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斗康麻子
繁体版

第45章 模拟考试的效果不错

    让手下的书办检查了一下,竟然有20多个,刚刚剪了辫子的铜鼓县的书生过来考试。

    这怎么整啊?我连铜鼓县的赋税都收到库房里了,人家过来考试,那也是应该的。

    可问题我是石鼓县的县令,没资格去把铜鼓县的考生纳入管辖范围。

    没关系,就差一个字,我把这20多名短头发的考生召集在一起,让他们自己去想办法,找一个亲戚也好,买栋房子也好,把住址给我改成石鼓县的。

    否则不让他们参加考试。

    还好,童生考试的过程比较简单,相对而言,参加的考试的人数并不是太多,所以跌跌撞撞的,总算是把这群书生当中挑出来100多名童生。

    不过这帮家伙的水平确实够低,特别是在数学方面,如果不是我进行的考前辅导,这帮人能考中二三十个,就算不错了。

    这群童生我都没让他们回家,因为广东的这几个偏远的县,人口稀少,而且地处偏远,所以秀才的考试统一由海南代管。

    这群童生还得送到海口去参加秀才的考试,为了让这群童生里面多出几个秀才又是继续进行考前强化训练。

    那群考生差不多一半,家里没有牲口,这帮子没骑过马,没骑过牲口的考生,可以骑我公款买了十多头驴训练。

    射箭也得现学现练,还算好的是这群人的体力还都不错,至少拉弓放箭,力气上不存在问题。

    兵法考试,我觉得大部分人都得放弃,因为这帮家伙连绩效新书都没有看过,就剩一个多月的,再看也来不及了。

    所以干脆训练他们举重物练器械。

    训练了几天之后,挑出来一群力气大的专门去练举重,那20多个人本身力气就不小,稍稍训练一下技巧,在举重上拿个及格应该不成问题。

    其他人那就天天拿着棍练习折返跑和打竹棍吧。

    抛去路途的时间,我总共也就训练他们不到20天,然后就派人把他们送到了海口。

    等到考完试,我得到消息,这群人还算比较争气,没有让我白辛苦,100多人有小30个人混上了秀才的身份。

    这30个人里,居然有两个是铜鼓县的人,不过那也没关系,让他们回去组织团练,我给他们特批,一个人可以训练200。

    然后把缴获到的那些武器给他们分一分,躲在乡下当个土豪劣绅肯定是没问题的。

    如果清军要清剿,他们直接向我求救,两天之内我就能够赶到。

    只要再给我三个月的时间,这群秀才手下就能训练出1000多名的团练。

    有我这270名的专业士兵打头,这群团练只要能走齐的队形,能站脚助威,我就敢跟5000人以上的清军的队伍去硬碰硬。

    因为咱也是有炮的队伍了,真理,只在大炮的射程之内。

    所以有炮的我也可以成为真理了。

    毕竟我在火炮的使用方面要比现在的军人知道的多的多。

    一群兴高采烈的秀才回到了我们的县城,拜见我这个辅导了他们好长时间的辅导老师!

