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运成仙
繁体版

第二十二章 以仙演巫(补昨天)

    转眼又时一年时光。

    在司贯仙人赠予的仙谷和功法的帮助下,孙嗣已经完成了煅体七重天的修炼。

    袁叔也在这一年时间内,一举完成了炼脏。其残余的药力,正一点点的从脏腑渗透入骨髓,估计直到完成换血,都还有些剩余。

    这这药力的帮助下,煅体境界,混元无漏尚不敢期望,但一副金刚不坏,天生神力的体魄,已是必然。

    “少爷,还有半年,就要去玄清宫拜师,如今就要开啥准备了。”

    孙嗣此次一去,不知何日才能返回。若不在此之前将庄中事物安排好,到时候定然会乱作一团。

    其次,外出远行,也要准备一些盘缠物资,这也需要时间。

    “我从未远行过,对这些门道也不清楚,所以还是要劳烦袁叔一二了。”

    庭院中,孙嗣将手中金书放下,对袁叔点头道。

    袁叔点头应是,目光自金书上一扫而过。这金书可不是虚名,通体好似黄金织就,华贵异常。

    这青鹰庄中,有多少藏书,袁叔不知道,但其可以肯定,绝对没有这一册金书。

    想来,这书应该也是那司贯仙人所赠。

    袁叔猜的确是没错。

    当初,众人离开之后,司贯仙人对孙嗣说明情况后,随即问道:“老师给你的那部《祊引》,你看了多少了?”

    “大致翻了一遍,仔细精读的,却是不多。”

    “《祊引》是老师留给我的遗物之一,不能给你。我给你一部我自己的抄本如何?”

    这仙缘幻境中的一切,都可谓梦幻泡影,至于司贯仙人所说的这部巫书,孙嗣本就没有丝毫奢望。

    司贯仙人问话之时,孙嗣最多只以为仙人会开口为自己讲道一番,甚至只会是提点两句。如今竟能得到一份抄本,孙嗣哪还有不愿之理。

    孙嗣闻言,连忙躬身一拜。

    “万分感谢,仙人愿意赐我卷宝典,已经远远超过我的期望了,哪里还敢多求!”

    司贯仙人轻笑着将孙嗣扶起:“我的抄本,无论如何都比不上这大巫原稿的。”

    “这样吧,作为补偿,我可以将《祊引》的前两部都抄给你。”

    “这两部巫书,若是在当年,足够指引其一步步成为大巫了。后面五部,则是关于大巫层次的修行法门。若是有缘,你倒是可以试着去找找看。”

    “唉……”

    说到这里,司贯仙人不禁长叹了一口气:“如今这个时代,毕竟不是修行巫术的时代了。”

    “这样吧,除了原典抄本,我在给你将这两部巫书,以仙道的角度,重新翻译梳理一遍。按照这个时代的说法,那就是一份前古仙人的金书玉册。”

    “一份古老巫书,一份仙道金书。这份补偿应该够了吧。”

    说着,司贯仙人取出一沓金纸,将至装订成册。递给孙嗣。

    “对了,我看你好像还会一点气运法门,对气运比较感兴趣。这也给你吧!”

    说着,司贯仙人抬手往后一掏,从后面取出一道紫气,缠绕在手指之间,随即也一起拋给孙嗣。

    孙嗣见状,都顾不上手中金书,连忙将紫气装入晶盏之中。用晶盏一称量,竟足有一离。

    “一厘的紫运啊!”孙嗣前世推动文明进步之时,一个千亿人口的庞大文明,平均下来,每天也只能给自己带来十厘的紫运。

    孙嗣刚将紫运收入盏中,还不待开口,便被司贯仙人丢出了幻境。

    这却发现,其他几人却是和自己一道“醒来”。仔细想想,到也在情理之中。

    既然司贯仙人替自己隐瞒了这两项收获,孙嗣也就没有多开口。

    这巫书暂不去说,至于仙道金书的部分,以法阐道,以道演法,却是丝毫不涉及具体的术的部分。

    这一年来,通过研究金书,孙嗣到也摸索出了几个方子,在仙谷和金草上薅了些边角料,配了点药,将几人身上的暗伤补了些回来。

    能让这些看着自己长大的长辈无病无痛的活过七十岁。

    再往上,孙嗣也是无能为力了。

    这也是让这几人沾到了一点这次仙缘的好处,不负当年有福同享的誓言。

    除了这些之外,孙嗣更多的则是在研究那道指影亡形的巫术,以及当时使用巫术时的种种感悟。

    省去了那么多前置步骤,孙嗣主要是研究怎么写祭文。

    这写好的祭文究竟合不合用呢,不知道。孙嗣只能一点点对比格式,反复修改。

    等格式改无可改之后,因为不知道其中是否有错误,只能继续研究将祭文演化成巫纹。

    这一步也是先要对比巫书,反复摸索。等将可以挑出的错误都改正之后,还是不能通过效果判断成败。

    当世和上古之间,可不只是时间的流逝,环境的变迁,更是天地法理的更易。

    这是外部的差距,在内部,巫道和如今的仙道,虽有继承和发扬的关系。可实际上,其中差异之大,连核心的哲学体系,都已经完全不同。

    这两条由不同思想哲学体系演绎出来的超凡体系,更是千差万别。

    孙嗣不说要将这门巫术转化成如今的仙道法门,或当世武学,但至少要能在当世法理中运转起来。

    将弄好的巫纹化入当世仙道法理体系之中,孙嗣自然也是通过对比巫书和金书玉册来进行的。

    若是转化后的“仙纹”不能用,那孙嗣首先便要检查自巫纹向“仙纹”演绎的这一步。

    等这一步查无可查,改无可改之时,若是还不能达成目标,那只能将一切推倒,从头再来了。

    孙嗣这一年便是反复在这一过程中折腾着。

    也幸好,司贯翻译《祊引》之时,虽是站在古仙的角度,但对照的却是当世的法理。

    若是司贯用的是和古仙思想哲学体系相对应的天地法理,那孙嗣只能望洋兴叹了。

    至于说推演天地法理的变迁。根据巫书和金书玉册中隐含的法理差异,推演如今的法理,再通过和如今山河自然的比较进行纠正。

    那实在超过孙嗣的悟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