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生传
繁体版

第5章 今日部落 外使来访

    阿元成为了新任部落首领。

    部落在他的带领下,蒸蒸日上。

    ……

    部落派出大量的劳动力,包括士兵。

    他们大修水利工程,接通了南北水路。

    当时很多国家都在嘲笑这项工程的愚蠢,但当他们看到这项工程不仅很快竣工,而且还为部落带来更大利益的时候,又吃惊,又害怕。

    更多的是倾佩。

    部落不仅连接南北水路,阿元还采用了族人建议,把部落大陆和海洋阻断开,让海水倒灌进挖好的大深壑。

    就这样,作为唯一拥有航海技术的部落自此与东方海外各国单方面断了联系。

    实在是因为东方海外的一些国家,他们里的某些人过于懒惰、愚笨和贪婪,甚至有些地方的人生活状况还犹如野人,所以一直无法自我革新和进步。之前他们靠着阿元部落的支持给予,还能勉强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但是自从那小人国动了歪心思,部落里的人意识到了事态的严峻,所以部落直接来了个“断舍离”。

    自此后,东方海外一直处于落后阶段。

    *

    部落规定:每家人口不能少于四十人,不能多于六十人。

    因为人口的不断增加,部落领土还划分成了城市和农村两种区域,同时为了方便管理,每过一年部落里会选出一些品德高尚的人,他们会在这年特定的时间去参加阿元组织的部落会议。

    他们商议部落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当然,谁如果没有一个问题或者没有为问题提出一个意见,阿元会对她(他)做出批评,并让对方三年内不能参与部落选举。

    城市和农村是分开的,大家虽然都住在城市里,但是每年会要求每家至少十几人回农村进行务田、饲养牲畜,砍伐树木和维修屋子这些事情。

    依次四十人进行交替。

    在这里没有人愿意扩张自己的领地,因为大家都认为自己只是佃农,而不是地主。

    他们自小就接受农业教育,各种技术类教育。他们被要求除了农业以外,还要学会一项实用技术,诸如医学,药学,纺织,石工,冶炼工,水利或者木匠等等。

    部落没有货币。

    因为他们不需要交换,他们吃的用的实在是产的有点多了。

    所以他们需要什么直接回城里取就好。

    没有的他们的地区负责人(每年提意见那位)会想办法把东西准备好。

    部落不喜欢黄金和银,他们认为铁和石油这些会对部落更有价值。

    所以他们发现的黄金和银都交给部落统一管理。

    也有人会把金子留在家里做成玩具给小孩儿玩儿。

    后来因为黄金和银实在是存的太多。

    阿元就让人带着这些去其他国家换回部落没有的东西,让那些技术能力突出的人负责研究这些东西,这些人大部分会在这个时候放下手里的“农具”,专门儿研究这个。

    如果研究时间过长,就会换一批人,不断换人,因为部落有不少研究者,总有更适合的人在等着跃跃欲试。

    部落里有规定:一天必须工作或者学习六小时,剩下的时间可以自行分配。

    他们大部分会在剩下的时间里种种花、唱唱歌、读读书……也有时候会聚在一起下棋、聊天。

    今天你干什么了,吃了什么好吃的,发生了什么有意思的事儿……

    *

    不知道哪一年,部落举行活动,来了很多尊贵的外客。

    由于制度的不同,思想的不同,技术的不同,这些国很难认识到部落的文明,他们很难才能来这里一回,所以毫无意外地产生了错误认识。

    他们来的时候穿的是锦衣罗服,这应该是他们国最好的衣服了,带的是黄金和银做的制品,能闪闪发亮那种。

    可想而知,当他们看到部落里的人穿的是普通布做的衣服,也不带什么黄金饰品,个个朴素的还不如他们的奴隶。

    他们很惊讶,同时还很暗喜,他们觉得或许这个所谓的东方部落没有他们想的那么厉害:要不然这里的百姓怎么穿成这样?穷酸的要死!哈哈哈哈!不都说百姓的样子就是一个国的样子吗?

    是啊!百姓的样子就是一个国的样子。

    部落的人也不理解这些人。

    他们为何如此喜欢珠宝或者石头上面发出的一点光芒呢?他们可以仰头去看太阳和星星的光芒啊!为什么穿上精细的羊毛衣服后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呢?

    不管那羊毛有多好,终究是羊身上的一根毛啊!

    羊终究是羊,那羊毛就长在它身上。

    而且据自身价值而言,黄金的用处那么低。

    然而竟在这么多国受到如此重视,甚至那些为黄金创造出价值的人,通过和黄金相比,其自身竟也不再具有什么价值。

    真是可怜的国,可怜的人。

    “艾?母亲,为什么他们都那么大了,还要把玩具带在身上啊?”这种玩具,他们明明很早就不玩儿了呀,有的甚至已经丢掉了。

    街上看热闹的人群里,一个小女孩儿轻轻的推了推母亲,不解道。

    “别说话,我相信,他们都是大使身边的仆人或者奴隶。”母亲低声对女儿说。

    这位母亲说的话是有缘故的。

    因为强大,所以部落没人敢来侵略,但是周边的友邦经常受到欺负,所以部落会援助他们。

    有好几次友邦想表示感谢,但是又知道部落什么也不缺,很伤脑筋,就想到把俘虏来的人送给部落当奴隶用。

    毕竟脏活累活还是要有人来干的,什么粪便处理,垃圾回收,宰杀牛羊之类的,部落里的人确实比较嫌弃。

    部落是没有奴隶的。

    但是他们明白邻邦是善意的,所以接受了这些奴隶。

    这些奴隶刚来的时候,部落的人不怎么信任他们,就用比较没用但是又很坚韧的金子做成了“铁链”“镣铐”之类的,把这些人拴了起来。

    奴隶:??!!!

    说来好笑,这些人做着部落认为最脏的活儿计,但是这些家伙却一天天养的更好了。

    因为在这里,没有人剥削他们,也没有人看不起他们,这里吃的住的都是给他们安排好的,这算是部落给他们做最差事情的慰籍。

    这些奴隶们住在部落里久了,部落里的人觉得他们应该也会想家吧,所以就想着放他们回自己的国土,回自己的家。

    但是住了一段时间后,那些人里很少有离开部落的,反而留下来的很多。

    后来他们的行事作风也渐渐融入了部落,在这里成家立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