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风云
繁体版

第二十五章 后台

    王美凤自打唐斌喊了一声“师娘”,那真是把他当儿子了。

    昨天知道他泻肚子泻到双腿发软,老太太就琢磨着给唐斌弄个老母鸡补补。

    现在的市场上,什么肉都不多。

    会下蛋的老母鸡,那更是可遇不可求,得打听着到人家家里去买。

    也不知道王美凤费了多少心思,中午的时候,还真拎了一只回来。

    然后杀鸡取卵,添材加料,温火炖汤。

    等到傍晚将近,老鸡汤的香味,已经飘满整个院子。

    唐斌今天被带火气的师父,挑了一天的刺,心里很不得劲。

    这会儿一闻香味,就更没心思学艺了。

    然后借着口渴、尿急等等借口,出来跟在王美凤屁股后面转悠。

    “师娘,这鸡汤炖好了没?”

    “我觉得差不多了,这都炖一下午了。”

    “要不我先尝尝咸淡,顺便看看熟了没?”

    老太太又好笑又好气的揉了一下他的脑袋:“看你猴急猴急的,等你爸妈回来,叫过来一起吃吧。”

    “哦,那我现在去叫他们。”

    唐斌说着,机灵灵的就跑了。

    半个小时后,又跟着唐有礼和林瑞英回来了。

    两家人坐一桌,开始热热闹闹的吃晚饭。

    馋了一下午的鸡汤,终于可以喝了,唐斌开心的不行。

    但就在他刚要动勺子时,眼前的汤碗突然被李宝平拿走了。

    唐斌懵了一下:“师父,您干嘛?”

    “不听话,就没鸡汤喝。”

    李宝平一手端着碗,一手拿着石子,满脸坏笑的看着他。

    唐斌郁闷无比:“师父,您也太狠了吧?这老母鸡可是我师娘心疼我才买的。”

    “哼哼,那花的也是我的钱。两个选择,没的商量。”

    李宝平说完就放下碗和石子,招呼其他人吃饭喝汤,他自己喝汤的动静还贼响贼响的。

    几个大人都憋着笑,正正经经的打配合。

    唐斌看看鸡汤,看看石子,心中无比纠结。

    为什么这些大人,总喜欢让小孩子做选择呢?

    说好的祖国花朵呢?

    说好的八九点钟太阳呢?

    就这?

    天人交战片刻,最终还是鸡汤比较重要。

    唐斌举手投降:“好啦好啦,师父,我含石子练功还不行吗?”

    “说话得算数,你可是爷们。”

    “放心吧,咱是纯的,一口唾沫一颗钉!”

    李宝平破防大笑,把鸡汤和石子都给了他。

    王美凤也终于可以发挥母性光辉,一个劲儿的给唐斌夹肉添汤。

    这鸡汤是熬的真老啊。

    肉化汤,骨松软,嚼巴嚼巴全都能吃掉,连渣子都不会剩下。

    唐斌吃的满嘴流油,畅快无比。

    之后也真的信守承诺,乖乖的认真练功学艺。

    而且,吃过一次亏的他,再不敢粗心大意。

    有了这份小心托底,唐斌也终于逐渐适应了这个法子。

    转眼,到了8月25日。

    区里为教师们安排的演出,今天会在文化馆举行。

    具体时间是在下午,所以爷俩早早吃完午饭就出发了。

    文化馆离的不远,骑车半个小时就行。

    等来到文化馆,李宝平直接往剧场走。

    他原本就在这里工作多年,里里外外都熟门熟路。

    唐斌则来的很少。

    貌似这么多年下来,也就来过三四次吧。

    而且即便来了,也是在院子里,或者在办公室等他爸下班。

    这次听说能去后台,心里早就期待的不行。

    爷俩刚到剧场,又看到了在门口等候的唐有礼。

    唐有礼赶紧迎过来,拱手见礼。

    “师哥辛苦!”

