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海洋时代
繁体版

207调和

    林月华宰杀了兔子之后,紧接着就开始林夕早已准备好的课程。今天下午本来是要教林月华如何制造百草丹的。

    百草丹的主药是百草霜,就是锅底灰。

    百草霜是稻草、麦秸、杂草等燃烧后附着在锅底或烟囱内的黑色烟灰,具有止血消积的功效。

    百草霜是一种传统的中药,是由各种草药经过复杂的加工而制成的,具有很强的止血作用。根据其止血作用,可以将百草霜用于治疗各种可用于治疗出血症,如吐血、咯血、便血、外伤出血等。

    同时,百草霜还具有消积化滞的功效,可以用于治疗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消化不良、便秘等症状。此外,根据其收敛作用,可以用于治疗溃疡病、炎症性渗出、结核性渗出等病症。

    和百草霜有相差不多。止血功能的,还有刚刚燃烧完的香灰。香灰都是由香料和草木沫制成的。

    刚刚燃烧完的香灰是能够封闭伤口,堵塞血管的,而且刚刚燃烧完的香灰还有一个特别的地方,那就是无菌。

    而百草丹则是以百草霜为主要掺和一些消炎止血的中药,并加入鱼胶进行揉制摔打而形成的一种药墨。

    为什么林夕要首先教林月华制作百草丹,因为制作百草丹所应用的各种炮制中药的手法就是炮制各种丸、散、膏、丹中成药的手法。

    其有研磨,筛制,柔制,摔打比例调和等,只要有一样达不到要求,最后的药墨就成型不了,或者无法进行研磨。

    而且配置药物的各种药材非常便宜来源十分广泛。而且药方并不是非常的精确,甚至在制作者可以亲自进行采集非常适合初学者进行练手。

    而且这种东西大部分人都是不会吃的,而是作为书写的墨条进行使用,所以安全性很高,不会出医疗事故。传说中的可以治病的药墨其实就是这种东西。

    在考生赶考途中,都会准备几块儿药墨,以防意外受伤和内出血的情况。

    这种中药百草丹的配方是林夕从《赤脚医生手册》中找到的。

    此时在大明的所有药墨的配方都是严格保密的,林夕虽然知道有这种东西,但却没有想到配方居然如此简单。

    林夕看着林月华他们几个拿着铁板在大锅底下刮去锅底灰,然后把刮下来的锅底灰倒到铜制的药碾中,用双脚推着进行研磨。

    同时按照刮取锅底灰的称量出来重量,把需要的草药一小块儿,一小块儿的扔到药碾当中,把他们碾成跟锅底灰一样细腻的粉末才能达到合格,这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儿的过程,估计这个药碾子她们要推一个月。然后接下来便是把这些已经研墨好的碎末滴入鱼胶反复的摔打。

    最后摔打均匀之后再放到模具中,用木锤成墨条然后再阴干发酵三个月就算完成了。

    林月华一边推着药碾子一边向林夕抱怨道:“让我碾这些锅底灰有什么用,还不如你教我如何给人治病呢?”

    “治病要用药,你要想先学会治病,就要先学会认药。我带着你在山上认识一些能够找到的草药。然后再根据草药给你讲解这种草药能治什么病?如何炮制?”

    然后林夕看了林月华一眼,说道:“你是怎么做的?我给你讲解了才三四种草药,你就开始满山的追兔子去了。”

    “正好你现在正在干活儿,我在旁边给你讲解一下一些需要你了解的知识。草药都是从吃东西上引申出来的。也就是说,大部分草药都是能当饭吃的。”

    这时林月华插嘴道:“这个我知道,蜂蜜、桂圆、蜜饯、梅干儿这些中药都可以当零嘴儿吃的。”

    “现在医术流派。现在大概分经方派和温病派。”林夕没有理会突然插话的林月华继续讲下去。

    “经方派就以就是以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为基础引申出来的中医流派。经方派讲究六经辨证,特别讲究诊断的准确性和用药的精准性。

