配合,干起活来速度自然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