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空与玄奘
繁体版

第八章、隋末的世道

    唐玄奘讲述他曾是一个孤儿,一个一出世就是躺在大木盆里随波逐流的孤儿,被他师傅在江边救起的时候,尚在襁褓之中。

    他的师傅法号叫法明,原本是一个云游四海的行脚僧,那天正准备渡江北上,在救了他以后,为了给他一个稳定的成长环境,不得不改变他原来的行脚僧人设,他师傅便带着他到附近的金山寺挂单。

    当时金山寺的主持考虑到玄奘是个婴儿,为了便于法明照顾,特地在后院分了一个房间给他师徒二人单住,由于他师傅是个挂单的和尚,是个随时会离开的人,所以寺院里的僧侣们除了定时给他们送斋饭以外,也鲜少有人会主动来打扰他们。就这样在这个基本与外世隔绝的小天地里,小玄奘开始慢慢长大,开始跟师傅每天敲木鱼念经,然后一直敲到他十六岁。

    有一天,师傅从方丈那回来,把玄奘叫到跟前,问他是愿意继续待在金山寺参禅修行?还是愿意跟他去云游天下?对于一个从没有见过世面的小孩,一听能够去云游天下,瞬间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着无限向往和美好,试问有谁会愿意留下来。

    他师傅此次的云游路线是被他耽搁多年的规划路线,先是渡江北上,然后经过中原腹地,再穿越林海雪原,最后到达北海之滨。

    在经过简单的打包收拾之后,师徒二人就踏上了北上的征程。

    北上的第一步就是要过江,记得那天摆渡过江的客船刚刚行至江中央的时候,忽然刮起了一阵大风,客船立刻被风刮的摇晃不止,船上的人顿时都心生恐惧,而此时船夫却来个趁火打劫,说他们是拿着性命在帮大家过江,要求每位船客再支付一份船费,否则就停在中间不走了。说完,任由客船不停摇摆。

    船上的船客顿时咒骂声四起,但咒骂归咒骂,频临生死的恐惧,终归大于怨念,不一会就纷纷向船夫妥协,船夫怕众人反悔,便让他未成年的小儿提前向每个人收钱。可当小孩收到玄奘师徒前面两个大汉时,两个大汉突然从包裹中,亮出两把明晃晃的大刀和他们的盗贼身份,一贼把小孩劫持,另一贼拨开众人跑至船尾,威胁船夫乖乖划船,否则杀了他儿子。

    船夫无奈,只得听从于盗贼,一番摇摆过后,船将靠岸,劫持小孩的盗贼一把抢过小孩手里的钱袋,另一贼大声叫让所有人眼睛敞亮一点,把身上的钱也都交出来,否则就要血溅当场,众人反应过来,没成想刚遇上个讹诈的,现在又来个抢劫的,都身不由己的把包裹往身后藏。

    二贼见众人人都没有动静,便都提刀上前威胁船客,万没料到,小孩则趁挟持他的盗贼不备,上前猛的一推,把一贼推入水中,另一贼未来得及反应,又被船夫一篙打入水中。

    二贼尚习水性,准备重新爬回船上,可惜船夫长篙在手,只要二贼有人刚一串出头,就被拍入水中,刚一冒出头,就又被拍入水中,如此反复几次,二贼大呼饶命。

    此时玄奘师傅睁开双眼,叫了声‘阿弥陀佛’,劝船夫放他们一条生路,众人听毕,顿时炸起,群起而大骂他,臭秃驴,刚才他们打劫的时候,为什么不站出来阻止他们,现在却来充大好人。

    面对汹汹众口,师傅只能不断的念着阿弥陀佛,最后还是船夫怕惹上人命官司,才停下手中的长篙,与众人把二贼拖上船,然后绑起来送官府。

    上岸后,玄奘看着船夫与众人押着两个盗贼渐渐远去,问他师傅:“为什么是这个样子?”

    师傅回他:“世道乱,贼心起。”

    玄奘又追问了一句:“为什么要救盗贼?”

