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蛇往事之活死人
繁体版

第三章 四条路

    工厂回乌蛇镇中心市场一共有四条大小距离不一的路。

    距离最长一条路是绕着乌蛇镇一大圈,途径乌蛇山。乌蛇山是一座海拔一千米左右的山,连绵差不多六公里,树木丛生,毒蛇野兽常出没,前几年还有野狼从山中跑出来伤人。这片区域平时人烟稀少。在镇子年例时,村民集合几十个精壮男子上乌蛇山山顶取神水和天火。这个时候,这条路上才热闹一点。

    即便开摩托,从这条路回去,最少也要一个半小时。这条路历史悠久,人流确是不多。早在八几年时候人们还是骑单车,谁没事找事,骑多几个小时路程。车不坏,人屁股也要麻。

    现在很多人有了摩托车,没准年轻人一时兴起,大脚猛踩,加大油门来一个摩托车绕山之旅。

    肖勇和陈晓冰来到最短一条路路口前。即使他们刚来到乌蛇镇,他们也知道乌蛇镇与隔壁镇的恩怨。本镇的人宁愿走最远的路也不会走这条距离最短的小路。这条小路,它要路过另外一个镇子。乌蛇镇和这个镇子有世仇,去年因为市区市场区域划分问题,两个镇子的居民打了十几次群架。有一位中年人贪快走这条路,被隔壁镇人抓住,群殴打死。现在都找不到真正凶手。

    小年轻给他们十个胆都不敢走这条小路,被隔壁镇的人抓到,不敢想象。不过回头还是派人问问隔壁镇派出所有无见过这两人。

    不长不短的两条路,一条新修,一条老路。很多车子喜欢走新路,老路的车流量少了很多。

    肖勇两人看着来往的车辆。它们有本地也有外地车。要是这两个人突然被一辆车挟持到车上,车门一关,飞驰而去。这怎么找?甚至都没法找到尸体。可是光天化日之下,谁这么大胆子敢在乌蛇镇抢人?尤其是王姓。这都不用警察出手,王姓家族的人主动出击找人。

    乌蛇镇民风彪悍,与周围几个镇全部打过架其他镇的人都不想女儿嫁到乌蛇镇;儿子也不想娶乌蛇镇的女人。这事颇有臭名远扬的味道。每一次上门做调查,警察比镇上居民还小心。曾经一个警察上门调查案件,语气很霸道,言语冲撞。居民直接拿刀要砍那名警察,要不是跑得快,估计血染当场。还有一次一群居民要冲进派出所“借枪”去攻打隔壁镇,只是因为隔壁镇占了几米宽的土地。

    谁敢在这样一群人头上动土,真不想活咯。

    肖勇多次参与调查失踪案件。目前来看,这一次和之前的失踪案件有一定相似之处。前期注定很难找到有价值的线索,尤其是没有很深社会关系的人失踪。人的社会关系越复杂,越难以做到无痕迹地失踪。

    肖勇用马克思的一句名言总结自己的想法: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他曾感慨道:一位流浪汉死在寒冬夜里。绝大部分情况下,流浪汉会被拉去殡仪馆火化。他社会关系的价值远低于为他查清死因的社会公共资源。流浪汉死因是他杀还是自杀,还是冻死,都无所谓。在他停止呼吸那一刻,他的社会关系结束,社会关系价值由负数归零。

    所里的其他同事也回来汇报今天调查两位失踪人员的摩托车情况。

    负责调查最短距离回镇子路线的民警说。“我负责调查穿过隔壁镇小路。这条路最短,一路走访路边的小饭馆,小商铺,小作坊。店主都表示没见过这对男女。走这条路的人很少是这个镇的人。现在两个镇子水火不相容,见面不是掐架就是吐口水互相咒骂。这条路经过小小海湾,我也询问住在海湾附近的居民。他们表示虽然最近很多人来钓鱼,这些人都不是本地的渔民,说着外地方言。他们也没见过这対男女。”

    调查绕乌蛇岭回镇子最长路线的民警汇报道:“我调查的报告和杰哥调查报告很多相似的地方,工作方法也类似。这条路没有那么多大小排挡,大多是甘蔗林和树林。目前我还没来得及进入甘蔗林和树林区调查。我在几个路口点,蹲守一些穿着制糖厂工服的工人,询问他们制糖厂工人骑车回镇子途径这条路的人数量多不多。无一例外都表示有的选择的话,肯定不从这条路回镇子。他们家在这边,没办法啊,只能从这边回去。他们还表示没见过这对男女。我提议讨论要不要进入甘蔗林和树林区搜查。毕竟上一次一个老太失踪,她在树林里吊死,差不多一个星期才被采蜜蜂的人意外发现。”

    所长暂时没表态,还需要,开会集思广益,讨论,再做定夺。这么大工程量,肯定需要发动居民,进山搜索。

    中间两条路是回镇子最常规的路线,绝大部分人和车都是经过这两条路回乌蛇镇。人多,车多,情况更加复杂。负责调查这两条路两位民警,他们俩经验丰富。他们两人的工作汇报合成一份。

    “那我做代表汇报我们两人组的调查汇报。这两条条路,一条路新建,一条是老路。新建的公路上的货车很多,尤其是摩托车小货车面包车居多。路靠近乌蛇河的一条大支流。因此那附近有比较多的养殖户,以养罗非鱼虾鳖为主。一路问询,附近的养殖户都表示没见过青年男女在附近水域停留。也没看见有无人认领的摩托车。当然不排除他们的车子已经被毁或者被盗。”

