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官途
繁体版

第0032章 上司的心思

    双方闲谈了几句,韩成才引入正题,先汇报了近期无棣县的发展情况,尤其是惠民举措。

    在得到对方赞许后,韩成这才皱着眉诉苦道:“大人,我们无棣县底子太薄了,特别是水利这一块,不仅要修缮现有的,我们还要在那些新开垦的土地附近,修建新的水利设施。县里的财政情况,完全支撑不起这么大的工程,您看能不能给我们一些支持?”

    对韩成希望得到支持的想法,韩贽并没有急于表态,只是手里转弄着茶杯,眼神玩味的看着对方说:“你想要什么支持啊?”

    韩成一听有戏,咧着嘴脸上堆着谄笑说:“大人,临行前下官让人计算过,县里的资金缺口还有四万余两。您看是不是......。”

    韩成的这番话,给韩贽气乐了,手指着对方说:“呵呵,韩成啊,本官前些日子也找人算过一笔账,你们那个咸鱼铺子,从开张到现在也有几个月了,总收入不会少于四十万两。你来跟本官说说,这些钱都怎么花的,都花到何处去了,你要是能说清楚,不要说四万两了,就是再多给你们四万两,也是可以考虑的。”

    “啊!”韩成闻言大惊,原来对方早就派人查过自己的家底了,自己还偏偏在这个时候上门来哭穷。

    正当韩成不知如何回答的时候,书房门被人敲响。得到韩贽允许后,小厮带领着一名风尘仆仆的军士走了进来。

    军士见到韩贽后,双手捧着一封书信,单膝下跪行礼道:“大人,转运使李大人让小的送来书信。”

    韩贽接过书信后,先检查了火漆,才让小厮带信使到驿馆休息。待二人出了房间,这才拆开书信观瞧。

    可是奇怪的是,韩贽边看书信,边抬头看端坐在椅子上的韩成。然后又低头看书信再又抬头,如此反复几次,脸色也逐渐变得古怪起来。

    韩成自然是发现了对方的怪异举动,脑子里充满了疑问,只是碍于身份,不便出口直接询问,

    书信并不长,韩贽只用了盏茶时间就看完了,他的脸色不知是气的,还是烛光照应的,已经变得满面通红。

    “啪”的一声,韩贽把信拍在桌子上。

    韩贽先是深呼吸几次,明显在强行平复着自己的情绪,戟指韩成问道:“本官问你,你这些日子是不是用什么汤料的东西,在滨棣二州的商贾手里换了许多粮食?”

    韩成看上司发火了,也不敢再坐着了。当即站起身眨巴了几下眼睛,心如电转的思考着换粮食与韩贽发火的必然联系,可是左思右想没什么问题啊,只得懵懂的点点头,表示自己确实干过。

    看韩成点头,韩贽又追问道:“好!你承认了是吧!那本官再问你!你换了多少粮食?”

    “这......。”面对这个问题,韩成还真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他当初只交代了小五,让他卖汤料的时候,必须用粮食置换,不再接受银钱购买。可具体置换了多少数量,他还真没看过账本。

    韩成只得老实的回答道:“回大人话,下官不知。”

    韩贽以为对方在装傻,厉声说道:“那本官来告诉你!你足足的换走了滨棣二州一成的粮食!”

    “啊!”韩成惊呼一声。虽然滨棣二州都很小,一个州也只相当于两个无棣县的面积。那这一成的粮食也足够惊人了。我家的小五这么能干的吗?想到此处韩成忍不住嘴角上翘。

    韩贽看对方嘴角含笑,火气又盛了一分:“你还笑的出来!你知不知道,你的事情已经被两地的知州,捅到河北转运使衙门那里了!你又知不知道,那二人是怎么说的吗?说本官是驭下无方!纵容尔等用满足口腹之欲的奢靡之物,骗取了二州本就不多的粮食!如果再不加以遏制,二州今年的官粮征收,都将受到极大影响。”

    面对愤怒的韩贽,韩成也只是摊了摊手,一脸无辜的说道:“大人,您说的下官都听懂了。可是,您是沧州知州,下官是沧州无棣县知县。滨棣二州的官粮征收,与我等何干?”

