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读三国的我竟成了刘备
繁体版

第五十一章 玄德率众迁北海,法度严明定长策

    “元皓,我在想日后入主北海后如何与这些豪强相处,翼德的家族会随我通往,主管马场的张世平苏双家族也是,豪强本就是影响治理的一大重要因素,我自己带去的势力必然会和当地势力有些冲突,如何处理制衡是个大问题,若是这些最初追随自己的家族犯了错,亦如其他仗势欺人的豪强,那要如何处置?”

    原来刘备是在担心这个,还真是深谋远虑未雨绸缪。

    “我虽然不是出自世家大族,但也深知其中利害。这些世家大族只顾自家利益,好做些损人利己之事。”田丰思索着世家大族的特点。

    “世家大族往往只认家主,不认官员,眼中只有家法没有国法,届时还需要具体分析,再加以整治。“

    “车到山前必有路,不必过于忧心。”田丰见状安慰着。

    刘备也不再想,先准备好上任北海太守,首先是自己的军营,肯定是不能连根拔带走,把物资钱粮装备全部运走,先将钱装好,经过平定黄巾缴获的辎重车马,完全不用愁钱花,积累的庞大的资金,刘备都不得不惊叹,战争真是挣钱的最快途径,前提是能打赢,发战争财,怪不得那些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米国之类的,在世界范围内发动战争,借此大发战争财。

    粮食囤积了极多,一年的大旱并没有饿着自己的人,还好自己提前囤积了粮食。将粮仓里的粮食装袋,一袋袋扛上马车,光是装车就得装上几日。装车后做好蓑衣盖好,做好防水防火工作。

    再有就是自己的工匠作坊,铁匠用的器具,火炉,铁锤,铁夹,砧子,陶匠和酿酒用的设施,刘备本着不浪费的原则,全部打包带走。这时候要是有个货拉拉就好了,搬家寄快递。

    东西都可以带走,那人呢,他们会跟着自己走吗?刘备也不好确定,自己军营中的一些百姓都是本地人,东汉都讲究乡土,不愿背井离乡。

    刘备便去询问他们是否愿意跟随自己,没成想大家东西都收拾好了,一致表示跟随刘备前往北海。

    在这乱世中,百姓生活何其艰难,能得一贤德之主,必然是举家相随,饭都吃不上了,还讲什么乡土,直接落叶归根了。

    看着这几百户百姓,刘备十分欣慰,百姓甘愿相随,将士竭忠效力,谋士武将伴在身侧,夫复何求?

    刘备让张飞回家收拾,张飞回去跟他父亲说完后,父亲当即表示张家全家迁往北海,张父可是聪明人,自己的产业在涿县再发展也是这样了,张飞如今是刘备的结义兄弟,刘备定不会亏待张飞,是自己家族发展的大好机遇。

    刘德然回家中让刘元起将家业也迁往北海,刘元起欣然答应,刘备果然不负众望,这一支涿县刘姓,成功出了一个地方大员,刘元起要去北海相助。刘德然将刘备母亲接来一同前往。

    赵云回家后带着赵风一起将家业迁走,还带来了一个同乡叫夏侯兰,两人从小是发小,劝刘备留下,刘备当然同意。

    张世平和苏双将马场的马都收拾好了,在中山专门留下家族人管理家里产业,两人跟随刘备前往北海,两人作为初始赞助商,必然不会被亏待。

    刘备带着万余人马,几百户百姓,几百辆马车拉着钱财,浩浩荡荡的向着北海驶去,幽州据青州,路途遥远,足足千余里,大军行进若作战之时携带辎重仅能行进四五十里,甲胄粮食都由车马驮着,减轻大量负担,况且战事已定,沿途都恢复了安定,带着民众行军速度也没有提高多少,一天行进四五十里,刘备这万人,足足行进了二十多日才抵达了北海。

    郡守上任,都需要相应的手续制度,诏书,印绶,官印,文书等,刘备来到治所据县,北海经过黄巾军重创,当地官吏组织乡勇平定,十三县大半县令县长职位空缺,刘备继续搭建自己的官吏班子,现在的北海,百废待兴。

