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07章 老家来人

    韩成回到无棣县城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除了随行的吴安以及两名衙役,还有一辆装满了“特制咸鱼”的牛车。

    才走到县衙门口,守门的衙役就迎上来禀告,说有三名外地人,从莱州掖县过来的,特意探望知县老爷。县丞刘玉得知消息后,知道韩成也是掖县人,热情的把几位客人迎到自己公廨饮茶。

    韩成略显错愕,这才上任半个月老家来人做什么?莫非家里发生了什么大事?

    先吩咐吴安将咸鱼入库,这才转身去了刘玉房间。

    房间里坐着四个人,除了陪坐的刘玉外,下手位置还有一名儒雅中年人和两名身着粗布麻衣的大汉。

    韩成进房间后,先感谢了刘玉帮忙接待,这才对着儒雅中年人恭敬的叫了声二叔,就要行礼。

    这位韩二叔却先行礼道:“草民韩林,见过知县大人。”

    韩成见自己的二叔这番举动,先是一愣,这才明白对方的意思。这是县丞的公廨,是办公的地方,二叔的做法并没有什么不妥。

    韩成苦笑的摇摇头,自己考虑事情还是不够周到啊。

    再次谢过刘玉后,才把二叔和两名大汉,领到自己住的小院。

    来到小院正堂,韩成才对二叔行礼,端坐的二叔也坦然受之。

    韩二叔本名韩林,是韩成父亲的亲弟弟,同属大房嫡亲一脉。今年三十七岁,据说当初这个名字是老祖宗起的,借“翰林”的谐音,希望他日后科举高中入朝为官。虽然名字起的巧妙,但韩林本人对经史子集并没半分兴趣,而是喜欢术数杂学,甚至研究颇深。为此,没少被老祖宗责打。

    双方落座后,二叔韩林才向韩成介绍那两名大汉。

    一个叫韩七,二十五岁。一个叫韩九,二十七岁。都是家生子(奴婢在主家生的孩子),从小学习武艺,这次带二人过来,是老祖宗的安排,让他们日后贴身保护韩成,毕竟韩成是整个家族唯一进入官场的人,也是最大的希望所在,不容有半分闪失。

    “贤侄,此次前来,主要是老祖宗的意思,先过来看看环境,看是否需要家族出手帮忙。”

    韩成忙起身向莱州方向拜了一下,这才起身说:“劳老祖宗费心了,我这个孙儿有愧啊。”说完,就把无棣县的情况,向二叔大概介绍了一下,连知州限期半年的事情都说了。

    听完侄子介绍的情况,韩林眉头紧皱,良久才说:“我们来到无棣后也发现了,当地确实穷苦,你还要承受上官的压力,这个知县可不好做啊。”

    如果是刚上任那段时间,韩成听到这些话,一定满腹委屈向二叔倾诉一番,现在自然没有了那些困扰。

    “呵呵,二叔勿忧,侄儿已经找到了解决的办法。”韩成又把自己制作肥料和试验田的事情说了一遍。

    “当真?”韩林听说有增产的办法,完全没了刚才的稳重,激动的站起身,双眼盯着韩成。

    “二叔安心,刚才回来的时候,侄儿还去田里看过,至少那三亩庄稼没有死,甚至叶片都没发黄枯萎,这就是一个好兆头。”

    韩林的学问主攻杂项,对于农事也是了解的。距离施肥已经第三天了,秧苗还一切正常,确实是个好消息,最坏的结果也只是肥料无效而已,不是什么大事情。

    同时他的心思也活络起来,无棣和掖县的地势差不多,同样临海,农田同样受盐碱地困扰,庄稼的产量一直不高。如果侄子的方法真能成功,这对整个韩家也是个好消息。

    如果不是韩成以旅途劳累,时日还长的理由拦着,二叔韩林还想去城外看看试验田。

    韩林也觉得自己太着急了,这次来至少要住一个月。目的也不只是看望侄子那么简单,他还想借机为家族开辟一条商路。莱州的特产不少,如果能在沧州开几家分店,也是一笔不小的进项。但他的计划并没有告诉韩成,原因很简单,一个无棣县已经够这个侄子头疼了。

    叔侄谈完话,韩成这才把精力放在韩七韩九身上,吩咐二人在小院的空地上展示一下功夫。

    二人面露难色,互相对视一眼,身体也站立不动。

    韩成觉得被对方轻视了,转头看向二叔韩林。

    韩林朗声大笑:“哈哈,贤侄啊,他二人学的都是杀人技,不是功夫套路,你让二人如何演练啊?”

