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去支教,你却打造农业帝国
繁体版

第十一章 激动的赵水云

    好嘛,快递寄的时间还是五天前!

    五天前?

    赵水云穿开裆裤就在野外钻竹丛掰笋了,从小到大不知祸祸了多少未来的野生小竹子,对小笋子他算得上相当的了解。

    小笋掰断后,不加以处理,第二天笋壳子就会开始起皱枯萎;

    最下面没笋壳包裹的那一截就会开始脱水。

    到第三天第四天,笋壳叶会枯败到起卷,末端那段笋肉、甚至第二三段更是会出现腐烂。

    不可否认,泡沫箱对生鲜菜蔬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但作用有限。

    然而现在泡沫箱中的这把小笋居然……

    要知道快递还是五天前寄的,采摘的时间很可能还要往前推。

    难不成寄件的文生对小笋子采取了什么特殊的科技与狠活,进行过保鲜处理?

    赵水云来了精神,拿起一根小笋又是闻又是看,检查得非常仔细。

    身为一名资深餐饮人,常年与各种食材打交道,他对作用于食材的科技狠活有着非比寻常的洞察力。

    经过反复察看,确定小笋上不存在异样的成份。

    同时他亦看出,这把小笋很寻常,与郊乡之地到处都是的烟竹小笋一般无二。

    那么问题来了,普普通通且无特殊处理的小笋子,是如何做到历时五天,仍足够新鲜的?

    是科技与狠活的手段太过隐蔽,连他如炬的火眼金睛都看不出来?

    还是小笋子貌似平凡,实际上不同凡响?

    疑惑重重,赵水云又看向了泡沫箱盖子上的那两行字——

    如果你是有缘人,将来必成有钱人。

    赵水云目不转睛地盯着龙飞凤舞的文字,脑瓜子高速运转。

    会不会寄件的文生没有吹牛,这把小笋真的卓尔不群?

    真谁要是拥有了这样的小笋,用于餐馆饭店里,谁就会因此而财源滚滚?

    思绪及此,霎时间赵水云彻底地来了兴致!

    赵水云熟练地剥笋,一口气剥了十几根,拿到饭店后厨,清洗,切片,淖水……

    赵水云从冰箱里挑了些其它的食材,随随便便做了道五花肉炒小笋。

    随着小笋子在锅中翻炒……

    经过系统加持的烟竹小笋子独有的浓郁小笋清香味儿溢出,赵水云鼻子不受控制地抽啊抽,双眼愈来愈亮,神情愈来愈激动。

    菜尚未炒好,赵水云就再也忍不住夹了一筷子。

    赵水云是大厨,是高端餐饮的经营者,自然更是一名老饕,他的味蕾对食物极为敏感。

    当小笋入口的一瞬间,他立时尝出了该笋的的确确非比寻常!

    他呆了那么几秒钟,遂兴奋之情不由自主地溢于脸上。

    他缓缓地咀嚼着,慢慢地品味着,细细地思考着。

    “有救了!有救了……”

    突然,他紧攥拳头,用力朝着虚空一挥,脸上的兴奋神情升级为亢奋,犹如精神病发作似的情不自禁喃喃失语。

    炒好小笋,装盘,关火。

    端着盘子回到办公室,颤抖的手迫不急待地拿起手机,打开微讯,添加文生留下的微讯号。

    双眼紧盯着手机,心里不住地念叨:通过,快通过,快通过好友验证。

    ……

    文浩云不是机不离手的“手机奴”,若非需要他可不会抱着个手机。

    做事情的时候,他习惯把手机放在一旁。

    这会他在灶房里弄早餐,手机扔在宿舍。

    一份拌面,简单不失美味。

    吃完早餐,洗完碗筷涮好锅,娃儿们来了,却只来了四个。

    无一不是脚穿小水靴、头戴小斗笠、身披塑料布。

    每个人手上还提着个或大或小的桶子,拿着个或正经或不正经的小抄网。

    “文老师,你吃完早饭了吗?我们可以出发了吗?”

    学生们来到他跟前,齐涮涮向他请示。

    “怎么就你们四个?”