    刘备即刻同田丰等人商议,下令封职。

    田丰任郡丞,辅佐刘备处理郡内一应事务。

    刘德然任功曹兼计吏,负责选属功劳和考核官员,管理郡县的户口、垦田和钱谷财政。

    简雍任主簿,陪同外出巡视同时出谋划策。

    关羽任都尉兼据县令,统兵马。

    张飞任安丘令,田豫任平寿令,牵招任营陵令,赵云任都昌令,鲜于辅任安丘令,乐进任高密令,杨义任下密令。这些人久随刘备,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升锻炼,既然自己得一郡之地,那这些人就都要从政治县,刘备就要大胆的把他们撒出去治理所辖地,这样才能让他们得到充分的锻炼。

    只有这群自己一手带起来的人成长起来,才能够独当一面。

    一众将领自追随刘备后,哪有想过会成为一县之长,皆是白身,都感到有些恍惚,对于县治更是无从下手,刘备让他们先和县吏好好学习治理,有困难随时来求助刘备。

    刘备认真嘱咐这些心腹,即便现在是县令,依旧要牢记出身于百姓,一定要爱护百姓,不能仗势欺人,刘备严格约法三章,不得有任何伤害百姓的事情出现,严明法律,用心治理县政,同时发现这赵云的同乡夏侯兰对于法律极其明了,且为人正直,便命他做督邮兼军正,主巡察各县和军队律法。

    刘备接着将所有的现存的郡治所官吏及各县官吏召集,对北海郡的形势进行了充分的了解,一郡太大,足足十几个县城,参差十万人家,光是民户就是十几万户,多达八十万人,真是一个极其庞大的数字。先去了解当地各豪族都是谁,实力高低,明确秩序,更重要的是,各个世族的姻亲关系要搞清,自己弄一个关系网。刘备不打听不知道,汉末大儒郑玄竟是北海高密人,说起来郑玄是自己老师的同门,自己还能和郑玄攀上关系,一定要去拜会一下这个师叔,郑玄的影响力可不止一郡一县之地,能得到郑玄的认可,自己的影响会大大提高,况且郑玄传道授业,门下弟子定有人才,自己也可以招得几员良才,当年从乐隐那把牵招带走了,如今郑玄那里,一定也有良人志士。

    刘备决定先将规矩立下,在郡内必须严明治理,赏罚分明,必须要严正声明自己的立场。

    “我刘备年少举孝廉,假涿县尉,后迁范阳县丞,所到之处,与民相安,从不做扰民之事,今后各县官吏治县,还望莫做扰民之事,严明律法。”

    此言一出,众县官吏都明白了,刘备上任便先整顿吏治,随后定会采取一众措施,刘备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必是杀伐果决之人,随从皆为不凡之人,没人敢触其霉头。

    于治所中简单议定,随后张榜各县,严惩违法犯罪的行为,对于欺压百姓的地方官吏和乡绅严惩不怠。

    对于驻军的安排,刘备命关羽屯兵据县,开辟营地,这五千人,就是名副其实的亲兵,刘备命名曰:“骁营”。其余诸将带着各自分配的千余黄巾降众人马,让他们在县内整顿训练兵马,征募青壮恢复守备力量。这些降众的家属也已经被刘备召集到了一起,都在据县屯田,一方面这些俘虏的家属来了他们便踏实的在营里待着,另一方面,万一这些俘虏还有歹意,也要考虑自己的家属。

    青州黄巾军还有余众,不出几年会再度掀起叛乱,想当年孔融曾被黄巾围困,还让太史慈前去寻求支援,自己第一件事就是要恢复守备,操练兵马,将这十三县源源不断的有兵可用。

    张飞不愿离开刘备,刘备无论去何地,两人都相随侍在左右,丝毫不倦,刘备无奈,总不能老让张飞当保镖,赵云也不能当保镖,这些人都是自己的心腹干将,以后可都是主力。对于张飞,刘备也是多加嘱咐,这么几年张飞跟在自己身边,那暴躁的性格基本被自己矫正了,肯定不会再和演义里一样随意鞭打士卒,但张飞不在身边刘备也是有些不放心,多加嘱咐张飞。

