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风云
繁体版

第二十七章 误场蹲工

    “还真是。”

    唐斌听了一下,直接点头。

    李宝平皱着眉头就走,唐斌也赶紧跟上。

    等爷俩转到后台,又发现不在后台,声音是从外面传进来的。

    俩人又赶紧往外走,然后就看到门口外,站着六七个人。

    其中一个,便是唐有礼。

    此外还有唐有礼的搭档,以及刚才顺二表演的那两位相声演员。

    而他们对面站着的,则是一个五十多岁,大腹便便的男人。

    唐斌不认识,李宝平认识。

    此人姓朱,是文化馆的一位副馆长,主管演出活动方面的工作。

    朱副馆长后面站着的那个年轻一点的男人,则他也不认识。

    这些人貌似情绪都比较激烈,说话的声音时大时小,个个脸色也非常难看。

    不时,便看到朱副馆长指着唐有礼,怒道:“你的人你负全责,出了演出事故,我撤你的职。”

    唐有礼满脸苦色:“朱馆长,这真是意外,谁也不想这样的……”

    但话没说完,朱副馆长摆手打断他:“我不听你说这些有的没的,你就说怎么解决吧?”

    唐有礼张了张嘴,再没声音出来。

    李宝平虽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师弟有难处,他不可能旁观。

    于是,赶紧走过去,对朱副馆长拱手。

    “朱馆长辛苦,有日子没见了。”

    朱副馆长正在气头上,但看到李宝平,脸色稍微缓了一下。

    不过也只是点点头,称了一声“李老师”,便没再说其他。

    李宝平立马知道,事情小不了。

    然后小声问唐有礼:“怎么了这是,出什么事了?”

    唐有礼叹了一口气:“有两个演员误场蹲工。”

    李宝平一听,顿时诧异无比。

    国有国法,行有行规。

    无论是梨园行,还是铃医、相面、评书、杂耍……每个行当都有自己的规矩。

    而相声艺人搭班联穴,也有十大禁忌。

    不准在班思班。

    不准误场蹲工。

    不准刨活阴人。

    不准吃空挖相。

    不准临场推诿。

    不准结党营私。

    不准吃里扒外。

    不准吃酒行凶。

    不准吵架伤人。

    不准聚众赌博。

    其中“误场蹲工”的意思,就是安排好的演出,演员没有及时到场。

    还是因为个人原因,且不提前通知穴头。

    反正就是不管不顾,直接把演出给撂了,蹲了,你们爱咋咋的。

    这种问题,可谓性质十分恶劣。

    但凡出现一次,在业内的名声就臭了,再无班子、园子敢用。

    所以像李宝平这样的老艺人,对此简直不敢想象。

    他扫视一圈在场众人,推测道:“就是中场要上的那俩演员?”

    “嗯。”

    李宝平不断摇头:“怎么可以这样呢,也太没规矩了吧?”

    “特么就俩棒槌!”

    唐有礼也憋了一肚子火,直接爆粗口:“半路出家的和尚,手里没活儿,还不守规矩。”

    “我都反复强调过,这次的演出十分重要,馆里的、区里的领导们都很重视。”

    “可这俩孙子竟然昨天晚上,还凑在一起喝大酒,醉到今天都起不来。”

    “要不是上午一直联系不上,我派人找到他们家里去,大家还完全被蒙在鼓里。”

    “这特么……”

    唐有礼越说越激动,李宝平则听的心里发堵。

    其实外行人,半路转进来说相声的现象,一直都有。

    以前撂地卖艺时,就有这样的人。

    今天支个摊,给人相面算卦批八字。

    明天画个锅,拉上同伴又说起了相声。

    这很正常。

    一个相声半个仙,两门手艺近着呢。

    另外,还有那些唱快板书的,说评书的,唱戏的,也经常串行说相声。

    反正走江湖,做买卖,什么挣钱,就干什么。

    但这些人,活儿可能不尖,至少讲江湖规矩。

    可近十年来,就越来越不像话了。

    七十年代末,动荡时期刚刚过去,百艺开始复苏。

    最低贱的相声,经过改革后,也脱胎换骨。

    再借助广播电台、电视的东风,又迅速成为最火爆的行当。

    然后数不胜数的外行人,就开始扎堆的往里挤。

    不论是掂勺的,还是挖煤的,又或者是挑粪的,烧锅炉的。

    反正就是说话嘛,谁还不会呀?

    只要得着机会上回电视,立马就成了火遍全国的艺术家。

    名啊,利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而随着搅和的人越来越多,相声门就慢慢变味了。

    “唉。”

    一声长叹,道不尽心中无奈。

    但现在不是琢磨这些的时候,还是得帮着解决问题。

    李宝平收回心思,建议道:“他们来不了,那就换人呀,这也不难。你们要是实在人手不够,我上去给你量活儿都行。”

    谁料,唐有礼直接摇头:“这段活儿我不会,我们几个人都不会。”

    “啊?”李宝平也愣住了,“什么本子啊,这么邪性?”

    “《教师节》。”

    李宝平皱着眉头想了一下,结果发现脑子完全没印象。

    “新活儿?”

    “嗯,他们俩自己攒的一个新本子。”

    这下真麻烦了。

    这些半路和尚,因为没有基本功,不会传统活儿,只能自己弄本子。

    然后弄出来的本子,内容也大多都奇奇怪怪的。

    不提前说活儿,背词儿,确实谁都演不了。

    李宝平又道:“那就换一段,你别太死脑筋了。”

    “师哥,这我能不知道吗?”

    唐有礼看了一眼朱副馆长,叹气道:“可领导们不同意啊,说这节目是特意放在中场,点今天主题用的。如果非要换,那也得换一个能突出主题的节目来,最好是名字里有‘教师’二字的。”

    “……”

    李宝平顿时无语。

    他跟唐有礼会的,都是传统的相声段子。

    但传统段子里,哪来的“教师节”?

    可领导们提出来的要求,又不能说人家完全不合理。

    毕竟今天的活动,是由区里组织的,里面含有政治味道。

    政治啊。

    这是所有体制内艺人的红线,谁敢等闲视之?

    难怪几个人僵在这里老半天,都没办法解决问题。

    这可真难搞了。

    唐有礼说完,愁的再次眉头紧锁。

    另外三个相声演员,则忍不住又骂那俩个误事的混蛋。

    体制内的艺人,旱涝保收,更是有奖金福利的。

    而且很多时候,奖金福利比基本工资高得多。

    现在这么一弄,可就成了演出事故啊。

    别说什么奖金福利,一个大大的处分下来,整个说唱小队都得跟着遭殃。

    李宝平脑子里乱转,一下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然后,不经意间,他就看到了站在旁边的唐斌。

    大人说话,唐斌就一直听着。

    听完也跟着苦苦思索,眉头皱的不比他爸浅。

    李宝平上上下下打量唐斌片刻,脑子突然灵光一闪。

    “我有个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