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赎当
这是唐知县突然说了对孙师爷说道:“你刚才说什么?”
“我说咱们应该买点儿粮食存在府库中,以防发生灾荒时没有粮食赈济灾民。”
“咱们这里是广州府出了事也是知府大人着急没有咱们番禺县什么事。再说我问的不是这句,再往前倒倒。”唐知县回答说道。
“再往前就是在我说灾荒,如果一闹灾荒没有个两三年的时间缓不过劲儿来。”
唐知县双手一拍,发出了啪的一声响。孙师爷连忙蹦起来一把从唐知县手中抢过了那件钧瓷的茶杯,仔细的看着发现没有破损,才长出一口气。
唐吉祥伸手从他手里重新夺过了那个钧瓷的茶杯,说道:“咱们番禺县的百姓遭灾,是不是应该打开质库赈灾呀?”
孙师爷被唐知县这句话惊呆了,光天化日之下居然说广州城里需要赈灾,这不是睁眼说瞎话吗?但是他转念一想,双手一拍。
“对,就这样整整那个贺瞎子。”
“不过大人,开质库这样事情虽然咱们可以做主,但是也要征得南海县令和广州知府的同意才行啊。”孙师爷提出了一个程序上的问题。
“这就是咱们这个附郭县的好处了,咱们的顶头上司不止有一个广州知府。待我换了衣服出去一趟。你准备准备,明天开始,开库赈灾。”唐知县微微一笑,毫不在意的说道。
第二天清晨朝阳街仁和质铺的门口站着十来名顶盔掼甲的兵士。
其中有四名大汉比别人高了两头,身体铁甲,手持长剑立在那里,仿佛是庙门口的风调雨顺四大金刚。
孙师爷望着四个人,想着他们刚来时自我介绍的时候,居然名字也很巧合的叫风调雨顺。不知道他的父母是怎么会给他们起这样的名字的?
孙师爷的身后杨剑正站在那里愁眉苦脸的望着门口。
今天早上他被孙师爷从大牢里提出来,并给他看了一份公文。
这份番禺县出具的公文上说广州城周围遭灾,番禺知县唐大人决定打开质库赈灾。
五两银子以上的物品,只要付出本金,不需交付利息便可将东西取走。五两银子以下的,则只凭当票或质票便可以免费将东西拿回去。
虽然杨剑这个当家的不在,但仁和质库还是在正常运转的。
杨剑当时心里暗笑,只凭一份公文如何让质库开库赈灾。但是他等他跟孙师爷来到仁和智库的门口时便目瞪口呆,只见智库已经被一群兵士控制住了,只等着他这个主家的到来。
领头的是一个娃娃脸的看着只有十七八岁的年轻人。他身后跟着四个仿佛是庙里守门金刚的高大的武士,手里拿着一把长剑,长剑成十字,样式十分奇怪。
但是几名武士手持长剑末端的铜球,剑尖拄在地面上,那个金灿灿的铜球直达了腰部,看起来就十分有威慑力。
那个十七八岁模样的小孩儿自我介绍叫林玉恒,奉巡海兵备道的命令率领二百名士兵来到仁和质库,协助番禺县开仓赈济灾民。
孙师爷和杨剑看到了叫林玉恒把总带来的二百名士兵,其中有80多名全身铁甲的甲士,还有100多人只穿了一件的红色的对襟鸳鸯战袄,手持火铳在四周警戒。
两个人互相出示公文,交接完毕后林玉恒便带着八十名甲士进入了仁和质铺的内部。由未着甲的火铳手在外面警戒并维持秩序。
周围的百姓看着被士兵团团包围的仁和质铺,便在周围指指点点。过了一会儿,孙师爷走到围观的百姓面前,把番禺唐知县的命令宣读了一遍,这些百姓顿时做鸟兽散,回家里拿自己的当票和质票去了。
与此同时,番禺县的衙役拿着铜锣沿着广州城的大街小巷和广州城周围番禺县辖地的贫苦人家住着住着的地区,一边敲锣一边大喊:“由于广州城附近出现灾荒,番禺县令唐大人有令,开仁和质库,开仓赈灾。
凡有仁和质库当票、质票者,价值五两以下可凭票免费取出质押物资。质押物品五两以上者只需出本金,无需出利息,便可取回质押物品。
由于番禺县银两有限,所以质押物品只有今天可取,当票可在三日内取回,过期不候。”
之所以有这么多限制条件,就是唐知县与魏大人商量好,觉得给这个丐头一个教训即可。
如果亏损太多,无法跟广州府和南海县交代。反正最后贺瞎子要交出的钱肯定不会少分文,这其中的差价就让那个贺瞎子自己去补吧。这样三天时间所损失的金额他应该是能够承受的,不过不好受是真的。
至于赎质押物品时间为什么这么短,因为质押的东西是质库的主要收入所以才只给了不到一天的时间。
至于当票给三天的时间是因为典当的都是一些贫苦老百姓,那才是真正的做善事。反正是慷别人之慨,多一天少一天无所谓。
