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渊欢之
繁体版

第二百二十七章下班

    寅时下值,待傅渊之和阿弟到家时已经快到卯时。

    回到家阿弟这才把心中的疑惑问了出来:“傅大哥,你到底和范侍读说了什么?他怎么听了之后就不再找你的麻烦?”

    傅渊之说道:“你我在朝中皆无人,要想能够平安在翰林院待到三年后,自然要对朝廷错综复杂的关系了解一二。”

    阿弟觉得傅渊之说得很有道理,可是,“可是傅大哥你又从哪里去了解的?”

    傅渊之说道:“生意下处。”

    阿弟瞬间恍然,“那次你拿那笔银子出去,就是为了打听这个?”

    傅渊之点头,“还要结合你阿姐在晟王身边时得到的消息,两相结合得出来的。”

    晟王和项家势不两立,晟王那段时间派人去查项盛驹,宋欢虽然没有跟着去,但是她一直在晟王身边保护他,久而久之就能听到一些隐蔽的消息。

    阿弟觉得自己又学会一招的同时又忍不住好奇,问道:“那范侍读是做了什么事这才忍住没发作的?”

    傅渊之这才把其中原委说了出来。

    这时宋欢正在市集上买菜。

    京城的物价正在慢慢趋于稳定。

    米价回落到了三十文一斤,肉价还是挺贵的,猪肉五十文一斤,鸡八十文一只。

    不过这已经回落到天灾之前差不多的价格了,皇城底下物价也不便宜。

    宋欢还在想除了凉拌手撕鸡还能有什么凉拌菜吃着也舒服。

    卤肉、卤蛋其实也是个不错的选择,到时候用馒头夹着卤肉片以及一点辣酱应该也好吃的。

    宋欢买好菜正往回走,而她在经过一个不起眼的巷子的时候听到了两人正在用蹩脚的官话交流,最后两人说着说着就用“方言”交流了。

    宋欢听了一句就离开了,她只觉得对方说这话很耳熟?可是一时半会儿地她又想不起来了。

    而那两个用“方言”交流的人也没注意到一晃而过的宋欢,就算知道了也不在意,毕竟百姓并不会注意到这种方面。

    而且百姓的见识面太窄,虽然听不懂,但是也只会以为是那个地方的方言,毕竟从各地上来考生也不是各个官话都说得好,作为经济繁荣的京城,这点异常反而没有引起半点异常。

    宋欢跨进家门口后终于想起来了,拍了拍脑门,呢喃道:“这话很像X语啊!”

    天启朝朝鲜族的集聚地,那里的人大部分都是朝鲜族,所以在那里的人很多也会说X语,所以这话出现在京城也没什么好稀奇的。

    宋欢感叹,京城不愧是京城,各个地方的人都有。

    阿弟一出来就听到宋欢自顾自说着话,一脸好奇问道:“阿姐,你刚才说什么语是什么?”

    宋欢说道:“就是一种方言。”

    阿弟听宋欢这么一说就没有什么好奇了,他偷偷上前说道:“阿姐,今天有人欺负傅大哥。”

    宋欢眉毛一挑,问道:“你傅大哥吃亏了没?”

    阿弟一脸骄傲道:“怎么可能!”

    宋欢放心了,说道:“那就没事儿了。”

    官场嘛!

    虽然她不知道里面的弯弯绕绕,但是她一直都知道官场不好混。

    这个年代只会比现代更难。

    ……

    “王爷,属下发现了异动。”安壬向璟王回禀道。

    璟王从案桌抬起头。

    安壬见此接着继续说道:“项家那边好像在跟另外一股势力接洽。”

    璟王放下毛笔,起身走到窗旁,看着雨后的蕉叶,这才回头说道:“可知道对方是何人?”

    安壬犹疑后说道:“像是……外族的人。”

    璟王神色微动。

    “项家一边来跟您说要合作,一边勾结外族,这是通敌叛国之罪啊!”安壬是如何也没想到项家居然会通敌叛国。

    从前的武安侯,还有王爷这两年的战事,都是在抵抗外族的入侵,如今项家要引狼入室,这是何其令人窒息的行为!