    “老路这边多为摩托车自行车还有牛车。新路的车流量大,容易出事故。很多自行车居民都不喜欢在新路上骑车,容易被撞。这条老路没有水流,以小丘陵为主。主要是以养殖猪鸡鸭鹅为主,种植地多是荔枝龙眼为主。他们养殖区和种植区面积大,并且相隔比较远。走访这些居民,都没发现有男女出现在这附近,也没觉得附近的其他区有什么不寻常的地方。这一点参考价值不大,他们也表示和周围的养殖户关系没那么密切。况且他们很多也不是本镇人,这些养殖户信息,我们俩已经登记,更加详细的信息还需要领导与上一级部门沟通。”

    下面是由二手倒卖商户的调查。

    “本镇一共有十一家废弃物品倒卖点。五家规模较大,其余规模比较小。规模大的五家表示不收单个或者数量十件以下的小物件,他们主要和工厂合作。账目和现场看,的确符合五家废品回收厂的说法。其余收废品站,情况颇为复杂。失踪人员的摩托车,没有区别于其他摩托车有明显标志。这些小规模的回收站每一天都有摩托车收购,然后转手卖出。太破太烂的摩托车自行车压成废品当成金属卖出。快到年底,市区和县城,废品回收业务量大增,每一天都几十辆摩托车和自行车买进卖出。即使当中有失踪人员的车子,也没法确定,更加没法跟踪。”

    乌蛇镇工厂激增,外来人口激增到十几万人。几乎每一年都有没法破解的失踪案件。

    有的人在河边玩,失踪掉入乌蛇河里,一个月后,在下游才被发现。有人在乌蛇山里迷路,半年后在山涧里找到骨头,胸骨处甚至有一条银环蛇盘踞。当然这里也发生过强奸案,一名妇女下夜班,被一名男子袭击拖入甘蔗林里强奸,至今找不到该名戴头套的男子。那位惊吓过度的妇女只记得那名男子只说一句话,而且用本地方言威胁她别喊。这位妇女后来受不了丈夫的冷言冷语,喝农药自杀。

    尽管已经处理过很多类似案件,面对这种无从下手的案件,肖勇内心依旧煎熬,总感觉自己对不起那份工资,领导的信任。喊口号对破案没有任何帮助,除了增加一点精神胜利法外,剩下依旧无穷无尽的十字路口。

    肖勇站在办公室窗口前,抽着烟。难不成,这对年轻的兄妹又要成为一宗悬案?

    领导的发言打破会议室死一般的寂静。

    “大家辛苦了。我来说一下工作部署。”所长深深抽一口烟,“各位需要理解。接下来,长时间来看这类没有明确线索的失踪案,我们没法投入很多警力。乌蛇镇现在治安问题很严重。我们所压力很大。”

    所长继续说:“刚才提议搜乌蛇山。暂时,我没办法同意这件事。乌蛇山高度也就上千米,可是东西走向已经有五六公里,南北走向也有五六公里,这么宽的距离,没有任何目标地搜索。况且,乌蛇山还有一部分是人烟罕至的深林。没有足够的说服动员群众帮我们搜山。最重要,没有任何证据,表明这对兄妹进入乌蛇山。”

    “大家先散会。各忙各的。”所长说道,他看见肖勇离开,“阿勇,你留下,我有话和你说。”

    同事看一下肖勇。肖勇也看一下同事,在所长办公桌前面坐下。

    所长把一个档案袋递给肖勇。

    “你顺着这条线查一下。根据我办案多年经验,这个案子不止失踪这么简单。应该和这起案件有关系。”所长指着档案说。

    他等肖勇打开档案,又继续说:“这个案子,你应该不知道吧。那时候没电脑,没手机,新闻没怎么报道。”

    肖勇快速浏览一下。“这么畜生的行为。”

    “比这个畜生的案件多的是。起码这么没死人。”所长说。

    “可这比杀了人家还畜生。”肖勇说。

    “你顺着这五个人查下去。”所长点一支烟,“判刑最重那位叫王家福,本地人。已经出来了。他老婆是李来凤,就是这对兄妹的父母。”

    肖勇看完档案,再听到此话,并无多大惊讶,已经做好心理准备。“李来凤到这里报案时候,她没提这事。我和晓冰也不知道这件事。”

    所长说道:“这都多少年案子。你们俩到这里,加起来还没一年半。哪知道这里层关系。我下午开完会,回到所里,我就想着你或许要往这个方向走走。万一可能有打通案子的线索。”

    所长想了一会补充道:“不过这五个人信息,有可能遇到麻烦。以前很多老档案丢失不见。不知道是以前老领导故意的还好是无意的。反正他们几个人全部进去了。电子档案,估计没有这几个人信息。大概率需要你们去他们家走访调查。回来记得交给小刘登记这些人户籍信息。”

    “所长,把阿冰调给我。”肖勇说,“但是我没法向你保证,几天内找到那对兄妹。”

    “阿冰啊,那行。他的确需要你带他多走走。万一你又被调走,阿冰留下,也好。”所长说,“还是抓紧,快到年底,上面需要考核。我们所争取一个先进,搞点奖金买年货。老婆也开心一点。”

    回到自己办公室,肖勇把档案给陈晓冰。

    陈晓冰看完,“妈的,五个畜生。怎么才判这几年?”

    一边说话,肖勇在系统里调取这五个人信息,打印出来,递给陈晓冰。陈晓冰一看。

    “明天我要换一双好一点鞋子,还要去后勤那里拿一本新的笔记本。看来又得写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