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人知的幕僚
繁体版

第50章 丧妻之痛

    款待完赵普,安顿好他的一家老小后,匡胤按照郭荣的意思将赵普暂时留在寿州配合攻城事宜,我与匡胤随他一同进京。

    一路上有匡胤的护送,倒是让我与郭荣舒心了不少,数日后,我们便安全的抵达到了宋州,此地离京都不到一日路程。

    匡胤这几日一直没怎么合眼,待安顿好陛下及布置好兵力后,他便疲惫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倒头就睡了过去。

    我那时正在房间里阅读书籍,半夜匡胤突然闯进我的房间,双眼通红的跟我说道;

    “先生,俺方才梦到琦云了。”

    “怎么?你这是....”

    “先生,俺觉得,俺有种不好的预感...“

    “怎么了?匡胤,你且说说看。“

    我给他倒上一杯茶,示意他坐下来平复下心情。

    “方才俺做了个梦,但是这梦很真实,俺梦见琦云...梦见琦云...她离俺而去了,嘴里还对俺说着;相公,贱妾今日要离你而去了,日后你要照顾好我们的一男二女,日后若是遇到好姑娘,定要再娶婚配。说完,她便头也不回的走了,俺睁开眼睛感觉这不是梦,先生,恁说,琦云...琦云她..不会出事吧?”

    匡胤死死的抓住我的手,死死的看着我问道,我本就不懂什么儿女情长,自然也不知道如何宽慰他,只是一个劲的说道;

    “匡胤,别担心,琦云妹子吉人自有天相,没事的,一场噩梦罢了。”

    其实说完话,我心里也是忐忑不安的,前些时间看过琦云的状态,依我猜测,琦云是挺不过今年的时日的。

    果不其然,次日我们一行人回到京都,匡胤一路上显得有些魂不守舍,到了皇宫他竟连前来接驾的文武百官没有半句寒暄,就慌忙的带着几名随从,急匆匆的往家赶。

    我放心不下,便也悄悄跟在身后,赶到的时候,门口的白绫和大大的丧字让我顿时慌了神,我慌张的走进院内,只见匡胤无力的瘫坐在地上,像是丢了魂一般。

    门口的管家见我,赶紧迎上前搀扶住了我,带着哭腔的声音对我说道;

    “大人,夫人她..将军....”

    我走到匡胤跟前,轻揉着他的臂膀,他的身体一阵剧烈抽搐,缓缓地抬起头,看着我的时候已是布满泪痕。

    “先生,琦云她..琦云没了...”

    “我知道的,我都知道。”

    此时从房中操持琦云丧事的杜夫人和一行人缓缓的走了过来,身着的白色丧服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刺眼。

    匡胤注视着母亲,眼里满是狐疑和询问,杜母看着他,对视了许久,才缓缓的叹了口气,轻轻的点了点头,在那一刹那,我觉得匡胤似乎是被抽走了灵魂,呆呆的坐在地上,痴痴的笑,很显然,他无法也无力接受这个事实。

    杜母走到他跟前,俯下身掏出手绢,轻轻的擦去他脸上的泪痕,心疼的说道;

    “胤儿,不瞒你说,琦云离世已有七日,你看这天气慢慢热起来了,琦云的尸身不能在家内停留太久,三日前娘就将她安葬在离家不远的山岗中,你有所不知,你不在的这几个月里,琦云病的越来越厉害,她也痛苦不堪,如今撒手人寰,未尝不是一种解脱,你日后有空,去她那里烧注香吧,琦云在离世前,嘴里念叨最多的,就只有你了。”

    匡胤缓缓的抬起头来,方才擦干的泪又涌了出来,他带着哭腔说道;

    “娘,俺想现在就去看看琦云,俺想跟她说说话。”

    杜母听闻,叹了口气,缓缓扭过头对身后的奴婢说道;

    “你们几个就带着胤儿去看看吧!”

    “娘,我也一同前去吧,也有个照应。”

    我见状,补充了一句。

    “穆青啊,你刚从前线回来,舟车劳顿,不妨休息一下。“

    “娘,不碍事的。”

    我见匡胤踉踉跄跄的往外走,顾不上拜别,赶紧追了上去。

    琦云安葬的位置还算是幽静,在城外西郊的一处山岗上,那里松柏葱郁,青草萋萋,匡胤认真的摆好祭品,点燃纸钱,恭恭敬敬的对着那处新坟鞠了三个躬,嘴里一直念叨着;

    “琦云,俺对不住你,俺来晚了,俺来看你了,琦云....”

    哭着哭着,他就悲伤难掩,索性坐在新坟边上,右臂搭在坟上,像是抱住琦云生前的样子。

    “哥,天色不早了,要不要....”

    匡秀话还没说完,我便打住了她,轻轻的在她身边说道;

    “让他再坐一会儿吧,让他静一静,你们先回去吧,这里有我呢!”

    我吩咐周围的人都先回去,自己远远的站在他身后,默默的看着他,匡胤此时像是一尊雕像一般,一动不动。

    我也不知道等了多久,匡胤在那里坐了多久,天色也慢慢的黑了起来,只有远处零星的火点时不时闪烁,匡胤的身影在此时的光影映衬下显得格外孤独。

    当最后的火星熄灭,他缓缓地起身,掸掸身上的泥土,用手在那座墓碑上轻轻的拍了拍,扭过身来向家的方向走。

    我就默默的跟在他身后,一路上我们都没发出一丁点儿声响,就像是一切都不存在一般。

    当我看到他平安的走进赵府,才怅然的放心离去。

    翌日,郭荣自然也知道了匡胤的家事,又因其滁州一战战功卓著,所以当日早朝他便在朝堂之上郑重宣召,令匡胤为定国军节度使,兼殿前都指挥使,作为殿前统领和重镇节度使于一身,自然会引起朝中诸臣的意见与不满,但是看在匡胤一行位居高官,再加上郭荣对他们如此器重,当面反对自然是不给皇帝面子,所以也并没有其他的声音。

    匡胤拜谢后,并没有过多的表情,很显然,他还没从琦云离去的阴影里走出来。

    郭荣也察觉到了,虽嘴上没说什么,但是心里也在为其隐隐担忧,生怕儿女情长乱了匡胤的功业。

    退朝后,郭荣将此事说与我听,我沉思片刻,并没有正面回答他的疑虑,而是一本严肃的对其说道;

    “陛下,在下有两个不情之请。”

    “哎呀,先生,你跟我就不必如此了,有什么事情就直说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