    璟王直接回到案桌坐下,写下一封信件,停笔后,他说道:“把这信给晟王。”

    项家是想自己掌控朝廷,如今武安侯的行为不仅让项家忌惮,也让百官心有怨言,项家只待合适时机揪出武安侯的“错处”,不少官员定会站在项家那边。

    而武安侯手握雄兵,只有那一个可能能够让他瞬间失去掌控兵权的能力以及民心。

    若是项家那边动手了,那正好是他的机会。

    武安侯摄政以来所做的一切璟王都看在眼里,他虽然“乖张”,但是这“乖张”的背后其实受益的都是百姓。

    而那些被四处贩过来的孩子……

    一个一心为民的人,也有不可跨越的沟壑。

    这世间哪有十全十美的圣人。

    他在拯救百姓的同时也在戕害一些百姓,说他坏,他在赈灾救急难民,说他好,他又在不断在做那件事。

    这个人,他也不知道该如何评判了。

    璟王叹了口气,不过,最终这个天下还是得姓姬!

    这时,外面来了一个宫人禀报道:“王爷,太妃宣召齐小姐进宫了。”

    璟王点了点头。

    齐家是他衡量下来最好的选择。

    他如今年纪不小,母妃已经不止一次催促他成婚,之前原本早就应该定下来的事后来因为辽东战事而不得不耽误下来,如今也是时候该进一步了。

    齐家书香门第清流人家,却出了齐太守个特立独行的奇葩。

    好在他行事有分寸,虽然看着不着调,每次选择都出乎意料,但是仔细观察下来,那恰巧都是合适他的路,这个人不声不响能够做到太守,还能够让辖下的百姓安居乐业,是个有章法、明理的人。

    他需要的就是这样有分寸、进退有度的岳家。

    项家那边他是不可能再着一次道了。

    璟王想起一直记在脑海深处里的人,问着安壬,说道:“傅渊之那几个人如何了?”

    安壬其实一直不明白,为什么璟王会这么关注一个平平无奇的读书人。

    其实说平平无奇真不是夸张。

    比傅渊之文采高的、容貌更加好的也不是没有,甚至很多。

    可是偏偏王爷就是在茫茫人海中看中了这人。

    在傅渊之科举考试一路顺利后,他又才勉强说服自己,觉得王爷看人还是挺准的,最起码人家现在是个探花。

    安壬把那天发生的事说了一下,璟王听后就不在说话了。

    璟王心里默念着傅渊之这三个字。

    ……

    (傅渊之番外)

    天启三年

    京城人山人海,繁华似锦。

    傅渊之在西北栖霞岭小憩。

    他偶然遇到一个道人。

    那道人瞪大眼睛看了傅渊之半晌,这才慢悠悠说道:“官人若能自爱自重,将来功名不在韩魏公之下。”

    韩魏公是高宗时的名臣,位兼将相,世人景仰,古往今来没有几人能比。

    傅渊之听了这话,面色无波,眼神麻木,只是眸底深处还孕育着一丝不屈,不过,此时的他只认为道人是在取笑他,全然不信。

    那道人见此,也不再多说什么,摇着头走了。

    过了几天,傅渊之酒后与人赌博相争却被推倒在石阶上,摔破了额头,虽然没事,却留下了一道不可祛除的疤痕。

    不久之后,在一个酒馆中,傅渊之又遇到了那个道人。

    道人对傅渊之还有印象,见了他额头上的疤痕,顿足叹息说:“可惜,可惜!天堂破损,虽然功名盖世,却不能善终了。”

    傅渊之潦倒,整个人一股颓丧之气萦绕周身不散,不过他的眼底还是有一分希冀,他拉住要离开道人的衣摆,声音颤抖问道:“我真有功名之份吗?若能有一天称心如意,我死而无憾!但我如今流落无依,功名从何而来?”

    道人看了看他的气色,说道:“滞色已开,只在三天之内,便有奇遇,平步登天。”说罢,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傅渊之果然如道人所说翻身起来。

