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第32章 小陈的心机

    “先跟你们姐夫介绍下公司的情况吧。”孙瑞芬说道:“我这一年也没怎么参与,不了解,只是跟你姐夫说了个大概。”

    “小陈,你跟姐夫说吧,这一年多基本上都是你在运营。”小崔说道。

    “好的,那我就跟姐夫介绍一下情况。”

    原来在一年多以前,IR公司有些动荡不安,股东之一的静总,通过一级半市场和二级市场的运作,逐步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并担任公司总经理,开始对公司原有团队进行洗牌。人心惶惶。

    小陈和小崔都是市场部的,在一个办公室,两人共事的时间比较长,又都是属于那种不知道该如何站队的选手,在这种乱局之下,也不得不考虑一些后路。而在黄龙省,能与IR公司相媲美的公司,还没有第二家,跳槽的可能性几乎为零,除非肯抛家舍业的去外地。这对二人来说,不现实。

    在IVD行业里时间长了,眼光肯定是局限的,不过满眼都是经销商盆满钵满的景象,因为在市场部的缘故,两人与黄龙省区的销售经理和经销商都比较熟悉,于是商量做一家经销公司。

    正赶上孙瑞芬以产品线总监的身份兼任市场部经理,正好是二人的直属领导。孙瑞芬比较外向,在IR公司时是第一次担任管理职务,也没什么城府,对于熟悉的下属,闲谈时经常说起在行业的各种资源,所以小陈和小崔就尝试着拉孙瑞芬入伙。

    孙瑞芬倒是没有拒绝,一方面考虑多赚点儿钱,另外一方面是回季城前,林清也是考虑创业做生意的。于是就答应了下来。三人也没有什么经验,凑了六万块钱,每人两万,股份三一三十一,就这样公司开张了。

    小陈其实是在公司洗牌的过程中,被迫离开的,所以也只能回家打理生意。于是,小陈在明,孙瑞芬和小崔在暗,开始运作这家小公司,公司有个还算好听的名字,叫鑫诺。

    至于怎么分红,怎么发工资,小陈在介绍的时候就略过去了,没说。

    IR公司的静总,在担任这次担任总经理之前,是管着研发的。重点产品也是IVD的大热门产品——化学FG。

    试剂研发的过程是需要做大量比对实验的,就是根据标准品溯源,采购成熟产品的试剂进行结果的比对。

    与很多产品一样,进口IVD产品也存在“行货”与“水货”之分。也就是正规渠道和非正规渠道采购的产品,产品质量是一样的,只是因为采购渠道是海外,少了国内多级代理商的加价,价格会差很多。这就有了可以运作的机会。

    小崔的同学正好在研发部门负责试剂采购,所以得知了这个需求。只要能找到便宜的货源,就能拿下这项业务。

    好巧不巧,孙瑞芬在YM公司时认识市场部门的一个主管,正好从YM离职后,找到了进口产品的货源,价格是国产渠道价格的一半。

    这单生意就在几个人的运作下,成了。供货价格,与国产渠道价格持平。半年多点儿的时间,做了将近五十万的销售额。

    IR公司化学FG,预计研发周期还剩两年左右,生意还可以做两年。

    其他的生意,就比较少了,偶尔有个单子,帮别人过个票,留上几个点。

    孙瑞芬和小崔听到这里,也有点儿吃惊。林清能看得出来,她们确实是没想到:“行啊,公司有利润了。”

    “是啊,这个单子利润还行。”

    “哪天咱们得吃顿大餐啊。”孙瑞芬和小崔都很兴奋。

    林清也跟着高兴,夸赞三个人都很能干。不过,心里却有着一丝隐忧。

    “我前几天去京都,谈了两个产品,还有YM的两条产品线,咱们明年都可以签约。”孙瑞芬说道,不过言语里面,并没有说跟林清一起去的。

    “你们姐夫也从公司辞职了,我让他打理这些代理权,你们觉得怎么样?”

    “没问题啊,姐夫出马,一个顶俩,肯定没问题。”小陈很会说话,看不出反应的时间。

    接着,孙瑞芬跟两人介绍了一下厂商和产品的情况,尤其突出了她与厂家的关系。

    小陈不懂产品,只关心是不是挣钱。小崔则是医学检验专业毕业的,这些年在IR也基本都在做产品推广的工作,所以对产品的特性和卖点比较敏感,问了不少问题。

    林清这时候,作为一个旁观者,已经知道担心的是什么了。

    这三个人的公司,按照等比例做的股权分配,这本身就是大忌。因为这样的股权比例,一旦出现问题产生分歧,基本上会陷入死局或者分道扬镳。

    而且,三人并没有明确工资比例和分红的办法,这对以后扩大团队招聘人员也是极其不利的,毕竟在京都的时候,连孙瑞芬都提到需要招聘技术服务人员的。

    不过,林清这时看到三个人谈兴正浓,也就没有当时提出来,毕竟今天也不是一定要谈实质性问题,别让大家扫兴。尤其是小崔酒兴正酣,已经开始畅想起豪车别墅了。

    于是,这第一次的见面,便在十分愉快的气氛中结束了。

    送客人离开后,看得出来,孙瑞芬还是挺高兴,因为她没让林清跟她一起收拾碗筷,而是把烟和茶水准备好,让林清坐在沙发上看电视。

    孙瑞芬干活很麻利,不一会儿就收拾完毕。“老公,你觉得怎么样?”

    “说实话,很担心。”

    “怎么说?”孙瑞芬有些不解。

    “你们每人投资的两万块钱,收回来了吗?”

    “啊,没有啊,是,啊,今天光顾着兴奋,怎么忘记问这个事了?”

    “两万块钱不多,但你们这是合伙做生意,不是正规公司还需要考虑公司治理的问题,那么有利润了,至少应该先把本金返还才是。还有个问题,你们有没有工资,以后分红怎么做,有方案吗?”

    “好像有,我找找,”说着话,孙瑞芬从群里找到了分配方案,上面赫然写着:“利润的40%归运营,剩余60%由三方平分。”

    孙瑞芬大惊失色:“我当时真没仔细看。”

    “小陈还是挺有心机的。不过,你们的生意我参与,但是这几个产品的代理业务,需要重新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