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好的去支教,你却打造农业帝国
繁体版

第十九章 万一儿子不回来呢?

    放下手机,文浩云心下默默地盘算着:

    赵水云的要货量翻了十番。几十万斤小笋子,每斤十一块钱的毛利,成本几乎忽略不计。

    意味着自己可以有个几百万的收益。

    修寻常的乡村马路,一公里的成本在三十万左右;

    向云村的这三公里多的山路很多地方需垒石墙,还得架几座桥。有的路段还需加设安全防护栏,成本肯定得增加。

    自己还想把路修宽些,弄个双向两车道。

    但不管怎么着,几百万应该是足够了。

    OK!

    进入到五月份,抜小笋子的欢乐日子差不多也就尾声了。

    嗯,顺利的话,月底就和高大高歌商议,争取五月份开始修路。

    路一通,再买台车,到时候做什么事情就都方便喽。

    “铃铃铃铃……”

    电铃声响,文浩云心情愉悦地回教室继续上课。

    经过数天与孩子们的磨合,他渐入佳境,同时面对三个班,他愈发得心应手。

    中午一放学,他去了一趟扯笋现场。

    并不是去主持什么收笋子的大局,现场过称记数的事情,文浩云已经托付给了高大高歌,他完全相信他们。

    两位村干部或者说全体村民,都非常乐意为他分忧,何况这是为村民们搞钱的事。

    有了二高的帮忙,其他村民再打打辅助,文浩云只需做个甩手中间商,远程动动嘴皮动动手指头即可。

    而之所以还要去现场,是因为文浩云有件事儿不放心。

    今天收购小笋子自个几乎没有经手,小笋子是否亦受系统的关照?

    他从现场拿了些笋回来。

    经过中午饭的检验,担心是多余的。

    如此,他就放心地仅掌握“遥控器”喽。

    ……

    接下来每天村里孩子们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大人们除了老爷子高首以及一名轮着留下来给娃儿们做饭的村妇,其他人一律早出晚归地恣意搞笋。

    一天每人一千多的收入,大伙儿的干劲甭提多足了。

    纵使在外劳累了整整一天,傍晚回来时一个个依旧精神抖擞。

    一个个眉开眼笑,都还要到村小来和文浩云唠唠嗑,汇个报。

    村民们都忙着搞小笋子,弄秧田培育早稻秧苗的事情,完全搁置。

    对于这事,大家根本就无所谓。

    一斤粮食的价格还不如一斤瓶装水的行情,农民种田本就是极其低收益的事儿。

    其实际意义比之扯笋,差得十万八千里!

    有西瓜捡,谁还在乎小小芝麻粒?

    耽误了早稻,大不了种一季稻嘛。

    对于这事,向云村的人当然是真无所谓,然而其他各村,镇上,皆在议论纷纷。

    向云村人抜笋行动声势浩大,再加上有人嚼舌,全镇人俱知他们集体搞笋,以及他们的小笋“仅”卖一两毛钱一斤。

    大家伙儿有人同情:向云村实在是太穷了,所以村里人才会为了一天一百多两百块钱的收入,罔顾正事。

    更多的人则是和吴建民一样地嘲笑:向云村的人穷疯了,为了那么点钱,起早贪黑,四处收割,从而荒废了正业,当为负面典型。

    对那些难以入耳的风言风语,向云村的人一律当放屁。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搞小笋笋。

    ……

    时光如白驹过隙,一眨眼已是四月中旬,文浩云来向云村十天多了。

    到这个时间,他第二批寄出去的十份顺风早就已到达。

    他收到了两份信息回馈。

    但……

    第一家给出的价格,才几毛钱一斤。显然对方压根就没去试吃,以为只是寻常的小笋子。

    第二家给出的价格仅几块钱,显然那家品尝了,领略了,然而毫无诚意。

    对于这些有眼不识金镶玉、有缘无分之人,文浩云随性而为,直接微讯拉黑,懒得再理睬他们。

    “水云间”赵水云还比较给力,文浩云也不想再去寄快递,更不想去跑业务。

    捣腾小笋子算是他借体重生来到这个世界赚的第一桶金,有老赵这个合作伙伴带来的利润,足够修通马路,满足了。

    而且他将来的事业重点,并不在做“中间商”上面。

    ……

    钱都,月半山别墅小区。

    文志斌庄秀芳夫妻俩今天都没去公司。

    前者没去,是最近集团的事情挺多,他加班加点劳心劳神有点劳累过度,给自己放一天假。

    后者没去,却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儿子愈发牵肠挂肚,没心思去。

    派到向云村的人因为她关心则乱而暴露,已经被迫回来几天,她无法再知悉儿子的当前境况。

    也不知儿子现在是什么情形,是不是还要挑沉重的扁担,还要走危险的山路?

    是不是又去水边抓鱼了,那天儿子有没有搞湿身子,没感冒吧?

    是不是儿子饿得更瘦,晒得更黑了?

    庄秀芳越想这些,就越是胡思乱想,心里就越是牵挂,就越是担心,就越是没心情参与集团的事务管理,就越是……

    此刻,她站在客厅一隅,看着墙壁橱窗里的全家福,看着站在他们中间搂着他们肩膀阳光帅气的儿子,傻傻发着呆。

    这些天来,她不是一次几次因为思念挂牵而发呆了。

    文志斌从二楼书房出来,看到妻子又是这副模样,就知她又在想啥,顿时皱起了眉头,“你怎么回事喽,那蠢崽子最多再有三天,就会回来了。”

    “你说三天就三天啊!”庄秀芳心情不悦,怼了丈夫一句。

    以前她没细想,后来她仔细比对,她发现儿子留学回来后,变化很大。

    出国留学前儿子没什么主见,容易听劝,从不干家务,还有点小洁癖。

    看看现在,完全判若两人!

    当然这些变化是好事,问题是他居然固执地选择了去支教!

    从上次打电话给儿子的对话中,她还敏锐地察觉到儿子的意志力,比以前不知坚定了多少倍!

    这当然亦是好事!

    关键儿子他去支教了啊,意志力坚定是最大的麻烦好不?

    没良心的男人说儿子顶天半个月就会扛不住,灰溜溜地滚回来,之前她对此半信半疑吧。

    可现在,她认为没良心的男人的脸会被梆梆打响。

    “呵呵,等着瞧,就三天,蠢崽子必定回来。”

    文志斌嗤笑一声,依旧对自个的断定充满着信心。

    “要是不回来呢?”庄秀芳面色不郁,瞪着她男人。

    文志斌冷哼道,“不回来?怎么可能!除非他不好意思回来,跑到他的朋友那儿去躲着……反正三天之内,他肯定离开那个穷山恶水的地方。”

    “万一呢?”庄秀芳紧揪不放,想知道如果没良心的男人被打脸了,会怎么做?

    她以为,丈夫会说用什么方法逼迫儿子回来,或干脆去抓人回来,万万没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