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风云
繁体版

第十一章 何苦呢(求票,求收藏)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

    李宝平一张嘴,声音就清脆响亮。

    再之后,清脆依旧,但速度越来越快。

    唐斌听在耳朵里,竟有一种狂风暴雨,扑面而来的感觉。

    太特么有气势了!

    简直是气势磅礴,犹如排山倒海一般。

    等李宝平使完活儿,他还呆愣着,不言不语。

    有感悟是好事。

    何况这小子悟性不是一般的高。

    老头也不催促,长呼一口气,自顾自的坐下喝茶。

    良久,唐斌终于缓过劲儿来,对李宝平竖起大拇指。

    “大爷,您的能耐是这份儿!”

    李宝平没有笑,反而严肃的摇头。

    “这算不得什么。《报菜名》是我们的基本功,但凡正经艺人都必须过关,不然,对不起祖师爷,对外也别说自己是说相声的,丢不起那人。”

    “好吧,我知道了。”

    “你也试试吧。”

    “嗯。”

    唐斌点头应承,稍一酝酿,也开始使活儿。

    不过,两个气口一过,他的脑子就懵了。

    别说什么气口不气口了,连原本记得挺熟的台词都挤成了一团。

    “完了!”

    唐斌暗道一声,冷汗跟着冒了出来。

    然后,越急越乱,磕磕绊绊,跌跌撞撞。

    一段活儿下来,简直比破抹布还要稀碎三分。

    好丢人啊!

    唐斌尴尬的忤在那里,一个字儿都不敢说。

    “没关系,刚学的时候都这样,你琢磨琢磨再试。”

    李宝平淡淡劝慰,不见半点生气。

    有天赋,不等于天生就会。

    还是得下工夫去练习,只不过进步的会比一般人快罢了。

    唐斌揣摩一会儿,感觉摸到了一些门道。

    “大爷,我再来一遍。”

    “成。”

    旋即,第二遍尝试开始。

    “我请您吃蒸羊羔、蒸熊掌、蒸鹿尾儿……”

    别说,这回还真的进步飞速。

    不但吐词顺利起来,连节奏感也开始有了。

    “果然,我天生就是吃这碗饭的,哈哈哈哈。”

    唐斌心中得意,愈发卖力。

    等活儿使完,他也终于有脸问道:“大爷,这遍如何,还不错吧?”

    “唉,把手伸出来!”

    “啊?”

    唐斌顿时懵了,脑子完全没反应过来。

    这是要挨揍吗?

    不是有进步吗,难道是进步的不够大?

    李宝平没理会他,自顾自的从身后摸出一把戒尺。

    戒尺乌漆嘛黑,都包浆了,也不知道有多少年头。

    眼见老头动真格的,唐斌赶紧把手往身后缩。

    “大爷,我这不是有进步吗?”

    “把手伸出来。”

    “真的,我真的已经很认真了。”

    “把手伸出来。”

    “那我再认真一点,您再给我一次机会吧,成不成?”

    “把手伸出来,别再让我重复这句话。”

    李宝平越说神色越严厉,根本没有半点通融的迹象。

    唐斌没办法,只能苦着脸,把藏在背后的手伸出来。

    “大爷,您轻点。”

    李宝平没应声,但对着他的手心,狠狠的就是三下。

    “啪啪啪!”

    唐斌的手心瞬间就红了,眼泪跟着也在眼眶中打转。

    李宝平放下戒尺,严肃的问道:“知道我为什么打你吗?”

    “不……不知道。”

    “真不知道?你把气口故意改了,以为我听不出来啊?”

    “啊,这……”

    唐斌抹了一下眼泪,又不服气道:“可我明明第二遍使的很顺呀,连节奏都有了,出来效果不就行了?”

    “胡闹!”

    李宝平一拍桌子:“要都照你这样,随着自己的性子换气,那还练习气口干什么?”

    “你知不知道,人体内存的气,会因为身体状况不同而不同?”

    “比如你感冒生病了,气就得短。熬夜没睡好,气也会不足。随着年纪增长,气也会变虚。”

    “换一句话,身体里自然存的气,时时刻刻都在变化。这样你怎么保证每次上台,表演的效果都能稳定?”

    “难不成,你每次上台前,还得重新找一遍气口吗?”

    “你要是按我教的气口使活儿,就绝对能保证演出效果。”

    “因为这不是我总结出来的,而是相声门无数前辈,在一场场演出中总结出来的经验。”

    “这是得到过所有人公认的,经受住了上百年考验的宝贵经验。”

    “你再聪明,能聪明过整个相声门,所有的名家大蔓儿?”

    唐斌低头不语。

    因为老头的话,让他无可辩驳。

    他也没想到,就一个气口的窍门,背后竟也有百年传承。

    厚重。

    沉甸甸的,犹如一座大山。

    “大爷,我错了。”

    “嗯,再来一遍。”

    “好。”

    唐斌又开始使活儿。

    这回不敢再耍小聪明,老老实实按本子上的气口走。

    不过,效果又变得磕磕绊绊,不怎么流畅。

    一遍这样,两遍、三遍还是这样……

    好难受啊!

    但李宝平却没有因此罚他,也不见半点着急、生气。

    因为越聪明的人,越不喜欢按规矩来。

    可等到最后,其实也越成不了事儿。

    要不中华上下五千年,那么多所谓的“神童”,最后基本都没了影儿呢?

    反而那些笨笨傻傻的人,通过一点一点的努力,最终大器晚成。

    唐斌能压住性子,慢慢打磨,已经很好了。

    而且这家伙身上,还有另一个问题。

    那就是他偷偷练习那么多年,留下的肌肉记忆已经很深了。

    现在冷不丁的想纠正过来,哪有那么容易?

    慢点没关系,方向对了就行。

    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总能练出来的。

    当然,唐斌也不是没有进步。

    起初不见效果,后面就开始明显起来。

    等到上午过去,他已经熬过了最难受的阶段。

    吃完午饭,爷俩又继续打磨。

    再经过几十遍的练习,终于重新流畅起来。

    不过,唐斌期间又挨了好几回板子。

    真不是故意的。

    如此高频次的重复练习,脑子是会迷糊的。

    就像一个“好”字,你写上几百几千遍,再看着满纸密密麻麻的“好”字,你肯定会纳闷。

    “‘好’字是这样写的吗,咋不像呢?”

    但涉及到相声,李宝平可不管这些。

    如此性质的错误,就必须受罚,没得商量。

    于是,一天过去,活儿正了不少,手心也没少遭罪。

    等到傍晚,肿是不肿了,红也不红了,但还是碰着就疼。

    这让走在回家路上的唐斌,心情变得好复杂。

    “唉,我大爷变了啊!”

    “以前不挺慈祥的吗,咋突然就这么厉害了呢?”

    吃晚饭的时候,唐斌不好拿筷子,只能改用勺子。

    这又让他妈林瑞英,摸不着头脑。

    “怎么了,还小啊,用勺子?”

    “勺子吃的快嘛,妈,您吃您的,甭管我。”

    唐斌胡乱应付着他妈,眼神却偷偷瞄向他爸。

    唐有礼心中了然。

    但自顾自的吃饭,全当没听见,没看见。

    不过,却在心里叹气:“唉,何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