    那群考试失利的考生,我也没打算放掉他们。毕竟是童生的数学和语文少说都是小学六年级的水平,可以干点不太复杂的工作。

    我诱惑这些知识分子,让他们在县城工作,并且可以经常的上点辅导班什么的,准备明年的秀才考试。

    在我的诱惑之下,大部分的童生都留在了下来,一部分在县衙当中给我充当办事员,还有一部分给我派到其他各处去当会计,当统计员。

    那群秀才我更得用好了,先对他们进行一下简单的队列训练的培训,要教他们训练士兵的一些简单的方法。

    最后,我甚至拿出一部分的补贴,让他们带回家去,抓紧时间组建团练队伍。

    因为我知道铜鼓县的事情还没完,从现在这架势看,尚可喜那边不是想把铜鼓县放弃,就是准备憋一把大的,把我一把打败。

    毕竟我那270人的队伍把铜鼓县城的清军打败了一回,又把3000多人的救援部队又打败了一回。

    而这些残兵败将回去之后,肯定不会说他们是被200多人的队伍打败的。

    所以尚可喜肯定是对我的兵力产生了误判,没有积攒足够的实力,他是不敢来招惹我的。

    我为了增强石鼓县的军事力量,还在那些县令组建的团练之外,又组建了一支队伍。

    这是一支民工队伍,我换了个花样,在秋天农闲的季节,我组织各村的壮丁兴修水利,还搞道路建设。

    一共挑出来差不多1000名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然后就开始训练他们队列。

    训练一个星期之后,他们分得清左右脚能够整齐的前进,甚至还可以踩在一个鼓点上,向前跑步前进。

    然后就拉着他们出去干活,挖沟修路、烧荒、砍树。

    但是这些出去干活的队伍是以以十个人为一组,每一组推一辆小推车,小推车上装着他们的锅碗瓢盆和粮食。

    除了负责推车的人,其他人每人拿一把铁锹,拿铁锹的方式都要统一,出去干活和往回走都必须严格的按照队列,还得喊121。

    干活也就是一个月的时间,这1000名被我骗来干活的小伙子就有军队的气质了。

    把他们的手里的铁锹换成长枪,再训练上几天就能上战场吓唬人了。

    我把人员武器各种装备甚至连草鞋都提前准备出来了。

    而我预想的那尚可喜对我的攻击很久都没来。

    春天到来了,到了万物生长的季节,而我的媳妇儿也接到了我的信,带着大批的人马来到了我们石鼓县。

    我让我的媳妇儿这个时间段来,主要就是为了让她携带大量的土豆苗和红薯秧玉米种子准备在那些荒无人烟的地区,大量的种植。

    一个冬天里,我借着外出训练,修桥,修路的机会,让这1000名农民工清理出了大量的荒地,不但把地上的杂草都烧掉了,连那些灌木都被拔出来晾干再烧掉。

    所以土地的肥力还是可以的,把这些高产植物种下去之后,秋天的时候就应该不缺粮食了。

    我这个县令当的还算是比较轻松的,毕竟手下有一群人,只要我发个指令,一群人就开始工作,不用我关心太多的细节。

    发动全县的人力,倒是很快的就把几千亩的土地都给种满了。

    田间管理这个事情就不用我操心了,有种了好几年土豆、红薯和玉米的老农民负责这些事情。

    就算因为气候温度等等问题有所变化,我也不知道如何指导,所以干脆别说话。

    而我一直等待的尚可喜,对我的大肆报复,却一直没有来。我都等的有点神经衰弱了。

    甚至铜鼓县的夏税都给我送过来了,清军的军队还没有消息。

    这到底想干什么?我的心都等的快凉了,你们到底要攒多少人才愿意和我打一架呀?

    我为了等这只掉下的靴子,都快睡不着觉了,没办法,想办法派出情报人员去打听吧。

    结果在白花花的银子和白花花的食盐面前,总算是找到了一个明白人给我讲了一下尚可喜为什么不会派兵的原因?

    其实不能说没有派过兵,兵是派了,可惜一个晚上就只剩下不到1000人。

    很多士兵死掉了,更多的士兵,跑掉了。

    就那一把连逃回去的那些军官都搞不清楚,那天晚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就突然几声巨响,整个部队就乱了。