    药到病除和偏方治大病都是说的是经方派,也就是说用一剂药的能治的病,绝不用第二剂药。

    经方派用药非常严谨,每一味药的加减都要经过反复的思量,多方考证,最后才能够确定用药剂量。

    经方派疗效也确实很好,经常能够几记方子就能将病治好。

    但是经方派也有一个非常的大的缺点。就是说几乎一病一方,一人一方。

    每人即使同样的症状,同样的病,每个人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

    而且经方派为了治病用药当中毒性偏大,有时候会造成很大的反应,或者直接将人致死。

    大部分民间偏方都属于经方派的,就是一副药止痛两副药治好,治病的效果非常显著。

    所以很多人都是打着经方派的名字招摇撞骗。”

    “我一定要学经方派一副药就将病治好。”小丫头边用脚使力边在那里大声的叫嚷着。

    林夕冷笑道:“如果我是你的话,一定先学温病派,不然你恐怕都出不了师,就得被人打死。”说完不等小丫头的抗议便就继续说。

    “温病派讲究病是因四时不正之气引起,温病派认为人的病都是因为人体的体热引起的。所以温病派主张用寒凉之药。

    按照这个理论,唐朝的孙思邈应该也属于温病派的。

    提出温病派这个理论概念是南方的医生提出来的。人为把医生分为两个流派,经方派和温病派。

    因此,也就有了南温病北经方的说法。

    其实究其根本原因,温病派因为病人都是南方人,所以用寒凉药没有问题。

    而且南方多疫病,所以温病派在治疗瘟疫、传染病上有独到之处。温病派主要是调理身体的抵抗力来抵御病症。所以他们的药主要是加强身体,调养身体为主。

    加之南方人比较有钱所以他这温病派所用的药比较昂贵。而且主要以调理身体为主,并不主要以治病为主。所以,温病派的中医重养生,疗效慢,但是他的治病虽然疗效慢却不易复发。

    但是温病派也有它的缺点。有很多人自学医,都是学温病派,因为他们配药比较温和,不容易治死人。而且他采用的治疗病的药症见效慢。也让初学者和医术不精者有调整用药的时间和推脱的借口,这也是为什么初学者大都学温病派的原因。

