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斩蛟开始横扫十六国
繁体版

第三十四章 :入城

    “三路并进?”

    果然一听此言,陈祐的脸上顿时浮现出一股惊喜。

    随即又反应过来,向左右命令道:“快,快开乾光门,让城外兵马入城!”

    金墉南门缓缓打开,陈祐、沈劲二人并肩立于城墙之上,看着一队队兵士鱼贯而入。

    尽管天气燥热,但入城兵马却秩序井然,未见丝毫散乱。

    再加上刚刚打了场胜仗,整支军队士气高昂,与城中那些浑若干尸的守军相比简直判若云泥。

    城中守军们或拄着长矛,或靠着墙根好奇地看着眼前这支陌生的军队。

    似是被惊骇到,纷纷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看了看自己的手下,再看看沈劲带来的兵马,陈祐忍不住脱口而出:“真精兵也,长史所言果真不差……”

    “还有长史,你身后这位壮士是?”

    “是仆之部下刘引,现任副部曲督。”沈劲连忙上前答话,“前几日仆在颖水河畔大破燕军,便是此人立下首功,阵斩了领兵的燕镇南将军司马。”

    “哦?”陈祐仔细上下打量一番,问道,“长史可曾替他表功?”

    “还请将军宽宥,前日豫州舟师返程之时,仆便修书一封上启袁中郎,具奏当日之战情形,事出匆忙未得将军俯允,或有逾越之处,还万乞恕罪!”

    沈劲的话说的很客气,但陈祐要是当真可就是傻子了。

    当即宽慰道:“长史言重了,我等从军之人事急从权乃是常理,我怎会怪罪于你。”

    他这个冠军将军虽高居三品,但在而今这洛阳城里,官品高低简直连屁都算不上。

    实力才是一切。

    沈劲带来的这千余兵马一看就是针插不进、水泼不透的私家部曲,不把他给哄好了,莫说守洛阳城,怕不是连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当即两人你推我让,一团和气步入城中。

    虽然之前多用来幽禁各路失势的王公贵族,但金墉城好歹也算一处离宫,宫殿还是有的。

    只不过经过几番战火之后,也破败的很了。

    在陈祐所驻扎的大殿内,陈、沈两人以及各自手下的几名“高层”军官碰了个头。

    “这三位是我麾下部曲督沈继、沈辅、钱江,这位是副部曲督刘引。”沈劲指着几人一一介绍道。

    而陈祐则是使了个眼神,身后几人依次出列。

    “参军赵世!”

    “参军岳齐!”

    “宣威将军任谦!”

    “明威将军于新!”

    一个个参军、将军听起来甚是唬人。

    但其实官位倒没有多高。

    沈劲作为冠军长史是诸僚之长,位在其他僚佐之上。

    而三品将军的长史、司马通常只是七品,位在长史之下的两名参军就可想而知了。

    而且沈劲这个长史可是朝廷认证过的,有冠军长史大印在手。

    而这两个参军,搞不好还是陈祐为了拉拢人心板授出来的行参军,含金量还要打个折扣。

    至于另外两个将军,其实也不怎么值钱。

    自宣威将军以下,有一大票八品杂号将军用来作为加衔。

    搞不好一个幢主,都能混个将军的头衔过把瘾。

    所以这些名号尽管听起来吓人,但真拿出来,也就和刘引这个八品的副部曲督半斤八两。

    不过这些人困守洛阳,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给一点名头上的奖励倒也是人之常情。

    众人一一见礼,在陈祐左右两侧坐定。

    着急军事的沈劲刚一落座,便连忙问道:“敢问将军,这洛阳四周敌情如何,咱们这金墉城内又是何情形?”

    陈祐闻言,脸上的笑容变得有点苦涩:“不瞒长史,这金墉城内原有兵马也就千五百人,至于战力吗……长史方才也看到了。”

    “其中或有二、三百人还可堪一战,而其余的兵士恐怕也就只能守守城了!”

    “而粮草吗……不怕长史笑话,若不是你带了些粮草辎重前来,怕不是再过一个月这城里的人就要去喝西北风了!”

    “情形竟如此严峻?”沈劲的脸色变得有些凝重。

    “呵!本来还好……”陈祐冷笑一声,眼神变得有些幽怨。

    “不是我在背后说人闲话,前些日子燕军也来骚扰过一通,全赖我拼死拼活守住金墉,只可惜守城的戴府君被吓破了胆,燕军退去后便自引一路精兵去了宛城,我手下便也只剩这么些人了。”

    “我看这戴府君也是人越老、越怕死咯!也罢、也罢且随他去吧!”

    沈劲闻言抬头看了眼陈祐,斟酌一番,反而开脱道:“还请将军息怒,戴府君并非无能之辈,恐怕他奔逃也有自己的苦衷吧!”

    这位戴府君本名戴施,关于他的事沈劲多少还是知道些的。

    毕竟当年他差点随王胡之北上,对那些年中原的动向一直有所关注。

    早在十多年前戴施便作为督护,在黄河两岸征战。

    当时中原大乱,冉魏、燕国互相攻杀,及冉闵兵败,慕容鲜卑兵围邺城,邺城之内的冉魏大将军蒋干上表向朝廷求救,言称愿献传国玉玺以换粮饷救兵。

    朝廷以为有诈,莫衷一是,最终还是戴施领着百余人入邺,一面帮助守城,一面从蒋干手中骗来了传国玉玺。

    玉玺到手后,他命手下偷送出城,而为不让蒋干起疑,自己则是留在了邺城。

    但朝廷在收到玉玺后,却始终未发一兵一卒。

    等到城内粮尽、势不能支,守城将领便私开城门放燕军入城。

    直到此时,戴施才带着魏大将军蒋干一起缒城而走,逃出城去。

    可以说没有他,如今的皇帝也就是个白板天子,和那些没有印绶的板授之官又有何异?

    像这样的人能说没有胆魄吗?

    但立下此等功勋后他又换回了什么?

    十年前他是河南太守,十年后他还是河南太守。

    如果在往日,这河南太守还能算是个肥差,但这些年河南郡什么形势,朝廷心里还能没点数?

    沈劲怀疑戴施之所以跑的这么干脆利索,恐怕是不想再经历一遍当初在邺城的绝望了。

    只是戴施有大功于朝廷,他跑也便跑了,而自己一个戴罪之身,又将该何去何从。

    听到沈劲为戴施开脱,陈祐没再多说什么。

    发泄了心中怨气后,便继续道:“唉!不提他了,咱们再说说这洛阳城外的燕军吧!”

    “城外竟还真有燕军?”沈劲有些惊诧,毕竟这一路他们可是畅通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