    傅渊之一朝富贵,朝廷恩宠日重,众人无不巴结奉承。

    文人如廖赢柊、翁颍隆、赵玢儒等,武臣如夏桂、孙浒盛等,都出入于傅渊之门中。

    那时,天启朝因为璟王没有守住辽东而使得天启朝的百姓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

    虽然有边关将领抵御,不过对于外族的反扑,还是让朝野上下不住震惊。

    傅渊之知道此时是再进一步的机会,他需要加官进爵,于是他便毛遂自荐,愿往招兵破贼,为天启朝保障辽东。

    武安侯当时就恩准了。

    傅渊之谢恩辞朝,前去赴任。

    傅渊之趁此派人前去阳江府把宋忆找来。

    傅渊之在大榕树村得了宋爹的救济才能活下来,可以说是欠了宋家一条命。

    如今他已得道,手里有人,自然就第一时间派人去找了恩人的孩子。

    宋忆来到傅渊之身边,一直默默跟着傅渊之,除非必要,宋忆不会开口。

    傅渊之在辽东六年,宋忆也一样。

    这六年时间,傅渊之强迫宋忆读书习字,不过相比读书习字,宋忆更喜欢习武。

    好在这几年辽东还算是平安无事。

    武安侯见此便召傅渊之还朝,在枢密院任要职,掌管军政大事。

    那时,原任丁大悛已被罢免,就由傅渊之代任。

    傅渊之班师回朝,俨然成中兴功臣,因为地位节节拔高,他趁此机会又把自己的门客全都安排了显要的官职,或为朝廷要员。

    不过半年,项家以通敌卖国之罪把武安侯给拉了下来,武安侯被判处斩刑。

    而项家在拉下武安侯的时候没想到坐收成果的不是他们,而是傅渊之。

    傅渊之一时间大权独揽,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这时,已经是知府的傅学林被傅渊之以武安侯同党之名罢黜入狱,傅家被抄,潘氏范氏被充入军妓。

    而姻亲章家也是同样的结果,府里女眷皆被充入军妓,男人流放三千里。

    傅渊之在报了仇后并没有觉得心里痛快,他前半辈子的经历让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厌恶。

    那些丑陋的嘴角他看够了,也腻了。

    他为了充实自己的生活,开始派人贩买私盐,从中牟利。

    又以富国强兵为借口,改土地制度,弄得百姓倾家荡产,怨声载道。

    当时,凡是有上书劝谏他的,一律被罢官流放。

    一些学生因不满傅渊之的作为,写诗讥讽他。

    傅渊之对此嗤之以鼻,下密,令手下四处查访,凡是擅长诗词的人,都列为怀疑对象,考核时故意寻个过错,把这些人全部罢黜。

    又有一些士人写诗词讥讽他,傅渊之便利用当朝皇帝还小的缘故,直接取消了这一年的科举考试。

    这一行为使得天下的读书人对傅渊之都恨之入骨。

    当然,也有一些无耻的人,投靠在傅渊之的门下,歌功颂德。

    傅渊之知道自己的德行,看着那些投靠过来的人,心下只觉得恶心万分,不过,他也变成了自己最厌恶痛恨的人就是了。

    傅渊之的无法无天,使朝廷上下一片黑暗,公论不伸,是非不分。

    随着小皇帝渐渐长大,傅渊之又被小皇帝加封,地位更上一层楼。

    每每朝见时,小皇帝必回礼答拜,且恩准他每十天朝见一次,其余时间听从自便,大小朝政,都在私衙决断。

    这时的傅渊之,真是如日中天,无人能及。

    而后不久,外族因为入侵天启而国势日渐强盛,又重新发兵攻打天启,交战三年,朝廷上下皆知,只有小皇帝一人被蒙在鼓里。

    傅渊之心知国势危急,非但不思救国,反而抓紧时机,及时行乐。

    如此破败的国家,亡国也不错。

    而傅渊之身边的宋忆见此也没有多说什么。

    他已孑然一身,若不是傅渊之找到他,他或许已经不知道死在哪个旮旯里了。

    躺在床上的璟王看着如此破败的天启,一时之间竟吐血身亡。

    璟王死后的第五个月,稻城、樊城相继失守,守将陆文贯死守五年,终因声援不通,城中粮尽,只能开城投降。

    而在兵马破京城之际,傅渊之自杀在书房,宋忆陪在身侧。

    待璟王再次睁开眼睛之时,他已经回到了他十五岁这年。

    这个时候,一切都还来得及。

    璟王拥有上辈子的记忆,这次他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派人调查了傅渊之,在阳江府建立了势力。

    他一开始想把他直接杀死,可是在看过一次次传过来的消息后,他终究还是想再看看。

    或许,有一天他会用上这个人。

    虽然他不知道是什么改变了傅渊之,但是,这个人,他是不会忽略的。

    在记忆中,他是亡国的罪魁祸首。

    感谢昨天投推荐票的同志们~

    感谢金子爱读书投的月票~

    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