    有些甚至一些无良的医生就是开一些太平药,可以把它当饭吃,但是不治病。所以这些温病派对穷人来说是看不起的,只有有钱人家才能看得起温病派。

    温病派也深得一些医生的推崇,因为温病派挣钱比较多而且非常适用于一句话。看好了是我医术高超,看不好是你的病太重了。

    温病派和经方派谁是正统,谁比谁更厉害,这个没法分。

    温病派说经方派用药,蝎子、蜈蚣等各种毒药都敢使用,毒副作用大。

    经方派说温病派,不懂用用药,不通药理,胡乱用药。一剂药方要用几十味药?就是为了赚病人的钱。

    其实两家各有所长,温病派的治疗传染病上有独到之处,对一些热症有很深的研究。

    经方派诊断明确,用药严谨,见效快对于急症和一些外伤的治疗手段相当高明。

    我治病理论是,是药三分毒。能不用药,尽量不用药。现在所能找到的医书就是中医各个流派基础,他们都是以此为基础进行医学研究的。

    所谓中医学理论,就是把那些能够治病的药方一种道理串联起来让人们好学习。

    并不是说那些医学理论说的就一定是真理。甚至有些医学理论都是相互矛盾的。

    而对于经方派来说重要的不是那些医书,那些只是理论指导。而是他们治疗时、治病时所累积的医案。那一个才是学习经方派的主要东西。

    医案就是对一个一个具体病人的具体描述和使用的药方方法,这些是经方派的不传之秘。

    因为那些秘密都是在中医医疗实践中总结或者偶然发现的充满了偶然性,根本无法用理论推导出来一些比较有用药方。

    因为那些理论是针对某一种病,都不能把所有的疾病都套到其中去。

    有些东西就都是一层纸,一点就破。使那些秘方和治疗的手段看到了或者了解清楚了。任何人都能学,都可以学会。

    所以就造成了经方派不轻易收徒,不轻易传方的特点。结果造成了经方派神医和庸医一样多。

    而经过经方派实验出来的一个一个的中药成方,也就是所说的验方。也就成了经方派的医术传家的医药世家的不传之秘。

    但是这些验方、经方就是一个一个的金元宝。经过不断的争争夺夺或者因为传承者的突然死亡。

    那些有效的验方和治疗方法也跟着消亡,很多总结出来的经方也消失了。

    因为所有的方子,哪怕草药的分量差的稍微一点点或者产地稍微有偏移。药物疗效恐怕就是天差地别了。

    我师父学医也是半路出家。师父的医学基础是从练武时的健身方子而得来的。

    因为练武是难免损伤,所以有一些滋养经脉,滋补身体,治疗外伤的伤药。给我治伤的时候,在道藏中得到了一些医案。

    所以师父就用这些浅显的医术,给周围的人看病。在看病的过程中,在不断验证自己所学。至于我的医术也跟师傅的来历差不多,就是在师傅不断给我治病的过程中,我就久病成良医了,加上我得到了一些比较有效的单方。所以显得我的医术比较高明。”

    “听你这样一说,我都不敢和你学习医术。”

    林夕看了一眼,小丫头说道:“我的医术再差教你还是绰绰有余的。”

    “听我解释,这样你就会明白,不要迷信那些所谓的名医。所谓用名医救的人和杀的人几乎是一样多的。

    他也是拿这些患者不断练习自己的医术。也是患者为什么看医生都愿意找岁数大的人看呢?

    就是因为岁数大的人看的病多。开的药比较准确。拿患者练手的几率比较小。

    并不是说岁数大的人一定比岁数小的人医术高明。所以说对中医来说,你能看多少医案和你能够诊治多少病人?基本上就能决定你医术的高低了。”

    “那你就给我看看医案,这样我的医术就会很快的提高了。”小丫头向林夕撒娇道。

    “想的倒美,医案我有。很好的治疗效果的验方我也有,但是我给你,你看得懂吗?别人是还没学会走就想跑,现在你更过分,直接想飞。”

    “你别不知道好歹,为什么医术大多都是家传的呢?因为家传名医,家里有很多医案。

    就是没有诊治过病人,也看了很多医案。听说和见过的病也很多。所以有家传的中医稍加练习,就能够使医术达到一定的水平,加之家中有人指导,即使犯了错误,也有人给你纠正。这就是师承的重要性。”

    “哼,你才学了多长时间的医术,就在这里教训我。”小丫头不满的说道。

    “一般的民间的铃医和游方郎中有传承的很少,一般都是仗着几个验方而治某一种病。这就叫一招鲜,吃遍天。而且他们由于长期和底层人民接触,所以他们的验方一般都是偏重于时效性的。”

    “所以,你不是不要觉得你有医术传承就很厉害。不要瞧不起那些游方郎中。他们对某一方面的病治疗的效果相当好的。

    比一般名医有的治疗的还有效果,一般都是三两服药便能治病,如果三两副药不起作用,基本上他们就会找借口逃跑,因为这个病他治不了。”

    小丫头这是感慨一句:“这么多人手里头都有药方,而且都是秘方,这些人就不会打起来了。互相都会尊重,这是多么好啊。”

    不会打起来!林夕心里暗道,岂止是会打起来,简直是生死相争,你死我亡的那种斗争。

    林夕不由的想起了后世中医和西医之间的争斗。由于林夕上一世跟着的老师是家传的中医,而且从建国之后开始学习中医,所以他对中西医之间的内斗相当清楚。

    他跟林夕具体讲过中西医之间有两次比较出名的斗争,在辛亥革命之后。

    第一次中西医之争1929年,在民国时期有一群人想要废除中医,为了逐步消灭中医。

    当时民国卫生部的人员大都是西方留学西医人才。

    于是民国卫生部的人制定了六项要求,一是50岁以上的医生不可治疗传染病,二是不准进行中医宣传,三是不准开办中医学校。四是医生需要考证。五是中医不能登报。六是每个医生需要在一年内进行登记。

