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考试的技巧
现在是郑经继承了延平王的王位,各项政策基本和他爹在位的时候没什么变化。
而这种变了模样的科举考试,从一六五九年开始已经经历了十几年,各项规章制度已经比较完善。
而考生们对考试的研究也已经比较深入了,研究出了很多的考试技巧。
说直接一点,就是各种钻考试空子的方法。
比如说对付骑术考试的方法,各个阶层有各个阶层的高招。
考试的要求是骑马,用一炷香的时间跑过二里地。
考试现场是准备了十多匹马的,专门给那些没有马的考生使用。
但是那些马都不是那么好骑的,就算你是骑术高手,能够很快的把这些大牲口控制住。
但你很难保证这匹在考场上呆了很久的马,是不是累了?还能不能有力气驮着你向前跑?
甚至你都不能确定这匹马昨天晚上,今天早上吃没吃饭?
所以有条件的人尽量都是带自己的坐骑,一是自己训熟了的马匹,骑起来不用适应,直接拍马就走。
第二,自己的坐骑状态很清楚,考试前一天晚上要给自己的马加个餐,吃点黄豆,喂颗鸡蛋。
毕竟马术考试得个优还是比较容易的,只要你的马能跑起来,你不从马上掉下来,两里地很快就跑过去了。
而那个一炷香的时间限制是给那些趴在马上抱着马脖子,让马自己走到终点的人预备的。
就这么长的时间限制,照样每年有很多人到不了终点,不是从马上掉下来,就是马不肯走到终点去。
于是,聪明的中国人开始想各种办法。
首先,这个马在南方地区相对来说还是比较稀有的,就算是有马的,也是那种拉车的马比较多。
这些马用来骑也不能说不行,但是让它适应背后骑上一个人,而且还能听命令,也是有一定难度的。
很快,就有人牵着自己家的骡子来参加马术考试。
这个应该允许的,咱不能存在性别歧视,虽然这个骡子属于杂交品种,很难界定是公是母。
不过人家就是比马耳朵长一点,你不能不让人家参加马术比赛。
然后一些身材高大的驴也混入了马术比赛的现场。开始的时候为了蒙混过关,甚至把驴的耳朵进行修剪,但是驴一张嘴就会露馅。
再后来牛也混进来了,不过因为性情暴虐的黄牛经常的会扰乱考试现场。
最后只允许水牛进入考场进行马术考试。
当有的官员对骑驴和牛进行马术考试产生异议的时候,很多官员振振有词的说:“在南方,牛和驴要比马多的多,会骑驴,会骑牛,甚至比会骑马更加有优势。因为马不常有,驴和牛,很容易就能找到。”
而我的岳父给我准备的是一匹温顺的小母马,肩高也就一米四。
和我比较般配,踩着马镫,不用人帮忙就能骑到马背上。
我只骑了几次就适应了这匹马的速度,其实和骑牛意思差不多,只要夹紧了,不掉下去,剩下的就看马自己发挥了。
而这匹马是专门调教过,非常听话,你松开缰绳,在马背上不给它捣乱的话,它就会沿着道路一个劲儿的往前跑。速度至少能达到良的级别。
语文和数学经过我的岳父请来的考试专家对我进行的一对一辅导,很快我就过关了。
我做语文模拟题的时候填空名词解释这些基本能拿满分,就是那个公文写作和策论主观太强拿高分不容易。
但是辅导老师认为我的水平搞个良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而数学的辅导课只进行了三四次,那位数学专家就拱手而退了。
他对我岳父的解释是,“令女婿是速算高手,我已教无可教,只要不碰到偏题怪题,你的女婿拿个满分不太难。”
兵法考试是由兵部主持,我的岳父直接拜访了南京兵部的一位侍郎。
在他的超钞能力作用下,拿到了近十年的兵法考试的题目。还有一整套戚继光编写的《纪效新书》。
据说只要把《绩效新书》背下来,肯定能考个及格分,如果能够深刻的理解,考个良不成问题。
要想得优秀,还是有点难度的,比如会出很多军事常识题,如果家里头没有一个老军伍,很多的事情你还真不知道。
比如说不同马种的优缺点,不同的弓弩,不同火器的射程。
不同品种的铠甲的抗击打能力,各种箭头的使用场景。
很多东西都是课本里没有的,还有一些实际应用题。
比如说长枪手和盾牌手如何排列队形去对抗骑兵的冲击。
而对付拿刀的重骑兵和对付使用弓箭的轻骑兵又有什么区别?
