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斗康麻子
繁体版

第58章 青蒿有效果

    我当时没想太多,但是周围的人可都想多了,特别是于将军的那几个亲信,更是对我感激涕零。

    是药三分毒啊,为了给于将军治病,小周知府先把药尝上一口,确定不会把自己毒死了,才让于将军吃药。

    所以后来我有什么事情的时候,他们几个都是竭尽全力的配合我。

    我看该说的也说了,药也吃了,对象也介绍完了,那就先撤吧!

    我拱手向大家问好,然后告别,于将军确实也是身体不行,很快就疲劳了,我说再见,他也顺坡下驴,跟我们再见了。

    那两名医生听从我的建议,又重新去挖那些带根的青蒿去了。

    我在馆驿里面,等着于将军的消息,等了整整一天,没人来搭理我。

    我想想,等着也没意思,毕竟吃什么药都得有个疗程,不可能一口药下去,立马就好。

    就算太上老君炼的九转还魂丹,吃到肚子里以后还得一时三刻才能起效果。

    与其在这傻等着,还不如去视察一下我在海南的生产基地。

    我给馆驿的主事写了个条子,告诉他我去的地方,如果有人找我,就告诉他地址。

    然后就带着我的两个保镖小妾和吴氏兄弟,去我们的海盐生产基地。

    基地里的管事,可是认识我的,看到我之后激动的是热泪盈眶,“大人总算是没有忘记我们。”

    这个地方当初选的时候就是找的人少的地方,虽然基础设施建设的已经很不错了,但是周围十几里的距离,根本连一个村庄都没有。

    而我设计的这整套的生产流程需要的人力并不多,结果一个盐场都不到100人。

    虽然挣钱挣的挺多,可是也非常的寂寞,一大群大老爷们,天天除了干活就是大眼瞪小眼。

    幸亏每天都会有马车过来拉盐,他们可以轮流坐着拉盐的马车,跑到远处的村镇去活动活动。

    其他人还能倒休一下,可这个管事是一天都不敢离开,两年多的时间,这个可怜的盐场管理者,工资挣了几百两银子。

    却像住了监狱一样,呆在海边,哪儿都去不了,没事情做的时候只能对着大海发呆。

    幸亏是伙食还不错,要不然连死的过都有了。

    我在盐场呆了两天,然后提拔了一个活干的不错的员工当这个盐厂的副厂长。

    这样这个离家两年的管事就可以请个假回家见见媳妇孩子。

    目前,这个盐长规模已经可以了,不能再折腾的太大了,太大了,需要的人力就会增加,效率反而下降。

    然后又去看了一下兔子基地,发现浙江的兔子到了海南之后,还真不适应,再加上这热带地区的虫子,蚊子以及其他的小动物太多了。

    我们养的那一山的兔子远远不如我们在浙江繁育的那么快,经常莫名其妙的一群不知道是什么玩意的,就把我们的兔子干掉一批。

    真的是防不胜防啊!

    不过土豆和红薯种的还是不错的,海南岛在我来之前就已经有人种红薯和土豆。

    但是他们的种植方法和品种都比较差,土豆长出来的块茎就像鸡蛋那么大,红薯跟手指头的粗细差不多。

    而我这个品种是我父亲花时间,花精力,花人工培育出来的。

    产量是那些没有优化品种的两三倍,而且那些农民们已经掌握了在海南地区种植土豆和红薯的诀窍,已经繁殖出了大量可以种植的种苗。

    我来视察之前,农场的管事,已经在四处寻找长工短工。

    准备把我们买的荒地进行开垦,然后就种土豆和红薯。

    刚刚听完农场厂长的远景规划,将军府就派人骑快马过来找我,要我赶紧回去,于将军先要见我。

    算算时间于将军应该已经喝了五天的绿色不明物体了。

    难道是没效果,还是有过敏反应,产生并发症了。

    等我快马加鞭赶回了海口,跑到将军府里见到了,于将军。

    于将军好好的坐在那里,脸上似乎有了点血色,陪她坐着的是将军夫人,计划嫁给我的那个于小姐站在桌子旁边沏茶倒水。

    于将军见我气喘吁吁的跑进来,冲我微微一笑。

    “赶路赶急了吧?来过来坐喝口茶,先歇歇再说。”

    我也不客气,坐下之后端起茶杯来,连喝了三杯,那个于小姐一声不吭的站在我的旁边,给我续杯!

