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人之下:我正经修仙!
繁体版

第101章生有涯,求无涯,殆矣

    清晨,贾旭的生活又恢复平常。

    继续站桩修炼,而他如今所站的桩功也大有不同,以前站着的桩功乃是三一门的桩功,和打坐静功一样,主要修炼的都是脊柱艮背。

    因为三一门所传承的九序心法当中,最主要修炼的便是能够以艮背为昆仑柱,以念止念之法,以顶天立地之姿,能够协调肾水心火,从而借助桩功来培养自己先天一气。

    然而贾旭拜入华山派之后,文道长却让他改变站桩方式,从零开始,修炼华山派当中的无极桩。

    当然,贾旭一开始还以为是文道长不乐意让自己身处华山派,但继续修炼三一门的功夫,但在课后询问原因之时,才发现是自己太过狭隘。

    原来各家桩法所要注重的都不一样,看似身体姿势似乎是一样,然而内外之法又别有不同,就如同佛家的禅坐和道家的内炼,在外行人看来似乎是一模一样,但是只有真正修炼了才知道,其中细微之处的差别却有一个天地那么大。

    华山派的无极桩,一开始的时候是广宁真人从全真教当中所带来的全真混元桩,后来又结合了老华山派当中所主张的无极生太极,从而又创立了一门新的桩功名叫做华山无极桩。

    《太上赤文古洞经》云:“有动之动,出于无动;有为之为,出于无为。”

    华山无极桩主张的就是看似外面安然如泰山,重阳祖师的《重阳立教十五论》当中曾经提及:凡有动作,不可过劳,过劳则损气;不可不动,不动则气血凝滞。须要动静得其中,然后可以守常安分。

    贾旭在修炼一段时间之后,才明白为何文道长。为何让自己摒弃之前三一门的桩法而修炼华山派的桩法,并不是因为华山派的桩法比三一门的桩法高明到哪里去。

    而是因为桩法乃是基础功法,只有自己体悟其中的不同,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站桩的方式,而且之后若想要在修炼华山派的武功自然须得先以华山派的桩法为基础。

    贾旭在那里看似只一个人孤零零的站桩,其实则是在站桩的同时,更是调动十方世界之力,看似站了一个小时,实则在自己的气局当中,有可能是已经站了两个小时。

    站桩的同时一呼一吸,都能够带动自己气局当中产生一阵小小的旋风,浑然忘内忘外,不知天地为何处,更不知身在何方。

    ……

    “这无极桩好生神奇,虽然明明占的时候会感到疲倦,但是只需静待几分钟之后,浑身上下便充满着精气,仿佛会推动自己主动修复疲劳一样,越是劳累,但是过后越是舒坦,而且连体内的真气都有所澎湃。”

    也只有真正修炼之后才能明白里面奥妙的滋味。

    几个月功夫过去,贾旭这日子倒也过得十分滋润,每天打桩练功,其余最重要的事情便是研读经典。

    按照文道长的说法,一個入道的道士,连道经道藏都不读,那还算什么道士?虽然说贾旭现如今不算道士,但毕竟已经正式拜师,自然也得要读百家的经典。

    也难怪全真教,虽说是从金代的时候才正式创立,但是不过百年功夫就已经能够和从东汉创立的正一到分庭抗礼,正是因为全真教几乎是事无巨细,将修炼的准则一一都阐述清楚。

    包括是什么打坐、炼气、云游等等,都记录在了重阳真人的《重阳立教十五论》当中。

    光是读书,重阳真人便在其中讲述的明明白白:学书之道,不可寻文而乱目。

    八仙庵作为全真教的十大丛林之一,其中的书籍道藏自然可以说是包罗万象,里面甚至有古迹孤本也都十分常见,儒释道三家,医卜星相应有尽有。

    贾旭看着眼花缭乱的道藏,也一时不知该从何看起,只见看守藏经阁的是一个中年道长,这位道长并非是文道长的徒弟。

    八仙庵不同于寻常的子孙庙,乃是全真丛林,里面自然不仅仅只有一个主持和他们那一脉,更有方丈、监院、客堂、寮房、库房、账房、经堂、典造、十方堂(亦名云水堂)、号房(亦名迎宾)等十个管理者。

    方丈和监院两个属于道观的一把手和二把手,方丈是统管整个道观的传承,而监院则是实施监察,若是发现道观当中的不良习性,能够向祖庭举报。

    基本上方丈和监院都是合二为一,八仙庵也是如此,文道长的职责是监院,但也算是八仙庵的方丈主持。

    至于其他八个,又叫做八大执事,客寮库账,为内执事,经典堂号,为外执事。这位看守图书的道长叫做守成道长,他是龙门派的传人,如今在八仙庵中主管看守道藏职责。

    按照两派当中的辈分,这位守成道长算是贾旭的师兄,毕竟贾旭是文道长的俗家弟子,文道长在整个全真派里头,辈分也算是最老的一批了。

    “守成师兄!我来研读经典。”

    守成道长平日里比较低调,除了吃饭和早晚功课之外,日常时间都待在藏经阁里头看守图书,为人倒也十分和蔼。

    “看吧!只不过这里头有许多的古本都十分脆弱,千万要小心翻开,莫要有所损毁。”

    “省得!”

    祖师爷们所留下的经典包含大道,道教三宝所说的便是道、经、师,一切事情都急不得,只能一步步来。

    就这样一段时间过去,贾旭成日里不是修炼逆生三重和十方观想法,便是在道观当中站桩,听道,生活十分充实,虽然说十分忙碌,但是对于假设来说却又十分充实,仿佛不是虚度时光,而是在一步步夯实自己的性命,

    人的生命力量无穷巨大,可悲哀就悲哀,在人往往不能够追寻生命的意义,反而是在无数的杂念当中,浑浑噩噩度过每一瞬间,只有追寻生命之乐,才能够不枉费此身。

    然而,虽然是追求,但却不能耗费心力心神,毕竟太过奢求即为贪求,之前陆瑾就曾经说出贾旭为人过贪。

    南华真人也曾言:“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如果用有限之生命追求无限之知识,这种行为无亚于是自沉苦海,真正的修炼更是应该在生活当中修炼,而非是指研读一本经典,或者是站一次桩,而是于生活细微之处养性保真。

    在有了这个认知之后,贾旭基本上做事也十分轻松,甚至有时候还学会了偷懒,不刻意去追求,身心松弛反而进步甚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