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山海
繁体版

第十二章 秋风罢兮春草生

    自文武百官撤出玄都观后,东突厥使团便住进了建在后山前的正房。此刻,除了一脑门大汗的刘行敏外,正房前的院落里,还站着两个人。听见脚步声,二人几乎同时回头。一个奶声奶气地叫了声“四哥”,一个兴高采烈地喊了声“苏少卿”。

    如此大案,怎么少得了豫章公主李芷惜的身影。

    自从虞山公主失踪后,李芷惜已经在自己的寝殿内伏案推演了一天一夜。她本想向李世民自荐参与此案,可毕竟兹事体大,她不敢贸然行动,于是便偷偷拉着年仅十四岁的晋王李治一同前来。

    这位晋王殿下九岁丧母,身为一国之君的李世民没办法又当爹又当妈。大概是出于愧疚,对这位小皇子就格外放纵。但凡他开口,李世民无有不应。久而久之,宫中几位成年皇子都发现了这位晋王殿下的功用。要是有哪位皇子想出去吃喝玩乐却又没有完成太傅布置的课业,就会拉着晋王做挡箭牌。只要晋王牵涉其中,李世民必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地默许。

    这让李治小小年纪就已经对自己“幌子”的身份有了深刻的认识,是以,皇姐李芷惜一开口,他想也没想地就答应了。

    苏遇迅速向二位殿下一拜,随后不着痕迹地躲开向自己扑面而来的豫章公主,站到了刘行敏身后。

    李芷惜不以为然,原地一个转身,看向一旁的叶湾湾:“你是谁?”

    “她就是那位名满长安,可以一画断生死的画师。”李泰立刻为李芷惜做了介绍。

    “叶湾湾?”李芷惜一双小鹿眼立刻瞪了溜圆。

    想不到自己的名气都已经飞越玄武门,冲进太极宫了。叶湾湾努力矜持地淡然一笑。

    不远处,刘行敏完全没有注意到身后几位殿下的动静,一门心思地向阙老夫人问案:“虞山公主失踪前,可曾见过什么特别的人?”

    “特别的人?除了我们,还能见过谁?”距离虞山公主失踪已经过去了一天两夜,唐廷内外却对此毫无头绪。公主的奶娘阙老夫人似乎对唐朝百官的办事能力产生了深切的怀疑,面对刘行敏的问东问西,显然有些烦躁。

    刘行敏硬着头皮视而不见:“可曾让一位画师画过像?”

    阙老夫人想了许久,才心不在焉地回答:“的确遇到过一个画师,不过,那就是路边偶然遇到的,虞山好奇便让那人随便画了一画。”说着,阙老夫人像是猜到刘行敏要为大唐推卸责任似的,情绪忽然激动起来,“刘长史为什么这么问,难不成是想把虞山的失踪推给一个画师吗?”

    “本官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刘行敏连忙解释。

    “老夫人。”身后,叶湾湾不知在何时走了上来,“这事是我不对,我不知你们身份尊贵,所以没有如实相告。”

    阙老夫人转过头,似乎有些茫然地看着叶湾湾。

    “京城里的传言说,我的画不是一般的画。画好了前程似锦心想事成,画不好,可能会遭逢大劫。”叶湾湾面色如常,好像“遭逢大劫”这事在她看来特别稀松平常。

    叶湾湾的话音落了许久,阙老夫人的神色才渐渐有了变化,像是猛然明白了叶湾湾话中的意思似的,原本雾蒙蒙茫然的眼睛里顷刻间闪出两抹恶狠狠的光。年迈如她,竟也能脱兔般一跃而起,直逼叶湾湾,枯槁的双手瞬间掐住了叶湾湾的脖子:“都是你!”