全幅武装的士兵怎么趟过比较浅的河流?
这个考试纯粹就是给那些军队子弟准备的,其他的人就算把兵书都背下来,也就是能拿个及格分。
器械考试,我的岳父也给我准备了老师和兵器。
本来我是对自己的这个细胳膊没有信心的,两个时代的我都没有杀过鸡,力量水平也就是能举起菜刀的水平。
让我去参加器械考试,那就是去丢丑去了。
但是听我那位指导老师给我讲了器械考试的项目之后,发现我要是练一练,没准也能混个及格。
经过这么多年的调整,各方面的博弈,现在对器械考试的要求实际上是降低了。
最早的时候是要考生任选一下兵器,自己带也可以,然后在考官面前来上一套。
然后三个考官打分,两个考官认为你合格就算是合格。
如果合格了,还有三根木桩,不管是你砍断他,还是劈开,只要这三根木桩坏了两根就算你合格。
这招只用了一年,就遭到了文官群体的强烈反对。
拿着兵器在你们面前舞上一通,你说合格就合格,你说不合格就不合格,这人情分太容易打了。
木桩那简直就是给重兵器准备的,你让用剑的人去劈那么粗的木桩那不是难为人吗?
后来木桩就变成了竹子,而且竹子是越变越细。
而在考官之前的武术表演后来演化成了另外一种方式。
那就是持械折返跑,这个好量化,跑得快就行,不用你去表演持械跳舞。
在相距30米左右的地方竖两根柱子,柱子下面挂上两个拳头大的铜铃。
不管你用什么武器,在规定的时间内,在两个柱子之间来回跑,跑到柱子边就要用武器把柱子上的铜铃敲响。
你想用手敲,那是绝对够不着的。
折返一次就敲响柱子上的铜铃一回。一共敲响十次铜铃折返跑十次。
时间越短越好,还有那个计时装置,非常有科技感,是从西洋进口的一种沙漏。
考试时间是颠倒十次沙漏,只要能在第十次沙漏的沙子漏光之前把铜钟敲响十下。
考生就能得到一个及格分数。
如果在颠倒沙漏七次之前完成,那么就能得个中,五次以内可以得良,三次以内可得优。
当敲铜铃考试及格之后,就可以进行破坏性考试了。
如果你是用枪的,那么,在你面前的就是三捆像人腰一样粗细的竹棍。
你只要能够用枪把这三捆竹棍挑到五米之外,就算合格。
用棍的面前也是三捆竹子,他能够把这三捆竹子打散,或者把这三捆竹子打出五米之外就算合格。打的越远,成绩越高。
用刀剑的,不管是长刀,短刀,还是细长的观赏用剑。
要把三根比大拇指稍粗的竹子砍断。砍断两根算及格。
你要是技术好,能够把这三根一米长的竹子,从上到下一劈两半,那就给你个优。
而我琢磨琢磨,跑步我问题不大,30米来回折返跑十次也就是300米。
比我每天往学校跑的距离近多了。
而且那个时候连双草鞋都不穿,我的脚底板绝对能比那些养尊处优的少爷跑的快的多。
现在就是要找一件分量足够轻还够长的兵器,好好练上一段时间能够准确击打在那个铜钟上。
如果不练练手法和准确度不行,跑过去了,连续好几下打不着那就浪费时间了。
