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100章华山派(求追读)

    万寿八仙庵,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八仙宫当中的香火格外的旺盛,而且拱门前面的两条大街上更是有无数的小贩,今天是中华传统节日当中的重阳节,易经当中久为极数,而九月初九乃是双九重阳之日。

    在这一天为老阳之日,九九归一,一元重生,万象更新。上古之时,这一天乃是祭祀元帝得到的好日子,西安万寿宫的庙会也是在这一天举行无数的商贩们,从清晨开始便以忙碌,更有数不尽的人感到八仙庵当中,求神祈福。

    可以说整条街上,全是烟火气息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引人驻足。

    贾旭也一大早也已经赶到了八仙庵中,这一天重阳宫中十分忙碌,此天在道家更是为神仙之日,乃是清气上升,浊气下降,成天升仙之日。

    而道门在这一天各个宫观当中,将会举行名叫做九皇会的科仪,古籍《鹖冠子·天则》:“九皇之制,主不虚王,臣不虚贵阶级。”

    所谓的九皇会祭祀的便是北斗九星,一般以来人们所认知的北斗只有七星,而如今称之为北斗九星的,则是因为加上了左辅、右弼两颗辅星就成了九颗星星,对应着九皇。

    自古以来,无论民间还是教派当中都有南斗主生北斗注死的说法,特别是东汉时期拜斗禳星,更是成为一门极其流行的异术。

    八仙庵中,众道长们都井然有序地准备所需要拜斗的鲜花供果等物,有身着法衣洞袍,庄严异常,在八仙庵当中的北极斗姥里面举行。

    拜斗正式开始还是要等到夜晚,而在此之前,贾旭却又有一件事情。

    就在今天,文道长正式打算收贾旭作为全真门下的俗家弟子,全真派倒也并不在意带艺拜师。

    贾旭被带到了八仙庵的祖师殿里头,只见文道长此刻已经穿戴整齐,并不是平常的普通道袍,而是穿着一件大罗洞衣。

    正中间的位置上面供奉着三清祖师,向而祖师向下又有一块长十寸有余的红木神牌,上面用鎏金小字刻写着:全真演教天尊。

    神牌之下则设立着师座,师座一旁又有香盘,文道长端坐在诗作之上,而贾旭则由八仙庵当中的道长们牵引,跪到了蒲团之上。

    先由贾旭拈香叩拜,将手中的三柱清香供奉到了三清祖师前,象征意为皈依三清,同时在朝着文道长行了师礼,将手中的拜师名帖双手奉上。

    文道长接过拜师帖,贾旭有取过一旁的茶杯敬上,而文道长结果茶杯去并不喝,而是先用中指和大拇指轻轻蘸了些撒向空中,后又沾取撒向地面,最后才撒向贾旭意思代表先敬天,后敬地,最后才敬师。

    随即闻道长又开始宣读门派门规,然后按照辈分次下贾旭的法名道号。

    “诸天神明祖师见证之下,尔从今以后便是全真华山派第三十代弟子,赐法号为至远,日后须牢记教规,道有宗源。仙有法派。法派不明。其人不真。宗源不清。其教不正……审其道学傍杂。言语支离。定是溷迹玄门。摈之可也。”

    虽然贾旭不过是俗家的弟子,但依旧要遵守当年重阳教主所留下来的全真十五教规,等到将那些教规逐一都说完后,贾旭方才又在文道长的引荐下见过了众师兄弟。

    闻道长如今坐下弟子只有五人,大弟子名叫做至性,现如今在下院湘子洞中担任监院主持,二弟子名叫至圆,如今在华山玉泉院里头担任经师,三弟子至真,便是常常在八仙庵当中帮助打理一切事物,四弟子至信,也是在八仙庵修炼,而贾旭则成为了最后一个俗家弟子。

    除此之外他座下的徒子徒孙更有十几位,甚至有许多徒孙辈的年纪,比起贾旭来说都要大得多。

    “从今日起,你便正式成为全真华山派弟子,日后当勤加勉励才是。”

    “弟子,谨记师尊教诲。”

    贾旭平日里除去上课时间,便在这道观当中跟着众道长一起研读经典,练习全真派的基础武功。

    作为传统大教的全真,和上清派正一派一样,都是有严苛的规矩,主要的都是研读各教各派的经典。

    全真立教的主要经典,分别是由老子所传授的《道德经》、佛教当中的《心经》还有儒教当中的《孝经》,还有就是重阳祖师所留下的《重阳立教十五论》,这是一整个全真教所要研读的经典。

    而全真教下不同门派,又需要有不同的自家经典研读,贾旭所拜入的华山派创派祖师广宁真人郝大通,比起其他的几个全真祖师而言,最为擅长的便是易。

    《全真金莲正宗》当中曾经记载过:广宁子好读《易》,洞晓阴阳术数之学。慕季主、君平,隐於卜筮。

    后来,郝大通真人听说王重阳祖师学究天人,于是便前往宁海求道,最后成为祖师坐下的第五位徒弟。

    后来重阳祖师飞升羽化,七真在祖师墓前为祖师守墓,最后由马丹阳祖师牵头,七真各自分开去寻访名师修炼。

    这位广宁子真人出潼关,在当年周王凤鸣的岐山上面遇到一位异人,传授其周易通篇大义。

    在此之后,祖师又在赵州桥下化身为乞丐,一边修行一边体察世事,每日只在四处乞食,不开一言,任凭河水涨落,都岿然不动在桥下打坐。

    后来又与神人遇,受以《大易》秘义,终于是大功告成,在华山当中创立了华山一脉。

    而华山之前还有位老祖名叫做陈抟,这位陈抟老祖也是精通周易,乃是北宋之时著名的易学家,比如《易龙图序》《正易心法·注》等周易显学的著作都是出于他手。

    广宁子真人在华山之上结合老华山派之心法,又创立新华山派,后来因为新老华山派在许多地方都是相通,都极其注重研究易学,最后逐渐融合成为华山派。

    所以华山派弟子入门之后,除了道德经外,研习的最多的便是周易。

    文道长也会向众弟子传授易经大道之理,贾旭收获匪浅,毕竟三一门当中的逆生之法和易经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不然的话,左若童也不会给自己取一个亢龙先生的名号。

    而且据文道长所说,当年左若童在年轻之时,还曾经到华山玉泉院里和彼时华山老掌教谈论易经,三天三夜,被华山老掌教赞誉为百年奇才。

    这桩事情被记载到了华山志中,成为了华山派的一桩美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