    这回离得近了,偷偷的瞄了人家两眼,漂亮!水灵!真的相当水灵。

    娶回家去并不亏的慌。

    “将军感觉身体状态如何?”

    于将军伸出一个大拇指。

    “前几天,赵医生相当的推崇你,我并不认为你也真的能给我治病,不过是夫人听了你的话,辛辛苦苦出去给我采来了青蒿,不吃就伤了夫人的心了。”

    “没想到那天喝了半碗,晚上我就睡了个好觉,虽然还是发烧,但是没有把我烧的夜不能寐。”

    “从昨天晚上开始,我的身体已经不发烧了,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发寒。”

    “小神医,你看我算不算是已经好了?”

    “没有,肯定没有,药效没这么快,就算是没症状了,你也得连喝十天。”

    “疟疾这东西相当的顽固,就算是完全治好了,隔上几天也要喝上一顿,防止这疟疾复发。”

    将军夫人站起来,向我道了个万福说道:“谢谢神医,妾身都记下来了。”

    “另外,要注意饮食,少食多餐,适当的增加蛋白质,就是多吃点鸡蛋,如果有胃口了,鱼肉也可以多吃一点。”

    “让赵医生多来把把脉,炖些补气补血的药膳,调理上两三个月将军的身体就应该能恢复了。”

    “你看小神医都说了要少食多餐,这回你应该可以让我吃夜宵了吧?”于将军一脸委屈的看着他的夫人。

    “行行行,医生都发话了,我去给你煮碗面,加上一颗鸡蛋,好不好?”

    这狗粮撒的,我的牙根都酸了,赶紧告辞,我也得回去休息了,再不躺床上睡觉,周小欢的第一节课就完全睡过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于将军就派人告诉我,他的新兵营又要进人了,这次一共训练400名士兵,如果想要的话可以全给我。

    我当然全要,不过他们的训练周期太长,所以我要求先把他们训练上一个月,然后把那些不达标的交给我。

    剩下的继续使劲的操练,这些被淘汰的,我把他们当精锐步兵用,那些完成全部训练的,可以当特种兵用。

    在石鼓县,我有220名士兵,雷州半岛保护着我媳妇儿的50名士兵加在一起就是270人。

    按照于家军的训练淘汰率,一个月的时间,足够淘汰出100多名的士兵。

    加在一起之后,基本就有400人了,如果和那些团练配合默契的话,这400名战斗力超强的精锐步兵配合上一两千的团练。

    我敢和5000人以上的清军作战,当然,他们得没有炮。

    和那些负责训练的军官说好了,特别是跟他们交代,一定要分清左右脚,学会齐步走,跑步走。

    我急急忙忙的就后回雷州半岛和我的媳妇汇合,然后在50名士兵的保护之下杀向了我的老窝,石鼓县的县城。

    而我的老婆让他去海口了,相对来说,海口地区的医疗条件要好的多,毕竟那是好几万人的一个城市了。

    进入县城之后,发现县城里一点都不紧张,虽然达不到井井有条的水平,但是来回行走的路人一脸的平静,根本没有大军压境的紧张感。

    回到县衙,已经有一大群人在等我了。

    这是那群没有考上举人,年龄偏大或者身体不好,没力气再搏一搏的秀才们。

    我刚一出现,将近十个胡子拉碴的秀才一块拱手鞠躬,达到了90度,还非常整齐的说道:“拜见恩师!”