而砍竹棍那是问题不大的,从六七岁就跟着父母下地干活,割稻子,割猪草,用镰刀的手法还是可以的。
劈劈柴我也没问题,从我能抡得起柴刀,家里头将近一半的木柴都是我劈的,竹子也没少砍。
大手指粗细的竹子虽然没把握一刀就能砍断,但是练练应该问题不大。不过我不能拿着柴刀去考试,得找一件趁手的兵器。
现在距离考试还有将近一年的时间,练一练,没准能在这个项目上拿个良。
转了一圈后,除了举重物这个项目我没法参加之外,其他的项目我都可以掺和掺和。
考试当中最轻的那个杠铃我都不可能举起来,所以就别去捣乱了。
不过最开始我认为很好过的射箭这个项目,最后把我难为住了。
因为我的村子里面都是农民,也没有猎户,我也不知道弓箭到底是怎么回事。以为那个玩意儿并不难。
等到岳父请来的那名教师开始教我射箭的时候,我就知道这个玩意儿,我就算是练上两年也不可能及格了。
按照考试的规则,要十箭五中就算及格,六中算中,七中八中都算良,九中是优,十射十中就会有人专门盯着你,要是你能基本都射在了靶心,兵部直接拉走。
不管你其他科目考多少分?都得把你拉到部队里来。
而我占了年龄的便宜,13岁以下的考生靶子的距离放在20步远。
15岁到13岁的靶子距离是30步。15岁以上的距离就到50步了。
而我的最大的问题是个头太小力气太小。
专门给我找来的一张能够有20米的射程,还足够软的弓,可我根本就拉不满。
搭上箭之后,根本就没法瞄准,胳膊抖的厉害。就算是我拉满了,也根本瞄不到靶子上去。
然后就选择了弩弓。
这个玩意儿,我倒是能够射准了,而且这张弩可以用脚踩着,双手拉弦上弩。
然后瞄准的时候可以采用半蹲姿,用膝盖和胳膊做支点,3点1线练了几次之后,基本能上靶了。
但是上弦的问题仍然解决不了,我根本没法在规定的时间里连续给这张弩上弦十次。
我勉强能够拉开这张弩五次。
当然,努努力还能拉开第六次,但是那个时候就手脚哆嗦,基本上端不住弩了。
而一年的时间,我就算拼命的练力量,也不可能比现在的再大一倍,所以这种脚踏弩也基本可以pass掉了。
我的岳父后来用他的钞能力,让我混进了军营。
在一群火枪手的指导下,学习了使用火铳。
因为按照考试规则,考生可以选择使用弓箭、弩箭、火枪、火铳、甚至飞刀、标枪、斧子。
哪怕你用一块鹅卵石,只要能扔那么远,还砸在靶子上,就算你完成一次。
据我的指导老师说,曾经有人用弹弓成功的完成了考试。
不过那位考生的年龄是不满13岁,靶子的距离也就是在20步。
关键人家的爷爷是礼部的主管。有人提出用弹弓不符合考试规则的时候。
人家的爷爷引经据典,还拿出古书证明,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弓射的不是箭,而是弹丸。
所以从那以后用弹弓子也行,后来发展到扔石头都行了。
如果在30步以外,我觉得标枪可能成功率还高一点,扔石头,我怎么觉得都不靠谱?
