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贼,受死!
繁体版

第三十八章:锦囊

    等到众将离开,刘备又询问赵云是否已经派人回吴房大营通知陈璋等人。

    赵云正要回答,刘备却又摆摆手道:“还是我亲自给他们写封信说明一下具体情况,你派人把我的信送回去就行。”

    说完,刘备就拿出笔墨,在一卷白绫上写了一些字,然后塞进一个铜管里用蜡封好口后交给赵云。

    “主公放心,我这就安排亲信手下回去送信。”赵云接过铜管,转身走出了大帐。

    等赵云离开后,关羽才起身离开座位,他走到大帐中间,单膝跪地朝刘备请罪,“唉,都怪我一力坚持进军许都,如果听伯玉的往南去荆州,大哥也就不会陷入这等险境。”

    刘备赶紧上前扶起关羽:“二弟这是做什么?进军许都是我自己做的决定,怎么能怪的了二弟,再说,谁也没有料到,曹操居然会亲自领兵南下,而且还来的这么快。”

    张飞也在一旁劝道:“大哥说的对,既然这时我们兄弟三人的觉得,一切后果自然是我们三人共同承担,又怎么能怪二哥你一个人呢?”

    这其实也是蝴蝶效应了,按照本来的时空,刘备等人现在应该还在㶏强一带活动,而曹操也还在仓亭继续对付袁绍的残军,直到完全击溃了袁军后,他才返回许都对付刘备。

    可是现在,刘备突然偷袭许都,这就完全打乱了曹操的安排。

    曹操本来就对刘备忌惮万分,在许都青梅煮酒论英雄的时候,他就曾经对刘备说过“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曹操对刘备的重视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在得知刘备打算偷袭许都后,曹操本人也是大惊失色。惊讶过后,他立马就带着精锐南下,又设下引蛇出洞之计,希望能够一举解决这个最坚韧顽强的对手。

    “大哥,现在往许下一带撤离会不会太绕远了,我们不是应该直接往西去荆州吗?”

    “我担心伯玉他们来不及及时撤退,所以打算先把曹军引到许下诸县,然后凭借那里的城池拖延一下曹军。给伯玉他们争取更多的撤离时间。”

    大营那边的确需要撤退的时间,关羽点了点头,又提出了一个建议,“既然如此,那不如大哥带着少量人马先往荆州撤,我带着其他人引开曹操。”

    可是刘备却坚决反对这个建议,“不行,云长,之前在徐州你我三兄弟就已经分开了一次,那次把我和翼德都急坏了,生怕你出了意外,所以这回无论如何我们都共同进退。”

    “大哥说的不错,你我兄弟三人同进同退。”张飞在一旁附和道。

    ……

    两刻钟后,整个军营都已经准备完毕,可以随时撤离。

    根据刘备的命令,张飞领兵在前,关羽在后,他自己自己则带着刘辟龚都二人居中。赵云率领汉军为数不多的骑兵在大军两翼护卫,所有汉军沿着来时的道路返回许下诸县。

    就在汉军撤军的同时,曹操也开始带领着自己麾下的三千骑兵追赶刘备。

    刘备得到有曹兵埋伏的消息后不久,曹军那队追杀张力的虎豹骑也返回了曹军军营。

    在得知汉军的斥候逃脱后曹操顿时大怒,让人把带队的军官枭首示众,至于其他士卒则每人挨了二十军棍以儆效尤。

    处理完办事不力的手下,曹操又立马集结了大营里的所有骑兵。

    张力的探查结果非常准确,为了一劳永逸解决刘备这个难缠的敌人,曹操此次南下带了近万的人马。三千骑兵和五千步兵,又是设下埋伏,如果刘备中伏,绝对难以逃出生天。

    可是现在刘备已经掌握了曹军动向,他势必会带着人转身逃跑,那么曹操也只能击溃汉军而不能全部歼灭汉军,这也就是曹操会发怒的主要原因。毕竟机会千载难逢,结果就这样白白错过了。

    另一个原因当然是因为亲卫曹安之死了,曹操这个人生性多疑,能让他相信的护卫少之又少,现在突然折了一个,曹操当然非常生气了。

    所以带队的军官就成了曹操的出气筒,之前还信誓旦旦要砍掉张力脑袋的他,现在自己的脑袋先被砍掉挂了起来。

    集合了军营里所有的骑兵后,曹操立刻带着这些骑兵追击刘备的军队。

    当他们来到汉军之前的驻地时,这里早已经是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个空荡荡的军营。

    对于这样的情况,曹操心里早有准备,毕竟刘备作为能和他匹敌的英雄,能果断作出撤军的决定,这并不让曹操感到意外。

    观察了一遍汉军营寨后,曹操发现汉军走的很匆忙,而且离开的时间也没过去多久,于是他立刻下令道:“沿着踪迹继续追!”

    此时的汉军已经来到了一个分岔路口,刘备突然想起临行前陈璋交给自己的锦囊,陈璋把锦囊交给自己时叮嘱说如果遇到曹操本人率军追击,打开锦囊看看或许能有用。

    虽然不确定领兵追击的是不是曹操本人,不过刘备现在也只能死马当作活马医了,反正看看也没什么。

    他打开锦囊,抽出里面的绢布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到:“将军可命人带领少量人马,往另一条路走,沿途丢弃一些无用的辎重,自己这走的这条路则及时清理沿途痕迹。曹操生性多疑,又自以为熟读兵书,或许会以为这是我军的虚虚实实之计。”

    刘备看过锦囊,觉得此计甚妙,于是立马命令一个屯长带领一屯人马往另一条路去,一切依照陈璋的计策行事。

    当然,刘备也不是让他们去送死,只要他们走出二十里,就可以各自逃命去了,此时他们身上的各种装备也扔的差不多了,只要四散逃离,区区百余人马曹军根本就找不过来。

    那名屯长带着手底下的士卒往西而去,而刘备则继续往南,不过后面的关羽所部需要负责清理大军行进后留下的痕迹。

    这当然瞒不过老练的斥候,但也是虚虚实实之计的一部分,用来干扰曹操的判断。

    ……

    《成语故事:锦囊妙计》译文:

    汉烈祖刘备想要偷袭许都,临行之前他的谋士陈璋送给了他三个锦囊,并且对他说道:“主公这一去一定是凶险万分,所以我给你准备了三个锦囊。”

    “临近许都后可以打开第一个锦囊,如果遇到曹军追击那就打开第二个锦囊,逃脱曹军追击后打开第三个锦囊,按照里面的计策行事,可以保主公安然无恙。”

    后来,刘备果然遇到危险,他靠着这些锦囊成功摆脱了三次危机。从此以后,大家就把高明的计策称之为“锦囊妙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