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归齐
繁体版

第10章:东魏拳王,参上!

    比如外出捕猎或是什么公共场合下,高欢总是对元善见十分和颜悦色外加坚持一丝不苟的完成臣子的礼仪。

    那段时间可以说是元善见过的最滋润,最舒服,最有尊严的日子了。

    但是好景不长,高欢一死,元善见的好日子就到头了。

    高澄本身性格就是嚣张跋扈的,他对自己亲爹都不一定有多少尊重,还想让他尊重元善见这个自己手中的大玩具?

    所以高澄经常的打压元善见,动不动就给可怜兮兮的傀儡皇帝上点儿压力,全然不把皇帝放在眼中。

    元氏宗室当中有一个济阴郡王元晖业,此人性情刚烈,素来看不惯元氏的皇帝唯唯诺诺甘心当傀儡的样子。

    但是毕竟大权旁落,也没什么法子,所以只能放放嘴炮发发牢骚阴阳怪气一番了。

    有一次宴会上就直接当着高澄的面开始毫不掩饰的一顿嘴炮输出,直言了当的对孝静帝元善见道:“祖宗若是知道我们元氏子孙将基业拱手让人,不知道会怎么样呢?”

    吓的元善见急忙的便是看向高澄,谁料高澄这个二世祖跟那些霸道总裁富二代一样,也是个受虐狂。

    他不喜欢那种趋炎附势主动巴结自己的人,相反他就喜欢这种有骨气的人!

    所以高澄丝毫不生气,相反还笑意吟吟的问元晖业:“听说您很有文化,不知道最近在读什么书呢?”

    元晖业冷冷的回答:“我最近读了伊尹和霍光的一些事迹,唯独没有读曹操和司马懿的书!”

    吓的元善见差点儿就给他跪了求他别说了,不然今天咱俩别说当汉献帝和曹奂了,连曹爽都当不了了!嫌尔朱荣当年杀的不够多是不是?

    没想到高澄丝毫不生气,相反居然击节赞叹大笑了起来,事后也并没有追究元晖业。

    高澄的尊重只给元晖业这种无关人士并且还很有骨气的人,很显然不会给身为皇帝的元善见,并且高澄还想着从元善见身上爆点儿经验呢………

    高澄别看当权只当了两年,但是就这两年时间,高澄本人堪称历史名场面制造机,制造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场面,其中一大部分,都是从元善见身上爆出来的………

    当初高澄跟元善见一块儿喝酒,丝毫不顾人臣的礼节,居然站起来对元善见劝酒,虽然史书上说的很委婉:“臣澄劝陛下酒。”

    但是换成大白话大概就相当于现在的酒桌文化:“我敬你一杯,你不喝就是不给我面子。”

    有一说一,元善见身为皇帝被臣子这样对待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因此难免就有几分怨言,人家也没敢咋样,就是抱怨两句:“朕明白自古以来没有不灭亡的国家,朕也早就做好准备了,大将军要是想取朕而代之就直接来罢,大可不必这样羞辱朕。”

    大概是因为这段话里的朕实在是太多了,高澄又喝高了,所以很不高兴,并且直接当场发作了。

    高澄将酒杯往桌子上一拍,破口大骂:“朕朕朕!狗脚朕!”

    骂的挺脏的,然后还不解气,直接转头对身边的大秘崔季舒道:

    让他长长记性!

    前文就说过,崔季舒那是高澄最坚定的狗腿子,妥妥的齐王派,所以也不含糊,一个箭步冲上去!

    邦!邦!邦!

    就真给了元善见三拳!

    可怜元善见力大无穷传言能夹着两个石狮子从宫墙上越过去的猛人,居然被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照着脸上就是三拳干了个乌眼儿青!

    自古以来哪有皇帝被臣子照着脸上就“殴帝三拳”的?

    高澄打爽了回去睡大觉去了,元善见回去独自抱着腿躺在床上悲伤逆流成河,眼泪也快流成河了………

    虽然第二天醒过来高澄一阵懊悔,还责怪了崔季舒两句,我犯浑你咋不知道拉着点儿?

    崔季舒一阵挠头表示,主要是我也性情了,不然肯定拉着您了………

    行吧行吧,下次注意,可不能喝那么多酒了………

    就过去了!

    高澄甚至都没再提这件事!只是进宫跟元善见道了个谦说自己昨儿喝多了耍酒疯了,您多担待!

    这可把元善见给气坏了,就算是你爹,做了这么恶劣的事儿也得做做样子的给自己贬个官削个爵罢?到你这儿居然自罚三杯就拉倒了?!

    元善见实在是咽不下这口气,所以暗中开始积蓄力量准备干翻高澄给自己争口气,他采用的法子也很简单——挖地道!