    叶湾湾被这突如其来的攻击逼得倒退数步,双手下意识地去扒掐住自己脖子的十根手指头:“手,松松开你的手……”

    “阙老夫人莫要激动!”刘行敏吓了一跳,连忙上前劝止。

    李芷惜和李治惊得呆愣在原地。苏遇和李泰迅速反应过来,也上前制止。苏遇到底是在军营中历练过的人,伸手掐住阙老夫人的脉门,略一用力就把她的双手从叶湾湾的脖子上扯了下来。

    牵着自己的力道突然消失,叶湾湾脚下一个踉跄向后退了几步,正好撞在随后赶来的李泰身上。叶湾湾几乎是反射性地转过头,朝李泰露出一个略显疲惫的笑。

    阙老夫人在苏遇和刘行敏的牵制下,终于冷静了下来。她背对着众人,双肩不自觉地抖动着,似乎在抹眼泪。

    面对这样的场面,心软的刘行敏有些进退两难。倒是苏遇,面不改色地追问:“还请老夫人将那副画像拿出来。”

    阙老夫人依旧背对着众人,许久,才慢吞吞地点了点头:“你们随我来吧。”

    众人跟着阙老夫人一起进了正房。正房一角堆放着几个木箱,箱中尽是虞山公主的个人物品。阙老夫人轻车熟路地打开一个箱子,开始翻找。苏遇不言不语地站着她身侧,目光扫过箱中的每一件物品。

    翻了几下后,阙老夫人原本平淡的神色忽然紧绷起来,进而,手上翻找的动作加快了。

    苏遇眉头一蹙:“怎么了?”

    “画像,画像不见了。”阙老夫人似乎并不相信画像会凭空消失,又打开了另一个箱子,可依旧不见画像的踪影,“不可能,虞山很喜欢那幅画,特意命我保存着,我就把它放在这个匣子里。”阙老夫人从木箱中取出木匣举到苏遇面前,“从未动过。”

    “不见了……”这样的结果似乎早已在苏遇的意料之中。

    说到底,苏遇并不相信叶湾湾如传说中那样可以“以画定生死”。如今,那些因画而死的人的画像却是一幅也找不到,苏遇不禁更加怀疑,叶湾湾所谓的神奇能力不过是用来包装连环杀人案的“神秘”预言而已。而那些画像之所以消失,是因为上面藏有事情的真相。

    那么,也许虞山公主失踪和叶祝祝之死也有关联。而这个关联点,就是跟在自己身边寸步不离的叶湾湾。

    苏遇侧头看了一眼站在身后、面无表情的叶湾湾。随后,苏遇又朝着李泰等人一礼:“臣需要单独审问叶湾湾。”

    阙老夫人的眼中带着担忧之色,不自觉地看向叶湾湾,见在场的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叶湾湾身上,她便又收回了视线,像是不信邪似的又在木箱中翻了翻,最后,还是不得已放弃了。

    征得李泰同意后,苏遇径直将叶湾湾带去了后山八角亭。李泰原本对叶湾湾也充满了好奇,可他此行的任务毕竟是“安抚突厥使团”,是以,他强忍住心中的好奇,留在了原地,羡慕地看着李芷惜和李治毫无顾忌地跟去了后山。

    由于两位殿下的在场,这次的审讯正式了很多。李芷惜和李治端坐亭内,苏遇则站在亭外,看着跪在面前的叶湾湾:“虞山公主的画像上可有任何差错?”

    这会儿,日头正从东侧渐渐向中天攀升,刺眼的光刚好落在叶湾湾眉间。她低着头,神色有些发蔫,慢吞吞地摇了摇头:“没有差错,只是那幅画,没有画完。”

    “没有画完?”坐在八角亭内的李芷惜发出一小声惊呼,忍不住跑出亭外,就站在苏遇身侧,跟着他一起看向叶湾湾,“如果没有画完,虞山公主为什么还要那么小心地让她的奶娘保存好。”

    叶湾湾如实回答:“只是少了一件无伤大雅的配饰。公主一行人急着赶路,我便没有坚持画完。”

    “难道这样也会给人带来厄运?”李芷惜一脸诧异地喃喃,“画师这么神的吗?”