    这么巨大的损失也让尚可喜有点发毛害怕了,并不是觉得损失了几千人很肉疼,而是3000人损失了一半多。

    这就有点异常,一般的溃败,只要对方没有骑兵追在后面不断的厮杀。

    逃命的部队怎么着也不可能损失超过一半。

    老兵比较多的部队,逃命上一段距离之后就会自动聚齐,然后寻找自己的军官恢复建制,打成一场败仗,甚至比打一场胜仗损失的人还少。

    这回被打的就有点异常了,损失的数量太多了,而且不明白是怎么败的,人对未知的事物总是充满恐惧的。

    在尚可喜搞明白怎么回事之前,不敢再派部队过来送死了。

    铜鼓县那边,就这样一直处在没有县令的状态。

    而两个考中秀才回到老家的铜鼓县的书生,很快就把当地的风气给带坏了。

    这两个秀才以我的学生身份自称。

    跑到县城里面指手画脚,逼周围的那些老百姓剪辫子。还宣传明朝这边的科举考试要比清朝那边的简单。

    特别是考中秀才之后的待遇,要比清朝那边的高的多。

    结果,我们石鼓县城里面至少多了100多名准备考试的书生,这帮家伙都不算太穷的,基本上都能租个院子,甚至买个院子,一个人或者几个人合伙,天天抱着九章算数。

    那些参加过我的数学培训班的童生都成了香饽饽,秀才更香,可惜大部分人请不起。

    我们县衙里面几个负责,统计计算的小吏,经常性的晚上有饭局,搞得现在学数学的,都成了热门专业。

    而我那个时候搞考前集中培训的时候的所有做法,这些书生们基本都照搬了。

    比如清晨的时候围着县城跑一圈,几个人合伙买上一张弓,每天开弓十几次。

    射箭还没有条件,就县城这小地方,没有50米的距离让你放个箭靶。

    而且县城的老百姓可以经常看到一头可怜的小毛驴,被几个书生轮流的骑。

    这是在训练骑术,真要是考上童生去准备秀才考试,借钱也要买一头牲口。

    这是那群童生总结出来的经验,骑术考试相对来说比较好过,在这上面花点钱,提高一下装备的质量能够轻松过关。

    为了让我们县的考生下次考试的时候能够通过率高一些,我特地在城门口附近弄了几个石锁,尺寸大小就是秀才考试用的那种。

    如果身体条件还行,好好练练石锁,掌握了技巧之后,混上一个及格应该还是可以的。

    这样就有可能凑够五门及格,把难度比较高的兵法考试绕过去,对于我们这些乡下考生来讲,搞上一本绩效新书的难度要比搞一头大牲口还要费劲。

    更何况,那本绩效新书想要背下来也不是半年能搞定的。

    我为了给自己减少点负担,从考中秀才的20多个人当中挑了一个语文成绩是优,数学得了个良的老秀才给我干学政的活。

    本来学政是要管理整个县的那些秀才童生的,现在连秀才带童生也就100来人没啥活。

    不过我也不能让他闲着,毕竟我还给了他一份工资,这份工资公家还不给报销。

    我让他给我每个月进行一次模拟考试,书生们考一次童生模拟试,童生们进行一次秀才模拟试。

    秀才考举人的我就没招了,让他们自己复习去吧。

    所以每个月的月底,我们县城就会非常的热闹,几天之内会聚集超过1000名的考生,来参加我们的模拟考试。

    而我们这个也就5000多人的小县城,一下子增加了1000多人对经济是一个巨大的刺激。

    每月月底的那几天整个县城能聚集来超过一万人,很多的商贩趁机摆摊,周围的农民跑过来赶集。

    还有很多来看热闹的。

    童生考试,因为人多,直接就是一人一张凳子和桌子,找一个大的空场,浩浩荡荡,呜呜泱泱一大群人。

    然后把语文考完再考数学。

    把考卷收上来之后直接公布数学答案,语文的填空选择这些答案也公布。

    然后就是四、五十个童生同时进行判卷,基本上第二天就可以公布成绩。

    公布榜上的成绩,紧接着就是进行秀才模拟考试。

    这个考试就比较有意思了,数学、语文考完,兵法直接弃考。