    又是这个恩师,我就听不了这个恩师,感觉我像是七老八十了一样。

    “赶紧起来吧,别搞这虚头巴脑的。来个嘴快的,赶紧把这段时间的形势给我讲讲。”

    虽说于将军,他们告诉我,尚可喜这边根本就不是来打仗的,而是来做戏的。

    但是万一人家假戏真唱,来个假亦真时真亦假,怎么办?

    所以不管人家怎么办,先要把自己的事情办好,这样才能保证以不变应万变。

    一个口齿伶俐的老秀才非常言简意赅的,把我不在石鼓县的这两年多的情况,三言两语就给我说清楚。

    第一阶段,是我们一群秀才跑到南京去考试,这个阶段石鼓县和铜鼓县是一些我安排的老城的童生在管理。

    实际上,我当县令的时候,基本也不管什么事,所有的事情都是那些手下去办。

    所以这个县令要不要的,根本不吃劲。

    第二阶段是这些秀才们返回了铜鼓县和石鼓县。他们很自觉的就担任了县丞主簿等等这些职务,当然是他们自己给自己认命的。

    他们一上任之后,显得就个县城就正规起来。因为他们手下有团练,轮流的让团练在县城的外面巡逻站岗,这个县城的档次好像一下子就提升上去了。

    而那个被吓跑的县令,估计就是看到了那些穿着缴获来的清军的铠甲,巡逻的团练。

    然后将近一年的时间,上边都没有县令过来,搞的两个县的那些书生天天的骂街。

    因为他们想成为童生,想去海口参加秀才考试,还都梦想着成为秀才之后能有50人的减税。

    这个时候就显出县令的重要性了,没有县令,就要不来考试题,就没法组织考试,就算是这群秀才弄来试卷,能够组织考试,但问题是这些童生的身份必须得由县令签字盖章。那张童生身份的证明才能生效。

    后来终于来了一个县令,大家期盼这个县令能够顺利的给大家组织考试。

    结果还没等到考试季,那位县令就被清军打包给扛走了,你说一个行走的一千两银子,他不老老实实的让人把自己守好,自己瞎跑什么?

    根据这些秀才们组建的情报系统,很快就确定是哪个部队的清军把县令给绑走了。

    大家正在凑钱,准备把这个县令赎回来,一千两银子嘛,一家拿不出来,十几家还拿不出来吗?

    还没等把钱凑出来,清军那边的线人已经把话传过来了,这个县令已经投降了,不用管了。

    而这个当了叛徒的县令,很快的就把石鼓和铜鼓两个县的真实情况向清军进行了汇报。

    要说按照目前的考试方式筛选出来的人才,综合能力还是比较强的。

    别看只在我们县城里面呆了一个多月,但是通过他的观察,还有他那些亲信搜集情况,把两个县的情况基本摸的七七八八。

    然后就把我们的内情全部给卖了,当然,尚可喜早就派出手下认真的侦查过我们的,很多情况都了解。

    但是他们确实不知道,现在这两个县,竟然没有正式官员了,更没有驻军。

    这两个县城井然有序的状况,确实把他们的侦查人员给搞糊涂了。

    现在这个石鼓县是不是就又恢复原来的那种状态,想来抢一把就来,想走就走,只要别被于家军的部队逮到就行,铜鼓县是不是就能收回来?