    苏遇陷入了沉思。昨日在思美人,花雕的供述可以证明,从未时到酉时,叶湾湾都在思美人替叶祝祝画像,自然与“虞山公主失踪”一事无关。那么,她在这两桩案件里,到底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苏遇收回思绪,再次开口:“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叶湾湾不解:“开始什么?”

    “开始有那些传言。”苏遇解释,“以画断生死。”

    叶湾湾微微偏过头,悠悠道:“一年多以前。我刚到长安,开始没有人找我画像,我就画些街边的乞丐、赌鬼、酒鬼。没想到,被我画的一个赌鬼突然死了,另一个我画过的乞丐捡了他的银钱。听说,那乞丐用赌鬼的钱开了间粥铺,后来竟然发达了。大概就是从那个时候起的。”

    苏遇:“那又是在什么时候你开始声名鹊起,让大家慕名而来的?”

    “应该是给两位朝廷命官画像之后。一个平步青云,一个死于非命。”叶湾湾轻轻蹙着眉,似乎在努力回想,“也不知怎的,那位高升了的工部侍郎只是随口说了一句‘我的画像很神’,这事就传开了。”

    苏遇:“那个死于非命的朝廷命官,是谁?”

    “前任的吏部侍郎,好像是姓丁。”叶湾湾道,“就是那次,雍州府刘长史还找到了我。”

    “丁兆和,丁侍郎?”八角亭内的李治闻言,起身走到亭外,“本王倒是听宫人提起过,说丁侍郎是在城外钓鱼时失足落水而死。那段时间刚好连日大雨,把龙首渠一侧的堤坝内部冲坏了,可表面上却没有任何开裂迹象,丁侍郎也是一时不察,才发生了惨剧。这事,分明是个意外。”

    这事苏遇也知道,当时,圣人闻得此事很是愤怒,还就此罢免了万年县县令,后又使工部连夜整修堤坝。

    工部……

    苏遇略一蹙眉:“那个高升的工部侍郎是在何时找你画像的。”

    叶湾湾如实回答:“丁侍郎遇事之前不久。”

    苏遇记得,工部侍郎许世卿是在丁兆和出事后才晋升的。朝廷官员的任免升降都要通过吏部的考核。责任重大的吏部侍郎丁兆和遇事后,名不见经传的许世卿立刻就被提升为工部侍郎,且这二人都曾在叶湾湾这里画像,这难道只是巧合?

    李治似乎看出了苏遇的疑惑:“苏少卿不妨问问那个工部侍郎是如何得到提拔的?”

    苏遇笑了笑,朝着李治耐心道:“工部侍郎许世卿居正四品上,官阶高于臣。臣暂时无法越级提审此人。”

    “这好办。”李芷惜拍了拍小李治的肩,“工部李尚书是晋王的老师,这个许世卿,我们去帮你问。”

    苏遇一礼:“那就有劳二位殿下了。”

    “苏少卿客气。”终于有事可做的豫章公主兴奋至极,立刻带着李治离开了。

    李芷惜二人离开后,苏遇不自觉地叹了一口气——

    虞山公主失踪、叶祝祝之死、还有叶湾湾的画像之谜,三个案件交织在一起,就像一团乱麻一样塞在他的脑子里,始终理不出个头绪。

    叶湾湾从八角亭前站了起来,轻轻歪过头,看着沉思的苏遇:“苏少卿难道认为虞山公主失踪与叶祝祝之死有关联?”

    除去“叶湾湾曾给二人画像”这一点外,两件案子的确毫无关联。可不知为何,叶湾湾此话一出,苏遇就更加认定两个案子必有勾连。眼下,虞山公主的案子遇到了瓶颈,甚至找不到探查的方向,但叶祝祝案却有迹可循。

    苏遇的心里忽然闪过一丝隐隐的直觉,也许,他真的可以在叶祝祝案中顺藤摸瓜,找到解决虞山公主案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