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衣崛起之启程
繁体版

第45章 介绍个朋友

    孙瑞芬自然要回到AH公司上班的,临走前,她告诉林清:“给你安排个工作,AH公司销售总监孔小光这星期要来季城,我跟他打招呼了,一个是你看看AH的生化产品能不能做,第二个是让他给介绍几个朋友,你能快点儿熟悉熟悉人头。”

    “遵命,老婆!必须高规格接待呗。”

    “不用,让他请你吃饭,他有费用。”

    “呃……”

    第三天,孔小光如约而至,约林清到季城的正月十五饭店,也告诉林清,有两个朋友一起。

    林清如约而至,很巧,跟孔小光三人同时到的饭店门口。林清之前去过AH公司,所以跟孔小光认识。

    “姐夫好!真准时啊。给姐夫介绍一下,这位是段家山,段总,现在IR公司黄龙省区,这位是李家伟,李总,现在一家进口POCT厂家,做黄龙省的业务。”

    “两位哥,这位是林总,我们孙总的老公,京都大学的高材生,也是准备进入IVD行业。”

    孔小光很痛快,熟练地介绍着几个人。

    几个人握手寒暄了几句,就进了饭店,在服务员的引导下,到了包房。

    段家山和李家伟两个人看上去年纪相仿,四十五岁上下,两个人都是一身的T恤休闲裤,背着双肩背包。段家山一脸憨厚相,说话也是轻声细语,很是谦逊,有种邻家大哥的样子。而李家伟则是浓眉大眼,说话快节奏,要是不细听,经常是听不清的,他还有个特点,几乎是烟不离手。

    几人入座后,林清也很快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向前辈多学习,请前辈多照顾。”反正第一次见面,礼多人不怪呗,幸亏是这样,因为这段饭,本来也是孔小光找段家山和李家伟谈事情。

    三人主要谈着,林清在旁边举杯敬酒,溜儿着缝,有听不懂的问题,趁三人说话的气口提问。

    这次孔小光找两人,是安排AH公司的生化试剂在黄龙省的市场布局的。

    说起AH公司,与IR公司是渊源颇深的。AH公司的投资人是燕云省的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实业家胡总,业务覆盖钢铁、建材、房地产等领域,与同时代的成功企业家一样,也面临着从传统行业向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的问题。

    胡总在投资AH公司之前,就投资设立一家做检测试纸的公司,那家公司很成功,每年一个多亿的销售额,也得到了行业的认可。但是,受限于产品的市场容量比较小,如果没有特殊机遇的话,已经很难再做得更大了。

    这时从IR公司出来的一位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劝说胡总应该进一步涉足生化和化学发光领域,因为这两个领域占整个IVD市场份额达到了70%多,大有可为。胡总动心了,出资出地出股权,让那位“社会活动家”牵头成立了AH公司,展开生化和化学发光两个产品的研发活动。

    “社会活动家”不是企业家,往往是挣快钱的,或者说有什么钱就挣什么钱的,就是受不了IVD产品那较长的开发周期。于是,因为一些原因,“社会活动家”离开了AH公司。这时候AH公司的生化试剂已经有80个项目拿到试剂证了。而销售这块,除了AH公司所在的地区有几百万的销售额以外,就连燕云省市场都没有打开。

    IR公司的静总重新担任总经理后,对公司的营销系统进行了清理,将原来负责营销系统的副总经理崔强辞退了。而崔强领着一个团队,与国内几家IVD企业进行洽谈后,决定接受AH公司的邀请,共同开发市场。胡总依然很有魄力,给启动资金,给股份,给管理权限,甚至于花了一百余万,为崔强配了专车。

    孔小光是崔强团队的核心人员,而孙瑞芬也是在这个时间被崔强挖过去的。

    崔强带领团队进入AH公司后,因为被IR公司辞退的原因,于是就把市场目标标准了IR公司。

    IR公司上市前后,崔强任营销副总,而之前也做了几年的销售总监。是IR公司迄今为止,任期最长的营销负责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也算是奇迹了。他一直认为,IR公司能上市,他作为营销系统负责人,功不可没。而静总的做法,是过河拆桥,卸磨杀驴,鸟尽弓藏,兔死狗烹。他总是用这四个连续的成语表达着不满。

    这次孔小光来季城,就是找段家山和李家伟,撬动IR公司的生化市场的,尤其是,这里面有个重要的意义,这是IR公司的大本营。

    段家山原来是黄龙省区的负责人,崔强团队出走后,他留了下来。但是一朝天子一朝臣,留下的代价就是被撤掉省区经理的职务,当一个普通的业务员。而新任的省区经理,又是他的宿敌,只能唯唯诺诺,明哲保身,混点儿工资和差旅费罢了。

    孔小光想让段家山跳槽到AH公司,做黄龙省区经理,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是段家山不为所动,只是说有什么事情可以安排他做,但是暂时不想离开IR公司了,静观其变,以后再做打算。

    其实段家山的还有另外一半心思。他毕竟不是崔强团队的人,就算暂时被冷落,但是IR公司毕竟是上市公司,产品和市场他都熟悉,再怎么说也不会被开除掉。而AH公司就不同了,刚刚起步阶段,是不是长久还不一定。他毕竟四十多岁的人了,从业务员角度来说,已经是超龄了,求稳就好。

    孔小光见劝不动,也只能退而求其次,跟段家山聊业务。这时段家山倒是没有犹豫,甚至于把手里掌握的业务清单直接发给了孔小光。并且挨个跟孔小光分析替代的可能性。

    同时,段家山和李家伟一起,还向孔小光打听起了AH公司的生化仪器情况和销售政策。

    难道,这时的林清,脑子闪过了一个念想:“这就是传说中的背包客?不像,是背着包,可是一个是上市公司的省区经理,一个是进口产品的省区经理,不应该啊。这和顾小刚介绍的情况,出入不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