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第2章 很有前景的产品!

    接下来的几日,林清开始认真考虑起创业的事情。俗话说,隔行如隔山,IVD的产品、行业趋势哪怕是技术知识,对于林清的学习能力来说,倒不是什么难事。但是商业规则和那些已经约定俗成的业务习惯,就不是一朝一夕能搞定的事情了,林清知道,需要把自己完全当成一个小白,虚心学习才行。

    好在,有度娘,有CNKI,还有论坛,这个互联网时代,缺什么都不缺信息。只是信息是零散的,需要加工成系统的知识才好。

    林清的工作比较清闲,这也让他有了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些事情。很快,林清就有了一些收获。

    林清要从事的行业叫IVD,也叫体外诊断,是医疗器械行业的一个分支,产品包括检测仪器和配套的试剂、耗材、软件等。对应医院的检验科和病理科,分为临检、生化、免疫、微生物、分子和病理六个专业。

    在这个行业里面,有三个基本角色:

    一是用户,医疗机构为主,基本是医院、公共卫生机构和独立医学实验室。越是等级高的用户用量越大;

    二是厂商,内外资企业都有,鳞次栉比,层次不齐,有年产值千亿的跨国公司,有市值千亿的国内上市企业,同时也有靠OEM分装低价生存的小微型企业;

    三是商业环节,有传统的渠道代理经销模式,也有新型的SPD模式,规模从两三个人的小公司,到数万人的大型国企都有;

    同医疗器械行业的其他领域一样,IVD领域也受到国家政策法规监管的行业。从业的法人组织,必须办理相应的生产和经营许可,同时整个经营活动必须接受监管。

    而国内IVD厂商的产品,需要依据相关法规进行注册,按照分类标准分别取得一类备案证、二类产品注册证或者三类产品注册证。分别对应地市级药监部门、省级药监部门和国家级药监部门的审批程序。而所有的进口产品,则需要在国家药监部门完成注册(备案)审批程序。

    大部分IVD的试剂产品由于涉及到生物活性,需要实行冷链运输和冷库贮藏,因此,生产、商业流通和终端使用环节必须具备相应的软硬件条件。

    孙瑞芬所从事的XQ和FCM仪器和试剂领域,分别属于临检和免疫专业的一个细分产品,而免疫专业是IVD最大的细分领域,产值占IVD的40%左右,其中最大的领域是FG。

    FCM产品,从第一款商业化产品问世开始,已经有近五十年的历史,在生命科学和临床诊断领域有着重要且不可替代的作用。例如在大型医院中白血病免疫分型的诊断,就需要依靠高端的FCM产品进行。

    FCM产品涉及光学、电子、机械、软件、系统、流体力学、生物技术等诸多技术,是IVD产品中技术难度最高,体系最复杂的产品。

    跟其他行业一样,IVD行业也有技术发展脉络,从电信号到光信号、从普通光源到激光光源、从比色比浊到光子计数、从静态溶液到流体检测,等等。

    同样,IVD行业的各种细分产品间也有鄙视链,FG看不上SH,XQ看不上NY,大型仪器看不上POCT,但没人敢看不上FCM产品,因为FCM产品是公认的高端设备,一般医院买不起,就算买得起也用不起。如果有谁说FCM产品不高端,那基本上是暴露他自己的无知……

    FCM产品的核心技术一直掌握在国外的公司手里,如ID公司、EM公司等,而这些公司基本上以美丽国的公司为主。这些公司利用先发优势,很早建立了应用和技术支持团队并形成了垄断地位,使得FCM的仪器和试剂产品一直维持着比较高的价格,这也是一般医院面对FCM设备时,只能望洋兴叹的原因。

    国内的技术团队从2010年前后开始研发,历经十年时间,也仅仅有两三款型号的产品能够比较稳定的应用在医疗领域。这让国内大大小小的技术团队跃跃欲试,都希望能攻克这类产品,占据领先优势。而国产替代,也就成了这个领域最响亮的口号和从业人员最为崇高的理想。

    国内的FCM技术团队,也曾经做出过非常优秀的产品,但是受限于当时的资本市场以及FCM的市场环境,在市场推广的前期,即被国外的公司收购,并改造纳入其产品体系。

    FCM产品与临检中的XQ产品从核心技术角度来说,属于一个体系。作为国内最大的IVD生产商YM公司,在攻克了高端XQ产品的核心技术后,马上立项研发出FCM产品并于2015年前后正式上市,在国产品牌中占有重要地位。

    木一恭是YM公司FCM产品研发团队的领导人,孙瑞芬就是YM公司研发团队中的重要成员。

    由于YM公司的战略调整,停止了FCM后续产品的研发理想,于是木一恭放弃了YM公司的高薪和股权,带领团队的核心成员,又吸纳了一部分其他团队的技术人员,创立了GW公司,专注于做FCM产品。

    到此时,已经两年有余,仪器和试剂产品也即将问世。

    理清了产品的脉络,林清这时意识到,这确实是很有前景的产品,既有技术的先进性,同时也迎合国产高科技产品替代的大趋势,心里不免泛起一阵涟漪……

    林清的兴趣已经被激发了,但是经验告诉他,这样的产品,会有很高的技术门槛和应用门槛,真想做的话,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

    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对于没有跨过那道门的人来说,门槛就是门槛,而对于跨过去的人来说,那就是身后的一块木头而已。

    可是门槛是什么呢?越过这道门槛需要什么条件,做出什么努力呢?

    思考间,林清拨通了孙瑞芬的电话:“老婆,你能跟我讲讲,FCM为什么没推起来么?”

    电话那边,孙瑞芬的声音里面有点儿哭笑不得的意思:“我说,林总啊,当我是你下属呢?上班呢!回头再说。”嘟……嘟……嘟……

    林清看着电话,只能苦笑着,感觉自己似乎有点儿唐突了。

    于是,林清还是有点儿贱兮兮的给孙瑞芬发了个微信:“老婆大人,约不?”

    “帅哥,约!知道你想问啥,周末回季城,给你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