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年代从享受生活开始
繁体版

第28章 采购

    王淑琴也跟着舒了口气,笑容再次爬上了面孔,突然惊讶的一拍双手:“哎呀,小茹妈,你先坐,我赶紧让德明去城里买肉!”

    “都这个时辰了,也不知道昌平县城里还能不能买的到肉了?”

    王淑琴“蹬蹬蹬”跑出屋子后,立刻向着王德明招手大喊:“德明!”

    王德明一回头,干妈正站在家门口,一脸喜色的冲自己招手,这是有什么喜事了?

    跟泥瓦匠们说了一声:“你们先继续干,等中间休息了,我再给大家继续讲《营造法式》中是怎么搭的架梁儿。”

    王德明双腿用力一个旱地拔葱从挖地窖的坑里跳出来,几个大跨步就到了干妈身前,一脸好奇的问:“妈,您这是什么事儿这么开心?”趁洋灰窑的温度还没降下来,他正带着泥瓦匠们一起挖地窖,必须深挖。

    也就没看见秦大妈来家里。

    王淑琴笑的眼角都形成了一朵花,掩饰不住的喜意,嘴里快速明了的把事情说了一遍:“德明,你秦大妈来家里了,一定要今天就把你和小茹的事定了!”

    “晚上咱们两家一起吃顿饭,你们俩的事儿就算定了!”

    稍微停顿了一下,又立马吩咐王德明:“德明,你赶紧洗把脸,把身子擦洗干净,换身衣服快去村里借个驴车赶去昌平县城里买肉。”

    “嗯......虽然你秦大妈说不要彩礼,也不需要新衣裳。但是咱们家不能这么不讲究,咱们不能让小茹在这个事情上受委屈。”

    “你到昌平县城之后,再去“协成”生布店里买些布,多买几尺。”

    王淑琴满怀欣慰的看着身前的干儿子,虽然才16岁,除了有些瘦,可是身材高大、挺拔,浓眉大眼,额头鬓角的汗渍,一脸的英气、阳刚。

    今天以后儿子这也算是成亲了,以后就算是成人了!

    成家立业,先成家,后立业,儿子在京城还拜了以前宫廷的医师,立业也不远了,双喜临门啊!

    “你别进屋了,你就在这跟你秦大妈打声招呼,妈现在就给你拿换洗衣服。”

    王德明心中诧异,秦淮茹的妈妈动作这么迅速的么?早上知道自己买房了,这还不到中午呢,人就过来催着成亲了......

    转念一想,又觉得理所当然,这是害怕自己和干妈进城后,收房子和翻建的时候知道秦淮茹进城相亲啊?

    王德明扭着身体向屋里看了一眼,秦大妈正貌似安稳的在堂屋的饭桌边坐着,只不过双手一会儿摸摸桌沿一会儿整理下衣服......

    王德明笑着露出标准的八颗牙,冲着她挥挥手:“秦大妈!”

    秦大妈下意识的将屁股往后挪了挪,笑的有点心虚:“德明。”

    王淑琴出屋将换洗衣服直接挂到了院里的麻绳上,指着早上特意晒的水桶:“德明,早上晾的水应该已经温乎的。”

    然后又从斜襟的内衣袋里掏出一个绣着荷花的蓝粗布钱包,拿出一摞钱,从里面仔细的数出来20块钱,想了想又多数了10块钱,递给王德明,语重心长的说道:“德明,别不舍得花钱。”

    “女人呐,一辈子就这么一次,咱们已经亏欠小茹了,可不能在别的地方亏欠她!”

    王德明缓缓的伸出手,心里突然有些懊恼,自己谨慎惯了,回来前怎么就没想着换点钱呢?

    老太太攒了这么长时间的钱,这一下子就去了1/5了。这边还盖房子呢,老太太过后说不定得上火......

    王淑琴一把拉过儿子的手,将钱塞到王德明的手掌里又帮他合上,“拿着!”