    这些条例虽然没有直接废除中医,但这无疑是想让中医慢性死亡,如果不是老一辈的中医在奋力抵抗,恐怕早在那时就断了传承。

    北京老中医孔伯华为了给中医证明主动站了出来申请与西医较量医术。

    孔伯华在民间招来12位身患重病,高热不断的患者,分别交由中医和西医治疗,孔柏华更是大大方方的让西医贤挑选病人,待一天的治疗结束后,双方都将病人给治愈病患。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双方的差距也显现了出来,以孔博华为代表的中医团队不仅将病人的病症全部治好了,而且没有一点后遗症。

    反观西医代表,虽然当天病人确实治好了,可病情却一直反反复复,治标不治本,这场比试让全国上下看到了中医的实力。

    国民政府迫于舆论压力,没敢通过这项议案但中西医的梁子却在此时结下。

    再加上数万名的中医联合请愿,民国卫生部的那六项条例只能一直被搁置,可即便如此也没能打消西医想铲除中医的念头。

    由于当时中西医矛盾相当严重,所以这本书编撰者大部分为中医,只有少量的基层西医参加了这部分书籍的编撰,所以当时在西医手术中的很多手段都没有列入在这本书中,《赤脚医生手册》这本书可以说是纯中医专著。

    在中西医结合之后,国家利用中西医结合彻底绝迹了困扰了百姓多年的血吸虫病,还研制出了抗疟疾特效药的青蒿素等。

    在林夕看来中医诊脉,西医实验各有所长,用后来的一句话形容,黑猫、白猫抓到耗子就是好猫。尤其中医经方派中的中医骨科和西方的外科手术极为相似,所以不能说外科手术只有西医会,其实中医也会。

    这时一阵香味从厨房中传来,林夕看着林月华在那里神不守舍的工作,他心里不由得暗笑,林夕这个炖兔子的方法可是他那位鲁菜师傅一生所钻研出来的。

    这种炖肉的秘方来自于叫做‘浑羊殁忽’的一道菜。

    这道菜是唐朝富贵人家吃的一道菜肴,在名画《韩熙载夜宴图》上曾经记载过。这道菜的做法其实这是一只肚子里塞满了糯米和调料的肥鹅,然后再把这只鹅放到一只羊的肚子里缝好,之后按照烤全羊的方法做。

    等到全羊烤熟之后,整只羊都不用上桌,就把里面用羊肚包裹的鹅拿出来。

    之后那个羊肚一见风就会变脆变得无法食用,那只鹅也因为隔着整只羊加热,既带着羊肉的风味肥而不腻,同时那糯米也是丰腴肥美。

    因为这种做法极度浪费,所以即便在唐朝时,也只有权贵之家才能吃得起。与其相似的一种做法,在后世的阿拉伯国家也流行过,就是在骆驼肚子里装只羊,羊肚子里装只鸡,鸡肚子里装着鸡蛋。最后吃了那颗鸡蛋。而那位鲁菜师傅曾经吃过一回之后对这种滋味念念不忘,最后终于通过他的研究能够模仿出那只鹅的味道。

    林夕接过来之后又把这个调料做了一些调整,使它成为了他在海南岛开的那个小饭馆儿的特色菜。

    调整过的调料能炖所有的肉类,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在炖肉的时候要往里放肥油,牛油,猪油,羊油都无所谓,但是油一定要足,这也是那道菜会非常好吃的主要原因。

    林夕看到几个人都有些神不守舍,于是让厨娘把炖好的兔肉拿出来,一人盛上一碗,然后坐在桌子旁边开始吃。林夕看小丫头吃的不亦乐乎便笑着逗她:“你不是说兔兔很可爱,你舍不得杀他们。”

    小丫头振振有词的说:“兔兔是可爱,我也舍不得杀它,但这不耽误我吃它的肉啊。”小丫头的这这句话颇有君子远庖出的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