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深圳
繁体版

第五章 为什么这么努力

    一大早,李勇刚就打来电话:“妈定了下周一上山,你回来吧。”

    何秋燕顿了一下,说:“昨天我刚谈了一个专题,这两天要出方案。”

    “那你让别人去弄嘛,别太辛苦!”

    何秋燕叹一口气:“有事做,就没空想东想西。“

    “昨晚睡得怎么样?”

    “还可以。”何秋燕想了想,问道:“妈有留下什么话或什么东西给我吗?”

    “没有,东西你舅说该烧的烧,该扔的扔,不能留。”

    “哦”,两人都沉默了。

    李勇刚又说,“你也不要太难过,我看过妈的脸,很平静。”

    就这么一句话,使何秋燕再无法忍得住,鼻孔不受控制的抖起来,

    她哽咽地喊了一声,“勇刚!”

    “我在,你说”

    “没什么,我今天尽量把事情做完,看明天能不能飞回来吧。”

    “那你让梓哲去邻居他们家。”

    “好的。”

    死亡是小镇居民的人生末秀。

    心中的悲伤,不过是按着风俗要求,在旁人面前叩拜、烧纸,再表演撕心的哭嚎,给各家送上好酒好烟,任他们在自己面前吞云吐雾,吃完饭要还分桌打麻将,联络家族感情。

    旁人要看出人头地的孝顺女儿,谁管你内心,是不是千疮百孔?

    从小镇到深圳,夹缝中杀出一条血路,只因何秋燕没有退路。

    不管心中有多恐惧,身上有多疲累,她都必须坚持战斗下去,咬定目标,不舍寸功。

    小镇的女子普遍早婚,女孩十多岁时候,就会被有男孩的人家关注,而女孩家里面,也开始张罗说媒。

    何秋燕很多同学十五六岁就开始说媒了,镇上的女孩子要是十八岁还没婆家,就会被别人家笑话“女子是不是孬哦”。

    因此镇上只有两种女人,待嫁的和已嫁的,待嫁的女孩从读书到结婚只有一步之隔,很多时候她们读书只是为了等待嫁人。

    女孩的人生只能交给婚姻,可那些同样还在青春期的男孩又能帮她们多少呢,于是困扰着她们的问题接踵而至。

    更糟糕的情况是,女孩们在没有结婚的情况下怀孕。

    何秋燕有个堂姐就是这样,两个孩子懵懂的发生了关系,完全不知道会有什么后果。

    后面男孩家也安排人来提亲,但被堂姐父亲拒绝了,一是好像不喜欢那个男孩,二是一下子接受不了,可是不喜欢不接受也不行,毕竟都怀孕了。

    可这个堂姐的父亲就是不同意,非逼着她做人流,然后跟他去外面打工。当时堂姐哭得很伤心,她父亲让堂姐跪在地上,拿棍子打,还亲自去找医生。

    中午时候,堂姐同意了,大家以为没事,认为下午去医院就可以了,吃饭时候喊她,她说睡会再吃。

    谁知道后面她母亲去看她的时候,已经喝农药了。

    下午,知道消息的人们跑着送往医院时,人已经不行了。

    医生忙着抢救,堂姐父亲却忙着跟男孩家人讨价还价,不然,就把堂姐抬到男孩家去。

    何秋燕永远无法忘记得堂姐嘴边的白沫,眼白上翻时流出的眼泪。

    在另一边,堂姐父亲一边沾唾液数男孩家递过来的钱,一边骂着死了的赔钱货。

    而小镇女人对堂姐的议论,是最后到底收了多少钱。

    一条生命还没有从少女成长为女人,就被定格为商品。

    女孩在小镇的命运,从她们还没成为少女的时候,就已经存在或可以预见了。

    走在小镇那条土路上,看着街两边或奶孩子或打麻将的女人,何秋燕感觉生活在四面围栏的监牢里,而镇上每一个人,都是代代相传的看守。

    她意识到,这才是最可怕的事情。

    何秋燕常常让自己的脚步再快一点,加把劲逃离这处监牢。

    所以,到深圳后,尽量不踏回小镇。

    章军发来语音,我出发了,她记起了昨天的约定,抖抖索索擦干脸,化了妆,跟章军到D19去。

    D19外墙爬满了绿藤,这是由废弃厂房改建而成的园区,一走进去,身后马路的噪音立即被隔断,仿佛走进了另一个世界。

    左侧是厂房改建的写字楼,各种各样招牌显出出不同的公司性格,老式水泥栏板楼梯带着时间的烙印。

    右侧开着几家咖啡店,漫不经心的阁楼靠在老树下,慵懒地伸展。

    章军老远就招手,何秋燕快步跑上去。

    章军打量着她,“你看起来很累啊,怎么了?”

    何秋燕笑笑,“年底了,事情多,过完这阵就好了。”

    章军点点头:“别太努力了,你已经跑得比我们这帮老同事快多了。”

    何秋燕正要回答,听到有人在喊:“军哥。”

    一回头,有一个中等个子男士走了进来,他走路头微微前伸,穿深蓝色POLO衫,卡其色休闲裤。

    章军立马迎上去,何秋燕也跟着走上前。

    章军先介绍:“Ranger,宝安D19产业园运营负责人,我的好兄弟,经常一起踢球。”

    再介绍何秋燕,“这是Shirley,《对话创业》的制片人,她正在做数字经济专题。”

    Ranger热情地伸出手:“很高兴认识,在电视上见过,本人比电视上漂亮。”

    何秋燕咧咧嘴,这种开场白她听得多,男性大约以为赞女性漂亮是万能药:“不然不好意思站Ranger身边啊,你长好像张嘉译啊,幸会幸会。“

    “啊,第一次有人这么说。”Ranger有点不好意思,估计很少被人点评长相。

    “这么一说还真有点像。”章军点了点头,“Ranger是90后,不一定知道张嘉译吧。”

    “听说过。”

    “最近忙什么呢。”

    “明年文博会立项。”

    何秋燕听两人说话,就去吧台点咖啡,正要付款,Ranger跑了过来,“我来,我来”

    何秋燕说,“还是我来吧!”

    “我这有园区的卡,可以打折。”

    何秋燕就不再坚持,点完单,三人坐下来。

    章军先开场,“我再郑重给你介绍一下那个Shirley,财经节目主播,她又是制片人,原来我们在深圳之光就一直搭档。”

    “现在很有名的那个比萨十七,创始人外号饼哥那个,当年还在城中村时,Shirley就去采访了,还在深圳之光拉了好多顾客过去。”

    Ranger拱手,“厉害厉害。”

    “内容营销特别强,正好她现在在做一个数字经济专题,我想着Ranger你这园区肯定也需要宣传推广,大家一起聊聊。”

    Ranger再次拱手,“多多指教”

    何秋燕客气地说,“今天我特意过来学习,现在整个深圳都将数字经济列为一号工程,有政策支持有优惠条件,市场需求也在不断增长。Ranger对企业了解,你们从产业的角度怎么看呢?”

    Ranger点头,“您说得很对,园区做过这方面的调研,深圳有全球最密集的电子科技、信息科技、数字科技的产业集群,这个产业集群延伸出去最先受益的一定是大湾区的所有传统产业,这也符合政府打造数字经济样板城市为目标。”

    “目前哪个区发展得比较好?”

    “南山数字企业、数字用户等方面占据明显领先优势,其他各区都有特色,福田做数字金融,龙岗是省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又有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支柱产业,宝安偏重工业互联网为主,龙华区现在政策特别多,有望后来居上。”

    何秋燕感觉来对了,她认真询问Ranger负责的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