    因为兵法的卷子只能我来出,我来判,我是不会给自己找罪受的。

    后面的不管你的语文数学及不及格,都要参加一下骑术、射箭、打铃铛折返跑、举重物的测试。

    反正就不到100名的考生,有一天的时间也折腾完了。

    这一天可以说是一月一次的快乐日,在举行考试的那个空场上围的人山人海。

    老百姓们都非常乐意看着这些平时满口之乎者也,一举一动都文质彬彬的书生们,怎么从驴背上掉下来。

    射箭考试也一样,只要能上靶子,周围就会响起欢呼声,这支箭飞偏了,就会叹气。

    要是偏到好远,就会有哄笑声。

    而那些太紧张,直接被弓弦打到自己的脸,被崩伤的那些笨书生很快就会被老百姓起上外号。

    折返跑打铜铃铛的考试就更有意思了,我搞不到那种比较精准的沙漏,干脆就自己做了一个大沙漏,反正时间大概齐就行。

    这小100人考完了,周围围观的群众能笑晕过去几个。

    这些四体不勤的书生们在奔跑过程当中会洋相百出,左脚绊右脚把自己摔倒的,棍子没拿好,绊倒自己的。

    挥舞棍子打铃铛的时候,把自己给打了,没打到铜铃,打到了柱子上,最后棍子被崩飞了。

    还有干脆刹不住车,直接撞到柱子上,把自己撞晕的。

    我看了两次,这些童生里面这次考试能当秀才的,也就是有七八个人,大多数体能太差,协调性太差。

    等到我想办法搞上一套《绩效新书》的雕版,印上一些《绩效新书》,让这群人考好兵法这门课,他们能当秀才的几率还能高一点,目前这个水平都够呛。

    等到这群童生们考完,而那群准备考童生的书生们,就会有一群心理素质好的,不怕周围人嘲笑的,跑到考场上也要练一练。

    毕竟箭靶难寻,特别是考折返跑的铜铃和柱子,自己家真是不好置办。

    这群自觉训练的,志向远大的书生当中,倒是有不少素质很好的,如果考过了数学,语文能混成秀才的几率还是比较高的。

    毕竟这群人是两个县当中的读书人汇集起来的,至少也得算两县的精英了。

    我对这两个县的考生也算是仁至义尽,倾尽全力了。

    我用的招数可以说是我在两个世界经受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以及这个世界的童生、秀才考试积累的经验,基本上一点没藏私全用在这些考生的身上。

    他们考试用的题,那是我岳父通过他的钞能力搞来的十多年的真实考题,还有很多的高手给自己的学生们出的模拟训练题。

    我整理一下就给他们用上了,你说一群乡下的土财主,谁有这种能力,搞来这么多的模拟题,让他们训练。

    等于我直接把这帮人的应试水平生生的提高了一截,他们享受的考前辅导,不说和南京地区的那些考生在一个水平线上,至少跟浙江地区一般城市的考生能够媲美了。

    我这个快上初三的学生,对折磨这些考生非常有兴趣,毕竟我老是被人家考试,这回得到机会去考其他人了。

    但是也就高兴了两个月,我就对这些重复的工作失去了兴趣。

    我的注意力很快就集中到了怎么处理积存的红薯身上。

    我这个农业小白只知道土豆高产,红薯高产,玉米很耐旱,是穿越者的装逼神器。

    但是我不知道土豆和红薯的生长期是不同的,红薯被称作四月粮,在南方地区,基本上四五个月就成熟了。

    我们现在地处广东的南部,春天栽种的红薯还不到七月份就已经可以收割了。

    但是从地里刨出来的大量的红薯,让人犯了难,红薯这个当成粗粮辅食吃是没问题的,但是没法当主食吃。

    那玩意儿吃多了,犯酸水还肠胃难受,虽然我们种红薯的时候是粗放播种,基本也没什么田间管理。

    但问题是,我们这的人口也少,大夏天的红薯也存不住,最后我在网上查来查去决定制造红薯粉还用红薯酿酒。

    我的这个要求把周围那些酿酒的大师傅们都给难为坏了,没干过这种事情,这是个什么东西?就让我们酿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