    韩成这一句呛的韩贽哑口无言:“你......。”

    “大人,下官是无棣县知县,只对我治下百姓的生计负责。况且下官如此做也是迫不得已。下官是弄出了可以增产的新肥料不假,可真正大规模使用,还需要等到明年。可今年的百姓该怎么过活?相信您也清楚,交完官粮以后,百姓手里的存粮就所剩无几了。难道还像往年一样,家里粮食接济不上的时候,就出去挖草根果腹吗?还是说以观音土为生?如今多好,下官只用了一堆无用之物,就换到了大批的粮食,等到青黄不接的季节,可以拿出来给百姓应急。”

    不等韩成说完,韩贽皱着眉伸手打断对方道:“你还有四十多万的银子呢,大可以花钱买去。不需要用骗的嘛!”

    韩成听对方又提着几十万两银子,愁眉苦脸的说道:“大人,下官没骗啊!天地良心,真的是你情我愿的交换。再说那四十万两听着是很多,但是下官给您算算啊,农田,水利,道路,城防,治安,教育等等,哪个不需要花钱啊。这些钱都未必够。”

    这句话再一次把韩贽噎的够呛。

    同时韩成脑子里也充满了疑问:这位韩知州究竟什么毛病?完全没必要为其他地区的粮食问题,向自己发脾气啊。况且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无棣百姓考虑。

    他实在找不到韩贽发脾气的点在哪里。

    其实在韩贽也是有苦说不出,他对滨棣二州官粮的征收,是丝毫不在意。可现在是特殊时期,自己马上就要竞争转运司同知那个位置,在这个关键的时刻,他真心不想旁生枝节。可自己怕什么,偏偏来什么。现在因为韩成的事情,自己被人家扣了一个“驭下无方”的帽子,如果这些话传扬开去,这将影响到自己的官声,对争夺那个位置是极其不利的。这才是他真正发火的原因。

    现在二人就僵在这里,韩成是不明白对方的真实意思。韩贽呢,则是不方便透露自己的内心想法。

    韩成见对方不搭理自己,只得自己找了个理由,离开了韩贽的府邸。

    等回到富昌货栈,韩成把今晚和韩贽的谈话,向二叔韩林一五一十的复述了一遍,希望对方能帮助自己,分析出韩贽为什么向自己发火。

    在韩成看来,上司绝对不会无缘无故的发火,自己应该是触及到,甚至伤害到对方的利益了。

    韩林也是这么想的,他手捻着胡须,在房间内踱步,脑海里思考着韩贽发火的原因。

    足足过了半炷香时间,韩成都等的困乏了,见二叔还是没有个结果,就劝慰道:“二叔,要不算了。管他怎么想的呢,我现在所做的都是对无棣县有利的。他总不能把我从知县位置上换了吧?”

    本来陷入沉思的韩林,闻言后眼睛一亮。又抬起头在心里默默地计算了一遍。

    他高兴的转头对韩成说:“二叔明白了,知道韩知州为什么发火了。哈哈!”

    “哦?”韩成一下来了兴趣。

    “一任知州是三年任期,咱们这位韩知州已经连任过一次了,明年是必定要卸任的。他应该是看上了某一个位置,而你换粮的举动,给他招来了同僚的非议,比如你刚才说的,滨棣二州说他驭下无方,这个评价对他可是很不利啊。”韩林有些得意的摇了摇头。

    韩成听二叔这么一分析,想了想还真有这个可能,自己算是无形中得罪了这位上司。

    “二叔,那您看小侄该如何做,才能挽回和韩大人的关系?”

    韩林看着一脸讨好的韩成,神秘的说道:“此事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