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吾名杨六郎,季汉大将军
繁体版

012 【寇自西来】

    同日,上邽郡,雍州刺史府。

    雍州别驾鲁芝身披甲胄,大步流星进入堂内。对着座上正在奋笔疾书的郭淮恭敬一礼。

    “禀报刺史大人,探马来报,蜀贼诸葛亮率领十万兵士犯境,目前南安、安定、天水三郡皆闻风而降。蜀贼现在天水郡休整,随时有可能进犯雍州。”

    郭淮将书信写完,封好火漆,抬头对鲁芝微笑道。

    “世英(鲁芝字)来的正好,此事本官已经知晓,正要派人前去唤你。”

    言毕,郭淮起身,叹了口气。

    前日探马来报,蜀将赵云率万余人犯境,郭淮已经和魏大将军曹真约定好时间,准备同时出兵,消灭这股孤军。

    未曾想到这支汉军左出右入,右出左入,昼伏夜行,行军路线难以捉摸。郭淮所部追了赵云几天都没有和对方交上手。如今又听到陇西三郡已降汉军,不由感慨道。

    “如此一看,我等必是中了诸葛亮之计。此等军略,我不如也……”

    鲁芝听得郭淮话语中似有不妥,于是正色谏道。

    “刺史大人何必妄自菲薄。陇西三郡之地,连我大魏都是难以统治。蜀贼就算拿下,与我不过是九牛而去一毛,刺史大人不必因此介怀……”

    鲁芝乃是雍州扶风郡人,对凉州诸事也是十分了解。

    想那凉州一地,从汉末时分便是军阀割据之地,前有马腾韩遂降而复叛,后有马超马岱荼毒地方。

    且当年曹操和马超的作战,更是让当地人对大魏离心离德。

    如今鲁芝说出这些话,倒也并非空穴来风。

    郭淮听了别驾鲁芝的话,沉默不语。他并非是在妄自菲薄,而是在尝试将自己代入诸葛亮的思维去思考,方便进行下一步部署。

    郭淮在曹魏军中任职多年,当年在定军山,夏侯渊兵败身死之时,曹军军心涣散,兵士逃亡甚多。

    当时郭淮当机立断,带头稳住军心,推举张郃为主将,最终汉中防线没有崩溃。这等功劳,就连武帝曹操都对他赞赏有加。

    如今郭淮能够坐到雍州刺史的地位,绝非是浪得虚名之徒。

    于是当下,郭淮神色一缓,对鲁芝微笑道。

    “世英,此间仅你我二人,称呼我为伯济就好。你的才学,伯济十分敬佩。若非你出自关西,以你的才能,早就应该进了京城去做京官才对……”

    鲁芝听到郭淮此时突然跟自己聊起这些事情,有些不明其意。一脸疑惑地看着郭淮。

    “想我雍凉一地,因为远离京中,素来不为大魏朝堂所喜。如今失却三郡,也算是我大魏自吞苦果罢……”

    鲁芝闻听郭淮出言有些消极,于是不喜道。

    “伯济大人,您所言虽符合情理。但我等既身为戍边之将,您总不可能就这样什么都不做,眼睁睁地看着诸葛亮入寇吧……”

    郭淮闻言,神色陡然一凛,眼里流露出精光,冷笑了一声。

    “诸葛亮想长驱直入,取我雍州,却是白日做梦。大将军拟派出一位庭柱之将,不日就会出兵赶往此地。只不过尚需些许时日,我等目前需要一军,暂时拖住诸葛亮进军时间……”

    闻听郭淮已有对策,鲁芝先是一喜,随后略一思索,发现其中有些不妥之处。于是又问道。

    “可是伯济大人,赵云部目前仍在境内伺机而动。我等并无多余兵马分兵抗敌啊……”

    郭淮闻言不答,而是走到桌案前,将那封信交到鲁芝手上,道。

    “兵马就在此信当中……世英,你现在备好珠宝金银,即刻出发,以最快速度将此信送往西羌王彻里吉手中……”

    “原来如此……羌人是吗……”

    鲁芝闻言,恍然大悟,原来郭淮早就已经做好了下一步的部署。当下接过信件打算出门,刚刚走到门口,突然反应过来一事。于是回头问道。

    “敢问大人,大将军所派庭柱之将为何人?”