而我就别想标枪了,能够扎在靶子上的标枪,我也就是能够扔出十米远,现在除了弹弓,我应该没有别的可以选择了。
我的岳父走关系给我选择的用火枪的机会,我直接就放弃了。
我只开了一枪,就知道这个玩意儿,我根本玩不转。
虽然我的岳父也是请教过高手,想用火枪来钻空子。
因为火枪的精准度非常差,所以对火枪考试要求也比较低,只要十枪能够打中那个巨大的靶子一次就可以了。
只要你能在规定时间之内独立完成十次正常的火枪激发,而且十颗子弹里面有一颗能够打中那个一人高一人宽的大靶子。
你就可以得到及格。实际上火枪考试考的是你动作的熟练程度,而不是射击的准确度。
关键是对力量的要求比较低,每支火枪都配备一个插棍,把插棍的尖的那头杵在地上,把枪管架在棍子另一头的U型支架上。
点着火绳,用火绳引燃火药,不需要你强大的体力,只要把枪口对准靶子开火就行了。
整个操作步骤很多,但是没什么技术含量,只要多练习,我相信很快就能掌握清理枪膛装火药放子弹的这个流程。
不过我还是决定放弃,不说那沉重的有二十斤的火绳枪端起来瞄准的难度和精确度问题。
我开枪之后,被后坐力顶飞出去一米半,顶着枪托的肩膀将近半个小时都没什么知觉。
脱掉衣服一看,直接青了一大块,如果连续开枪的话,我的锁骨很有可能会被顶的骨折了。
现在的医疗技术,骨折约等于残疾,我可不能因为参加一项不一定能过关的考试,再落个残疾下来。
我决定选择弹弓之后,很快就有人给我送过来好几把做工精良的弹弓。
我试了几天之后发现古代的弹弓用起来太费劲了。
它和现代网上卖的那种弹弓,根本就不是一个品种。
如果我从现代带上一个弹弓去参加考试,很有可能能过关。
而古代的这种竹子做蓄能材料的木制弹弓能够打中靶子的几率并不太高。
这种弹弓实际上和弓箭使用的弓样子差不多,只不过是把弓弦换成了皮带。
人家用弓箭的,是用箭尾巴顶住弓弦,而这个是用皮带把小石子或者小泥球兜住。
拉开之后再一松手,实际上用起来要比射箭难度高一些。
我只练习了一个多小时,左手的手指就已经被打肿了三根,还被弓背弹回来的小弹珠打到了脑袋上。
我觉得就算练上几个月,考试的成功率也很低。
很多年龄小的考生不用弓箭用弹弓的原因,可能是和靶子有关系。
现在给弹弓使用的靶子是挂在一个柱子上的圆形靶。
只要打中了这个靶子,这个靶子就会转起来或者晃起来。
而射箭的时候使用的靶子是放在架子上的,箭必须要插入靶子才算数。
这样一来,就对射箭人的力量有了比较大的要求,如果没有一定的速度,就算你的箭射到了靶子上,也有可能没法稳稳的扎入靶子。
而用弹弓就好多了,挂在柱子上的靶子实际上是很轻的,只要打中了,靶子一晃就算数。
这样一来,就算是力气比较小的,只要多练练准度,也能蒙混过关。
最后转了一圈,我还是把目光集中到了弩的身上。
这个玩意儿,我射的还是比较准的,让别人给我上弦,我连续射十次,虽然没有怎么练过,也能射中四五次。
如果强化训练一下,射中上五六次应该不成问题。
现在就要解决我上弦的这个事儿,只要能够比较轻松的把弦上好,我就应该能够完成考试。
很快周小欢就从网上查到了解决的办法。
那就是利用杠杆原理上弦。
网上有这种装置的图片,也有小视频,结构并不复杂。
找了一个木匠,简单的画了张图,告诉这个木匠,我要干什么?连尺寸都没说,就给我做出来了。
虽然效果一般,但是结构没错。
然后又调整各部分的尺寸,连续做了几个版本的。
最终那个版本的已经能够轻松的给弩机上弦了。
但是毕竟是木头做的,给我这种射程也就是20多步的弩用没问题。
要是给那些射程超过50步,甚至达到100步的强弩使用材料得全部换掉,否则用不了几次活动的部位就会坏掉。
有了这个上弦器之后,我觉得这个弓箭考试也没那么难了。
我可以在规定的时间之内利用这个杠杆上弦器给这支弩连续上十次弦。
岳父家的这个木匠技术水平相当不错,他巧妙的把这个上弦器和这张弩结合了起来。
把弩上的箭射出之后,把弩放在地上,然后把上弦器卡在弩弓上。
向后一拉,弩弦就被我挂到了弩机上,把这个上弦器拿到一边,再放上一支弩箭,就可以进行射击了。
说起来我还是有点射击天赋的,只练习了两个月,我基本可以保证十支箭能够上靶七八只,至少能混个良了。
如果运气好,我真没准在第一次参加秀才考试就能混出个秀才来,周岁年龄都不满13岁的小秀才,这得老周家祖坟上着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