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关明月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辞行

    从大同右卫回程途中,何心隐就打算领着王奉南归,将他送至常州,交给他的师傅唐顺之,而他自己则感觉需要静思,从这次边塞之行的所见所闻中去探究一些更深层次的社会问题,而这些社会问题并不是自己现有的学识所能解释的,他要用更多的时间,甚或是整个后半生去解答释疑。

    “师叔,你说金虎他们会不会战死?”马上的王奉突兀地问了一个令人无法回答的问题。

    何心隐知道,周尚文与李梅的死又在少年的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他其实只是想从自己嘴里得到一个答案,以缓解心中的压抑。他们去祭拜李梅时,见到了从城固营出来的金虎、赵林等五人,已经正式成为大明将士。临行前何心隐问五人,今后何去何从。五人俱答,是李将军给了他们改过自新的机会,他们想继续在军中效力,戌守边塞,保卫大明疆土。

    五人存此报国之志,何心隐很是欣慰,他知道此五人曾是市井之中贩卒屠狗之辈,成天干些偷鸡摸狗的勾当,昏昏噩噩地度日,李梅将他们带出城固营,经历了惨烈战阵,见惯了浴血沙场,懂得了马骨裹尸的气概,都已浴火重生了。

    “古人征战几人回。每个尽忠报国守土安邦的将士都是英雄,他们视死无畏,慷慨以赴,有的青史留名,如周尚文、李梅将军,嗯,还有你的父亲,而有的则湮没荒野,籍籍无名,但他们之所为都是死得其所,当受万世景仰。男儿铁骨,当秉承其志,有责担当。”

    何心隐没有正面回答问题,他让王奉自己去揣摩,去评判,然后得到最终的答案。

    王奉扭头,回望大同右卫方向,那蜿蜒的长城边关已化作一条黑线,却始终矗立在大漠戈壁,守卫着大明疆土。等他扭回头时,面容里透着坚毅与果敢。

    回到大同后,何心隐就带着王奉去巡抚衙门向詹荣辞行。见到詹荣时,却见他眉头紧锁。

    “你们这就回江南了?”

    “正是,何某特来向詹大人辞行。”

    “嗯,你不来,我也准备让刘武去请你们,有件事要当面相告。”詹荣面色凝重。

    “哦,何事?”

    “周大人去后,朝廷又委派大同总兵,此人和你们颇有些瓜葛。”

    “乃是何人?”

    “咸宁侯仇鸾。”

    听到这个名字,王奉的脸上怒容一闪,旋即平复,经历了上次詹荣这等狡黠似狐的人精挑衅激怒试探之后,王奉学会很多,也沉稳不少,像自己这样掩藏身份的人要懂得喜怒不形于色。可这个咸宁侯仇鸾于自己而言,形同杀父仇人,故此还未能完全做到掩藏怒火。

    可他的神情已落入詹荣眼中,詹荣接着道:“前不多时,皇上起复了咸宁侯,现如今又任其为大同总兵,可见圣眷仍在。不日便要到任,故而告知于你们,你们不宜自此逗留,恐生不测,还是尽早南归。”

    “多谢大人提醒,我等即日便启程南归。”

    “嗯,你们去后,胡大人和锦衣卫徐大人押解一众案犯回京,翁大人几日也前回了宣府,却接到其母病故的消息,翁大人含悲上书,乞求陛下准其还乡,守丧终制,按制丁忧。听说恩旨已下,想来翁大人已经在返乡途中了。至于我,也接到了内阁调令,擢升兵部右侍郎,不日也要进京赴任。这一故一归一调,我担心北地边塞形势堪忧啊。”

    詹荣以靖乱之功,得到嘉靖皇帝的青睐,又缮边破敌,累受奖赉。在大同巡抚任上,与周尚文、翁万达三人组成铁三角,三人皆有才略,多番抵御俺答及小王子的入侵。此次调任,虽在意料之中,但周尚文一死,翁万达守制丁忧,自己调京赴任,接任者又是那般软弱怯战之辈,大同乃至三晋的军政防务会出现怎样的局面,他颇有担忧,故此眉头深锁,顾虑重重。

    “大人所虑甚是,但奸党势大,当徐徐图之。”

    “我自调任大同巡抚以来,不敢有负圣恩,殚精竭虑,整顿大同军政防务,数年来虽有小成,但已积劳成疾,虽犹自勉强支撑,也已是强弩之末了。我进京之后,便会上书请辞,以养残躯。至于离开之后的事,却也是顾不了了。”

    “难道大人甘心将数年之功拱手于人么!”

    “先生何以教我?”

    “以何某之见,詹大人当在边军将士中拔擢青年将领,大力举荐有功将士,比如马芳、周君仁等,只要他们这样的人还在大同军中,便能保住边军的军心士气,以待来日。”

    詹荣捻髯颌首道:“先生言之有理,我当尽力而为,多为这大同城留下些忠义之士。”

    出了巡抚衙门,何心隐就带着王奉回到了同福客栈,准备收拾行李,动身南归。同福客栈的掌柜已经换人了,大同锦衣卫千户所总旗廖不二因此次查处代藩宗室勾结弥勒教谋逆案立了大功,已擢升锦衣卫北镇抚司搜检副百户了,不但是升了官,而且入了京,虽说官职不高,但却实实在在地进入了锦衣卫的权力中心,这才是最为关键的地方。

    可就在出门前,王奉却突然哭拜跪地,“师叔,能否等待数日再走,我想瞧一瞧那仇鸾的相貌,倘若日后我再瞧见他时,也能识得仇人的模样,不至于浑然不觉,擦身而过了。”说完连连磕头,泪如雨下。

    何心隐情知此子身上背负了太多的血海深仇,担心他积怨成疾、积恨成狂,落下暗疾。当下点头道:“只是你得答应我,不得莽撞行事,你现下年岁方小,要记住,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是,师叔。”王奉满口答应。

    “那我们要换家客栈了,进出这么些时日,这附近许多人都识得我们了,这里可不能再住了。换家客栈,等他来赴任时,咱们躲在人群中,远远地瞧上一眼也就罢了。然后就动身回江南,我只管把你送到你师傅那去。”

    两人也不惊动旁人,悄悄地换了家偏僻些的客栈住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