    郭淮微微一笑,眼前仿佛出现了一个孔武有力的熟悉面孔,缓缓道。

    “右将军,张郃……”

    ……

    同日,天水郡,城外。

    杨延昭刚刚与诸葛亮商议完毕。

    按照他的判断,雍州刺史郭淮目前不会出兵,而是会从他处求援,拖延汉军时间,等待长安方面援军到来。诸葛亮对此也是深以为然。

    于是杨延昭当下便向诸葛亮请战,对付这支援军。

    诸葛亮答应会给杨延昭出战机会,但是需要杨延昭先去将中军第六营句扶的兵马整顿完全。

    杨延昭心下一定,一路骑着沙里飞来到第六营前,翻身下马,就见阿兀儿与一众羌人鼻青脸肿,向杨延昭跑来告状。

    杨延昭见到自己熟人平安无事先是一喜,随后见几人受伤又是一惊,连忙问发生了什么事情。

    原来昨夜闯营之时,阿兀儿等人被王平所率无当飞军俘虏。

    今早被人放出,说是前往第六营前去报道。没曾想一到地方,便和营中汉军发生一场斗殴。

    目前营中主将句扶尚在养伤,暂未处理此事。

    众羌人虽悍勇,但是奈何不比汉军人多,一时不察之下,竟也是吃了一点暗亏。听闻杨延昭被命为本营主将,于是专门在营门之处等待杨延昭过来。

    杨延昭了解完事实经过之后,暗自苦笑,心想这考验来的可真够快的。他略一琢磨之后,先安抚了一下阿兀儿等人的情绪,然后独自一人前往句扶之处。

    且说汉偏将军句扶,夜间被杨延昭所败,养伤之间,闻听自己主将之位被撤掉。又听闻自己麾下和杨延昭所带之人产生冲突,一时气愤便打算将此事冷处理。

    闻听新任主将到来,句扶于是坐在桌案之前,也不起身,打算给杨延昭一个下马威。

    杨延昭一入军帐之内,就看到句扶坐在案前,一脸不善地盯着自己,也不和自己行礼说话,于是道。

    “敢问将军,此处可是中军第六营?”

    句扶听见杨延昭开口,心下有些不喜,道。

    “杨将军何必明知故问?本将正是句扶,如今正在养伤,杨将军若是没事,不妨先去别帐理事,本将还需休息。”

    杨延昭闻言不禁一笑,他昨夜里已经了解过句扶武艺,见其人明知不敌还要硬战,念其忠勇,便已经对其留手。

    句扶虽受轻伤,却没到不能理事的地步。想来只是因为被诸葛亮撤职,心有不忿。于是当下宽慰他道。

    “将军说笑了,将军之伤,乃是六郎所致,其情如何,六郎自然知晓。彼时六郎和将军乃是各为其主,而今大家共同为汉室效力,自当尽弃前嫌。若是将军不愿让出主将之位,六郎可以为副将。若有军情,大家商量着来即可……”

    杨延昭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句扶拍案而起,怒视道。

    “杨将军何必挖苦本将?本将既然护营不利,自当认罚。军中之事,当令行禁止,岂能有商量着来这等儿戏之语?”

    杨延昭听闻句扶说话中气十足,当下知晓其行为只是因为不忿罢了。于是道。

    “如此便好,我等既同为袍泽,将军心中既有不平之事,可以为六郎叙说,说不定六郎可以为将军解惑……”

    句扶瞟了杨延昭一眼,愤愤不平道。

    “谁跟你同为袍泽,你是丞相手中的香饽饽,初来乍到,身无寸功,便可领军。我呢?”

    句扶略微沉吟,似是陷入了回忆之中,良久之后又道。

    “当年我跟随程畿程祭酒帐下参加夷陵之战。恰逢先帝兵败,我身旁仅有三百余人,却能挡住吴将朱然数千追兵,保证陛下脱困。后来才能坐到这个位置,你呢?你又做过什么?”

    “说到底,还不是因为我出身益州,并非他们荆州人嫡系……”

    杨延昭听闻句扶提起昔日之事,知晓其人品质不坏,乃是忠直之人。只是因为被撤职的这件事钻了牛角尖。于是宽慰他道。

    “将军经历倒是和六郎有些相似。六郎出身边地,过去也时常被人打压。苦苦戍边多年,一直未得认可,所受之苦比将军也是不遑多让……”

    句扶听了杨延昭的话,心想曾经从马岱口中了解过凉州中人的悲惨境地,只道他是在感怀自己。哪知道杨延昭却是拿自己后世之事来开脱他,于是当下点头说道。

    “你所言不假,不管是益州还是凉州,这些入侵者到哪都是一样,只会欺负我们这些本地人……”

    杨延昭心里对句扶其人品行已然有数,于是道。

    “所以此刻我等能够相遇,正是立功之时,让那些看不起我们的人知晓我们的实力。”

    “说得好!”

    句扶闻言点头,于是对杨延昭恭敬一礼。

    “夜间交手,孝兴佩服杨将军武艺。想我第六营的儿郎,各个都是一顶一的好汉。孝兴把话放在这里,只要有孝兴在,他们都会服从杨将军指挥……”

    杨延昭闻言大喜,道。

    “既如此,六郎多谢将军信任。”

    二人于是相互行礼,一片将帅祥和,自不赘言。

    “对了杨将军,听闻杨将军所带亲兵,和我六营兵士发生冲突,此事是否需要孝兴出面,惩治带头闹事之人?”

    杨延昭思索片刻,已然有了主意。于是对句扶道。

    “孝兴将军莫急,六郎正欲借此事提振我营中士气。来日权且如此这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