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运成仙
繁体版

第二十三章 出门[感谢书友们的推荐票]

    又是半年过去,等袁叔将这一切都处理好了之后,孙嗣终于将那一招巫术给转化了过来。

    和之前的用法类似,以黑运推动法门,一指点落,死意自对方本源深处浮现,侵染元气,消磨生命。

    如此一来,孙嗣也算是有了一手压箱底的绝招了。

    正如当初吴师兄预料的一样,青鹰庄花费好一番功夫,也只买到了两匹驽马。

    这一次远行,依旧还是袁叔陪孙嗣一起去。

    以孙嗣如今煅体八重天还没修满境界,独自出门,虽不至于九死一生,但也十分麻烦。

    首先要在县城中找一家商队,和对方组队,去往郡城,之后再在郡城中寻找适合的商队,组队前进。

    其中,能找到一个直接跨州的商队的可能性非常小。多是一个郡一个郡的接力过去。

    如此直到文州境内的郡城,之后再尝试找一家去文州州城的商队。等到州城,再找一家由文州州城去秀洲州城的商队。

    等到秀洲境内,一个合适的郡城之时,再脱离此商队,重新找人组队,前往玄清宫。

    这一趟下来,花费先不去说,但绝对繁琐漫长。

    可若是有袁叔陪同,那两人便可以考虑直接穿郡过县,独自赶路,至少在路线和时间上灵活许多。

    “少爷,一切都准备好了,不知我们什么时候走?”

    “那就选一个最近适宜出门的日子吧。袁叔,你看如何?”

    “最近适宜出门的日子,”袁叔不假思索的道:“那就是后天了。”

    “那就后天走。”

    ……

    当世之中,理论上是以一匹良马三天的行进距离视作一郡。

    如此,理论上来说,一郡之地,是一个长宽皆三千里的方形。可实际上,因为依照地势,左割右补,形状自然就不会那么标准了。

    但面积上,基本还是这个数。所以,这一州之地,应有三十六郡。偶尔有些州地,因为地貌地形实在不方便,所以会在其中有个上下两三郡的误差。

    所以,当世三百州,最少的一州,内有三十三郡,最多的一州,内有三十九郡。

    而每一郡之内,都有三十六县,这三十六县的大小形状,却又是变化繁多了。

    因为大多数郡内,有一半左右的土地,不说毫无人烟,那也是人迹罕至。

    一郡之中,那些县,每一县的核心地带,自然人口面积都差不多,人口稠密,市井繁华。可那些偏僻之地,自然只能依照就近原则画给各县。

    如此一来,一郡之内,最核心的十来个县,自然是面积相当,彼此相连。至于其他十几二十个县,虽在地图上也是接壤的,但实际上却都被乃些深山老林割裂开来。

    就比如孙嗣家青鹰岗那片地界,在孙父立庄之前,整个一片长一百多里,宽二三十里的地界,一共也没超过十个村庄,加在一起,也就勉强超过一千人,一百户左右。

    这点人,往年就是连税吏都不愿意来。

    三五年来上一趟,象征性的收上三瓜两枣,更多的的是起一个宣誓主权的作用。告诉这些人,你们上面,还有一个官府。

    也就是孙父买下青鹰岗,立下庄子,这十几年经营下来,青鹰岗周围十几里地中,才新增了一两千人。

    估计再过个几十年,这一片人口过万人。那时候,在县里的地图上,才会出现一个青鹰乡的标注。县中才会往乡上派驻有司。

    到时候,这青鹰庄孙家,也就成了被朝廷承认的乡绅地主。

    这般自然环境之下,便是有吴师兄给的地图,孙嗣两人,所过之处,大部分都是少有人烟之地。

    这还是两人选了那些可以单骑走马的林间小路。若是那些只能徒步行走的小径,那估计就更偏僻了。

    至于为什么不走官道?不是不走,而是走的少。因为官道首先要宽阔平坦,适宜大军出动,再加上要减少修建难度,降低成本,以及联通诸县,所以比较绕。

    一连过了月余,横穿两郡之地。袁叔拿着地图比划了好一番,又看了看周围地形。

    “这里应该是洞阳郡划县。在往前一千里,就要出巴州了。”

    “官道应该就在……小两百里开外。从这里上官道,直接沿着官道出巴州,入文州。”

    “一切全凭袁叔吩咐。不过,为什么要走官道出去?”孙嗣闻言,有些好奇。

    “一般来说,是官道远而小路近。可有些位置,却并非如此。”袁叔一边研究着地图,一边随口回答道。

    此世州郡县的划分,几乎都是依照山河形胜。不是朝廷不想玩犬牙交错,方便统治。实在是无能为力。

    如一州之地,理论边长一万八千里,可实际上,因为贴合地势,短处一万三五千里,长处超两万里也有可能。

    若是玩犬牙交错,用一条几千里的险地、绝地,将一州之地分割两半,那些需要行走一州的官吏,绝对要骂娘。

    要是那条分割线在郡内,那些郡级官吏,怕是直接会崩溃。

    话说回来,那些州与州之间的官道,乃是历代朝廷的心血之作。

    这些跨州官道的修建,平坦宽敞的要求依旧,但在物料、成本、技术上,绝对是不计代价的。

    考察地势,设计路线,修筑道路,破开险阻。不知多少年之功。

    旁人若是不走这官道,在这州与州的分界之间心寻找所谓的小路近路,往往一番折腾,历经千难万险之后,最后却被一处飞鸟难度的险隘拦下。

    袁叔一边走着,一边和孙嗣解释着其中的窍门。

    突然,袁叔停下脚步,朝远处望去。

    “怎么了?”

    “有动静,好像有厮杀声,声势杂乱,应该是贼寇。”袁叔有些不确定。

    因为距离过远,便是使用望气法门,也没能发现什么。但孙嗣还是相信袁叔判断的。只是有些诧异,这种环境,还能有山贼存在。

    如今荒野之中,兽比人多乃是常事,敢上路的,无论是单人独骑,还是泱泱一群,都不是好相与的。

    想当山贼路匪,势力弱了可不行。

    而这荒郊野外,地广人稀,可供养不出实力强大的山贼。或者说如此会环境,可以聚群筑城,截断官道的,那应该叫反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