    这些将领都散出去了,将田丰、简雍、刘德然留在身边,这些人可是出谋划策的人,平时便常驻在治所陪在左右。

    刘备要做一个政治家,自己不是打仗机器,对于内政的治理是极其重要的,忽视内政势必导致祸起萧墙。战争从来不是军队之间的较量,《孙子兵法》有言: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经之以五事校之以计而索其情: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

    诸葛亮治理蜀中,年年用兵而百姓不知兵。

    打仗首先是钱粮这些经济实力上的较量,其次是人口的较量,加之天时地利人和各因素,缺一不可。

    首先便要制定发展策略,几人商量了数日,田丰作为顶级谋士,谋划大业的能力彰显出来了,在提出几条意见后后几人便做出了前期决策:

    第一,安置随而来的百姓,让这几百户百姓在据县开辟田地生活,采取民屯的方式,让民众种地生活,只对其收取粮食税,取消其他一切赋税,能够吸引民众前来投奔,增加人口。

    第二,发展产业,安置匠人,作坊生意必须做,这是经济支柱,北海靠海,更是炼制盐的绝佳场所,盐业在当地有一些豪强大家在做,刘备也要去分一杯羹。恢复造铁,酿酒产业,张世平苏双继续开展马厩业务。张家,赵家,包括自己的刘家,都要参与在产业中,牢牢把握住生产供应,建造属于自己的大工坊。

    第三,军屯田,军屯田必须要实行,仅靠民众的粮税和民屯是不行的,大军作战,粮草必须供应及时,于几处重要的县内置粮囤存粮,军屯提高粮食生产,各县都要令驻军屯田。

    这是自己的规划,而对于治理郡县,几人也进行了同步的商议。

    田丰提出对于现实行的政策,需要调整,刘备新官上任,怎么获得百姓的拥戴?那就是整顿和恢复,整顿原有的制度,恢复民众正常的生产生活,让百姓过上好日子。

    提议刘备上书呈请暂缓征收北海郡田税基础税之外的杂税,恢复民众生产生活。

    这便是计划的第一步安抚百姓。

    众人一致同意,大战之后恢复百姓生产生活极其重要,繁重的赋税必须要停一停,否则百姓还要反。

    不仅如此,田丰提出下一步还要修城邑,加固城防以御敌,防止有余寇作乱。

    刘备提出建立学校,教化百姓使识字读书懂教化,刘备已经想好了,让乐隐组织学校建设。这一项几人都没有想到,都表示赞成,汉朝时百姓没有读书认字的权力,这一政策的推行,能够极大提高百姓的素质修养。

    在此基础上,选贤举能,任人唯贤,对于贤能之人一定不能被埋没,定期组织测试,大胆任用优秀人才参与吏治,为百姓打通为吏的通道,这项政策确实是颠覆性的,毕竟汉朝有察举征辟制度,官吏都是世家大族垄断的,这还只是刘备的初步计划,以后自己还要开科举,彻底打破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减缓社会门第阶级矛盾。

    发展上劝课农商,经济必须要发展壮大才能有足够的实力,儒家思想重农抑商,刘备当然不会这样,什么士农工商封建糟粕,黑猫白猫能抓到耗子的就是好猫。凡县中吏民,都可从事农业,手工业和商业,各凭本事发家致富,使民安其居,乐其业。

    兴建水利,农业发展的好不好,水源灌溉很重要,决定凿河开运,稳定农业发展所需的灌溉水源。

    田丰提出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使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欺弱,风华肃然。听到田丰这话,刘备不禁十分钦佩,田丰大才。法度严明方能上下相安。

    打击分化豪强,但不可操之过急,对于豪强采取拉拢分化,对于违法的严厉处罚甚至铲除,对于好的就拉拢分化。

    就这样,凭借着田丰的谋划大业的才能和刘备那提现千年的先进思路,几人商量出来一整套涵盖政治,经济,农业的策略,也是十分先进的治理理念,在东汉治理上绝对是独一档的,简直是改革变法,后续再进行修补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