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去支教,你却打造农业帝国
繁体版

第十八章 赵水云准备往大了玩

    吴建民肉嘟嘟的黑脸上尽是好奇,“大高,你们这是,啥情况?”

    高大就在机耕路下的一片荒地里祸祸,见来人是吴建民。

    因为一些历史遗留的问题,向云村和新风村有点不太对眼。

    身为各村的村长,高大和吴建民自然也尿不到一个壶里。

    高大哪会有好脸色给对方,说话有些呛,“扯笋啊,这不明摆着嘛。”

    “我知道啊,我又不瞎。”

    吴建民没好气地回怼了句,停好电驴,腆着个啤酒肚走了下去,一支烟丢给高大,“我的意思是,你们扯那么多小笋,是要干嘛?卖钱吗?”

    高大接住烟,点上,吐了口烟雾,语气依旧不怎么客气,“肯定是卖钱啊,你家吃能吃这么多?”

    “是自个拿出去卖,还是有人收?”

    听到果然是卖钱,吴建民不回怼高大了,瞬间就来了兴趣。

    新风村的地理位置比起向云村没那么偏,小路也要好走一些,至少可以骑摩托车电动车,但依旧是个如假包换的山旮旯。

    村落的条件比起向云亦要稍微富裕,可仍然是个不折不扣的穷乡僻壤。

    村里穷,他也穷。

    乍闻到处都是的小笋子居然有钱途?

    他能不来劲?

    “自个搞去卖,哪怕卖一块钱一斤,一天又能卖掉多少哦,当然是有人收。”

    这回高大如实说道。

    “难怪你们村的人都来扯笋了,看来收笋的人需求量不小……多少钱一斤啊?”吴建民两眼放光,急不可耐地追问。

    实话告诉吴建民三块钱一斤?

    那是不可能的,那样他和高歌计划过的全镇收购,还搞个球。

    说出他们计划的收购价嘛……

    关键是文老师说了,他那朋友的食品厂的消化能力就那么大。

    言外之意,就是只够消化他们尚云村村民所搞的笋子。

    话说,要是真和吴建民讲一块多钱一斤,吴建民他们村却又“不能吃,只能光看”……

    岂不是纯纯的拉仇恨?

    要知道哪怕是一块多钱一斤,一天也能搞大几百上千大洋啊!

    “就一两毛钱。”

    脑袋瓜子转了几个圈,高大撒了个谎,张口就把真正的价格打了零点几折。

    算是善意的谎言吧。

    才一两毛钱一斤?

    吴建民并未因为和高大不太对付而怀疑这个价,他的看法和之前的高大等无数山里人一样:小笋子就是个不值钱的东东。

    在青山镇在里县,有人愿意出价收购,就不错了。

    要不还想怎么嘀?

    吴建民闻言顿时兴趣阑珊,自个也点上支烟,悠悠地吞着云吐着雾,摆出他新风村村长大人的架势,以说教的口吻道:

    “大高啊,要我怎么说你呢,才一两毛钱一斤,你们搞个捶子搞哦……一天哪怕是扯一千斤,也就一两百块钱!为了这一两百块钱,你们至于吗?再穷也没穷到这个地步吧。”

    弹了弹烟灰,吴建民接着说教道:

    “现在正是春耕的口子上,你们不抓紧时间,好好地把秧田弄好,把早稻秧苗培育起来,不多种点玉米红薯啥的,却在这里扯这一两毛钱一斤的小笋子!

    你们这是典型的捡了芝麻,丢了西瓜啊!

    真不晓得你这个村长是怎么当的,还带着全村的人都来抜笋!

    我服死你了!”

