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人间荒芜
繁体版

第十一章 山水豆腐

    “自然的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三餐四季一生,有时你吃的如何,正决定你的人生如何。”

    山谷第100纪元001年2月

    在温室水塘偶遇长腿鲫鱼之后,最近一个月以来禾禾都泡在这里,连移栽土豆和种叶菜的计划都推后了。

    因为这里的食材堪称富足。除了少量的鱼和螺狮之外,水中生长的菰极其茂盛,但有一部分菰的茎被已经被黑粉菌侵入,肯定不能结出菰米了,但这样生出的茭白也是极美味的蔬菜。

    靠近温室岩壁的辣椒、花椒、香草、薄荷、迷迭香、紫苏、野生的小豆蔻和肉豆蔻更是随处可见,甚至在蕨类植物丛里还长出了不少咖啡树,禾禾正琢磨以后怎么处理咖啡豆。

    在温室的西南角有一片蟠龙雪竹林,这里土壤疏松、土层深厚,地下含水量丰富。更可贵的是,之前为了养林,在这块区域周边种了不少豆科植物,成熟掉落的豆子会再结出新豆荚,而富含蛋白质的茎秆入土发酵成了最优质的肥料,循环多次之后这里的土壤就更肥沃了。目前气温适宜,母竹正从休眠开始转向活动,小半个月前禾禾就发现土下有笋尖即将萌出,她就从凤凰木脚下装了两麻袋的枯叶铺在了笋尖之上。今天再来看时,供出地面的竹笋已经有十几公分了,大约再过个两三天就可以收获了,禾禾打算泡点酸笋。

    昨天她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清理林下已经成熟的豆荚,没想到还收获了足足一大包黄豆。这些是高蛋白大豆,不能榨油但可以做豆浆和豆腐。昨天睡觉之前她把一半黄豆用清水泡了起来,今早起来看,皱巴巴的豆子都已经吸饱水变的胖嘟嘟的了,用手捏一下,能直接捏碎,这是它即将变身豆腐的标志。

    正经的豆腐要用石磨,早年在保护区研究所后院,有一个古老的石磨,禾禾和同事们经常一起把乡亲们送来的应季黄豆磨成豆浆,再做成老豆腐和嫩豆腐。早晨三鲜豆腐脑配蛋奶油条,晚上四川甜豆花,吃不完黄豆还可以做成豆豉和豆瓣酱,时不时禾禾会在集市上碰到肥瘦相间的土猪五花肉,做上一顿回锅肉再就上二两53°的老白干,可以让杨老师多放他们两天假。

    这里没有石磨,但温室里有一个天然石盆,温室刚建成这个石盆只是一个造景鱼缸,上面还曾经有一块价值不菲的透明水晶石板,可以在上面摆放茶具,据说是一个富商的捐赠品。禾禾对这块石板印象深刻,有一次维修人员把石板搬下来清洗,她路过时没有注意到,结果脚趾狠狠磕在了水晶板上,她蹲下仔细看了看,上面立体雕刻了一个唐字。

    “难道是唐朝的古董?踢坏了我还得赔。”她曾想。

    后来禾禾就用它捣米,捣芝麻花生,经过很多年,水晶板不知去向,石盆已经变成内壁光滑的石臼了,现在是重要的厨房物件。

    她把泡好的黄豆少量多次放入石臼中,每次倒入少量的水,用大木棒锤击和研磨,直到豆子成渣,汁液乳白。这个过程比较耗费体力,禾禾额头上很快就渗出了细小的汗珠,温室里有湿润的风循环,树叶也偶尔沙沙作响,与真实森林不太一样的就是这里缺少了点虫鸣和鸟叫,也许再等等就有了吧,自然有它的规律和时间表,万物终将找到自己的位置。

    禾禾把捣好的黄豆连渣带水舀出来,用麻布过滤,足足有一大碗,还有一团手掌大小的豆渣。禾禾开辟了一个集装箱仓库做厨房,她把过滤好的豆浆和豆渣端过去,架好锅,开始煮豆浆。

    等锅开的功夫她翻出了一小块石膏,掰了一点用水化开,把石膏水倒入大盆中。煮豆浆时需要打掉上面的泡沫,并不断的搅动。豆浆烧沸1~2分钟就关火,再冷却大约5分钟左右。

    禾禾把锅端高,快速把豆浆倒到石膏水中,姥姥说只有这样才让豆浆充分和石膏水混合,千万不能搅。静置了3分钟,她用筷子插下去,发现筷子不倒,说明刚刚好,豆腐脑就做好了。

    她盛出来一碗,一会准备做个甜豆花。剩下的豆腐脑一层层放进铺上麻布的木盒子,这个木盒还是禾禾之前做的辣椒育苗盒,所以底部是透水的,但是现在穹顶温室里小米辣,螺丝椒随处可见,育苗盒暂时用不上了。

    铺好豆腐脑之后,上面再铺了一层麻布,找了一块木板盖上,再在上面压了一块大石头,大约4个小时就可以了。

    禾禾在刚才盛出来的豆腐脑里放了一点点甜菜汁,一碗甜豆花就做好了。

    “自然的就是对身体最好的。三餐四季一生,有时你吃的如何,正决定你的人生如何。”姥姥上的学不多,但是她时常跟禾禾这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