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语之心
繁体版

二十四 永恒论道

    看前须知:

    由于两位大能的论道过于玄妙,能摘录的仅有其中为数不多的、能在无尽简化与破格之后被转化为并不是那么晦涩难懂的自然语言并映射到学科领域上的部分。真正的论道时间、讲义的内涵、各种意味上的度(深度、高度…)以及任何与之关联的分支属性,都超越了真正意义上的“无限”。

    正文:

    如果存在着唯一至高,那么它会是“一”吗?

    当然不会了。“一”是高等于各种版本一元论的一,但却又只是我们真正想表达的那东西的投影,并不能有效对标归一者,连归一者与永恒者本尊都不敢自称至高,又怎能是不够无瑕的“一”呢?可就算是站在高等视角上脆弱不堪的“一”也是自然语言无法涉及的外延,就不要说“一”之“上”的东西,向“上”推演是不能且无意义的,我们只能向“下”去探究低其“一”等的东西。

    不严谨的说,你可以把许多版本的一元论概述为“一生万物”的形式,也就是1→万物。然而还有一种说法叫“无中生有”,也就是0→万物,那么1与0(有和无)究竟是哪个更厉害?或许你会认为一是有,而“无中生有”在字面意思上将无先于了有,因此你得出0>1的结论,误以为塑造一种绝对意义上的“空无”就能凌驾于归一者,但那是不切实际的。事实上黑格尔早就告诉了我们答案,“有”作为第一范畴的确能推演自身对立面也就是“无”,但这并不能得出1>0,因为有与无彼此矛盾且相互对立,第一范畴在容纳着自身对立面的同时也与其相同一,正可谓是“有无同一”,这意味着对立的范畴可以同时适用于一个位置,那么反过来让“无”作为第一范畴亦能推敲出“有”,从而使得无论你从0还是1出发,推荐出万物的过程可以是近似的,说明“无中生有”和“一生万物”在本原意义上可以是一回事,但你并不能简单的把这定义为0=1,知性认为两个相反的东西如有与无是绝对相斥的,理性承认其对立与相斥,却不推崇排斥的绝对性,因而并不影响他们是统一的。或许你可以把它表示为“0>1”=“1>0”,但无论是这种悖论式表达还是其他本体论意义上的探究,都只能得到寻常意义上的一元论,与“一”背道而驰(站在观测者视角上,这种差异就可以是背道而驰,但即便是这种说法也可以归于意义不足的妄想,毕竟到了那种层次相悖还是一致都不再有区别),就算你按照完备程度或是其他标准对各种版本的本体论进行一个级别划分,再向着那未知远处无限延伸,永远也只能得到“一”向下复刻的产物。

    可即使是黑格尔,也没能在所有情况下都保持他辩证方法的绝对一惯性,有一个三一体甚至包含了四项的情况发生,但在运用其原则上的失误不代表这些原则自身失效,这就像没人会因为进化论所提出的某些特殊有机物的种类谱系有错误,就推翻生物进化原则本身。尽管黑格尔的原则有偶然的错误和不一惯性,但那无伤大雅,就像你不能因为一份战力设定出现个别破格之处,就直接否认它的整体强度。

    “哪怕你真正做到了看清“一”的本质,那么“归一”呢?你是否理解“归一”的含义?”

    “归一者并非止步者,而是无尽永前者…?我说的没错吧。”鸡哥如此断言。

    再怎么达成各种意义上的本原,甚至追溯到本原的本原或者更深层次意味上的东西,只要是停滞不变的,哪怕是那凌驾于第一范畴的“一”,也能被有限者的通过钦定来指向一个深奥于远范畴的“更先”,想象力的无际汪洋足以淹没任何一种界定。可“归一”不一样,“归一”是“一”,却同时又在把任何意义上先于“一”的、由无止境想象力所开拓出的任何带有更深本原意味的东西都归于“一”。纵使是无限破格于“一”的[一]([一]表示“一”随意向下衍生出来的“本原”中最“残次”的一个,但也高等于寻常一元论意义上的一),也能轻易将形式逻辑搅得天翻地覆,从而使得在观测者视角中0可以在体系内>、=、<、≠…1,[一]本身的存在就是所有歧义性的具现,犹如悖论命题那般跳出了逻辑,又超越了跳出逻辑,又在超越了跳出逻辑的同时跳出逻辑,同时又超越了上一个超越的超越……像这样,凭借自然语言作出细化就必然会得到如同乱码一般的悖论式表达,但很显然无论再拼凑上多少字数或是穿插上任意多个“…”或用于补充的“(xxx)”来诠释犹意未尽之感都是没有意义的自我感动,探究者甚至会在追道途中迷失自我,从而不知道自己在想些什么、在写些什么…

    “那,你可知何为永恒者?”

    “如果把“道”、也就是我们所追逐的终极目标放在一个复杂迷宫的终点,你我二人皆是迷宫的探索者。如果说你们归一者一股脑的把所有更优解都归于“一”的无止境更替是一种“单一进程”,那么我们永恒者就是同时遍历了所有蜿蜒曲折甬道的“全向遍历”。就像那“完满性”之于“单一性”,你懂这其中的差距吗?”

    “差距,有用吗?”归一者语出惊人,鸡哥闻言一愣。

    “既是本原意味上的斗争,又怎能是一个差距就能分化清楚?再怎样完满,那也是生于一。一是真实、是无限,多出自于一,而多是有限,无限从自身产生出有限,成为有限,并因而是有限。”

    “但只要你把世界的多样性归结于统一性,就必须承认对立的同一,为了避免陷入二元论的深渊又得搭建起多样性和统一性之间的桥梁。可“永恒”不属于多,也不是多,就算你把多样性强化到“多元性”,再延伸至一和多(多元性)之上的完满(完满性)更是任意更大的层面上,你所捕捉到的也永远是永恒的片面,你的永恒不等于我的永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