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人间荒芜
繁体版

第十二章 暖胃牛排锅

    2036年深秋

    禾禾工作第一年就领略了西北的冷,毫无预兆的降温,黄沙卷起细小的冰晶颗粒,打在脸上竟然如火烧一样的疼。

    “今年降温有点早,但这不算什么,等下大雪,咱们这真的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封山封路几个月是常有事。”关飞走在前面,大声对禾禾说。

    他们最近几个星期都在保护区的北部山脊下采集地衣样本。昆仑高原冰川覆盖了保护区北部大部分地区,但唯独跳过了月亮河小小的一块地区,使这里保留了陡崖和砂岩峡谷地貌。

    禾禾夏天时偶然发现了这条河两岸植被特殊,构成了苔藓与蕨类植物共生的系统。理论上蕨类植物无法在西北地区的自然环境下正常生长,即是有近十几年雨带北移的因素影响,但也不至于短时间产生如此大的变化。而且越往下游这种苔藓越占主导地位,蕨类植物更像是寄生在巨大苔藓之上。

    但夏天这条河因为接收了上游的冰川融水,水流太湍急,关飞找当地牧民借了船,小小的独木舟几次差点被河里的暗礁撞烂也没能顺流而下。

    因此秋季水位下降时,他们划着船沿河而下,一路上禾禾都被这种共生或寄生的体系震惊,从水面开始,渐次向上,呈现出深浅不同的绿色暗影。与夏天不同,此时蕨类植物已经颓败,但多年生灌木类植物与苔藓交替攀爬,直到崖顶。禾禾把船划到离岩壁只有一臂的距离,发现这是一种蛇苔,是藓类的远古祖先,蛇苔没有明显的叶子,只有弯曲扁平的叶状体,末端裂成圆乎乎的两瓣,就像响尾蛇的三角形脑袋。叶表面的纹路是很多钻石形状的多边形,使它聚在一起的模样很像蜥蜴的皮。

    这里的蛇苔紧紧贴附在岩石表面,蜿蜒前行,有的还扎进了岩石缝隙里,这些缝隙里就会有土壤溢出,他们的假根粗壮伸向天空,像一排排小手一样,牢牢抓住了灌木和蕨类植物的根和茎。

    禾禾一个星期以来都在船上对苔藓进行观测记录和样本采集。这里的物种垂直分布非常明显,最底下是凤尾藓,最上面是蛇苔,其他的苔藓被夹在中间,而各种植物则依托他们向上生长。

    但是突如其来的降温,把禾禾的计划打乱了。月亮河观测站是一个位于东岸尽头的偏僻小木屋,连电都没有通,要到达那里只能乘小船。如果天气适宜,那里湖光山色景色宜人,但此刻下着冰粒,大风还卷起水面的波浪,不一会衣服就湿哒哒的了。

    他们到达码头时候,太阳已经西斜落到山的另一边了,冷风毫不留情的从领口袖口钻进身体,他们还得穿过挂着霜的小树林才能到站点。

    到了木屋,关飞去点煤油灯,禾禾和另外一个女同事摸到自己的房间,摸黑脱掉湿衣服,裹上毛毯。外厅的煤油灯亮起来,禾禾走到外厅,在生火的地方坐下来,划亮火柴,火苗先是蓝色的,碰到灶坑里的树皮就变成了金色。

    禾禾架起荷兰锅,在锅里倒上两瓶矿泉水烧开,从窗台上拿过来已经提前泡发的香菇、口蘑和姬松茸,连水带蘑菇一起倒进锅里,关飞已经在外面洗好了土豆、胡萝卜和圆白菜。

    禾禾把昨天去牧民家蹭饭打包回来的碳烤牛肋排用刀劈成大块,再把土豆胡萝卜切成滚刀块,圆白菜撕开,一股脑全都倒进锅里。待汤水再次沸腾,再煮个20分钟,汤水已经浓白,一股浓郁的香味也飘了出来。

    禾禾准备给大家每人准备了两个碗,一个碗撒上香菜和香葱末,再点上一些胡椒粉,用来喝汤。另一个碗放了些温水加盐调出的芝麻酱做蘸料,可以沾牛肉吃。

    热汤下肚,天色已经黑透,屋外有动物的呜呜声,雪花悠然而至,而山上的苔藓依然顽强,他们用弱小的身体,支撑着一方天地的丰饶与多样性。

    金色的火光下,禾禾看着样本瓶里交织的苔藓样本。她想:生命的丰沛、鲜活和繁盛远远超出了想象,有的生命形式,用繁杂交缠的生命关系网络静静演化了数亿年的时光,而人类唯有致以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