    文浩云扫了眼四人,发现三年级的高丽和二年级的高尚没来。

    二丫抢答,“报告文老师,米粒和毛猴要去插菜秧子,来不了了。”

    娃儿们的乳名文浩云自然知晓,米粒是瘦高的小妮子高丽,毛猴是猴头猴脑的高尚。

    “行,那老师准备一下,我们就出发吧。”

    所谓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山里娃儿们自幼就需分担家里的担子,在放学后、节假日里干农活是再正常不过的现象。

    文浩云点点头,回了宿舍。

    雨靴他买了一双。

    斗笠没有,簑衣或塑料布没有,打野的工具没有。

    没有不要紧,村民们家里都有。

    借来后,披戴齐整,出发!

    此时来看文浩云。

    头戴棕色的大斗笠,身负深灰色的簑衣,脚踩黑色的水靴,腰间系着个竹鱼篓子,手里还提着一个充作打野工具的簸箕。

    这副形象,农民?渔民?

    再来看他的身后。

    跟着四个配置装备与他异曲同工的小家伙。

    文浩云一马当先,娃儿们紧随其后,打野小队伍浩浩荡荡地往田垄方向进发。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吗?”

    因为春天是播种的季节,庄稼非常需要雨水的滋润……”

    “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下完大雨后,就有泥鳅抓吗?

    因为……”

    走在路上,文浩云在滔滔不绝地讲,娃儿们在认认真真地听。

    不远处的一片小树林里,那个鬼鬼祟祟的家伙又在偷拍。

    没一会儿视频就又到了庄秀芳手上。

    庄秀芳看完视频,一脸懵。

    儿子腰系鱼篓,这是去抓鱼?

    又手提簸箕,难道是去种地?

    带着这一帮孩子,是成孩子王了?

    她看着视频,仍然像上次那般心疼儿子:

    天上还下着雨呢,气温也不高,儿子要是弄湿了衣服,不及时换的话,很容易着凉感冒啊!

    儿子向来照顾自个都不太会,现在却要带一帮孩子,真够难为他的!

    庄秀芳同时脸上还露出了那么一丢丢向往的神色:

    儿子所在的这个村子,环境真好,风景真秀丽!

    想必空气也一定非常清鲜吧,有如天然的氧吧。

    ……

    “同学们,老师教你们唱一首歌好不好?”

    “好呀好呀!”

    “老师唱一句,大家就跟着唱一句哦。”

    “好。”

    “池塘里水满了雨也停了,

    田边的稀泥里到处是泥鳅。

    天天我等着你,

    等着你捉泥鳅……”

    村里的道路泥泞,孩子们都是小短腿,队伍行进的速度有些缓慢,路程走了一半,自然科学课变成了音乐课。

    文浩云教的歌曲是最为应景的儿歌《捉泥鳅》。

    娃儿们学得很专注,学得很开心。

    单纯的歌声响亮,回荡在村落里。

    这首歌就几句歌词,文浩云教了几遍,娃儿就学会了,这时打野小队来到田垄边。

    小家伙们立即就激动地哇哇叫了起来。

    ——田垄中间的田埂基本都淹了,外围的田埂要高一些,距离水面还有十几二十公分。在湿湿漉漉的田埂上,时不时能看到一条几条逆水上来的泥鳅。

    娃儿们不就是来抓泥鳅的嘛!

    一个个激动不已,手忙脚乱,利用抄网开抓!

    文浩云也轻轻松松地用簸箕捞了一条肥泥鳅。

    脑中光幕顿时浮现。

    【检测到宿主在野外成功捕获具有很高食用价植的泥鳅,宿主是否激活泥鳅超凡养殖?】

    养泥鳅?

    如系统所言,泥鳅具有非常高的营养价值,素来享有“水中之参”的美誉,味道也相当鲜美。

    文浩云倒是有些心动。

    但考虑到现在地里的菜都没种上,养水产暂时更无场地。

    选择了“否”。

    【宿主是否将泥鳅纳入卓越打野行列?】

    文浩云这次果断地选择“是”。

    【泥鳅成功纳入卓越打野行列,宿主亲自捕捉的野生泥鳅品质提升100%,存活时长提升100%。】

    【宿主收购或别人赠送的野生泥鳅品质提升75%,存活时长提升75%。】

    【温馨提醒:宿主本年度卓越打野植物种类进度1/5,打野动物种类进度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