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然知晓
繁体版

第十五章 赋诗

    日出云海,光照万物。

    正巧是这个时候,孟先生和弟子们登上了山顶。

    极目远眺,望着喷薄而出的一轮红日,仿佛近在咫尺,却是遥不可及。俯瞰山下,房屋农田皆为蝼穴蚁居。对天一声长吼,胸中闷气散失殆尽,只剩一股豪情回荡山间。尽情的享受峰顶那来去自如的风,都说高处不胜寒,岂知绝顶有奇观,有一种说不出的洒脱快感。

    先生抒发豪气的方式素来与众不同,作为一个郁郁不得志的诗人,唯有诗赋能够快意恩仇。

    先生鼓足丹田之气,豪放吟唱出:

    一笔鸿羽朝天阙,吾与周公早相约。

    不耻俗人趋谬法,扶摇直求天字诀。

    这时,兰凌如递上随身携带的酒葫芦,孟先生接过,狂饮三大口,喊出“痛快”两字,望着一直跟随他的兰凌如,不禁说出:“知我者,莫过凌如也。”

    闻言,兰凌如是眉开眼笑,喜不胜收。

    柳君临受到先生诗意的感染,也跟着吟诗一首:

    鹄心安得燕雀知,青鸟思凡离瑶池。

    长衫脱去鹏程始,凤飞九天凌云志。

    孟先生吃惊的望着柳君临,欣慰的点了点头说:“好,青出于蓝者,莫过君临也。”

    兰凌如听了这话又心生嫉妒,对这首诗一开始很是不屑,什么青鸟、凤飞、鹏程,怎么比得上先生的朝天阙和天字诀。这样的想法只持续了不多一会儿,毕竟他也是一个懂诗的人,细琢磨、慢推敲,倒也觉得有点对应孟先生的心情和诗句:鸿羽鹄心,相约辞别,不耻俗长衫脱,凤飞扶摇,天字诀凌云志。这样的诗句,一个刚刚入学几年的新人,随随便便就脱口而出,当真是了不得。

    难道这人间真有所谓的天赋异禀?

    难道这俗世真有与诗通灵之人?

    兰凌如平生第一次开始怀疑自己,反思自己,也是第一次抛却自我的审视别人、了解别人。一首七绝诗扣开了他固执守旧的心门,仿佛之前的种种自以为是都在顷刻间被击得粉碎,对柳君临仍有不服气,但却多了几分的敬意。

    子墨不甘示弱,他也想让先生称赞,也想让所有人刮目相看,于是即兴也赋诗一首:

    天下乌鸦一般黑,地上鸡鸭谁不食?

    若是有狗不吃屎,不是呆来就是痴。

    听闻此诗,孟先生忍俊不禁大笑起来,一边笑一边说:“附庸风雅、穿凿附会者,莫过子墨也。”

    众门生子弟也跟着前仰后合,捧腹而乐。

    子墨不以为然,掰掰手指头算了算,不禁也笑啦,他不无炫耀的冲着“春晓”和兰凌如说:“先生夸我,比你们多用了四个字,哈哈哈。”

    春晓知道,子非鱼焉知鱼之乐,子墨的快乐,别人一辈子也不会懂得。

    兰陵如沉默无语,因为他明白,这个家伙一辈子也不会懂诗的。

    山花俏丽妙姿迎风舞,芳草铺地成席似绿湖。自古文人酷爱高山流水文墨洒,颜如玉,黄金屋,谁人可免俗?

    笑一笑,绝顶风云都自脚下过的快活,想一想,凡心素履皆是放荡不羁的洒脱。

    孟先生醉了,一时高兴多饮了几口酒,一醉解千愁。此情此景,夫复又何求?

    学子们做着各种游戏,嬉戏玩耍,充满乐趣和童真。

    独独春晓一个人,走几步停一下,采一朵海棠,再走几步,又停一下,撷一朵雏菊,女孩子天性使然,喜欢花儿美,追着蝶儿飞。

    这时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吸引了春晓的注意力,追着它一路到了山崖边儿,蝴蝶飞的无影无踪,却偶然发现了一棵罕见的花树,竟是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它像是一团火云,又好比是覆盖在白雪上的红粉胭脂。

    一时间,春晓竟忘了那蝶,只顾赏这花。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春晓忍不住摘下一朵,戴在头上,之前的花一并被丢弃在了绿草地上。

    想象着自己此时一定很美,这么美的花应该先给孟夫子瞧瞧!

    春晓一路唱啊跳啊的,欢快的来到了孟先生身边。

    此时的孟先生刚刚酒醒,眼睛半睁,恍恍惚惚仿佛看见有仙女下凡在朝他微笑,待揉了揉眼睛再看时,却是柳君临头戴着一朵奇花正开心的望着自己,孟先生问:“柳君临,你在作甚?”

    春晓反问:“先生,好看吗?”

    孟先生笑了,他倒差点忘记,君临本是女儿身。使手轻轻勾了一下春晓的鼻子,赞许的说:“美,花美,人更美!”

    春晓听了,羞答答的低下了头。

    兰凌如一旁看见柳君临戴花,趁机嘲笑道:“大家快来看,咱们家君临可真像是待字闺中的大姑娘。”

    其他几个弟子跟着起哄:是啊,真漂亮。

    春晓不予理睬,先生此时站起身子,一边伸展筋骨一边说:“诸位莫笑话,莫笑此花,可知此花大有来头?”

    兰凌如不解,很是不屑的说:“一朵小花能有什么来头?”

    孟先生说:“虽是小花,却是大家。此花名为辛夷,又称木兰花。当年则天女皇最爱此花,曾下令在神都洛阳遍种此花,此花香胜梅菊,艳过牡丹,自古有称‘花之圣尊’。”

    话说完,孟先生望了望众弟子,尤其盯了一眼兰凌如,问:“如此,你们还要笑话吗?”

    众弟子一并行礼作揖,异口同声道:“弟子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