魏大人还是怕出事情特意从巡海营调出精锐家丁两百人为番禺的唐知县站台,也同时震慑广州府中的势力。
魏大人调出这些军兵,协助潘番禺县开仓赈灾,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广州府城内的各种势力看看相当于大半个巡抚的巡海道并不是好欺负的衙门。
由于番禺的唐知县为了减少额外的阻力,搞了个突然袭击。
广州府的各个衙门虽然得知消息,但仓促之间也想不出一个什么借口来阻止开仓赈灾。
因为这是唐知县本身的职权范围的事情,至于和他管辖重叠的南海县,由于是平级更无法对唐知县指手画脚。
至于广州知府现在不在广州府城。他陪从总督大人出海巡查去了,陪同的就是现任的广州巡海营参将王寻忠,王大人。
随着开仓赈灾的消息在广州城内传播,开始有陆陆续续的人拿着票到仁和智库取他们的东西。
开始是离着离着近的一些小商人或者是平民百姓取出的取的东西也无非就是一些衣物,还有一些因为银钱不凑手而临时典当在质库中的一些契约文书之类的。
杨剑虽然很心疼,但也是在孙师爷的监视下带领伙计收回本金,交出质押的物品。甚至是收回当票,把典当的物品还给原主人。不过来的人稀稀拉拉的,直到午时只不过赎出去不到200两银子。
杨剑心里长出一口气,在他看来只要把今天抵挡过去,那些在质库背后的大人物一定会阻止这个鲁莽的唐知县的,所以一天时间也损失不了多少东西。
至于唐知县开库赈灾的原因,他也猜得到,无非就是仁和质库一直不把番禺县放在眼里。
番禺县想办法让他们损失些钱,顺便警告一下仁和智库以及背后的那些大人物,不要目中无人,该给的常例是不能少的。
可是当过了午时之后,人就越来越多了。
但是开仓赈灾也不只要拿到当票和质票,你就能把东西赎回去的。
孙师爷和几名衙役要仔细检查核对,并登记在案,并把当票上的银两数字记录在账本之上。
实际上这也是对仁和质库的一次审计,看看他们有没有中饱私囊。用不值钱的东西当一个较高的价格用来套取官府的银子。这也是为了应对日后广州府其他衙门的诘问。
这是一名赤身敞怀,歪带着帽子的一名壮汉拿着一张质票放到柜台上。
柜台的伙计立马按照质票的的号码取来了一个有封条密封的严严实实的箱子。
这还是今天第一个来取弥封质押箱的人。
这种质押箱实际上是一种质库特殊的保管制度。这种保管制度的唯一特点就是质库只收取保管费,不管客人存的是什么东西,也不负责客人物所存物体的保值。只要四周的箱子密封无误并且重量和当时存入的重量相差在可控范围之内。便任由对方将箱子存取走,箱子可以是质库提供,也可以是质押者自己带来的。
而这名男子的质押箱便是他自己带来的。
这种质押制度其实是相当严格的。质押箱所使用的封条全部是由县衙提供的封条,一式三份。
其中箱子上的封条一份。质押单和存档单各一份,上面这三个上面扣着一个仁和当的印章是扣在三份东西上,三个东西合在一起,印章完整,封条完整,才能确认此物并无不妥。
并且存并且取出的时候,封条上的印记质押单和存档单必须都收回。
而且质押单是一式两份的,由质库和质押者各持一半儿,那上面的印记是由中间撕开两者实际上这颗印是被分了四个部分合在一起才能够确认无误并交钱领出质押的物品。
而且这三张封条上还有南海县的县令的印章,这就是为质库提供担保的证明,这颗印章所也被三分东西分为三份儿,这个印记也必须收回和存档单一起交回县衙算完成一次质押程序。
而且每年这种质押的单据只有1000份。以《千字文》命名,大印扣在每一个字上。其实这次开库等赎当和取回质押的事情结束之后,孙师也还会伙同杨剑对质库中所有的东西进行开箱统计。
当然他也带来了质押所需要的东西,不过上面扣的印是番禺县的。
其实这次开库赈灾的重头戏便在最后的检查上。而旁边的杨剑心里也是暗暗长出一口气,幸亏自己没在这上面捣什么鬼,否则自己这颗脑袋就会挂到城门上警示众人了。
当众人查验封条无异取下所需要取下的部分后,那个男子拿着那个小木箱就想走,但是生前的两名甲士拦住了他。
孙师爷对他说:“这次是赈灾,不是你平时取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开箱检查。详细统计里面的物体,物品。否则如果你要不满意的话可以把东西拿回来,我们把质票还给你,三天之后你便可以随便的取,我们便不查看了。”