    两位村长的对话,附近所有人都听到了。

    诚然吴建民的话称得上是一番好心,可语气听着叫人不舒服,尤其是他那架势看着让人不爽。

    然而包括高大在内,大家都没反驳他。

    随你嘚瑟呗,我们闷声发我们的财。

    等哪天你知道我们的小笋的真正价格,看你个胖老小子是什么反应。

    ……

    小笋才一两毛一斤,吴建民再无欲望,待在这里无趣得紧。

    爬上机耕路,骑着电驴子走了。

    向云村村民们风卷残云的抜笋活动继续。

    与此同时,省城,赵水云新租的仓库里。

    经过加班加点的对小笋子进行炮制,第一批干笋,成了。

    赵水云昨晚一夜没睡,新招的大爷大妈们较晚时就回去了,他在这里独自守着漫漫长夜。

    此刻,他顶着一片光溜溜的“地中海”,一对大大的熊猫眼,抓了一把笋干,来到厨房,用水泡着。

    再准备其它食材。

    而后他做了一道简单的小笋干炖小母鸡。

    小笋的品质如此卓越,根据他从小就扯小笋并炮制小笋的经验,他料定干小笋的品质也会同样卓尔不群。

    不过没有检验,他不放心。

    事实证明,他所料没出半点问题。

    泡发再彻底煮发的小笋干鲜味被锁住,笋香味更加浓厚。

    且比鲜笋还多了一份脆嫩的嚼劲。

    再加上吸收了鸡肉的精华,佐料佐菜的香味,小笋干的味道简直绝了。

    再来尝那鸡肉,喝那汤汁,亦很绝很美妙。

    总而言之,整道菜的口感、味道,得到了极大的升华。

    “好啊!”

    赵水云连汤带笋带鸡肉,连干了三大碗,肚子撑了,却一脸的意犹未尽。

    他舔了舔嘴唇,笑了。

    有剥壳经过真空包装可以长久保鲜的新鲜小笋,有小笋干,有泡笋,还可以有腌笋,烟薰笋……

    这些笋可以为主食材或为佐菜,做出各色各样的菜肴……

    老子的“水云间”要东山再起喽!

    同行们,颤抖吧!

    “哈哈哈哈哈……”

    仓库厨房里,赵水云激动、亢奋,肆意地放声大笑。

    也难怪他如此激动亢奋——

    “水云间”近些年一路溃败,好不容易拼抢下的“蛋糕”份额被人疯狂掠夺。

    眼见多年的心血就要彻彻底底地完犊子,婆娘又因此而对他变得疏远淡漠。

    天知道他这几年有多烦燥,有多憋屈,有多无奈,又有多不甘!

    天知道他这几年掉了多少头发!

    而今,他抓住了“救生圈”,乾坤扭转、重复往日的荣光、乃至攀上更高的山峰在望,搁谁能不激动?

    搁谁能不亢奋?

    哈哈老半晌,赵水云才好不容易平复下心情。

    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文浩云发信息,“文总,我要更多的小笋!搞个几十万斤都可以!”

    第二件事情就是联系食品加工厂。

    他这个小仓库改成的临时小作坊生产效率低了,得找外援。

    ……

    村小,文浩云刚上完第二节课,刚给高大回了个电话。

    高大说他们又抜了一两千斤小笋,要他叫“拉货啦”来拉货。

    看到赵水云的信息,文浩云有些诧异。

    那家伙就剩两家店了,昨天才说只要几万斤小笋,今天突然说要几十万斤小笋,难不成……

    文浩云想到最大的一种可能:丫的准备改行专卖小笋了?

    忍不住发信息问了下。

    得到的答案却是:主要制作小笋干!大量地储存小笋干!不外卖,全用于“水云间”!

    文浩云再感错愕,随即暗暗颔首。

    一斤小笋剥壳还剩半斤左右,再烤成笋干,就只剩顶多一两了。

    但几十万斤小笋,就算全部制成笋干,还有几万斤!

    赵水云在近乎山穷水尽的条件下,敢备那么多小笋,胆子很大,魄力很足,眼光很长远……

    看来那厮是准备抓住机会,往大了玩啊!

    蛮不错,哥目前就要这样的合作伙伴。

    有机会的话,可以会会那家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