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过人间荒芜
繁体版

第十四章 種

    山谷第100纪元001年新生

    禾禾学生时代曾看过一本名人传记,那个历史人物曾经说过:你对过去研究的越透彻,对未来就能看得越清楚。后来禾禾把这句话引用在了硕士论文的结尾。尽管过去了漫长的岁月,她也始终坚信保护过去就是保护未来,万年的孤独和等待也许没有终点,但终有一日花会重开,候鸟回头,活下去,等月升再起,也许终有一日,春至。

    蓝色的朝阳还没有照进集装箱卧室,禾禾还在深睡中,AI毫无遗漏的记录着她的梦境。一片金色的阳光照耀下,黑色的锋利岩石在野花烂漫的草甸上显得格外瞩目。它被鲜红色的毛茛、花朵华丽的鸢尾花、摇曳生姿的银莲花、富贵色的金盏花还有紫色的薰衣草簇拥着,小时候的禾禾正坐在石头上编着一个花环,翠绿的柳枝做骨架轮廓,薰衣草一圈圈的缠在外面,再点缀上鲜红的毛茛。但在她的身后有一块被带刺的铁丝圈围起来的地方,上面还挂着印着骷髅头和摆成叉号的骨头的牌子。

    这是战场吗?禾禾放下手中的花环,站起身,她已经变成了成年的样子。

    AI有些紧张,着手准备唤醒程序。

    天空中成千上万的鸟儿悠闲的盘旋,在被标着危险的铁丝网里,有成群结队的仙鹤单脚打着盹,长长的喙埋在胸前。

    再往远处看,有一座高耸入云的山,靠近山顶的地方被白雪覆盖,山顶则隐在一片蓝色的雾气中。

    禾禾往前走,地上长满了叶片狭长、花序奇怪的野草,AI识别出来这是山羊草,中间还混杂着野生小麦和大麦。禾禾只是一脚踏入了数万年前人类文明开始时的画卷,只是有些错乱,AI松了一口气。

    这个时期主要是山羊草才对,山羊草的结实率太低,而野生小麦和大麦籽粒更多,更值得收集,但它们一旦成熟就会散落。又过了很多岁月,人们开始尝试让这些有价值的草长得更好一些,于是出现了一种罕见的二粒小麦,源自某个野生小麦和山羊草的杂交,慢慢的这种籽粒开始在食物中的占比越来越大,收集者对自然随机赋予的食物的依赖有所降低,从而更多的靠自身的努力去耕作,去生存。

    于是农耕文明开始诞生,地球上诞生了一个新物种,它将赋予大地新面貌,它将主宰万物为己所用,而最终也自食其果。

    梦中的禾禾蹲下身,拔了一株麦穗,在指尖碾碎,乳白的汁液有天然的清香。

    然而脚下的草甸剧烈晃动起来,大地的生机迅速褪去,裸露出黑色的岩体,岩石间的裂缝有蓝光透出。禾禾抬头看,远处那座山上的雾气竟然狰狞着膨胀起来,随后像雪崩一样向她席卷而来。下一刻就吞没了她,溺水的感觉,无法呼吸。

    AI拼命想把禾禾拽出来,但这雾气竟像浓稠的松脂,禾禾被固定在里面,就像琥珀里的小虫子一样。

    AI最终选择了重启,才结束了这次电涌。

    又是一个更古不变的清晨,漫长的一生又开始了。

    山谷第100纪元001年2月

    今天是竹笋收获的日子,在做油焖竹笋之前,她要按照惯例去检查一下种质库,顺便拿一些草莓种子,为了节省能源,她每十五年才会去一次低温库。

    地下十层,一个篆书的“種”字镶嵌在大门一侧,这是国家作物种质库的标志。

    “種”左边是“禾”,即粮食,右边是“重”,意味着粮食是天下最重要的事情之一,粮安天下,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而种质资源,则是大国重器。禾禾如同名字一样,使命就是守着这里。而这里也是她生存的根本。

    国家作物种质库中,保存了超过46万份种质资源涉及两百多种作物,种子数量远超过十亿粒。事实上,每一份种子形态的种质资源,至少要保存3000粒,才能保障种子中携带的遗传信息具有一定的丰富性,不会遗漏掉某些重要的信息。

    这些种质资源,每一份都来之不易,其中占比最多的是千百年流传的一些地方品种。在一代代农民的手中流传下来,或者来自野外,由种质资源普查和搜集的科学家们,翻山越岭、涉水过河,在广袤的山野中一粒粒寻回,其中也有禾禾和她同事们的贡献。在禾禾工作的第5年,她寻回了日喀则的“岗巴青稞”,是一种种植在海拔4750米高原上的作物,也是全球已知种植海拔最高的青稞。当然还有一部分是育成的品种,经历了无数科学家漫长的培育才得以成功。

    岩层之下的山洞是国家作物种质库的主体,包括入库前的各种检测、试验、处理场所,也包括保存种子的低温库,保存幼小植株的试管苗库,保存茎尖、休眠芽、花粉、胚性组织的超低温库,以及保存DNA物质的DNA库等。

    每一份种质资源入库之前,都要经过严格而复杂的检验和处理。以种子为例,新收集的种质,往往需要进行三到五年的种植,以保证种质的遗传学稳定性,并进行分类学鉴定、各类性状特性鉴定等,随后进行查重,才能确认是否有资格获得国家种质资源永久唯一的身份证号。送到国家作物种质库后,需要经历一系列的考察、筛选、体检,只有那些高质量饱满且生命力旺盛的种子才能准予入国家库保存。通常用发芽率衡量种子生命力,大多数种质资源,发芽率在85%以上才可以入库。

    低温库中,一排排十米多高的架子矗立在库中,在-18℃的低温条件下,种子可以安全保存五十年以上,因此禾禾要每隔十五年把一些濒临过期的种子,拿出来一部分进行自交更新后再入库保存。而另一些像马铃薯、甘薯、香蕉、草莓等无性繁殖的作物种质,则要保存在-196℃液氮中,理论上可以永久保存,无论什么时候拿出来,还保持当初的生命力。

    这就是神话中的诺亚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