    王德明看着手里的钱,又看着母亲,眼眶突然有一点湿润,郑重的点点头:“妈,您放心吧。”

    看了眼屋里后,王德明拉着王淑琴的衣袖往门边走了几步,低声在其耳边说了几句:“妈,等下次回来我拿100块钱给您。”

    面对王淑琴刚要出口的拒绝,王德明摊开了手里的钱,低声劝着:“妈,您就放心吧,儿子箱底里的钱肯定比您想象的多!”

    秦大妈一直竖着耳朵听王德明娘俩的聊天,听到出门还要擦身子,换衣服,嘴角又不自觉的向下撇了撇,真是穷干净!谁家不是掸掸灰就好了,洗的这么勤,衣服不都洗坏了?

    又听到王淑琴说要给秦淮茹买新布做衣服,心里舒服了不少,嘴角上翘,阎寡妇做人还是厚道的......可一看王德明将阎寡妇拉到一边说悄悄话,心里又揪了起来,难道是王德明担心盖房子钱不够,不肯买了?

    唉,我苦命的女儿啊......

    王淑琴眼睛一亮,眼角浮起一丝笑意,轻拍了王德明一下催促去擦洗身子、换衣服,然后转身进屋后继续热情的招待秦大妈:“小茹妈,等下中午回不回去?中午搁这对付一口吧。”

    “下午也帮我准备准备,咱们先杀一只鸡!”

    王德明赶着驴车,短短半个小时就到了昌平县城。

    昌平县城的商业中心就在鼓楼的两侧,各一排的铺子。

    第一时间先找猪肉杠子,很醒目,铺面门口立着一个长杆子,杆子上挂着一串吹的圆圆的猪尿泡的就是。

    王德明在“宝华春(猪肉铺的招牌)”门口停好驴车,跳下来之后先扫了一眼生肉柜子,细竹条编制的竹笼下面,就剩了一堆剃的溜干净的猪大骨和腿骨、猪蹄,还有几块纯瘦肉:里脊、梅花肉等等。

    另一边的熟肉摊子上,猪头肉也没了,只剩一些卤制好的猪肚和大肠之类

    王德明对着老板一抱拳,“老板,带皮五花能不能让一块给我?”

    “小弟今儿家里有喜事!”

    胖老板坐在一个小马扎上,穿着已经遮不住肚子的半身马褂,不停的扇着蒲扇,虽然已经过了秋分,但是燃热的天气依然让这位猪肉杠子的老板汗如雨下。

    胖老板闻言懒洋洋的瞥了一眼王德明,漫不经心的继续摇着蒲扇:“这位爷,您也不看都什么时候了?怎么可能还有肥五花?”

    “喏,就剩柜子上这些了,您要称几两?我可以搭一块腿骨给您。”

    王德明听了胖老板的话,并没有当真,反而露出一丝笑容,指着生肉柜子上剩着的瘦肉和骨头,再次抱拳,“老板,剩下的这些我都包了!”

    “今天实在是小弟大喜的日子,还老板请帮帮忙。”

    “哎呀!”胖老板用完全不符合其身材的速度从凳子上蹦起来,胖胖的圆脸上露出灿烂的诚挚笑容:“老弟,您早说啊!”

    “您大喜的日子,这可不能含糊啊。这个忙,我肯定得帮!”

    伸手从柜子下面掏出一条用稻草捆着的带皮五花肉,还一脸的惋惜,“本来是给一位多年的老主顾留的......罢了,我做主让您了!”

    “老板,您仗义!”

    “哈哈,应该的,我给您称的高高的哈......带皮五花肉3斤8两9钱,一斤8毛7,我给您摸个零头,3块3毛八分,5厘就算了......”

    “猪蹄8分,骨头6分,里脊6毛3,我算算哈,一共5块1毛4分。得嘞,凑个整,您给5块钱。”

    “那1毛4分钱算我给老弟您的礼钱。”

    “老板,承您的情!”

    胖老板双手非常的灵活,几块肉和骨头,分别用不同的稻草手法捆绑好,并再三的保证,肯定不会掉。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王德明拎着一大坨肉和骨头,放进驴车上背筐里,转战布店,短短的几步路就吸引了街面上所有人的注意力。

    嘿,这是谁家的半大小子?这是肯定没买过猪肉吧?