那个男人脸腾的就红了,看了看杨剑把木匣放在地上。
孙师爷打开木匣后里面有一件裘皮衣裳。可是拿开皮裘后露出底下却放了两块青砖。
孙师爷没有丝毫意外的样子,像这种自己在里面放上一些重物以充当贵重物品的现象在质库屡见不鲜只是被抓现行的很少。
男子涨红了面皮,看着孙师爷把东西登记完毕之后,便合上箱子盖儿抱起箱子一溜烟的消失在人群当中,旁边观看的人顿时发出一阵哄笑。
这一个轻松的小插曲很快就过去了。然后人们都是当家的主妇拿着一张张当票,换取了自己在当铺中的冬季的衣裳和用不着的一些稍微值钱的一些物品。
这时门外有一个身着青衫的男人不好意思的走进了仁和质铺。
而在孙师爷旁边站着的林玉恒立马走过去躬身施礼。
“大人不知您来到这里有何指教?”那个人看了看林玉恒犹豫了一下,从身上掏出一张质票递给他。
林玉恒一看十分奇怪的交给了杨剑。
杨建接过质票一看然后对孙师爷和林玉恒说道:“物品被存放在质库当中十分沉重,移动不便,必须让几人跟随他到质库中一起去看东西。”
几人便来到质库当中,看见质库的地上并排着一大片箱子,箱子是在被固定在地上的。每排20,一共有20排。
杨建拿着支票来到一个箱子的前面,把上面的印记都取下来,然后打开了箱子。林宇恒等人大吸一口凉气,只见箱子里面摆的是一件件铁甲,这个箱子中大概有四五领。
杨剑把其余的15口箱子全部打开里面全部都是铁甲。
林玉恒这时走到孙师爷旁边说道:“你看这个本金是不是能少一点?如果军中的袍泽不是到万不得已,是不会把看家的铁甲拿出来质押的。”
孙师爷这时说道:“什么铁甲我可没看见,我看见的是一件件冬天穿的棉衣。这些棉衣都是破烂,不值钱的,总价值也到不了五两。按照县里的规定,可以免费的拿走。”
孙师爷之所以敢这么说,因为这批铁甲虽然在账目上有所显示,但是账户上写的是就是棉袄。
而且这批棉袄的价值只写了三两银子。至于保管费是多少?上面并没有标明。
如果按照质库的规矩,保管费应该是货品物品价值的1%,但是这批铁甲显然不是这个样子的,这批铁甲肯定不是质押,而是典当。
之所以写质押就是为了以后万一出事情便于推脱,而这样同时给了孙师爷一个钻空子的地方。
那名男人感激的冲孙师爷拱了拱手。这时林玉恒把林家的甲士叫进来,把这些铁甲全部搬到质库以外。
指挥家丁用质库中的一些空箱子将铁甲装上,并由林家的家丁亲自抬着放到了那个男人带来的马车上,男人冲林玉恒拱了拱手,然后便带着马车扬长而去。
杨剑在旁边看到了,不但一声未出,反而如释重负长出了一口气。
这批铁甲这是贺瞎子联络典当进来的物品。一直是他的一个心病,因为这批铁甲如果到时不能赎回去将会变成一个无法处理的麻烦,如果向外卖被人抓住把柄,那就是掉脑袋的事情。如果不卖压着一大笔钱。而且国朝有规定私藏甲胄者按造反处理,要满门抄斩的。
几人处理完此事回到了柜台旁,这是一名浑身穿着布丁连补丁的衣裳的一名老太太在一个小女孩儿的搀扶下来到了柜台前,手中拿着五六张当票放在了柜台上。
柜台上的伙计立马按照当票上的号码把东西找到放到柜台上。
孙师爷将物品打开一个一个检查,发现都是一些冬天穿的衣服,上面也是补丁,摞着补丁里面的棉花都已经赶粘了。
而且这堆物品中比较值钱的就是一些铜制的发簪,耳环,手镯,还有两个的香炉和烛台,这是五贡中的物品。
通过这些物品可以看到这个老人以前的家境还是不错的,只是现在破落了。
孙师爷看着衙役在旁边登记物品,悄悄的把手伸入怀中掏出了一个五两重左右的银锭在包裹这些物品的时候悄悄的塞了进去。
并且把那个包裹交亲手交给了那个老婆婆说道:“婆婆,破家值万贯,东西你要拿好,千万不要丢了。”
孙师爷望着远去的老婆婆的身影,自言自语的说道:“当年我的奶奶也是把她的陪嫁都一点当了才让我考上了秀才。可惜等我考取功名赶回家时,奶奶已经入土了。”
这是质铺外面传来了一阵吵闹之声。“去,去,去,这不是你来的地方,赶快给我滚开。”
“我是来取我质押的东西,你凭什么不让我进?我有质票的。”
“你一个臭乞丐哪来的质票?说不定是从哪里偷来的,你能说明你质押的是什么东西吗?”
