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去支教,你却打造农业帝国
繁体版

第十四章 扯笋行动,展开

    “扯笋卖。”

    “什么?扯笋卖?扯小笋子?”高大吃了一惊,“文老师你的意思是,咱们扯笋去卖?”

    “对。”

    得到确定,高大心里嘀咕:那次去给文老师送早餐,文老师说乡亲们可以通过小笋子,抓一波收入……

    那时以为文老师是个没见识的大城市人,不分麦莠,不识五谷,不懂小笋的行情与价值,所以才天真地说出那些话……

    没想到文老师竟然将之兑现了!

    只是……山里山外到处都是的小笋子真有人大量地要?

    就算有人大量需要,人家能给几毛钱一斤,就顶破天了吧。

    几毛钱一斤,那就没多少意思了啊。

    心理活动进行到这里,高大顿时兴趣大减,“文老师,谁要小笋啊?出的什么价位?”

    “我一个搞食品加工的朋友,工厂目前需要几万斤的小笋。”

    文浩云没说是刚在网上认识的有缘人,现实中连面都还没见过,说出来恐怕高大要劝他别被人忽悠瘸了。

    至于给村民们什么收购价?

    赵水云开出的价格是14块,文浩云倒是想给大家多一些,反正他一个中间商,几乎无需费什么气力。

    赚多赚少几乎都等同于白捡。

    但给多了,可能会造成误会,淳朴的村民们搞不好会误以为他以收小笋之名做慈善,给大家发钱。

    从而拒绝去弄笋。

    呃,解释起来挺麻烦。

    “一斤三块。”

    思前想后,文浩云给出了这样的一个价格。

    十四卖,三块收,中间商整整赚十一块!

    差价确实是赚得太大了些。

    然而这也是文浩云该赚的。

    毕竟真正那些小笋是不值钱的,就像他前面所琢磨的,纵使只给一块钱一斤,也大把的人愿意去搞笋子。

    因为他有系统,这些小笋的身价才得已飙升。

    而且通过小笋赚的这些钱,文浩云会真正“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没错,给村里修路!

    当然这条路是给村里村民们修的,更是为文浩云自个而修。

    毕竟他工作在此,生活在此,将来的事业亦在此。

    当初尚在国外时,选择于此,便注定了他余生的大部分时间,都会在此度过。

    ……

    “多,多少?”

    听到文浩云报出收购价,高大惊得说话都嗑巴了,以为自个听错了。

    “三块钱一斤!”文浩云重复了一遍。

    “三,三,三块?”这回确定了,而高大说话更结巴了。

    属实是震惊到了。

    在县城市里面卖一两块钱一大把,还没什么人愿意买的小笋子,居然收三块钱一斤?

    还以为人家顶多给个几毛钱一斤呢,居然收三块钱一斤!

    这,这这……可能吗?现实吗?

    谁不知道做生意的那些人心最黑了,特别是那些资本家,吃人都不带吐骨头的,他们只会想方设法地把价格往死里压,恨不得能敲骨吸髓!

    就那些吸血鬼居然开出了三块一斤的价格?

    高大极其难以置信。

    脑洞不由得开启。

    他想到了文老师的家庭背景,富二代的身份。

    难不成文老师是打着收小笋的幌子,给大家发福利?

    文老师人帅心善,他见村里穷得叮当响……

    一定是这样!

    要不然怎么可能有人会出三块钱一斤来收小笋?

    这玩意儿,一天随随便便搞个几百斤,那不得挣一两千块?

    想想都不真实是不是?

    ……

    “大叔,你忙完了就召集大伙儿抓紧搞笋子吧。”文浩云道。

    “不,不不。”

    高大脑补完毕,使劲摇头拒绝。

    “怎么?”文浩云懵了。

    高大道,“文老师,你的好意,我们心领了。”

    文浩云愣了愣,随即反应过来。

    敢情他担心的成真了,哪怕只给三块,高大还是以为他借收小笋之名行慈善之举。

    行个屁的慈善啊,哥现在比你们还穷!

    好吧。

    解释最是啰嗦麻烦,还容易让人以为是掩饰。

    文浩云笑了笑,“大叔,你要是不想挣这个钱,那我把机会给别的村了哦。没跟你开玩笑,我那朋友等着要笋呢。”

    闻言高大错愕。

    机会给别的村?

    文老师与别的村又不熟,没理由给他们发福利。

    如此说来,文老师并不是自掏腰包发福利,他那朋友是真的给了三块钱一斤!

    嗯,一定是文老师的朋友看在文老师的面子上,所以给那么高的价格!

    对,一定是这样!

    “肥水不流外人田,机会还是留给咱们村吧。文老师,谢谢你!”

    认为琢磨通透,高大发自肺腑地向文浩云致谢。

    站在半山腰上红薯地里的他,远远地望着湖边的那道身影,眸中不觉间升腾起了感动加感激的水雾。

    心下情难自禁感慨万千:

    文老师啊文老师,没想到你不仅是来咱们村支教的,同时还真是来带领大家伙发家致富的!

    你的恩德,铭记于心!

    ……

    文浩云又叮嘱了高大几点注意事项。

    比如只要烟竹小笋;

    比如笋子上的泥巴要弄干净,但不能用水洗;

    比如笋子的老节要掰掉,不能“滥竽充数”。

    等等。

    完毕,文浩云继续搞货。

    现在泥鳅也受系统加持,他倒不急着售卖。

    借这次涨水的大好机会,搞几餐尝尝鲜,很有必要。

    高大这边,结束通话他便在坚守版“村群”里@所有人,如实发布了群消息。

    该群里的成员都是留守在村的这些人,消息一经发布,立马就炸了锅!

    大伙儿激烈地讨论着。

    起初都像高大一样,不敢相信。

    最后在高大的反复说明下,大家才信以为真。

    一时之间,群里众人纷纷慨叹:

    “文老师真是个好人啊!几乎不求回报,那么认真负责地教娃子们,又从他朋友那里帮我们争取到卖笋的机会,价格还给得高到吓人!”

    “我隐隐有种感觉,文老师的到来,我们村有可能要雄起了!”

    “看来文老师不仅是个好人,更是我们村的贵人!”

    “……”

    “三块钱一斤的小笋,还种个鸟的菜,搞笋去!”

    “走走走,搞笋,搞钱!”

    “走个屁,我家这块地后面就是一大片烟竹子,嘿嘿,小笋多得很!以前我烦死它们了,老往地里长。现在,嘿嘿,越看它们越讨人喜欢。”

    ……

    风吹草浪。

    向云村轰轰烈烈的扯笋行动,就此如火如荼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