    怎么买了这么老些瘦肉,还有一大堆骨头和猪蹄?家里熬菜,买一块骨头就足够了啊?

    这么乱花钱,这个半大小子回家肯定被打!

    “协成号”生布店的门脸是鼓楼周边最大的了,一共7间门脸,比边上的“大隆号”、“源生祥”、“聚兴隆”的门面大了一倍左右。

    “协成号”布店的总部是在崇文门外的西花市大街,最开始是卖“饶阳线货(手工纺织的面袋子、旅行用的被套、农村赶集的“捎马”、)”和“雨过天晴(未染色)”的褥面、做手巾的大布庄、手工纺织的白布的。

    后面慢慢发展成了国内各种布料齐全的生布店。

    当然,跟“瑞蚨祥”主卖高端丝绸和呢料不一样,主打的棉布,面对的也是客户也是穷苦大众。

    王德明离着门口还有几步路,就听到“协成号”大喇叭不断的循环播放着:本店布品,价优货实,童叟无欺!

    店门口还搭着彩牌楼。

    一个身穿白布长身大褂的“撩高儿”店员,没等王德明进店就迎了过来,笑容满面的一拱手:“这位爷,一看您家里就有喜事!先提前给您道喜了!”

    “您到店里看看?要不要给家人选几尺布?”

    “我跟您讲,咱家的布料可是特别的齐全:上海的印花布,天津、唐山、青岛的细白布,石家庄、常州、无锡的粗白布,北京的条格布、自由布、高丽布。”

    “京东、三河的土布,寨子布......”

    王德明将右手的缰绳递给“撩高儿”店员,“那就劳烦了。”

    “这位爷,您放心,店里常备的草料和清水,准保您走的时候,牲口吃的饱饱的,有力气。”撩高的店员一边接过缰绳一边继续热情的介绍服务,之后就马上高声的吆喝了一句:“贵客一位,第二营业室啦!”

    等王德明一进店门,门口等着的一位售货员立马接着招待,“这位爷,您手上的肉我来帮您提,您这边请。”将王德明引至第二营业室,将背筐轻放在王德明脚边,“这位爷,您坐,我给您泡杯茉莉。”

    “您抽烟。”

    “这位爷,您心里有没有定好选什么品种的布?要是没有,看您这一脸的喜色,是不是家里有喜事?我给您拿过来两款布,您先看看?”

    刚好这一路过来也渴了,王德明稳稳端坐,拿起茶杯,吹去浮沫后喝了一口,嗯,茉莉味道蛮重的,蛮解渴......

    “印花布和细白布,都拿来看看,准备做身儿里外的衣裳。”

    “爷,方便说下年龄和身高么?”

    “18岁的姑娘,身高大概5尺左右。”

    “得嘞,爷,请您稍等。”

    不一会儿,售货员抱着两匹布回到了营业室,“爷,这是上海产的印花布,这是天津的细白布,您看您合意么?”

    王德明分别上手摸了摸,“印花布不要大红的,要粉红;细白布再拿几种我看看。对了京城本地的条格布也拿来几种。”

    “好嘞,爷,您稍等。”

    不一会儿,售货员又抱了几匹布进来,“爷,您看看,如果您对颜色不满意,我带您去货架那,您挑的更方便些。”

    “嗯,我先看看。”

    “就这两样,京城的条格布和唐山细白布,各要8尺。”

    “好嘞,爷,京城的条格布2块1一尺,细白布8毛一尺,一共23块2毛。爷,您瞧好了,我给您“加一放尺”!”

    所谓“加一放尺”就是顾客买一尺,多给一寸:量尺寸的时候前头先放一寸才开始量。

    售货员当着王德明的面,拿着木尺量好之后,用嵌在木尺一端的刀片一割,之后双手随手一撕,“刺啦”,让人听起来有种一刀两断的快感......

    售货员裁好布匹后没有直接交到王德明手上,而是继续推销:“爷,咱们店里还有成衣部,您提供尺寸可以直接在店里做,保准针脚细密,只要定好日子来取就成,不知您?”

    “不必了!”

    钱货两清,王德明抱着两份布料离开布店,顿时感觉两袖清风......

    兜里没钱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