    韩成听到杀人技,眼前一亮,吩咐旁边伺候的书童小五,去喊整个县衙功夫最厉害的张捕头过来。

    盏茶时间,小五领着捕头张顺走进小院。

    可让韩成哭笑不得的是,又过了盏茶时间,张顺已经倒在地上,蜷曲着身体,嘴里发出痛呼声。

    张顺心里这个憋屈啊,真不是他装的,确实打不过。连一招都接不下,就被人家制服了。先出拳不行,先出腿也不行,对方总有相应的招式破解。几次试探后,心头火气,使出家传绝学“蝎子摆尾”直击对方小腹。结果被对方一拳打在肋下,瞬间一阵钻心的疼痛袭来,弄的他差点背过气去。

    而刚才出手的韩九,只是重新抚平了有些褶皱的衣衫,回到韩七身边背手站立,全程没说一句话。

    韩成来不及搭理装酷的韩九,忙伸手拉起张顺,先是安抚一番,又从怀里掏了一两碎银,当做汤药钱。

    一番推让后,也不知是羞的还是疼的,早已面红耳赤的张顺,最终也没拿韩成的银子,只是强忍疼痛,神色恭敬的退出小院。

    韩成此时心情激动,这下可是发达了啊。这个时代,抢匪贼盗猖獗,有了韩九这样的保镖,自己的安全也多了一层保障。

    拍着韩九的肩膀,勉励了一番,又好奇的抚摸对方胳膊,这么细的胳膊,怎么就那么大力气呢?那个眼神就像看到大美女一样,弄得韩九身上起了一层鸡皮疙瘩。

    接着又转头问韩七:“你的功夫如何?”

    没等韩七答话,韩九先插话道:“少爷,俺打不过他。最多三招,必败!”

    “哈哈哈!”韩成都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的心情了,只能用一个“爽”字代替。

    一旁的二叔韩林这才走过来,详细介绍了二人的身世经历。

    作为家生子,主家会根据每个人的脾气秉性,身体条件,聪慧程度,安排相应的教育。比如聪慧且认真细致的,就学算术,以后可以当账房或掌柜。口才好且心思活泛的,学待人接物和诗词文章,可以当管家培养。也有实在愚笨的,安排当小厮或婢女。总之,每个家生子未来都会被安排到家族的各个岗位工作。

    而韩七韩九,经过一系列的筛选考验,这才安排二人习武。只锻炼体魄就用了十年,又请家族里的老供奉出马,教其战场上的杀人技,学成后,还有专人带他们出门游历,捕杀悍匪盗贼就是他们的实战功课。经过二十多年的培养,才能放出来为家族做事。

    韩成心中感慨,这就是家族底蕴啊,不是张三财那种暴发户可比的。韩家虽是个破落家族,但深厚的底蕴,几百年的积累,还是留下很多东西的。自己身为其中的一份子,也要为家族出力才是。

    给三人安排了房间休息,这才带着小五回到自己的房间。

    韩成随口问:“小五,你在家族学了啥?”

    小五低着头,手指反复揉搓着衣襟,像足了一个犯错的孩子:“少爷,俺就是二老爷说的那种愚钝的。”

    韩成被小五的回答,逗的朗声大笑,良久才止住笑声:“没事,跟在我身边,不需要你聪慧,只要忠诚就够了。前几日,你抱着水缸,不让刘玉他们挪动,就做的非常好。”

    小五得了夸奖,也露出灿烂的笑脸:“少爷,您放心,小五绝对不会背叛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