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皇孙:外挂朱元璋,朱棣疯了
繁体版

第十六章:郑和:你竟然说我不行

    老爷子终究年龄大了,手臂的力量不再如年轻时那么强劲。

    举了几下便喘起了气,把朱瞻均放下,看着朱瞻均那两年被风吹日晒,不似少年青涩稚嫩的脸,心中一阵触动。

    “都过来。”

    转过身来,搂住朱瞻均的肩膀,对着身后朱胖胖等文武群臣道:“这是我二孙子,今年才十岁出头,小小年纪力挽狂澜,带回十万大军,为朝廷挽回极大损失。”

    抬手指了一圈众人,“你们都说说这一仗打的怎么样。”

    众人看着老爷子那骄傲的神色,咋还不明白,这老头是在向他们炫耀。

    汉王朱高煦心中暗翻白眼,表面却是竖起了大拇哥赞赏道:“陛下,这哪还用说呀,二侄子这一仗打的漂亮,有爹您当年几分的雄风。”

    汉王这话一出来,众人心里暗暗呸了一口,“马屁精!”

    然而嘴上却是大大的赞同:“没错,二殿下不愧是陛下的孙子,继承了陛下的雄武之风。”

    “是啊,末将还记得陛下当年少年时,与二皇孙一样朝气蓬勃,在战场之上所向披靡,他的敌军溃不成军。”

    “哈哈哈…”

    听到众人的马屁,老爷子高兴的哈哈大笑。

    当然了,他也知道这是在拍他马屁,不过今天开心,乐呵乐呵又咋了。

    “哼!”农场中的老朱冷哼一声,嗤笑道:“这王八蛋哪来的脸,敢跟咱家麒麟儿比,当年他第一次上战场时,都吓尿裤子了。还雄风,咱看是尿裤子的骚风吧。”

    “噗!”

    老朱这话,朱瞻均一个没忍住笑了出来。

    一番马屁下来,让老爷子心里万分开心,招了招手,小鼻涕牵了匹宝马走了过来。

    “来,二崽子,今天的荣耀是你的。”

    老爷子手上一用力,朱瞻均坐到了马上。

    “老二老三。”

    “陛下。”

    汉王和赵王上前一步,老爷子看着二人道:“你大哥腿脚不好,今日有你二人代替他,为咱们大明的大功臣牵马游街。”

    “啥?我们俩给这小王……家伙,牵马!”

    二人瞬间瞪大了眼睛,不敢相信的看着老爷子。

    见二人模样,老爷子脸一下拉了下来,冷着脸道:“怎么,你们俩不愿意?”

    “我告诉你们,别逼我在最开心的时候,做不开心的事。”

    感受到老爷子那顶头的压力,二人连连摇头,“没有没有。”

    “咋会呢爹,这是二侄子的荣耀,我这个当叔叔的脸上都增光,当然愿意了。”

    二人脸上露着笑脸,一左一右牵住了马,笑嘻嘻的拉着马就往前走。

    “爷爷,没这个必要吧?”

    让这两位爷牵马,朱瞻均真怕二人把他带沟里去。

    老爷子脸上又恢复了笑容,挥了挥手道:“这是爷爷给你的荣耀,快去吧。”

    随着老爷子大手一挥,小鼻涕高喊一声:“起驾!”

    仪仗队伍在路两边百姓的欢呼下,转向往皇宫而去。

    朱瞻均坐在马上被人注视的是一阵尴尬,面对百姓的欢呼,他拱手也不是,挥手也不对,只能尴尬的抓着马鞍,任凭两个叔叔拉着马往前走。

    “小混蛋,你小子算是长了脸了,让我和你二叔给你牵马,你爹都没这样的待遇。”

    牵着马走在右手边的朱高燧,脸上保持着笑容,嘴里却是阴阳怪气的说着话。

    “就是,这当爹的骑在俺们俩头上也就算了,现在连儿子都坐在咱俩脑袋上拉屎撒尿了。”

    “以后啊,咱兄弟俩就低调点吧,得罪了太子爷和皇孙殿下。咱兄弟俩也不用等着老大登基了,不出半年,脑袋就满地滚了。”

    左手边的汉王朱高煦,皮笑肉不笑的附和了一句。

    听到二人那阴阳怪气的话,朱瞻均眯了眯眼,脚跟猛的磕了一下马腹。

    吃痛的宝马嘶鸣一声,缓慢前行的步伐猛的加快。

    一左一右拉着缰绳的汉王赵王,一个没留神,被马匹带的身体连连踉跄,险些摔倒在地。

    但还没等俩人破口大骂,朱瞻均拉停了战马,回头看着二人无奈道:“二叔三叔,你们要是不想给我牵马就直说,也不至于这样折腾我吧,要是我从马上摔下,断个胳膊断个腿,爷爷可要生气了。”

    两旁打着仪仗的士兵听到这话,齐齐用异样的目光,看向了汉王和赵王。

    “小王八蛋,你!”

    赵王朱高燧一看到众人的神色,心知被这小混蛋坑了,气的撸起袖子就要揍人。

    汉王朱高煦一把拦住朱高燧,向其示意了一下后方紧跟着的帝王车辇。

    脸上向着朱瞻均露着笑容道:“二侄子说的哪里话,你可是咱家的荣耀,我和你三叔给你牵马高兴还来不及呢,怎么会折腾你呢。刚才是我俩说话没注意碰到了马,二叔给你赔个不是行不行。”

    说着拱了拱手,笑着快步上前,牵着马继续往前走。

    心里却是念叨着:“不愧是老大的种,这小心眼跟老大简直一模一样。”

    后方车辇上,老爷子放下了掀起的车帘,靠坐回了锦榻上,双手拢在袖中,继续闭眼假寐。

    一路之上,礼部官员高唱着朱瞻均的功劳,让围观的百姓们知道了这位二皇孙,为大明做出的功绩。

    一直回到了皇宫,这场盛大的迎接典礼才算暂时结束。

    朱瞻均的名声,也随着这场典礼传开,为他狠狠的收割了一把名声和威望。

    “郑和,见过二皇孙殿下。”

    朱瞻均被两个叔叔带着刚到皇宫门口,一名皮肤有些微黑的男子,上前扶下了朱瞻均。

    “咦,郑太监你还没走啊?”

    朱瞻均记得郑和第三次下西洋,永乐七年九月就出发,如今都快十月份了,对方怎么会出现在这里?

    “臣是专门等殿下的。”

    对于朱瞻均知道他要走的事,郑和没有任何意外。他出行的时间早已经公开了,知道的人不在少数。

    “等我?”

    这下朱瞻均更疑惑了,他小的时候郑和在军中,俩人接触的非常少,关系只能说认识。

    郑和不至于为了迎接他,连下西洋这么大的事都不管了吧。

    郑和笑着解释道:“听闻殿下一路北上,穿越万里之遥跨越大海,到达了另外一块广阔的大陆。”

    “臣心中好奇不已,想听殿下讲一讲,这一路的情况,以及那片新大陆的人文地理。”

    朱瞻均这才恍然。

    眼前这位可是航海家,得知有人穿梭了万里去了新的大陆,那就如同猫儿遇到了腥鱼,自然忍耐不住啊。

    看着期待的郑和,朱瞻均却是摇了摇头。

    “郑太监,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我走的这条路线不适合你。听我句劝,别想太多,好好下你的西洋吧。”

    郑和:???

    朱瞻均一副你不行的模样,郑和觉得自己受到了羞辱。

    他身为大明最大的航海家,竟然有人说他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