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生从汉朝开始
繁体版

第24章 清阳江撞上喜事

    李长青从渔市入口到出口大约百余步,有三十多处摊位。

    没有棚子铺子,所以摊位是船楫本身浸在清阳江中的小船。

    沛县富户和士族想吃上口新鲜的湖鱼,就得专门派仆人赶十余里地来买。

    所以清阳江岸边此刻都是要来买鱼的各色各样的百姓。

    李长青一边看,一边往渔市里面走,看见贩夫抓上来的都是鲤鱼多。

    “那边那个先生要鱼吗?”

    “清阳江的鲂鱼,新鲜的哩!”

    “这位先生面生,是第一次到鱼市?”“给先生便宜些,五钱一斤,来咧来咧。”

    渔夫们面向李长青吆喝着。

    清阳渔市很是热闹,与翠丛街有旗官的官市不同,这里是私市。

    “清阳江鱼市里有姓张的渔夫吗?”

    李长青停下来问道。

    那鱼贩子应了一声,随后手指遥遥一指,指着清阳江坳口的方向,

    坳口的江边石头上拴着一条绳子,绳子的另一头,牵着一艘舢板。

    舢板随着江水摆动上下沉浮。

    与先前看到那些杀了就随处地扔鱼鳞的摊贩不同,那老叟干净利索,杀完鱼后便舀起江水。

    把舢板上的鱼鳞和内脏之类的东西冲进江里喂鱼,看得出来对舢板的爱护。

    “老叟,这里可有鱼子之酱?”

    李长青走过来拱了拱手,然后问道。

    “没有,濡酱存放不了几天。”

    老张头也认真地打量着眼前的青衫先生,这副士人穿着打扮,专程跑来来鱼市一趟。

    “先生是听闻沛县城中的传闻,尝尝玉律金酱那一口鲜美?”

    李长青不免失望,还以为能在清阳江买到鱼子。

    见到青衫先生的模样,老张头陪笑着说道:“一斤牛鱼鱼子能卖出三千钱,老叟也想打。”

    “先生想吃玉律金酱…恐怕不太容易啊。”

    “因为鱼汛期?”

    老张头摇了摇头:“这畜生精明,藏在凶险的笼烟泽。”

    “微山湖里风浪大,进去要坐小船,河口坞那个地方起雾还有古古怪怪的东西。”

    “两年前进笼烟泽捕牛鱼小船翻了,沉到江底不知去处,也进过笼烟泽找,就是找不到那艘船了。”

    “此刻只有脚下这艘小稽,这艘小稽只能坐一个人。”

    “要是遇到大风江浪必然翻,也不好撒网。”

    “那畜生精明的得很,若遇见有人打捞会拼命撞船,老叟花了大半积蓄买的船被撞翻沉入笼烟泽中,水下或许有暗流,老叟每逢入微山湖和青阳江打鱼时就会特意找找,找了一年也没找到船。”

    老张头知道李长青特意从沛县城中赶来,所以才与他说这么多。

    “老叟也想入微山湖打渔,可微山湖风浪大,坐着舢板实在不敢入湖。”

    舢板小而灵活,只能坐一人,承载不过十多二十石,船身虽然宽,但是太轻容易翻船,若是进入微山湖里那就是喂鱼了。

    “原来如此。”

    李长青看这老叟,“想来老叟水性和技巧极好,对清阳江和微山湖也熟悉。”

    “若能再抓到一尾牛鱼或者几十上百斤鱼获也能积攒钱财。”

    老张头看向旁边的渔户,同行为冤家,哪怕面上再是融洽,心里也是有芥蒂的。

    “渔船是渔户性命之物……他们也怕我找到船。”

    “老叟倒是想攒钱再买一艘,或是雇人入湖,将船寻回来。”

    沛县周遭有山林,大多是有主之物或是官府所属,所以并不是想砍就砍。

    做船要用柚木和杉木,需要从鲁国或是上郡运来,那些大木从鲁国或上郡的深山老林里运出,一艘作价四五千钱。

    贵自然是贵的。

    不过,就凭脚下这条舢板,实在是影响渔获。

    以往有那艘小船时,有时在江中借着渔灯引鱼。

    水流湍急或有些危险的水域都去得。

    这些水域少有渔夫去,要么他们是没这么大的船,要么是技巧欠缺而不敢。

    一天就能打十几斤几十斤鱼。

    眼下用舢板,舢板平宽,容易翻船,很多地方去不得,一天下来打几斤鱼便算多了。

    倒是想找到笼烟泽中那艘船。

    但真的不敢进微山湖了。

    老张头提起手中的竹篓,抓了两条二指的小鱼出来。

    “先生要不看看这些鱼?小是小了点,鲩鱼和鲮鱼新鲜的咧!老叟家中有可喜的事,就不收先生的钱了。”

    这鱼肯定新鲜,活泼乱跳,尾巴上甩出的水都快飞到李长青身上来了,指不定就是老叟刚从江中抓来的。

    “老叟家中有喜事?”李长青想起入清阳江渔市时,听说那朗姓的老者说过。

    老张头点点头,又将抓着的鲩鱼放进籗里。

    “爹!”

    只听身后有一道声音响起。

    这个青年穿着宽松的褐色布衣,皮肤黝黑,看得出来是经常出入江中打渔。

    老张头抬起头,看见他,顿了顿才问道:“可是落草了?”

    张渔点了点头。

    “男娃子还是女娃子?”

    “男娃子。”

    老张头听完沉默不语。

    渔船沉入微山湖笼烟泽中,靠着舢板每天能打回几斤渔。

    一家几口人生存够糊口,此刻又添了一张小嘴。

    老张头本来想生个女娃子。

    长大了嫁去沛县城中大户家里收些嫁妆钱,长在江边的女娃子大都水灵。

    此刻听闻消息,只觉得心中不如意,但生也生了,还能如何?也只能养下来。

    从船尾拉起一个大籗,看不清楚籗里。

    从缝隙猛烈甩出的江水来看,是一条极大的家伙。

    “把这个交给产婆,就当作我老张家给她接生的钱。”

    渔市能以物易物,这一尾大青鱼至少能抵上五十钱。

    老张头对晾在一旁的李长青说道:“先生见笑了,倒不是老叟重男轻女或是重女轻男,实在是不知能否养活。”见证了喜事,还想拿两条鲮鱼给李长青。

    “谢过老叟,却是不用!”

    李长青来都来了,自然想尝尝玉律金酱再渡微山湖。

    放眼望去五里外的微山湖。

    笼烟泽中,这里白色雾气萦绕在湖面上。

    在水下面,能看见一块竖起来的青石,雾中弥漫着法力神光。

    这湖,不寻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