    “辛苦,准备的怎么样了?”

    “其他演员还在准备,我们相声的早就弄好了。咱可是文艺战线上的轻骑兵,最简单不过了。”

    唐有礼说的有些小得意,李宝平也跟着哈哈大笑。

    实在是,“轻骑兵”这个标签,很让相声艺人们骄傲。

    这是夸相声表演,所用的道具、物品少。

    有条件时,一张桌子,一块布,一方醒木,一把扇,再来两条白毛巾,齐活儿。

    桌子还不用带,到哪里表演,就能在哪里借到。

    剩下的东西,一个小袋子直接打包走人。

    如果实在没有条件,那更省事了。

    什么东西都不用,只要人往那里一站,张嘴得波得波就能表演。

    而其他的艺术类型呢?

    再怎么说,乐器、架子还是要的。

    至于京剧,那道具更是多到让人乍舌。

    像什么桌椅、板凳、帐幔、令旗、令箭、大背、爬杆、大锅、戏服、配饰、文房四宝、茶酒器皿,以及刀枪剑戟各种长短兵器。

    零零总总,得装上百、数百个大木箱子。

    只要出去演出,就是一次大搬家,省都没法省。

    偏偏相声表演的效果,还不比他们差。

    你说气人不气人?

    哥俩打完招呼,就往里面走。

    李宝平问道:“你跟馆里打过招呼了吧?”

    “都说过了,放心。”

    唐有礼点完头,又道:“师哥,要不要在观众席给你们安排俩位置?看的更仔细。”

    “别麻烦了,我这就是来打秋风的。”

    “也不麻烦,反正门票也是赠送,又不卖钱。再说您也不是外人,这点面子馆里肯定会给的。”

    “算了,我跟斌子就在后台呆着,让他长长见识就成。”

    “那好吧。”

    见李宝平不应,唐有礼也没再坚持。

    把人领进后台,在一旁角落安上座儿,泡完茶,又自己去忙了。

    他虽然在外面声名不响,但在文化馆还算有点地位。

    馆内说唱类的艺人都归他管,是说唱演出队的队长。

    李宝平蹬了一路自行车,还真有点累了。

    这下刚好歇歇腿儿,悠哉悠哉的等着演出开始。

    但旁边的唐斌可就待不住了。

    想走不敢走,急的抓耳挠腮,跟得了躁动症似的。

    李宝平瞥了他一眼:“想去逛逛?”

    “想啊,好容易进一回后台呢。可以吗,师父?”

    “去吧,不过只许看,不许摸,什么东西都别碰。也不许跑,不许跳,不许出声,不许吵闹,不许打扰其他人。”

    一听这么多不许,唐斌惊讶道:“这么严格吗?”

    李宝平笑了:“这才到哪儿呀,这些还只是后台最基本的规矩。你先去逛逛,回头我再跟你说其他规矩。”

    “谢谢师父,那我去了。”

    唐斌丢下老头,立马开心的走了。

    文化馆的剧场不大,也就一千多个座儿。

    后台倒是挺宽敞,细长的过道旁,全是一个挨着一个的小房间。

    而唱歌的,跳舞的,曲艺的演员们,都正在自己的区域准备着。

    唐斌这里看看,那里瞧瞧,可长见识了。

    看什么都新鲜,甚至连板凳,都感觉比自己家里的更厉害。

    不时,他竟然看到了,一位丑角扮相的演员。

    “今天还有京剧表演?”

    唐斌走过去,果然看见最后面几个房间里,全是京剧的东西。

    京剧可是他除了相声之外,最喜欢的艺术形式。

    今天还是头一次,这么近距离的接触到。

    于是,唐斌便兴致勃勃的站在不远处,看京剧演员们忙碌。

    其中最有意思的,还是那繁杂无比的妆扮过程。

    就在他看得入迷时,梳妆台前一位演员突然回了一下头。

    唐斌一瞧,顿时惊呼:“我艹,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