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聊:我靠史料发家致富
繁体版

第四十四章 内外朝制度

    对于何明的认知,李鸿运不置可否,继续说道:

    “我说了,汉武帝开创内外朝制度,最主要的目的是巩固皇权和制衡相权,也是因为汉朝宰相的权利,确实有些大。

    特别是汉初时期的丞相,都是有功之臣,位高而权重。

    高到了什么程度呢?这些汉朝的宰相可以直接任免官员,参与法律的制定,甚至可以将皇帝的政令截停而不执行。

    很多的政策皇帝不能够直接下达政令,而需要经由丞相的,汉文帝汉景帝时期,无为而治还能够任由宰相们发挥,但是到了汉武帝时期,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达到了历史之最,汉武帝哪能受得了这个?

    于是为进一步巩固皇权,解决皇权和相权之间的冲突,汉武帝便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将决策权和行政权彻底的分离。”

    “决策和行政分离,拿主意的不办事儿,办事儿的不拿主意?”大魏太子安逸开口试问道。

    “嗯……也可以这么理解!”

    李鸿运看到安逸的话后,有些哭笑不得继续说道:

    “遇到朝政大事,先由自己和亲信在宫内商议决策,再送到宫外让丞相去执行,这样就限制了丞相手中的权利。

    于是根据这样的一个思路,汉武帝便建立了一个完全受自己控制的宫内决策班底,这便是内外朝制度的来源。”

    “原来如此!如此说的话,这么一套制度倒是也不难建立,也能够达到削弱相权的目的!”

    卫国国君李康想了想之后开口说道。

    “是的!在汉武帝时期,内朝廷的班底有三类人。”

    “三类?不是底层官员么?”

    大夏齐王林远插嘴问道。

    “首先第一类,就是出身低微,但是有真才实干的人,这一类可以从朝中的底层官员中寻找!”

    “出身低微,又有真才实学,前者确实符合底层官员的特征。”

    作为帝国的皇帝,自然是知道底层官员是怎样的情况,若是出身够,是不太可能一直待在底层的。

    “这一些人在汉武帝考核之后,授予加官,也就是在原有官职外,再授予新的官职,让他们有权出入汉武帝左右参与议政。”

    “加官?这个主意不错!”

    在李鸿运说到加授官职这一点时,何明眼前一亮,心中又多了一些新的想法。

    “除了这些底层官员之外,组成内朝的还有汉武帝的心腹大臣,也就是在朝堂之中牵制丞相的主要力量。

    而汉武帝在位时候,其心腹多是兵权在握的将领,于是便授予这些将领大将军等官职,让其参与中枢决策的权利。”

    李鸿运讲完内朝的第二种人后,对着何明说道:

    “@大晋皇帝何明,不过你这个情况,还是先把兵权收回来之后,再考虑这些。”

    “兵权的重要性,朕还是明白的!”

    何明看到李鸿运也提醒自己收兵权,点了点头说道。

    “最后的一类,就是原本只负责皇帝吃穿用度杂事的少府官员,这一类也被汉武帝拔高到可以参与政事议政的地位,

    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书令,这个职务可是在三省六部之中都占有一席之地的!”

    “三省六部制,看来这就是华夏历史给出的解决方案了?”

    大翊皇帝刘信凭借李鸿运的这句话直接推断道。

    “算是内外朝制度之后的版本,但并不是最终的版本,在明朝的时候,明太祖朱元璋就把丞相这一职务给废除了!所以在明朝以后华夏是没有丞相的!”

    李鸿运摇了摇头,解释了一句。

    “废除丞相?”

    这样的四个字让群聊中的皇帝们皆是一惊,包括何明,即使想过限制丞相的权利,但是也没有想过直接废除丞相这个职位啊!

    “这个慢慢再说,总之在汉武帝时期,宫内的决策机构和宫外的行政机构,两者相互牵制共存,内外朝也就正式形成。”

    “这样的手段确实可以可以起到削弱相权的作用,但是这样下来,内朝会不会出问题?”

    大燕皇帝周峰开口问道。

    “这样一来,外朝的丞相权利是受到削弱了,但是内朝的官员会不会变成下一个丞相呢?”

    卫国国君李康觉这样的内朝,会慢慢的取代丞相,成为新的皇权威胁。

    “这便是我接下来说的,内外朝制度虽好,但是如果皇帝并不能驾驭约束好内朝,就会像你说的那样,成为威胁皇权的利益集团。

    要是因为年幼或者才华平庸的皇帝,在选择内朝官员的时候无法做到合理,比如说直接用身边关系最亲密的人,利用用宦官和外戚等,

    这些人深得皇帝的信任,即便是专权跋扈,也因为和皇帝的亲近,使得无人敢管,这样下来内朝权力膨胀,甚至是取代皇权也是顺理成章的!”

    “取代皇权?”

    看到这样的字样之后,何明的眉头不自觉皱了起来。

    尤其是后面跟的那个顺理成章,在自己所知的历史上,可还没有臣子篡位成为皇帝的事情。

    但是看李鸿运这话,何明能够感觉到在李鸿运看来,官员权利膨胀后,取代皇权,只是一件稀松平常的事情。

    意识到和群聊中皇帝们的认知区别后,何明没来由的感到非常的烦躁。

    还顺理成章,哪有臣子顺理成章取代皇帝的?

    就在这时,见李鸿运继续讲述:

    “汉武帝雄才大略,能够慧眼识人,直接从外朝中选拔人才进入内朝,而且都能为他所用,所以汉武帝能够轻松驾驭兵制约内朝的权力,但是汉武帝的继任者就不一样了。

    汉武帝去世以后,原本为内朝尚书的霍光就迅速掌握大权,之后更是废掉皇帝,然后拥立一个新的皇帝,可谓是权势滔天。”

    “废……废立皇帝?”

    何明在看到这个词之后,直接就呆住了。

    因为在他即位之后的九年来,程平就像是悬在何明头上的一把刀一般,依照程平的权力,还真有能力做到废立皇帝。

    但是侥幸的是,何明这九年来,一直都顺着程平的意愿来行事,并没有触犯程平,不然说不定就真的被废了!

    “是的!虽然那是在特殊背景下,毕竟在权利交接过程中顾命大臣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李鸿运不知道自己的这句话,就像是在何明的胸口补了一刀般。

    又是顾命大臣,又是经常,这是何明所完全不能接受的!

    何明自己已经经历过一次这样的情况,是决不允许大晋的皇权再次旁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