    不过事实证明,他们想多了,于家军号称的正规部队虽然距离石鼓县和铜鼓县县城的距离都很远。

    但是,现在铜鼓县和石鼓县,有了一大堆的秀才,而这些秀才几乎没有一个会把那50名团练的免税不当回事。

    就算是那些还想向上进一步的,要花大量的时间去学习,锻炼身体,但是为了给家族省点钱,还是会花一部分时间把手下的农夫、佃户,训练一下。

    用竹棍和草绳让他们分清楚哪个是左脚,哪个是右脚,让他们能够齐步走跑步走。

    队列训练这个东西非常能够唬人,不管这群士兵的战斗力到底怎么样?还只是一群还扛着锄头的农民。

    只要几个人能够整齐的排成一排,一群人能整齐的排成几列。

    不管他们是统一的拿上锄头还是铁锹还是长枪,一行动起来之后就会给人一种震撼感。

    真和清军去拼刺刀,肯定是一哄而散,但是排着队出来吓唬吓唬人,是足够用了。

    这些秀才的家庭也就是个小地主,或者是土财主的水平,给这50名团练配整齐的衣服,那是不可能的。

    连给大家找50个枪头用一用都非常困难,所以基本上都是用竹子削出来一个尖,扛着当长枪用。

    但是他们,除了长枪,还是给自己手下的团练添置了一项统一的装备,那就是斗笠。

    找上一个技术好点的工匠,统一尺寸,坐上50顶斗笠,当然,这是我当初给他们出的主意。

    斗笠的尺寸,和外观一定要和普通的斗笠有所区别,这样才能显得特殊。

    然后两个县的秀才们,开动脑筋设计了一款和肩膀宽度相同,但是能够遮住大半张脸的,一种尖尖的斗笠。

    当50个人,拿着同样尺寸的竹竿长枪,带着同样颜色规格的挡住大半张脸的斗笠。

    排着整齐的队伍,一声不吭的,从街道上走过的时候,晴天还好,阴天的时候,远处只能看到一堆斗笠人,慢慢的走来,根本看不清脸,下雨的时候大家穿上蓑衣,那就更吓人。

    而些不了解情况的外地客商很快就把阴兵过境这个名词,传的到处都是。

    这些队伍吓唬老百姓很管用,吓唬清军也一样管用。

    特别是在海南的盐场,大量的出产食盐之后,没有跑到南京去参加考试的,还有那几个年龄大了没法再考的秀才回到了石鼓县和铜鼓县。

    这些已经算是地头蛇了,盐厂的负责人,很快的就联系到了这些叫我恩师的地头蛇,顺便把大量的食盐批发给他。

    没多久,这些穷秀才们就开始有钱了,而他们有钱之后的第一个动作,不是买房买地改善生活,而是给手下的团练们配备真正的军械。

    这些常年生活在明朝和清朝,军事分界线附近的文化人,深受双方军队互相侵夺之害,非常明白手里攥着武装力量的好处。

    特别是两个县城里面都没有上面下派的县令,甚至连个有官方身份的家伙都没有。

    这样一来,这两个县的实际控制人就变成了这群有军队,而且有官方认可身份的秀才。

    一招权在手,再丢下就好难受,他们是想尽了办法,竭尽全力的维护自己的利益。

    而清军的军事威胁就是他们手中权力的最大的威胁,如果是真正的清朝的文化人,那他们还真没什么办法。

    但是现在的这群秀才却有50名士兵,你先别管这50名的士兵的战斗力怎么样?但整整齐齐的站在一起的一群扛枪的小伙子,确实是壮胆。

    而且一大群秀才以及秀才的家庭,童生们组成的利益共同体,一块儿维护着两个县的利益。

    他们之间互相监督,互相制衡,把收上来的赋税,全都用在了扩军备战上。

    而且,随着我在海南的盐场的食盐产量越来越高,这群文人组成的盐贩子,很快的就把盐运到了清军控制地区。

    这一群研究过论语,还熟读历史的一帮子书生,没多久就把各地的官员和部队都腐蚀掉了。

    毕竟都是一群地头蛇,生活在这个区域好几代人了。

    稍微想想办法就能找到拐弯抹角的亲戚关系,随便就能找出一个三姨夫家的大婶的丈夫他二姨夫。

    然后每个月把近万担的盐,通过这个关系网运到了广东清朝控制地区。

    甚至流传到更远的省份,毕竟这种质量很好,而且不用交税的盐,纯利润是成本的1倍甚至两倍。

    基本是运的越远,利润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