    他的计划是直接从宫中挖地道挖到齐王府,然后神兵天降直接半夜冲过去把睡梦中的高澄给剁成肉泥!从此大权独揽澄清宇内四海升平………

    梦做的挺好的,但是真实际操作起来可太坑了,还没等挖出昭阳殿呢,门口的士兵就听到地底时不时总有声音传出来………

    高澄带着兵直接杀进了昭阳殿,一生第二高光时刻名场面奉上。

    他带着几千带甲之士围着元善见,直接指着元善见的鼻子问出了一句震古烁今的话:“陛下何故造反?”

    元善见要不是当了这么多年傀儡皇帝有经验的话,可能直接就被高澄这句给气的当场脑溢血发作了:“自古只闻造反的臣子,岂有造反的帝王?”

    你听听你说的是人话吗!

    看元善见真的被气坏了,高澄反而收敛了,当场跪下磕头请罪,也是痛哭流涕的表示自己多么多么忠诚。

    当天晚上高澄直接睡在元善见这里了,据说君臣二人秉烛夜谈开怀畅饮,时不时抱头痛哭放声大笑………

    没什么卵用,第二天出宫,高澄就命人将元善见勾结的一些官员全给杀了,还将元善见身边的所有人都换了一茬,从此对元善见的监视更为严密了。

    这件事闹得这么大,就算是三点一线的上学下学的高肃都知道的清清楚楚,所以元善见也在高肃的怀疑名单上。

    毕竟他曾经有过前科,再加上高澄对元善见………的确是有些苛刻了,所以元善见动的手的话,高肃觉得可能性也很大。

    但是很快高肃便是也略微的放松了对元善见的怀疑了,因为光从挖地道这个操作就能看出来,元善见的脑子好像并不是特别好使………

    且先不说他们高家发家的招数可就是挖地道,他祖父高欢的成名之战,就是靠挖地道挖到城脚下,然后用烧红的铜柱顶开城墙,才攻破邺城的。

    你用挖地道对付高家人,和教李白写诗,教宋徽宗画鹰赵子昂画马有什么区别?

    就光说真的这样做,丞相府距离皇宫没个上百里也有几十里地了,这么大工程你得干到什么时候?又得怎么干才能准确无误的刨到高澄的脚底下?这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元善见都这个智商了,要是真的能做出东柏堂案这么天衣无缝的计划,才是怪了!

    至于西面的宇文泰和南面的侯景,高肃暂时也同样是排除了,宇文泰要是有这么大本事,颍川就不会丢了………

    而侯景现在正忙着围攻建康呢,四周都是萧氏子弟的勤王军队,侯景此时都杀红眼了,再不拿下萧菩萨,他就得上天做菩萨了!

    所以侯景现在同样是没这么大本事和空闲来刺杀高澄,更何况他要是有这本事,也不会丢了河南跑来抢萧所长的地盘了………

    所以现在高肃的头号怀疑对象就是高洋,他完全有能力有时间有理由刺杀高澄!

    再加上高洋的这份供词看起来天衣无缝,其实细究下来隐隐的能够发现很多自相矛盾的地方。

    首先按照高洋的说法,兰京应该算是临时起意的因为高澄的一句要杀他的话决定刺杀高澄的,既然是临时起意,又怎么会有五个同伙呢?

    再加上阿改这一欲盖弥彰的操作,真的是临时起意的话,又怎么会认识阿改?双方又是怎么联系的?

    再加上阿改说的兰京在东柏堂动手,他就同时动手杀掉高洋,高澄在东柏堂,高洋在西双堂,一个在城东一个在城西,相距将近数十里地,邺城后世被称作六朝古都,通过曹氏父子,后赵,北魏一直经营到如今,邺城的城市规模堪称此时世界上最大的几座城市之一。

    在这样的情况下,要同时在城东刺杀高澄的同时又刺杀城西的高洋简直是天方夜谭,这个时候又没有智能手机,拿什么来传递消息?

    这也同样是疑点之一,按道理来说,距离柏堂更近的是大将军府,如果按照正常的消息传出去的话,第一个赶到的应该是大将军府督护唐邕,但是第一个赶到的偏偏却是身处城西的高洋………

    还有高洋的反应,他的处理方式,太蹊跷了,按照正常的思维来说,在控制住了刺客之后应该做的难道不是审讯吗?

    但是高洋却急不可耐的将兰京等人全部杀了剁成肉泥,甚至柏堂内的所有人都是同时遭到了清洗,就连高澄的小妾琅琊公主元玉仪姐妹都没能逃过。

    这很难说明高洋不是在遮掩什么,同时高肃还认可一句话,一件事有的时候你没必要非要知道真相,你知道知道谁是最大的受益者就够了!

    高澄一死,高家的权力中心迅速的转嫁到了高洋身上,甚至此时高洋已经成为了高家真正意义上的掌控者,甚至完全有可能接过高澄未完成的大业——代魏自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