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俗剑宴
繁体版

第10章 脱单理论家

    鹿失回到故乡。

    他的故乡叫做悬旧里。

    在鹿失眼中,悬旧里的人们,眼睛都是尖尖的,嘴巴也是尖尖的,用尖刺一样的尖尖的嘴巴戳人,是他们最大的喜好。

    每次看到鹿失,村民们就会兴奋地围上来,用他们尖尖的嘴巴疯狂地啄他。

    鹿失早已习惯。

    沉默地忍受痛苦。

    悬旧里以前有一个男的,四十多岁了还讨到老婆,是村里人人鄙夷的老光棍。

    听人说,这个男的从很小的时候起,就只喜欢一个人待在屋子里,不喜欢跟别人接触,所以一直没有谈过恋爱。

    十三岁那年,他的爹娘跟村里人会给他介绍了一个对象,结果他不领情,没过几天就偷偷溜出了悬旧里。

    二十多年后,他回来了。

    两鬓已经斑白。

    却还是一个单身汉。

    不久,他的爹娘相继离世。

    很多人怀疑这男的是不是对女人不感兴趣,不然怎么会一直单身到现在。

    可有一次,有人路过他家厕所,发现里面有声响,往墙壁上破洞瞅了一眼,发现他正在用双手“排遣寂寞”,还拿着一张没穿衣服的女人的画像。

    很显然……

    他对女人是有兴趣的。

    可他怎么会单身至今呢?

    村民们想不明白……

    平常遇见这男的,人们总在他身上闻到一种单身狗身上常有的气味。

    他自己没感觉。

    别人一靠近他就闻得出。

    看见他这个情况,好心的村民们开始琢磨着给他介绍一个对象。

    他又胖又丑又脏,家里还穷,人们给他介绍的,要么是三婚四婚的,要么就是带点残疾的,或者脑子有问题的。

    从一开始,这男的就不领大家的情,后面只要见到人们给他介绍对象,他就发了疯一样破口大骂。

    “狗日的,都给我滚蛋,我不要你们帮忙,我要自己找到心爱的姑娘。”

    久而久之,就没人理他了。

    这个老光棍脾气古怪,由于长时间一个人生活,早就习惯沉默寡言。眼里疲倦而沉重,额头上堆满了皱纹。

    农忙时节,如果哪户人家实在忙不过来了,就会请这个老光棍帮忙干农活。

    脾气怪归怪,人倒是挺勤快,只要提供两顿饭,就可以请他帮忙。

    辛苦干了一天农活,来到主人家里吃饭,他习惯性地埋头沉默,烟不离手,每次举杯喝酒时,他都比别人多喝一点点。

    有时候,主人家会满脸愁容,滔滔不绝地诉说着家里的各种烦恼。

    老光棍坐在一边。

    埋着头,什么话也不说。

    他不知道怎样回应主人家的抱怨,更没有办法解决主人家的家庭问题。

    因为他从来都没有体会过,跟自己心爱的姑娘组成一个家庭是什么滋味。

    有时候,村里一些爱抱怨的男人会说,早知道结婚生子以后会有这么多烦恼,还不如当一个单身汉好呢!

    他们用羡慕的目光,看着老光棍说:“还是你好呀,只需要养活自己就行了,无拘无束的,多幸福啊。”

    老光棍被人们羡慕的目光注视着,自始至终,都没有说过一句话。

    插在他身上的羡慕,对他来说,其实是一把带毒的兵刃,残忍地谋杀着他的自尊。

    这个可怜的老光棍除了性格古怪,还有一个奇怪的名字:韩八舌。

    他心里很清楚,人们对他说的这番话,也就是嘴上说说而已。

    在悬旧里,最不受待见,就是到了谈婚论嫁的年纪,却孑然一身的单身狗。

    此地都是没有灵力的普通人,勤恳踏实地耕种一亩三分地,是这里的“主潮流”。

    到了适婚的年龄,还打着光棍,哪还有工夫把心思放在庄稼上啊?

    当然,不只是悬旧里这样,在任何地方,到了结婚的年龄,还没有找到对象,就会迎来各种各样的压力。

    在悬旧里,最盛大、最隆重的事情,就是年轻人的结婚典礼。

    自家结婚,一定要把它办得隆重,否则就会遭受全村人的嘲笑。

    别家结婚,也要当成自家结婚一样,团结一致,携起手来办得隆隆重重的,不让其他村子的人看笑话。

    在这里,你脱单了,不是你一个人的事。你打光棍了,也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全村人都有义务督促你找到一个媳妇。

    至于找到什么样的,就得看情况了,谁让你自己找不到,要让别人帮你找呢?