    师傅回答:“众生平等,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

    玄奘继续追问船夫敲诈的行径,他师傅立刻呵斥他六根不净,要他斩断妄念。

    玄奘吓的赶紧手捻念珠,口诵《阿含经》。

    过了江之后就是江都郡,大扬州总管府所在地,时之东南商贸文化重镇,别都之所在,小桥流水、亭台水榭、宫楼林立、繁华非常。不过这些都不是玄奘师徒所关心的,栖灵寺才是他们本次旅行计划的打卡第一站。

    前往栖灵寺的官道上行人稀少,只有一辆辆装满木材的马车驶过。

    此时已经过了午时饭点,玄奘和师傅法明早已饥肠辘辘,约莫继续走了二三里地,远远看到前方的一家客栈酒旗飘扬,师徒二人顿时不自觉的加快了脚下的步伐。

    来到客栈跟前,玄奘看到一个伙计模样的人正收拾着门前的桌椅板凳,依地上的痕迹看,没收拾前,至少有十桌之多。师傅法明走到伙计面前双手合十,说声:“阿弥陀佛,打扰施主,贫僧与小徒二人有缘来到贵宝地,望施主能施舍些斋饭…”

    伙计没等法明说完,突然扔下手中的板凳,一副无比厌烦的口气骂道:“得,尽他妈是一帮吃白食的,滚。”

    玄奘当时的修行还是太低,那个脸色一下子就红到了脖子,然后他转头看了看师傅,师傅居然面不改色,他心里顿时暗暗发誓,总有一天他也要达到这个境界。

    伙计的话音刚落,一个掌柜模样的老者,从门口出来大声呵斥伙计:“牛二,不得无理。”掌柜说完忙上前拂了拂已经收拾好的一张桌椅,让玄奘师徒坐下,老者也跟着坐下,吩咐牛二弄一些斋食给他们。

    听到掌柜的吩咐,牛二很不情愿的去屋里准备饭食。

    待玄奘师徒二人快要快要吃完的时候,掌柜便跟法明拉开了话匣子,让法明不要怪罪牛二,原本牛二家也是有百亩良田的大户人家,可惜经不起朝廷赋税的年年增长加,前两年已经严重到十收九征的地步了,不得已把田都卖了到这来跑堂。而这一年多来他们店一直给修运河的官差徭夫们供应伙食,可是徭夫们只交了前半年的口粮后,就再没交过,而官差们的伙食是由公家开支,尽打些白条,从不兑现,还要吃的比别人好。这个店是他们家祖上传下来的,到他这辈已经三代了,本欲传给他的两个儿子的,可是一个儿子参了军,一个儿子摊了徭役,现在是既等不到他们回来,也撑不到运河贯通,不撑下去吧,欠别人的那些米面柴火钱怎么交代,都是几十年的老交情,那些老伙计们也…也…也在欠着别人的…

    吃完了斋饭,辞别了掌柜后,玄奘和师傅法明一路无话,无比的沉默。

    好在离栖灵寺不远,晚上时分到了栖灵寺,得到了主持的热情款待,寺院之中还是那个佛门清净之地,每日听讲、诵经、吃斋、参禅、打坐、敲木鱼,可是玄奘不管怎么用心的敲木鱼,就是回不到几天前的那个无忧无虑的状态了,当他师傅告诉他明日继续上路的时候,他内心还有了一点思想斗争,感觉外面的世界不那么美好,连吃个斋饭都成问题,在寺庙里多好,整日不愁吃穿,还不耽误念经,可是…,他还是跟着师傅上路了,还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幻想、充满期待。

    也许那个时候玄奘留在了栖霞寺或者回金山寺,他的人生将会是另一个人生,可是,也许的人生又有谁知道呢。

    从离开栖灵寺之后,玄奘就对后面的旅程,充满了无限悔意,每天都在遭遇各种白眼、讥讽、辱骂、饥饿、酷暑、严寒,甚至还有打劫,随着北上越来越进入中原大地,世道也越来越混乱、残酷,百业逐渐的萧条,所见之人,面皆菜色,渐渐开始出现了成群结队的乞丐、流民,以及被弃之路边的尸体,有的地方还爆发了动乱,打劫商户、强占官府、官民混战,所有的一切的一切,都严重的击打着玄奘那幼小而纯真的心灵,直至有一天,他那幼小的心灵被彻底击碎。

    记得那是一个邻近千峰寺的小村子,那天玄奘和师傅已经三天米粒未进了,准备从村东头开始化缘,令人意外的是,第一家就化到了斋饭,当时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家里,小女孩给玄奘师徒盛了两碗玉米糊,师徒二人就坐在外面的木墩上吃了起来,边吃边问她家人去哪了,她说她妈妈天一亮的时候就跟村里的人一起到山里采药去了,走之前给她熬了半锅的玉米糊,留给她饿的时候吃,另外她妈妈还告诉她父亲去外面做大官挣大钱去了,回来会带好多好吃的给她,她接着又表情落寞的说,她都不记得父亲长什么样子了。

