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没人追的女孩
繁体版

十一 死缠烂打

    某天,仿佛命中注定般地,一个叫方小圆的女孩成了我的前桌。

    方小圆中人之姿、身材纤瘦,梳着两只长长的麻花辫,在耳朵两侧系成垂坠的环形。她学习成绩中等略偏下,素日里静静的,与周围同学也不大有话题。

    不论怎么看,这都是一个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女孩。

    我为了表示友好,主动跟她打了招呼。从此方小圆与我渐渐熟络起来,经常回过头跟我聊天,气氛算得上融洽。

    -------------------------------------------------------

    可没过几天,一个与我相熟的女生突然警告我说,莫小冰,你要离方小圆远一点,她是著名的跟屁虫、缠人精,只要你被她缠上,就没完没了,据说好几个人都是拼了命才甩开她云云。

    我半信半疑,但又认为不能因一个没头没脑的传言,就与坐在前桌的同学中断来往,所以只是一笑置之了。

    何况,我已有前车之鉴。记得两三年前,我们家属院里有个幼小的女孩,说了另一个与我同龄的臧姓女孩的坏话,结果所有一起玩的人都轻信并疏远了后者。——包括我。每次想起来都浑身不自在。我打算引以为戒。

    谁知不久,向来不食人间烟火的施小宁竟也特意找我叮嘱了同样的话。

    我心里很不以为然:人际交往讲究个顺其自然、你情我愿,干嘛要分谁缠谁呢;不喜欢可以不搭理,何必传这些恶言。

    -------------------------------------------------------

    可后来,我惊讶地发现,传言是真的。

    方小圆见缝插针地邀我散步、闲聊,这倒没什么,但我的朋友们来找我的时候,方小圆表现得很不自然,她既不肯理她们,又不愿走开,就只执着地站在我身边冷冷地旁观,让所有人尴尬不已。

    而这只是一开始的时候。

    再往后,每到大课间、活动课,我照例要和六人团出去玩时,方小圆都会追出来一把扯住我,不让我走。五个朋友在前面声声催促,方小圆在后面用力拉扯,我自己想走走不了、还要遭朋友误解。

    说实话,我只把方小圆看作一个相熟的同学;但即便我们是朋友,她这样的行径,也越界了。

    -------------------------------------------------------

    当我出于愤怒,欲奋力甩开她向前行的时候,她就会拽着我的胳膊和衣摆,几乎是以一种半蹲的姿势,拼尽全身力气向后仰。

    这意味着我要与她的自身重力相抗衡。我感到手臂剧痛、步履维艰。

    我们僵持的姿态在走廊里形成一道风景。还有不少人看起了热闹。

    到了最后,只听朋友们远远地冲我喊,莫小冰,你要是再不走,我们就不等你先走了。

    有的时候,她们就真的先走了。

    -------------------------------------------------------

    只要能将我和我的朋友们分开,方小圆就满意了,至于之后我是读书也好写作业也好,她并不在乎。

    顺理成章地,我和六人团的友谊出现了裂痕。

    如前所述,我与知己施小宁之间本都有些架可吵,和其他几人更是泛泛之交。进而,六人团本身也风雨飘摇了。因为我日复一日的缺席,小团体内部的势力平衡被打破,本与我形影不离的施小宁,转而与温小彤越走越近,张小虫、米小男、曲小妙互无私交、各自为战,时而在圈外添了新的兴趣。

    本就是乌合之众,倒也不惧分崩离析。

    -------------------------------------------------------

    我对方小圆呢,本来就谈不上欣赏,现在更添了不满甚至愤恨,态度冷漠了许多。我感觉,我简直是温暖了一条冻僵的蛇。

    但我那同情心泛滥的妈妈,又有话要说。

    我妈和方小圆的老姑是小时候的邻居,兼拜把子的姐妹,所以对方小圆家有些了解。方小圆的妈妈本来在邮政局上班,但前两年病逝了。失去母亲、家境也急转直下,这一切对于小孩子而言,无疑是太沉重的打击。

    ——方小圆的母亲已逝,这件事我在班里也似曾耳闻。

    我妈说,她想和你做朋友,哪怕你不愿意,也对她态度好些。这孩子怪可怜的。

    -------------------------------------------------------

    后来,我、方小圆、六人团,终于在长期的煎熬、磨合中和平下来,各自收敛和妥协。方小圆成为六人团的常驻嘉宾,和曲小妙还处得关系颇佳,毕业时两人留下亲密的合照。

    但她们没有结成一对固定好友。方小圆依然一门心思对我。曲小妙也成了班上唯一一个和方小圆相熟、却没被她缠上的人。

    互相陪伴,但互不眷恋,一旦时机到了,就会很自然地弃彼此而去。这是被剩下的女孩们搭伙时的默契。往后的日子,我也不止一次经历过。

    -------------------------------------------------------

    被海纳百川的六人团收容后,方小圆似乎从死缠烂打毕业了。二十余年后的今天,她比我更能装出大人模样。

    但她性格中排他的烙印偶尔还会死灰复燃。大学的一次假期,我约了方小圆和高中时结识的朋友李小忆一起出来吃饭唱歌,两人表面热络,事后却分别对我说,如果下次有她的话,你可别叫上我。

    真奇怪,我本以为她们会彼此聊得来的。

    除了李小忆,还有另外几个朋友也投过方小圆的反对票,或直接或委婉。所以我想,问题多半还是出在方小圆身上。尽管多年来我早已看惯了她的种种;但对于初见的人,方小圆还是太过刺目。

    -------------------------------------------------------

    那些年的放学后,方小圆经常给我打电话。

    那时只有固定电话,带来电显示。方小圆总是拨三声就挂断。

    我疑惑地打回去,问,你有事吗?

    方小圆说,想跟你聊会天呀。——她一聊就是很久。

    再三再四之下,我终于问她,你为什么老是不等我接电话就挂断?

    她说,你家有钱,应该你打给我。

    后来她再重施故技,我就不回拨了。

    -------------------------------------------------------

    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小学毕业之后,我与六人团——除了施小宁、张小虫外——都戛然而止地断了联系。我们依旧有彼此的住宅电话,但一旦失去了滋养友情的客观环境,孰深孰浅就暴露无遗了。

    小考、毕业、解散,一切自然而然发生,没有几个人往心里去。

    听说,施小宁与温小彤的友谊,也在初中时代无疾而终。

    于我而言,来日方长的反而是方小圆。初中她分在了我对门的兄弟班,两个班共享很多科目的老师,偶尔还一起上活动课;我们又被彼此的新朋友所轻易接纳,相处的时间比原来多多了。

    可以说,我和方小圆货真价实的友谊,是植根于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