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31章 夜袭

    入夜,后院的围墙上,突兀探出一个黑影。

    黑影趴在围墙上,并没有着急行动,而是侧耳倾听院内的动静。

    一盏茶后,确认了院里所有人已经睡熟,这才翻过围墙,轻盈的跳进院内。黑影矮下身,从靴子里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辨明方向后,高抬脚轻落步,紧贴着墙根一步步走到正房的窗户下。

    黑影伸出匕首轻轻的插进窗户的缝隙,上下拨弄了几下,就听“咔吧”一声,紧锁的窗户就被撬开了。

    黑影在撬开窗户后,依然没着急动作,又是凝神静气的倾听周遭有无声音。

    在确认没有惊动房间里人后,这才伸出手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打开虚掩的窗户。

    正当他想伸头往屋里观瞧的时候,就觉脑后处“呜”一声劲风袭来。黑影暗叫一声“不好!”,忙原地打了一个滚,堪堪避开来自身后的袭击。

    黑影才离开原地,就听“啪”的一声脆响,一只茶杯砸在黑影刚才藏身的窗台下,已经被摔得粉碎。

    黑影定睛向茶杯飞来的地方望去,从阴影处走出一人,此人正是韩九。

    就在这时从小院东边的书房内,传出韩成的声音:“张七郎,你终于还是来了!”

    黑衣人刚站直的身体就是一顿,知道自己暴露了身份。从鼻子里挤出一声不屑的轻哼。

    又听韩成说道:“韩九,要活的!”

    韩九朗声回答:“是。少爷!”这才拿起靠在墙角的一根木棍,一步步向张七郎逼过来。

    这时书童小五和大病初愈的韩七,也走出自己的卧室,手持利刃警戒在书房门口。

    张七郎知道自己中了埋伏,不敢再停留片刻,口中咬住匕首,脚下一使劲,向上一跃,双手抓住房檐,就要攀上房顶。

    韩九哪里会给他机会,抢步上前,伸出木棍直取对方后心处。

    张七郎松开一只手拧身勉强躲过来自后方的袭击,借着韩九抽回木棍的时机,他伸手从怀里掏出一只布口袋,大喝一声:“看暗器!”

    随着布口袋脱手飞出,韩九的身形,瞬间就被一团白雾包裹个严实。

    无奈之下,韩九只得连退数步。

    张七郎并没有继续攻击,而是选择攀上房顶,又从房顶跳上院墙,直至逃出小院,身影最终消失在漆黑的后巷中。

    后院的动静终究是惊动了前面守夜的衙役,他们举着火把从前面赶过来。

    确认张七郎已经逃跑后,韩成才点燃一支蜡烛,从书房踱步出来,先给守在门口的韩七和小五一个眼色,让对方去应付那些衙役。

    他则是走到韩九的身边,看着对方一身的生石灰,不禁苦笑的摇摇头。张七郎也够无耻,堂堂一个劫匪头子,连这种下作的伎俩都用的出来。

    韩九虽然中了暗算,但他在最后一刻用手护住双眼,这才没有让生石灰进到眼睛里。转头看到少爷走过来,他连忙低头认错道:“少爷,韩九无能,没抓到张七郎那个贼人。”

    其实,当韩成知道剿匪漏掉了张七郎后,就预计到对方会来报复,毕竟自己那天闹得动静太大了,又将他的同伙一网打尽,双方可以说不死不休。

    也是从那天起,他就遵从韩九的建议,从卧室搬出来,每晚睡在书房。

    看着韩九一脸愧疚的样子,韩成也知道对方不是没尽力,而是输在经验不足。只得拍了拍韩九的肩膀,勉励道:“总结经验,争取下次不要再失手了。”

    “是,少爷!”韩九见少爷没有责怪,一颗悬着心也放了下来。心说:还是少爷好说话,这事要是放在家族里,屁股不打的皮开肉绽,是过不了关的。

    在韩九的坚持下,韩成不得不又换了一个房间休息。这弄的他哭笑不得。

    一夜无话,韩成临行前,召见了刘吴丁三位副手,让他们按照之前制定的决策,一一贯彻下去,这对无棣县的长远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送走了三人,韩成把小五叫到身边,嘱咐对方继续用汤料换粮食,只是要保持一个稳定的出货数量,不能人家要多少货,这边就提供多少,争取给客户留下一种汤料紧缺的印象。

    小五虽然不明白少爷话里的意思,但也知道一定有用意在里面,自己只需要认真执行就是了。

    韩成安排好一切,这才钻进早已准备好的马车,向沧州出发。

    当他赶到沧州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的下午。照例先去货栈见了二叔韩林,把最近县里发生的所有事情,包括剿匪和自己制定的惠民三件事,都一一叙述了一遍。

    翰林听完侄子的讲述,面带微笑的上下打量坐在对面的韩成。

    “不错,这么短的时间,做了不少事情。特别是你能够为百姓着想,制定出惠民政策,说明你是个爱民如子的好官。嗯,至少比这天下绝大多数的官员都要好。我这个做叔叔的很是欣慰。”翰林高兴的点了点头,一副老怀大慰的样子。

    韩成能得到长辈的夸奖,也是心中高兴。谦虚了几句后,才问起货栈的经营情况。

    韩林皱着眉摇了摇头:“不是太理想吧,现在每天的出货量,已经从五千两,下降到三千多两,而且这个势头还在继续。我派人打听了一下,私下里也有几家在做这咸鱼生意。都是河北路的关系,曹通判也是无能为力。”

    韩成对此早有预料,只是一个沧州通判,还拦不住有些人的野心,他们在遇到阻碍后,会选择疏通更上一层的关系。

    “随他们去吧,当初我想出这门生意,也是为了赚一笔快钱,从没打算长久经营下去。”韩成很随意的说道。

    随即又追问道:“咱家自己的生意怎么样了?”

    翰林听对方提起自己家族的生意,立即眉开眼笑的说:“挺不错的,这边对莱州的土产还是很认可的。甚至前几日,还有几个大名府的客商过来采购。总的算下来,现在一个月有一两万的进项吧。”

    韩成点了点头:“老家那边怎么样了?”

    “自从你选官的消息传回去,那些个县里的官员,对家族的逼迫也没那么紧了,但每月的孝敬还是不能少的。嗨!这些你无需操心,现在货栈生意这么好,应付那些人绰绰有余。”

    接下来,韩成了解一下韩富在这边收蘑菇的情况,得到的答案是一切顺遂,他也就彻底放心下来。

    眼看着天色变暗,韩成好歹吃了口东西,就提着让二叔准备的礼物,来到知州韩贽的家里。

    韩贽此时才吃了晚饭,正在书房里看书。

    对于韩成略显突兀的登门拜访,韩贽还是很开心的。

    据可靠消息,河北路转运司同知丁大人,身体比前几个月又差了几分,已经考虑在近期,向朝廷递交致仕还乡的折子。

    身为这个位置的有力竞争者,韩贽谨记转运使李参的教诲,自己必须有傲人的政绩和良好的官声,才能一举打败觊觎这个位置的其他对手。

    最近几个月,他一直都在关注着无棣县的财政税收情况,结果还是喜人的。

    同时新肥料的增产结果,也让他非常满意。自古以来,民以食为天,粮食大幅增产可是一个了不起的政绩。如果处理妥当的话,也能成为自己晋升的筹码。为此他还给河北路转运使李大人写了一封书信,把新肥料的事情,原原本本的汇报了一遍。虽然还没有收到回信,但他知道李大人一定会非常满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