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斩蛟开始横扫十六国
繁体版

第十六章 :整备

    没过几日,大军便收拾停当,带上粮草辎重,准备出发。

    行军路程分为两段,先从京口过江经合肥到寿春,再在寿春稍作休整,出发前往洛阳。

    至于粮草辎重,沈家自己出了一些,但并不多,这一路又是赶路又是过江,带太多辎重会影响行军速度。

    按照朝廷安排,到达寿春之后,豫州刺史府自会调拨相应的粮草供给他们。

    这也是为什么,沈劲会在开拔前特意去拜会一下谢安的另一个缘故。

    谢家虽然暂时失去了豫州刺史的位子,但他们在豫州经营多年、树大根深,去拜会一下谢安,多少也算是一道保险。

    出征前,刘引也仔细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装备。

    他现在是副部曲督了,装备自然比起普通士兵要强上不少。

    这支千二百人的队伍,若论士兵素质、装备,最为精良的当属沈劲的卫队和名义上的那支骑队。

    从装备上看这两队人马,人人皆着铁铠,全都是沈家出血本,走琅琊王氏的路子搞来的。

    从训练上看,这些人刀枪弓矢俱佳,几乎都是经年在沈家庄园内训练的厮杀汉。

    他们与沈家绑定最深,平日也颇受主家看重,可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无论是忠心程度,还是战斗意志,都最为旺盛。

    甲曲、乙曲之中,又以甲曲实力稍胜。

    虽然装备上比之骑队、卫队要次上一等,但甲曲中训练有素的部曲老兵明显更多。

    至于乙曲,在战事不太紧张时,会稍微帮忙分担一些后勤工作。

    但这也不是说乙曲的战斗力不强。

    乙曲的士兵也都是精心挑选的壮勇之士,只是比之原本就追随沈家的那些部曲,他们受训的时间相对较短罢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乙曲的基层军官基本都是由沈家的部曲老兵担任,这些人就像是大树的根一般,可以把周围的土块牢牢凝聚在一起。

    至于自己吗……刘引现在已经算得上是沈劲手下的头号爱将和贴身心腹了。

    恩主、上官再加上恩师的三层联系,虽然看起来是束缚,但也让他和沈劲的联系更加紧密,让他在军中的位置愈发重要。

    对刘引来说,这是他目前能做到的最好程度了。

    毕竟出来混要有势力、有背景,只会打打杀杀不过是个莽夫罢了。

    沈劲虽然在历史上没能留下多显赫的名声,但目前来看至少还是个厚道人。

    仔细擦拭着手中钢刀,寒光闪闪,锋芒毕露,如秋水般澄而不流。

    这是沈劲赠给他的一把百辟钢刀,据说是由百炼钢打造。

    刘引及锋而试,刀确实很快,但上手总觉得有点轻飘飘。

    这种钢刀虽然锋利,但破甲效果一般,对付不着甲的杂兵还可以,但真要遇上重装甲士还是得另寻方法。

    不过现在出征在即,也来不及再做准备了,或许到了寿春后,他可以趁机从当地挑几件趁手的兵器出来。

    收好钢刀,刘引又整理了一下军中配发的盔甲。

    头上戴的兜鍪自不必说,上至军官下到士卒人手一件。

    至于身上的铠甲,沈劲本来是给了他一件稍微稀罕点的两当铠,这种铁甲穿戴方便,穿着也比普通的筩袖铠舒服一些。

    尽管在严格意义上刘引还不能算成年人,但他还是做出了我全都要的选择。

    不仅要两当铠,也要筩袖铠,甚至连盆领、腿裙这些他也一个不少全都要了过来。

    他虽然不怕死,但也不想白白浪死,既然有这个条件,那自然是能叠多厚的甲就叠多厚的甲。

    里面穿上比较紧身的筩袖铠,外面再套上略微宽松、可以调整肩带的两当铠。

    脖子上由盆领防护,大腿处则披挂上腿裙,在穿戴齐全的情况下,他全身上下的要害部位都被护的严严实实。

    当然,这样穿着的后果就是全身上下的负重相当夸张。

    如果不靠马力,普通步卒穿这一身装备和人厮杀,根本坚持不了多久。

    也就是如今刘引神力无双,体魄远非常人能比,才能这么肆无忌惮的玩。

    就这刘引还尚觉不足,前几日他与军中老兵聊天时,还听说从西域传来了一种十分稀罕的环锁铠,用于贴身防护相当不错。

    只是这种盔甲太过少见,沈劲军中根本没有,刘引才只能断了装备这玩意的念头。

    将各式各样的盔甲堆叠放好,刘引又拿出几本书粗略翻看了一番。

    这些也都是沈劲送给他的。

    几本书装帧精良,所用纸张皆是产自会稽剡溪的剡藤纸。

    这种藤角纸轻韧细白,已经渐渐取代往常使用的“土纸”,成为了官府文书的专用纸张。

    在眼下这个时代,纸虽已大规模普及,但书籍仍基本是靠人力一本一本手抄完成,价值不可谓不重。

    士家大族之所以能掌握话语权,很大程度上也和他们垄断了教育资源有关。

    稍作感慨后,刘引翻开书本。

    然后就发现沈劲给他的这一摞书,可都算不上什么“入门书籍”。

    孙子、吴子、司马法、孙膑兵法、尉缭子、六韬、三略、战略……

    与更偏重于“文”的吴郡四姓相比,号称江东二豪的周、沈两家则是更重武略,这一水的兵书便足以看出家学渊源。

    看来沈劲是想把他往统兵大将的方向培养啊……

    “只是这玩意用来入门……有点费劲吧……”刘引翻看两眼,字认不认识另说,光是没有标点符号就看的他头皮发麻。

    从这一点看,沈劲确实不能算是个合格的师傅,哪有人不循序渐进,一上来就整这么高强度的?

    不过好在他这个学生也留了一手,跟上对方的教学进度应该不成问题。

    “副部曲督,有人求见!”一声通报打断了刘引的思绪

    合上书本,走出帐外。

    只见门口的亲随王虎头正好奇地望着面前的两匹骏马。

    牵马之人身材虽不高大,但看起来也矫健有力,见刘引出来,连忙躬身施礼道:“副部曲督,长史命我来教习您骑术,这些日子我就留在您的帐下听令!”

    刘引没有摆什么军官的架子,客气问道:“好,既是如此,那便有劳了,不知该怎么称呼?”

    矫健汉子向前一步,低头答道:“禀副部曲督,属下叫李山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