    在帝国没有排遣军队镇压悬旧里周边的不良灵武者以前,这座村庄经常遭受不良灵武者的袭击,每次死伤最多的,就是村里的青壮年,要想悬旧里延续下去,广添人丁是当时的人们能想到的最好的办法。

    在一代接着一代的“结婚生子至上”理念的影响下,村民们从很小的时候起,就把结婚生子视为第一要务。

    在这个无法容忍光棍的村庄,年轻人最值得炫耀的事情,不是谁聪明,谁读书成绩好,而是谁又找到了一个对象。

    最让爹娘值得炫耀的事情,就是自家的娃儿在恰当年龄结了婚。最让爹娘抬不起头来的事情,就是自家娃儿讨不到媳妇。

    好多年轻人到了结婚的年龄,管他娘的爱不爱,只要条件适合,就娶了、嫁了。

    人们对此,习以为常。

    可韩八舌不一样!

    他铁了心的要找一个自己喜欢,人家也喜欢自己的姑娘结婚。

    如果要跟一个不喜欢的人相伴终生,那他宁愿孤独到老。

    悬旧里的大多数人都不识字,认识字的人最喜欢看的书,是言情类书籍。

    跟他们只顾着从书里学习“恋爱技巧”不一样的是,韩八舌对书里浪漫的双向奔赴,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他看着身边那些轻视爱情、只顾婚烟的人,心里只觉得讨厌和鄙夷。

    他向往美好的爱情,日日憧憬着自己总有一日,也能遇见美好的爱情。

    可是,一直窝在家里,几乎不出门社交的韩八舌根本没有机会接触女生,偶尔见到女孩子,也会害羞得说不上话。

    这直接导致了他岁数越来越大,却连一个女朋友都找不着。

    虽然嘴上说着不在乎,可他见到同龄人都找到了对象,心里还是羡慕的。

    他身边所有跟他同龄的人,都会疯狂地朝他撒狗粮,毫不留情地讥讽他找不到对象,只能用左右手解决生理需求。

    韩八舌捂住耳朵不想听他们胡说八道,但他们的话,还是钻进了他的耳朵,日复一日地打击着他的自信心,让他越来越自卑。

    可是他确实没有遇见喜欢的人,找一个不喜欢的人,又违背了自己的内心。

    究竟是要屈服于现实?

    还是要遵从内心呢?

    他在长久的犹豫徘徊与煎熬里蹉跎了时光,岁数越来越大,一直打着光棍。

    包括爹娘在内的所有人都在劝他走出屋子,赶紧去找一个对象结婚。

    终于有一天,韩八舌实在承受不住人们的催逼,偷偷收拾了行李,离开了悬旧里,去外面追寻真正的爱情!

    等他再次回到故乡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个四十几岁的中年男人。

    人们得知他出去这十几年,还没有脱单,对他的讥讽和鄙夷更加猛烈!

    没过多久,病重的阿娘离开人世,临走前声泪俱下地对她的儿子说:“儿啊,你要出息一点,赶紧找到一个媳妇,你一直这样孑然一身,阿娘不放心啊。”

    阿娘去世以后,阿爹整天喝酒解愁,两个月后,喝醉酒从桥上落了下来,没挨几天,就跟着妻子走了。

    老光棍韩八舌变得更加沉默寡言,双眼浑浊无光,浓黑的黑眼圈经久不散。

    双亲去世的第三年,他在两老坟前重重磕了三个响头,然后离开了悬旧里。

    两年后。

    韩八舌回来了。

    这一次,他不是一个人回来的,而是带了一个漂亮的女子回来!

    他终于找到了一个对象。

    村里人纷纷前来道喜。

    他接受了人们的祝福,却没有回答村里人问他什么时候结婚的问题。

    过了几天,人们瞅见,他嫌弃自己带回来的女子干活不卖力,对人家劈头盖面的一顿骂,直接把人家骂跑了。

    村民们直呼:“哦吼,完蛋!”

    这下好了,好不容易找到了一个媳妇,把人家骂跑了,往后就只能靠着左右手,在深夜里解决寂寞和孤独了。

    没想到,只过了两三天,韩八舌又带了一个漂亮的女子回到悬旧里。

    两人恩爱的哟,当着众多人的面搂搂抱抱嫌不过瘾,还得嘴对嘴亲亲,狗粮撒得村里面的人是目瞪口呆!

    往后的日子里,韩八舌频繁地更换对象,每一个对象都漂亮得让人流口水。

    人们没想到光棍半生的韩八舌竟然还有这么一天,大感不可思议。

    从前对他的鄙视纷纷转换成巴结,认真地向他求取找对象的方法。

    韩八舌也不藏私,认真地讲解着他的脱单良策,甚至在村里开设了脱单课堂。

    这个备受尊敬的“脱单理论家”上课上累了,总会看向村西北的山坡。

    他的父母在那里长眠。

    他曾在那里磕了三个响头,然后说:“我知道,有些婚,是结给别人看的,是给别人结的。我认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