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河
繁体版

第十三章:谁寄锦书来

    早餐,陈禹随便找了个地方坐下,沈书齐和王文轩还在打饭。过道上人来人往的,他颇有些心不在焉。

    手上有一封信,或者说是手书。他是在早餐时看信,所以理所当然不是爸妈或者夏星星寄来的。

    这封手书来自程嘉敏。他们都住校,几近是天天见面,然而毕竟不在同一个班,说话是不经常的。程嘉敏似乎很喜欢和陈禹讲些琐碎的事情。

    今天班上哪个男生又搞恶作剧啦,谁谁谁作业全对啦。陈禹也鬼使神差地喜欢给她回信,两人这些天常在夜自修下课交换信封。

    “你也在学校吃?”面前忽然做了个影子。陈禹一看,原来是之前来班上找自己的盛梦涵。

    “学姐?”

    盛梦涵笑笑,问道:“看什么呢?”

    “没什么,朋友的信。”

    “现在还会写信的人很少啦,早餐你喜欢吃什么菜?”

    “我想食堂的年糕和炒饭都挺好吃的。”

    “我也很喜欢吃,”见陈禹今天吃的是炒饭,盛梦涵作势要夹起自己盘子里的一块炒年糕到陈禹的盘子里。“多吃点。”

    陈禹一愣,稍微将自己的盘子向里边靠,又摆摆手说:“不用不用。”

    又一抬眼,瞥见沈书齐和王文轩两人有说有笑地走来,他慌忙说道:“学姐,我朋友来了,我要和他们去吃饭了。”

    说罢,端起饭盘就向两人走去。

    盛梦涵笑了笑,说道:“还挺可爱的。”

    邻桌的女生见状,端起饭盘,坐在盛梦涵的对面,说道:“涵姐,就算长得像,你这样会不会太主动了?”

    “我觉得还蛮自然的。”盛梦涵摸摸鼻子。

    不远处,陈禹三人已经落座。

    “禹子,刚刚那女的谁啊?”王文轩问道。

    “高二的,不是很熟。”陈禹摇头。

    “上次来找你也是她,你们啥关系?”他疑惑道,“算了,吃饭吃饭,一中除了食堂的饭好就没别的长处了。”

    “秋季运动会,你们报了啥项目吗?”王文轩抬头问。

    “报啥啊,摆烂。”沈书齐摆摆手。

    “我被蔡瑜萱拉去当志愿者了。”陈禹讪笑道。蔡瑜萱是学校志愿部的,志愿部鼓动各个部员在班级发展热心群众,陈禹就被蔡瑜萱拉壮丁了。

    “志愿者,干嘛的?”王文轩扒了两口饭。

    “管着学生不让进跑道,帮忙找人之类的杂活吧。”陈禹不清楚,概因蔡瑜萱找上他的时候也没有说清楚。

    “你跑八百的时候我们会来扶你的。”沈书齐看穿了王文轩的小心思,把手勾在王文轩肩上笑道。

    用过饭,三人回校上课,课上李代恩照例是在下课前最后一分钟提及了运动会的事,也顺利地拖住了一班的十分钟。

    “其他奖励我们不去抢,但是作为一班,道德文明奖我们不能让给其他班,大家明白吗?”李代恩反复强调。

    底下的应和声东一撮西一撮,唏嘘一片,也有互相交流比赛项目的声音。不免又让李代恩吹胡子瞪眼。

    “李代恩的意思不就是让我们捡垃圾写稿子嘛。”

    “别这么说,集体荣誉感也是要有的。”

    “今年段宏泽是不是要下场800米?他初中是我们校队的。”

    “我听说王玉林要跑1500。”

    “真的?”

    “我们班会不会没人1500?”

    ……

    陈禹看一会儿志愿者手册,时间便过去,上课玲匆匆地响了,没有给学生留下反应过来上厕所的时间。

    夜自修时间,陈禹抽出时间来给程嘉敏写信,这已经几乎是他这些天的行程安排了。最初是程嘉敏给他写,他并不好意思不回信。

    然而过了些日子,他见了程嘉敏的信心里便高兴,有时候读着她的信,心里便像含了块糖一样。

    并且,夏星星已经有很长时间没有寄来一中的信,陈禹去信箱看信的频率也少了,或许他也不想面对夏星星的信,不想理会她的厌世骇俗和愈发陌生。

    于是给程嘉敏回信这件事也变得让他愉悦了。

    他展开早上被盛梦涵打断的手书。上面只有一道折痕,陈禹尽量让她寄来的信看起来规整些。

    字迹很工整,一板一眼,又有些清秀俊逸。在段与段的间隔,她画了些小人,做花里胡哨的动作。

    “To可可爱爱的陈禹

    谢谢你这几天愿意陪我聊天,我上学本来是很煎熬的,看到你的信就不怎么难受了。

    我们班主任和我们说了运动会的事情,不知道你有没有报名。我们班的人都不愿意跑1500,只好让我上啦。你会来看我比赛吗?如果你有项目的话我一定会来加油的!!!

    今天路过你们班门口,又看到你在看书,你想好报什么科目了吗?像你一样用功的人,一定会去到重点班吧,如果你到五楼去,我们以后就很难碰到啦。快要放学了,一会儿就又能和你见面了。

    拜拜

    程嘉敏”

    陈禹的嘴角不由得微微上扬,程嘉敏在纸面上远比她在现实中活泼得多,路过她们班时,如果程嘉敏不抬头与他对视,大多数时候时不苟言笑的。

    程嘉敏总说她在学校过得不高兴,尽管陈禹没有感同身受,却也希望她能开心些,听到她这样说,陈禹心中也感到些温暖。

    其实程嘉敏的成绩与他也在伯仲之间,上个月的期中考试,她排五十三,陈禹也只有四十九。然而程嘉敏总会找到一些细节,见缝插针似的夸他。

    “禹子,笑什么?”斜后方的王文轩戳了戳陈禹的背。

    “没事。”陈禹摆摆手,开始回信。

    “程同学,一看到你的信,我便也觉得欢喜。我从来不觉得上学是一件艰辛的事,如果我的高兴能分你一份,已经是一件很幸福的事了。

    运动会,我被充选了志愿者,便不能参加比赛了。你的比赛我一定会来看,能看着你比赛,”陈禹想了想,把“你”改成“你们”。

    “能看着你们比赛,我便也像上了赛场一样,不会留下遗憾了。

    至于去不去重点班,莫要说我了,我路过二班,见你也总埋头苦读,这时你总是冷着脸的。可我时常想见你笑笑,吉他课时候你笑起来很好看。

    即便分班了,在一个学校里抬头不见低头见,总会遇到的。如果有什么烦心事,可以写信过来,即便我帮不上什么忙,可你把难捱掰成两半,匀一些给我,想来也不会这样难捱。

    陈禹”