    玄奘师徒喝完碗里的糊糊,肚子还依然很饿,但是哪还有脸再从小孩的口里夺食啊,就起身准备到下一家再化点斋饭,可刚站起来的功夫,有两个提着刀的官差向他们跑了过来,二话没说,跑进屋子就把送碗进去的小女孩提溜出来,玄奘赶紧上前拦住他们,问为什么抓小女孩,其中一个官兵一把把玄奘推开,呵斥他少管闲事,然后就押着小女孩向来的地方奔去,玄奘和他师傅当时不明所以也跟了过去。

    他们跟小女孩一起被带到村西头空旷的打麦场上,打麦场上稀稀落落的已经站了几十个老人、小孩,另外还有几个抱着幼儿的中年妇女,周边有二十来个官兵把她们围住,此时一个黝黑的军官正举着一把剑在跟老弱妇孺们问话:“这把剑,有人知道是谁的吗?”

    在场的老弱妇孺们,一个个面面相觑,军官见没有人回应,便拔剑出鞘,来到一白发老人面前,把剑架在老人脖子上继续问:“老人家,剑是在你家屋后面找到的,你应该知道吧,说出来官府有赏银,不然的话,窝藏奸细是要杀头的。”

    白发老人战战兢兢的回答道:“回上官的话,老朽确实不知。”

    老者的话音刚落,只见军官双手握紧剑柄,用力一挥,顿时老人人头落地,鲜血如涌泉般喷洒于天际,在场的老弱妇孺们哪见过这种场面,无不惊恐万分,有的直接就被吓晕过去。

    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玄奘和他师傅也瞬间陷入无比恐惧的地步。

    军官擦了擦剑上的鲜血,来到一个小男孩面前问道:“小朋友,今天上午有没见到陌生人经过这里?”

    小朋友怯怯懦懦的抬起小手指向我们:“小鱼,早…早上…有盛饭给…给那个人吃…。”

    军官听完顿时直起身子,玄奘师徒和小女孩走来。

    面对军官的眼神压迫,玄奘用力的直着脖子,可是自己的眼睛还是不由自主的避开军官的眼神。

    军官问带玄奘他们过来的官兵:“这俩和尚是怎么回事?”

    官兵回答:“两个过路的游僧。”

    军官:“出家人,看热闹也不挑挑时候,赶紧走吧。”

    师傅法明立刻双手合十:“施主,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切不可妄开杀戒啊!”

    军官立刻回了师傅一个浑厚有力的“滚”字。

    师傅法明不再言语,拉上玄奘准备离开,可是玄奘的脚根本不听使唤,直挺挺的就是不动,师傅使了几次力硬是拉不动他,便小声的对他说:“走吧,我们阻止不了。”

    听完师傅的话后,玄奘的脚下不由自主的松动了,师傅就拉着他向西走去,玄奘的身子虽然被拉着走,但是眼睛还在看着小鱼,小鱼也正用乞求的眼神看着他,就是这个眼神,纯真无邪又无助的眼神,永远永远的印在了玄奘的脑海里。

    然而这一幕很快就被无情的军官中断了,军官把小鱼的脸转向了他,问小鱼,那个人给过她什么东西没有?有没跟她说过什么话?往哪个方向走了?

    从小鱼那得到的都是摇头的答案后,军官愤怒了,举起了手中的剑,这时候,玄奘用力的挣开了师傅法明的手,飞奔到军官面前,跪在地上求军官,诉说小鱼只是一个懵懂无知、不懂世事的孩子,给那个人吃的也只是一时的善意之举。

    军官对玄奘诉说无动于衷,甚至还显的不耐烦,玄奘赶紧表示,如果用小鱼的死可以弥补她无意犯下的过错,那他愿意代替小鱼去死,说完,玄奘伸长了脖子挡在小鱼的前面。

    军官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对玄奘说道:“出家人,你不属于这个世界,你不知道这个世界的规则。”

    军官一脚把玄奘踹开,接着一股鲜红的鲜血,溅满了玄奘整个脸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