“我自己放的东西我当然知道。”一个不服气的年轻的声音从前面传来。
“我可告诉你,你可不要把贼赃这里拿出来。今天所有从这里取出的东西。都是要开箱检查的,和平时可不一样。”
林玉恒这时不耐烦的说道:“林雨,哪那么多废话,人家既然要取东西就放人家进来。东西是不是贼脏,不是你说了算的。”
林玉恒的一声怒喝,果然有效果只见门口人影一闪,进来一个穿着着百纳衣的乞丐。
孙师爷和杨剑两个人看见他也理解林雨为什么不让他进来。
这个乞丐蓬头垢面,赤着两只脚,手上拎着一个竹篮子,里面装着一个破碗和两个残缺的面饼。
乞丐从身上掏出两张质票放到了柜台上,伙计,按照制票的价格号码拿来了两个质库的自己的箱子按照规矩打开后,众人往里一看,吃了一惊。
只见一个箱子里大概有100多两的银子,另一个箱子里面是一套赤金的首饰。
那个乞丐面无任何异样的看着几人。孙师爷挥手让衙役登记好,然后合上盖子。
他冲乞丐挥了挥手说道:“还不把你的东西收好,难道还要我亲自动手吗?”
乞丐把两个箱子放到竹篮中,然后跪下磕了三个响头对孙师爷说道:“小女子不忘大人的恩情。小女子无可回报。必牢记大人的恩情,日后必结草相还。”
说吧用篮子里的一块破布盖住两个匣子,然后快步的向外面走去,一溜烟的便消失在了远处。
林玉恒来到孙师爷身旁对他说道:“孙大哥还是你怜香惜玉。”
“林公子,你不要嘲笑我了,我只不过看出此人有难处,所以才假扮乞丐前来取东西的。她虽然用灰涂了脸和手,但是脖子和耳后还是比较白皙的,一看就不是乞讨的人。再说能逼着一个弱女子假扮乞丐掩饰身份,毕竟有她的难处。咱们得饶人处且饶人,睁只眼闭只眼儿,没有什么坏处,反正他该给的保管费一文都没少。”林玉恒听后冲孙师爷竖起了一个大拇指。
这是在后面之后清察的一名衙役走到林孙师爷的身旁伏在他耳边说了几句什么。
孙师爷追问了一句“当真。”
那个衙役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林玉恒这时突然看见一名家丁也向他走来。看见了那名衙役只是愣了一下便附在他耳边说道:“兄弟们在后面的质库中发现了满满一箱子的黄金。”
林玉恒这是抬眼望仙孙师爷,只见孙师爷看见了他的目光,悄悄的点了点头,然后冲他摆了摆手,便带着两个人向后面的质库走去。
杨剑正在忙着应对越来越多的赎当的人进行交接,并没有注意两个人悄悄的离去。
林玉恒和孙师爷跟随着前来报信的两人走进了一间智库。这间智库里放的东西都是质押时间到期被丢弃的物品和没人赎的死当。
因为要盘查质库,所以便从这些东西开始。但是杨剑却以事务繁忙没有空余人手的理由没有派人跟着。
其实就是给这些家丁和衙役一些捞好处的机会。毕竟这些东西都是死当,丢失几件也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只要番禺县不挑刺,那就可以当这些东西不存在。
所以这间死当库就由林家的家丁和番禺县县令的那些族人的衙役一起进行盘查。两伙人为了便于贪污分作两处。
两伙人将质库的箱子打开,翻查里面的物品进行登记,同时将一些便于隐藏的值钱的小东西装到兜里,并从账目上将其删除。
可是两伙人搜查到一处隐蔽的角落时,发现这里堆着大概四五百个箱子。
同样大小,同样的模样出于好奇于是两伙人分在两处各打开了一个箱子,发现箱子里装的居然是满满一箱子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